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知识讲座)(精编版)_第1页
药理学(知识讲座)(精编版)_第2页
药理学(知识讲座)(精编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三 节实验项目实验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目的要求1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测定过二硫酸铵(nh4)2s2o8与碘化钾 (ki) 反应的反应速率,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的活化能。二、实验原理在均相反应中,反应速率决定于反应物的本性、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反应速率的快慢可以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本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nh4)2s2o8氧化 ki 生成 ki3,因此 ki3与淀粉生成蓝色加合物作为反应完成的标志,出现蓝色的时间越短,说明反应速率越快,出现蓝色的时间越长说明反应速率越慢。在水溶液中(nh4)2s2o8与 ki 发生以下

2、反应:s2o82- + 2i- = 2so42- + i21这个反应的平均反加速率可用下式表示:228228mns ovk s oit2式中 v 为平均反应速率:s2o82-为 t 时间内 s2o82-的浓度变化;s2o82-和i-分别为s2o82-和i-的起始浓度;k 为反应速度常数;m 和 n 则为反应级数。为了测定 t 时间内 s2o82-的浓度变化,在将(nh4)2s2o8溶液和 ki 溶液混合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的已知浓度的na2s2o8溶液和淀粉溶液, 这样在反应 (1)进行的同时, 还发生以下反应:2s2o32- + i2= s4o62- + 2i-反应 (2)的速率比反应 (1

3、)快得多,所以由反应(1)生成的 i-立即与 s2o82-作用生成了无色的s2o82-和 i-。但是一旦na2s2o3耗尽,反应 (1)生成的微量i2就立即与淀粉作用、使溶液显蓝色。从反应式 (1)和(2)可以看出, s2o82-减少 1 mol 测时, s2o32-则减少 2 mol ,223228s os o记录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所需要的时间t。由于在 t 时间内 s2o32-全部耗尽,所以s2o32-实际上就是反应开始时na2s2o3的浓度,进而可以计算反应速率tos282。对反应速率表示式vks2o82-m i-n两边取对数,得kiaosmvlglglglg282当i-不变时以v

4、lg对282lgos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即为m。同理,当 s2o82-不变时,以vlg对ig作图,可求得n。求出 m 和 n,可由n228mvks oi求得反应速率常数k。反应速率常数k 与反应温度t 一般有以下关系:lg2.303aekart式中 ea为反应的活化能,r 为摩尔气体常数,t 为热力学温度,测出不同温度时的k 值,以 lgk 对t1作图,可得一直线,由直线斜率可求得)303.2(rea反应的活化能ea。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秒表12 个; 100 温度计1 支;水浴;烧杯150 ml 3 个; 100 ml 3 个;量筒: 100 ml 3 个; 10 ml 2 个。试剂: (

5、nh4)2s2o80.02 mol?l-1;ki 0.2 mol?l-1;na2s2o30.01 mol?l-1,kno30.2 mol?l-1; (nh4)2so40.2 mol?l-1;0.2 淀粉溶液。四、实验内容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求反应级数。在室温下,用3 个量筒分别量取20 ml 0.2 mol?l-1ki 溶液, 8 ml 0.01 mol?l-1na2s2o3溶液和 4 ml 0.2 淀粉溶液,都加到150 ml 烧杯中,混合均匀。再用另1 个量简量取20 ml 0.2 mol?l-1 (nh4)2s2o8溶液,快速加到烧杯中,同时开动秒表,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刚出现蓝色

6、时,立即停秒表,记下时间及室温。用同样的方法按照表格中的用量进行另外四次实验,为了使每次实验中的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总体积保持不变,不足的量分别用0.2 mol?l-1kno3溶液和 0.2 mol?l-1 (nh4)2so4溶液补足。计算出各实验中的反应速率v,并填入表中。用表中实验i、ii、iii 的数据以 lgv 对 lgs2o82-作图,求出m;用实验i, iv, v 的数据以 lgv 对 igi-作图,求出n。求出 m 和 n 后,再算出各实验的反应速率常数k,把计算结果填入表1 中。表 1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序号反应温度试剂用量( ml) 0.2 mol?l-1 (nh4)2

