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单元检测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愣怔(zhèn)酬谢(chóu) 琐屑(xiè)愠色(ye) b.涮净(shu)颓唐(tuí) 瞥见(pi)呆滞(zhì) c.歉疚(jiù)羡慕(xiàn) 惺忪(sn)狼藉(jí) d.交卸(xiè)褴褛(li) 吮吸(yn)巡阅(xún) 【解析】选c。a项中“愠”应读“yùn”;b项中“涮”应读

2、“shuàn”;d项中“褛”“吮”分别读“l”“shn”。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在方框里,然后改正。(2分) 循循善诱气势凶凶如数奉还无原无故 无精打采巧妙绝轮祸不单行万赖俱寂 答案:凶凶汹汹原缘轮伦赖籁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变卖典质:当惨淡:凄惨暗淡,不景气 便径入坐灵床上:直径 b.莫名其妙:说出情不自禁:控制 月余亦卒:死亡 c.无为在歧路:不要才具:才子和家具 何以都不闻消息:总,竟 d.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负担便索舆来奔丧:轿子 拭干了泪:擦 【解析】选b。a项中“径”应为“径直”;c项中“才具”应为“才能”;d项中“负

3、”应为“背”。 4.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甜甜的泥土的结尾是一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大大地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b.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事件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这两种写法都为截取法。 c.俄国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父母的心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催人泪下。 d.己亥杂诗的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这首诗表达了对国事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和信念的执著追求。 【解析】选c。川端康成是日本小说家。 5.依照下列例句,请再写两句表达你对“爱心”的理解。(2分) 例:爱心是一片冬

4、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爱心是_; 爱心是_。 答案(示例):(爱心是)一泓沙漠中的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得到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一场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露,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任选其二即可) 6.按要求默写。(3分) (1)我看见他_,_,_,_,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句子“_,_”与高适别董大诗中的句子“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有异曲同工之妙。 (3)“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描写落花的诗句充满昂扬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两句诗在 境界上更胜一筹,

5、这两句诗是“_,_”。 答案:(1)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2010年1月13日晚8时3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从首都国际机场启程飞赴海地。海地大地震的救援者中,将出现中国人的身影。这支救援队成立8年,曾多次参与国内外救援行动,并在汶川地震救援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此次远赴海地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成立以来最远的一次救援行动。 (1)假如你是在机场送行的学生代表,你会对救援队的成员说: _ _(2分) (2)如果你想表达中国学生对海地人民的问候,你会说: _ _(3分) 答案(示例):(1)希望叔叔阿

6、姨们不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圆满完成搜救任务,并平安归来。我们会在祖国为你们祈福。(2)祝愿你们早日脱离困境,在灾难面前鼓起勇气,重建家园! 8.2010年是“虎”年,人们常用带“虎”字的成语表达不同的感情倾向,请你将以下成语按要求分类。(2分) 虎头蛇尾生龙活虎虎头虎脑虎踞龙蟠 照猫画虎为虎作伥龙腾虎跃狐假虎威 褒义:_ 贬义:_ 答案:褒义:生龙活虎虎头虎脑虎踞龙蟠龙腾虎跃 贬义:虎头蛇尾照猫画虎为虎作伥狐假虎威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掷地云() (2)何以都不闻消息() (3)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4)语时了不悲() 答案:(1)投掷,抛掷,扔(2)即“以何”,为

7、什么(3)副词,表范围,都(4)动词,说话 10.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 译文:_ (2)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译文:_ 答案:(1)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径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2)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 11.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结果如何?(2分) 答:_ 答案:(人亡)了不悲、都不哭(琴亡)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12.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3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从表面现象分析,又要从人物内心的感情来分析。 答案:特别明确

8、“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 13.文中能表现子猷与子敬兄弟情深的地方有哪些?请作简单说明。(3分) 答:_ 【解析】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然后对其分析,说明怎样体现兄弟情深的,分析时要紧扣句子的内容。 答案(示例):(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说明子敬虽不愿子猷知道他的死而更悲伤,但子猷却能感到子敬已死,表明兄弟情深。(2)“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猷希望为子敬弹奏琴曲,作为送别,表明兄弟情深。(3)“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明子猷因为子敬之死而悲痛,加之病痛,不久也随子敬而去,表明兄弟情深。 14.“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中“清算”一词

9、的本来意思是什么?在这里表现了什么?(2分) 答:_ 答案:清算本来指列举全部罪恶和错误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这里表现了父亲对子女学习上要求的严格和态度的严厉。 15.文章中体现出母亲慈爱的地方有哪些?(2分) 答: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抓住文中“泪如泉涌地哭着”、“含着泪”、“吻了几吻”这几个关键词语来概括母亲慈爱的相应语句。 答案:略。 16.母亲见“我”背书挨打,陪着“我”一同流泪,又勉强说“打得好”,你是怎样理解母亲这种矛盾心理的?(用原文中的话回答)(2分) 答:_ _ _ 答案: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10、17.试分析“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处细节描写的作用。(2分) 答:_ _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细节描写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只要抓住“含着泪”、“轻轻”、“吻了几吻”来体会母亲的爱子之情即可。 答案:这处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18.父亲打得“我”右手掌肿起“半寸高”,这样的父亲是否不爱“我”?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答:_ _ 【解析】回答此题,应分析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和这样做的利与弊。原因是“我”没背好书,同时父亲打“我”也是父爱的体现,“利”是有助于“我”人生的健康发展,“弊”是方式太简单粗暴,会挫伤孩子的上进心和自尊心。

11、答案:父亲打“我”是严厉的爱,和母亲的哭是仁慈的爱一样,都是为了“我”未来的人生更美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太粗暴,应当改良。 19.联系文章回答第(8)段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3分) 答:_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指代内容。“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要到(5)(7)段中寻找。 答案:无限的“支付宝”、免费的“家政工”、全天候的“出气筒”等。 20.说出第(13)段中加点词语“家庭大战”在文中的具体含义。(2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的含义。先找到加点词语所在的句子,然后从“最重要和核心”、“矛盾冲突”两方面作答。 答案:确定某个家庭成员为最重要和核心之后而引发的激烈

12、的矛盾冲突。 21.第(16)段“家庭生活中没有圣人,没有伟人,更没有什么书记、省长,学者、教授”意在说明家庭生活的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答:_ 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能力。抓住圣人、伟人,书记、省长,学者、教授的特点,联系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回答。 答案:不能用圣人、伟人的操行标准作为依据来指导家庭生活,不能用书记、省长的行政命令作为要求来组织家庭生活,不能用专家、学者的学术理论作为教条来规范家庭生活。 22.第(17)段中,把一家之长比喻成一头常人常常讽刺、挖苦并鄙视的猪,其理由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理由:_ _ 好处:_ _ 【解析】本题

13、考查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回答第一问注意联系说文和猪吃苦耐劳、甘于寂寞的特点回答。回答第二问要注意联系文本和比喻的表达效果思考。 答案:理由:他(她)本来就在“家”,说文以房下有豚为“家”,猪能吃苦耐劳,甘于寂寞,堪当此任。 好处:恰当地突出了家长的地位低下、角色尴尬,但又不可缺少;这个比喻一反常态,新颖独到,不落俗套,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家长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并引起读者的反思。 23.仿照第(9)段画横线的句子,仍然以“家”为对象,再写一组句子,表达出你对“家”的真切感受和认识。(3分) 例句:家,应该是温馨的天堂,是自由的牧场。可有时家也是冰凉的地狱,刻板的作坊。 答:_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和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按“家,应该是是。可有时家也是,”的结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答案(示例):家,应该是明媚的春天,是美丽的花园。可有时家也是阴晦的冬天,荒凉的沙漠。 三、写作(40分) 24.有人说:“亲情是无价的,亲情是一切美好的根源,家和万事兴,世界才会有进步与发展。”也有一些社会上的人六亲不认,忽视亲情,甚至伤害亲人。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