7、s2o8溶液0.2 mol?l-1ki 溶液0.01 mol?l-1na2s2o3溶液0.2% 淀粉溶液0.2 mol?l-1 kno3溶液0.2 mol?l-1 (nh4)2so4溶液20 20 8 4 / / 10 20 8 4 / 10 5 20 8 4 / 15 20 10 8 4 10 / 20 5 8 4 15 / 起始浓度(mol?l-1) (nh4)2s2o8溶液ki 溶液na2s2o3溶液反应时间 , t,s s2o82-的浓度变化 ,s2o82-, mol?l-1反应的平均速率:tosv282反应速率常数:nmiosvk1282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求活化能在 150

8、 ml 烧杯中加入10 ml ki 溶液, 4 ml 淀粉, 8 ml na2s2o3和 10 ml kno3溶液。在另一小烧杯中加入20 ml (nh4)2s2o8溶液,并把它们同时放在冰水浴中冷却。等烧杯中的溶液都冷到0 时,把 (nh4)2s2o8加到 ki 等混合溶液中,向时开动秒表,并不断搅拌。当溶液刚出现蓝色时,立即停秒表,记下反应时间。在约 10 、20 、30 的条件下, 重复以上实验。 这样就可以得到4 个温度 (0 、10 、20 、 30 )下的反随时间。算出4 个温度下的反应运度及反应速率常数,把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2 中。表 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序号反应温

9、度反应时间s 反应速率t 反应速度常数k 1g k 1t用表中各次实验的1gk 对t1作图,求出反应(1)的活化能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取 1 个带有两个玻璃球的平衡仪(平衡双球 )如图 42 所示,其中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氯处于平衡状态,其反应如下:图 422no2=n2o4+57kj no2为深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这两种气体混合物则视二者的相对含量而具有淡棕至深棕的颜色。将 1 只玻璃球浸入热水中,另1 只玻璃球浸入冷水中。观察二只玻璃球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试以观察到的现象指出各玻璃球中气体平衡向哪一方移动?并用吕?查德里原理说明之。把实验结果填入表3 中。表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

10、响平衡球气体颜色变化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在热水中在冷水中五、注意事项1因本实验是利用s2o32-浓度来衡量反应产生的i2,从而计算消耗的s2o32-浓度,所以准确添加 na2s2o3的量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2经计算得出的5 个 k 值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不得超过。3l gk 对t1作图时、比例、布局必须合适。六、思考题1何谓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本实验中如何试验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试说明质量作用定律和吕 查德里原理。3根据反应方程式,是否能确定反应级数,举例说明。4本实验是测定s2o82- + 2i- = 2so42- + i2的反应速率常数,为什么反应物

11、混合时,同时要加 定量的 na2s2o3? 5表 1 中哪些项目可以预先计算好填入,哪些需要实验后经计算才能填入?6为什么用kno3和(nh4)2so4溶液补足溶液的体积?能否用水补充 ? 实验二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一、目的要求1根据物质的光学性质研究蔗糖水解反应,测定其反应速率常数和半衰期。2掌握旋光仪的使用方法。3了解反应物浓度与反应体系旋光度之间的关系。二、实验原理蔗糖溶液在酸性介质中可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反应如下:612661262112212ohcohcohohc蔗糖葡萄糖果糖水解反应中, 水是大量的, 虽然有部分水分子参加了反应,但与溶质浓度的改变相比可以认为它的浓度

12、是恒定的,而且氢离子是催化剂,其浓度也保持不变,故反应速率只与蔗糖浓度有关,可视为一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dckcdt1积分上式得:0lncktc2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为:12ln 20.693tkk3由积分式不难看出:只要测得不同反应时刻对应的反应物浓度,就可以 lnc 对 c 作图得到一条直线,由直线斜率求得反应速率常数。然而,反应是在不断进行,要快速分析出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是困难的。在本实验中, 蔗糖及其水解产物都具有旋光性,即能够通过它们的偏振光的偏振面旋转一定的角度( 该角度称为旋光度, 常以符号表示) , 来量度其浓度。蔗糖是右旋的, 水解混合物是左旋的,所以随水解

13、反应的进行,反应体系的旋光度会由右旋逐渐转变为左旋,因此可以利用体系在反应过程中旋光度的改变来量度反应的进程。测定物质旋光度所用的仪器称为旋光仪。溶液的旋光度与溶液中所含旋光物质的旋光能力,溶剂性质、溶液浓度、样品管长度、光源波长和温度等因素有关。mclt 4式中t为比旋光度,可以量度物质的旋光能力,为所用光源的波长,一般用钠光的d线,其波长为5.8910-7m, t为测定温度,l为样品管长度,c为旋光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m 为旋光物质的摩尔质量。由 4式可以看出,当其它条件不变时,旋光度与物质浓度成正比,即kc 5式中mlkt为比例系数。蔗糖是右旋物质( 比旋光度)5 .66020d,产物

14、中葡萄糖也是右旋物质0203.52d,果糖是左旋物质0203,92d。因此当水解反应进行时,右旋角不断减小,当反应终了时,体系将经过零变成左旋。设0、t和分别表示反应在起始时刻、t时刻和无限长时体系的旋光度。反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旋光度与浓度成正比,而且溶液的旋光度为各组成旋光度之和。由 5式可导出)(00kc6)(0tkc 7将 6、 7代入 2式可得0lntkt8以)ln(t对时间 t 作图可得一条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得反应速率常数三、仪器及试剂仪器:自动指示旋光仪 1台 ,移液管 25ml2 支,超级恒温槽 1 台 , 烧杯 (150ml) 2个,恒温水浴 1 台 , 吸耳球 1 个

15、,秒表 1块,容量瓶 50ml 1 个 ,锥形瓶 (100ml) 2个。试剂:蔗糖 (ar) , hcl 溶液 4 mol?l-1。四、实验内容1调节超级恒温槽的温度在250.1 ,用蒸馏水洗净带有恒温水套的样品管,然后将其接通恒温水。2溶液配制与恒温称取 10 克蔗糖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移至 50ml 容量瓶定容至刻度,用移液管吸取25ml 蔗糖溶液注入一锥形瓶中,将两个锥形瓶用玻璃塞或橡皮塞盖好后,置于 250.1 的恒温槽中恒温1015 分钟。3仪器零点校正将仪器面板上的光源开关向下板至“”处,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10 分钟, 再将光源开关扳指“ - ”处。将旋光管一端的套盖旋紧,由

16、另一端注满蒸馏水并使液体呈凸液面,取玻璃盖片沿管口轻轻推入盖好,再旋紧套盖, 勿使漏夜或有较大气泡产生。旋紧套盖时注意用力适当,假设用力过大,易压碎玻璃盖片,或使玻璃片产生应力,影响旋光度。假设管中液体有微小气泡,可将其赶至管一端的凸肚部分。用干布或滤纸擦干旋光管外面,用镜头纸擦净两端玻璃片,将旋光管放入旋光仪,盖上仪器面盖。 打开示数开关,待刻度读数基本稳定后,再调节调零旋钮使读数置零。图带有恒温水套的旋光管4t的测定将恒温后的两个锥形瓶取出,将 hcl 溶液倾倒至蔗糖溶液中。倾倒的同时, 开始用秒表计时,然后将两锥形瓶互相倾倒23 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用少许混合液荡洗旋光管23次,然后按步

17、骤3 操作。 将加好溶液的旋光管擦净外面和两端玻璃盖片,置于旋光仪中,打开示数开关测量各时间时溶液的旋光度,反应前期速度较快,可每两分钟测一次,以后由于反应物浓度降低使反应速度变慢,可以每510 分钟测一次,测至60 分钟即可。实验测量参考时间:从混合计时起,4,6, 8,10, 15,20,30,40,50,60 分钟。5的测定将步骤 4 中的剩余混合液置于5060的水浴中加热30 分钟,以加速水解反应,然后冷却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可认为是或将剩余混合液在室温下保持48 小时,重新恒温至实验温度,测其旋光度,此值即6其它温度下水解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五、数据记录和处理1将实验数据记录

18、于下表:项目1 2 3 4 hclct反应温度大气压室温(min)t0()tctln()t以)ln(t对t作图。由直线斜率求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并计算半衰期21t六、思考题1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和哪些因素有关?2为什么可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求速率常数时,所测旋光度是否必须进行零点校正?3为什么配蔗糖溶液可以用粗天平称量?4记录反应开始的时间迟点或早点是否影响k值的测定?5反应开始时,为什么将盐酸溶液倒入蔗糖溶液中,而不是相反?实验三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一、目的要求1掌握电导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速率常数并掌握活化能的测定方法。3了解二级反应的特点。二、

19、实验原理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其速率方程为22ckdtdc 1将速率方程积分可得动力学方程:tccdtkcdc0220tkcc20112式中 c0为反应物的初始浓度,c为 t 时刻反应物的浓度,k2为二级反应的速率常数。以 1/c 对时间 t 作图应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k2。对大多数反应,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可用阿累尼乌斯经验方程来表示:rteakalnln3式中 ea为阿累尼乌斯活化能或叫反应活化能,a为指前因子, k为速率常数。实验中假设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由3式很容易得到:211212lnttttrekkatt 4由 4式可求活化能ea。乙酸乙

20、酯皂化反应是二级反应。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 c2h5oh t=0 c0c00 0 t=t c= c0-x c= c0-x x x t= 0 0 c0 c0动力学方程为00211cxctkxcxtck00215由 5式可以看出,只要测出t 时刻的 x 值, c0为已知的初始浓度,就可以算出速率常数k2。实验中反应物浓度比较低,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反应是在稀的水溶液中进行,ch3coona 是全部电离的。 在反应过程中na+的浓度不变, oh-的导电能力比ch3coo-的导电能力大, 随着反应的进行, oh-不断减少, ch3coo-不断增加,因此在实验中我们可以用测

21、量溶液的电导g来求算速率常数k。体系电导值的减少量与产物浓度x 的增大成正比:tggx06ggg007式中 g0为 t=0 时溶液的电导,gt为时间 t 时溶液的电导,g为反应进行完全 t 时溶液的电导。将6、 7两式代入5式得:ggggtcktt0021整理得:tggckggtt00218实验中测出g0及不同 t 时刻所对应的gt,用 gt对tgtg0作图得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速率常数k2。假设测得两个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t1,kt2后,可用 4式求出该反应的活化能。三、仪器与试剂仪器: dds-12型电导仪一台,普通恒温槽一套,叉形电导池2 只,25ml 移液管 3 只,100ml

22、容量瓶 1 只, 1ml 移液管 1 只, 50ml 烧杯 2 只。试剂:mol?l-1,乙酸乙酯化学纯。四、实验内容1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0。2配制乙酸乙酯溶液:按naoh 浓度配制100ml 乙酸乙酯溶液。称量g 多少升的溶液。3熟悉、掌握dds-12型电导仪的使用。4g0的测定在叉形电导池中加入25ml 蒸馏水及25mlnaoh溶液, 轻轻旋紧电极塞将电导池反复折倒几次,混合均匀后放入恒温槽内恒温10min,测其电导g0。5gt的测定在另一个叉形电导池直支管中加入25mlnaoh 溶液,侧支管中加入25ml 乙酸乙酯溶液,轻轻旋紧电极塞,置于恒温槽中恒温10min,混合两支管中溶液,同时开

23、启停表,记录反应时间,在恒温情况下测量第5,10,15,20,25,30min 时的 gt值。6调节恒温槽至25,其他步骤同前,测定g0及 gt各值。7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取出电极,洗净后放入蒸馏水中浸泡。五、数据处理1将tggtgtt0,列表。2以tg对tgtg0作图。3由直线斜率分别求出20,25的反应速率常数k。4按阿累尼乌斯公式求出反应活化能ea 值。六、思考题1如果 naoh 和 ch3cooc2h5起始浓度不相等,试问应怎样计算k值?2如果 naoh 与 ch3cooc2h5溶液为浓溶液,能否用此法求k值?为什么?3如何用化学方法测定此反应速率常数?4如何从实验结果来验证乙酸乙酯

24、皂化反应为二级反应?第 五 章含氮化合物制备实验技术第一节硝基化合物一、概述硝基化合物的通式为rno2。根据分子中硝基的数目多少分为一硝基化合物:ch3ch2-no2、,多硝基化合物;又可根据和硝基相连的碳原子不同,而分为伯、仲、叔三种硝基化合物。二、硝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1复原硝基化合物被复原的最终产物是胺。复原剂、介质不同时,复原产物不同。第二节胺一、胺的化学性质1碱性与成盐;2胺的烃基化和酰基化,磺酰化反应;3亚硝基化 ( 重氮反应,各类胺的鉴别方法) 4芳胺的反应二、制法1胺或胺的烃基化;2硝基化合物的酸性复原;3腈的复原;4hofman酰胺降级反应;no2o2n no2no25盖布瑞尔

25、合成法(2-5 制纯伯胺 ) ;6酰胺复原;7醛酮的氨化复原。第三节重氮与偶氮化合物一、结构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都含有n2结构片断。n2两端都与c相连者称为偶氮化合物;n2只有一端与c相连者称为重氮化合物。二、重氮盐的制备重氮化反应1反应条件1 强酸性介质, hcl 或 h2so4必须过量,否则偶联。2低温下进行,否则重氮盐室温下分解。绝大多数重氮盐对热不稳定,室温下即可分解。干燥时,重氮盐遇热爆炸。个别重氮盐室温下稳定。3hno2不能过量,否则促使重氮盐分解。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过量的hno2;用尿素除去过量的hno2。2应用1放出 n2的反应亲核取代反应。2保留 n2的反应复原或偶联。

26、第四节实验项目实验一甲基橙的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备甲基橙的方法。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观察能力、主动思考能力。二、原理甲基橙是一种指示剂,它是由对氨基苯磺酸的重氮盐与n,n- 二甲基苯胺的醋酸盐在弱酸性介质中偶合得到的。反应式三、仪器及试剂仪器:常用玻璃仪器;试剂:对氨基苯磺酸 2.1 g;n,n- 二甲基苯胺1.3ml () ;亚硝酸钠0.8 g ;30naoh 30 ml ;5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冰醋酸。四、实验内容重氮盐的制备 100 ml 烧杯中放入对氨基苯磺酸晶体,加入10 ml 5氢氧化钠溶液,玻棒搅拌下在热水浴中温热使之溶解。冷至室温后加入亚硝酸钠,使其溶

27、解。搅拌下,将上述混合溶液分批滴入盛有13 ml 水和 2.5 ml浓盐酸的烧杯中,并控制温度在 5以下。滴加完后用淀粉一碘化钾试纸检验。然后在冰盐浴中放置15 min ,使重氮化反应完全。偶合反应取一支试管,加入1.3 ml (1.2 g)n,n-二甲基苯胺和1ml 冰醋酸,振荡使之混合。不断搅拌下将此溶液慢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15 min ,使偶合反应进行完全。搅拌下慢慢加入15ml 10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物变为橙色,粗制的甲基橙呈细粒状沉淀析出。将反应物在沸水浴上加热5 min 使沉淀溶解,冷却至室温后再置于冰水浴中冷却,甲基橙全部重新结晶析出。抽滤,晶体用少量水

28、洗涤,压干。假设要制得纯度较高的产品,可用溶有少量氢氧化钠( 约) 的沸水重结晶。h2nso3hnaohh2nso3nanano2+hcl05 n2clso3hn(ch3)2hacnnn(ch3)2naohnnn(ch3)2nao3sho3smethyl orange称重,计算产率。产量约2 g ,产率约为75。 溶解少许产品于水中,加几滴稀盐酸,然后用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观察溶液颜色有何变化。纯甲基橙是橙黄色片状晶体,没有明确熔点。ph 3.1( 红) ph 4.4( 橙黄 ) 。五、注意事项1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其酸性略强于碱性,所以它能溶于碱中而不溶于酸中。2为了使对氨基苯磺酸完全

29、重氮化,反应过程必须不断搅拌。3重氮化反应过程中控制温度很重要,假设温度高于5,则生成的重氮盐易水解成酚类,降低产率。4假设不显蓝色,尚需酌情补加亚硝酸钠溶液。假设亚硝酸已过量,可用尿素水溶液使其分解。5这时反应液呈弱碱性,假设呈中性,则继续加入少量碱液至恰成碱性,因强碱性又易生成树脂状聚合物而得不到所需产物。6湿的甲基橙在空气中受光照射后,颜色会很快变深,故一般得紫红色粗产物,如再依次用乙醇,乙醚洗涤晶体,可使其迅速干燥。六、思考题1在重氮盐制备前为什么还要加入氢氧化钠?如果直接将对氨基苯磺酸与盐酸混合后,再加入亚硝酸钠溶液进行重氮化操作行吗?为什么? 2制备重氮盐为什么要维持0 5的低温,

30、温度高有何不良影响?3重氮化为什么要在强酸条件下进行?偶合反应为什么要在弱酸条件下进行?实验二对氨基苯磺酰胺 ( 磺胺 )的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备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 ) 的方法。2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3提高观察能力、主动思考能力。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从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出发经下述三步反应合成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 ) 反应式:c6h5nhcoch3hoso2clp- hoso2c6h5nhcoch3h clp- hoso2c6h5nhcoch3hoso2clh2so4+p- clo2sc6h5nhcoch3nh3p- clo2sc6h5nhcoch3p- h2no2sc6h5

31、nhcoch3p- h2no2sc6h5nhcoch3p- h2no2sc6h5nh2h2oh+hclch3cooh+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常用玻璃仪器。2试剂: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粗产品自制;浓氨水(28% ) 35 ml ;盐酸 (10% ) 20 ml ;碳酸钠 4g 。四、实验内容1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的制备1将自制的对乙酰氨基苯磺酰氯粗产品放入一个50 ml 的烧杯中。2在通风橱内,搅拌下慢慢加入35 ml 浓氨水 (28 ) ,立即发生放热反应生成糊状物。3加完氨水后,在室温下继续搅拌10min,使反应完全。4将烧杯置于热水浴中,于70反应 10 min,并不断搅拌,以除去多余的氨,然

32、后将反应物冷至室温。5振荡下向反应混合液加入10的盐酸,至反应液使石蕊试纸变红( 或对刚果红试纸显酸性 ) 。6用冰水浴冷却反应混合物至10,抽滤,用冷水洗涤。得到的粗产物可直接用于下步合成。2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 ) 的制备1将对乙酰氨基苯磺酰胺的粗产品放入50ml 的圆底烧瓶中,加入20 ml10的盐酸和一粒沸石。h 。2将反应液倒入一个大烧杯中,将其冷却至室温。3在搅拌下小心加入碳酸钠固体 ( 约需 4g) ,至反应液对石蕊试纸恰显碱性(ph=7 8),在中和过程中,磺胺沉淀析出。4在冰水浴中将混合物充分冷却,抽滤,收集产品。5用热水重结晶产品并干燥。6称重,计算产率。7测定熔点。纯的

33、对氨基苯磺酰胺( 磺胺 ) 为一白色针状晶体,m.p:165l66 。五、注意事项1本反应需使用过量的氨以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并使氨不被质子化。2此产物对于水解反应来说已足够纯,假设需纯品,可用95的乙醇进行重结晶,纯品的熔点为 220。3假设溶液呈现黄色,可加入少量活性炭,煮沸,抽滤。4应少量分次加入固体碳酸钠,由于生成二氧化碳,每次加入后都会产生泡沫。5由于磺胺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故ph应控制在7 8 间。六、思考题1为什么苯胺要乙酰化后再氯磺化?直接氯磺化可否?2试比较苯磺酰氯与苯甲酰氯水解反应的难易?3为什么对氨基苯磺酰胺可溶于过量的碱液中?实验三乙酰苯胺的制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实验室制备乙酰苯胺的方法。2掌握抽滤,重结晶等实验方法。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4提高观察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