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1章--流体流动-习题及答案(精编版)_第1页
化工原理第1章--流体流动-习题及答案(精编版)_第2页
化工原理第1章--流体流动-习题及答案(精编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选题1.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称为流体的密度。a a质量;b粘度; c位能; d动能。2.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a a密度;b粘度; c位能; d动能。3.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a湍流流速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 截面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湍流的雷诺数;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4. 气体是()的流体。ba可移动; b可压缩; c可流动; d可测量。5. 在静止的流体内,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称为流体的()。c 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静压力;d真空度。6. 以绝对零压作起点计算的压力,称为()。aa绝对压力 ;b表压力; c静压

2、力; d真空度。7. 当被测流体的()大于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da真空度; b表压力; c相对压力; d绝对压力。 8当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外界大气压力时,所用的测压仪表称为压力表。aa大于; b小于; c 等于; d近似于。9()上的读数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力比大气压力高出的数值,称为表压力。aa压力表; b真空表; c 高度表; d速度表。10. 被测流体的()小于外界大气压力时, 所用测压仪表称 为真空表。d a大气压; b表压力; c 相对压力; d绝对压力。11. 流体在园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若为湍流时,平均流速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 。 ba

3、. um 1/2umax;b. um 0.8umax;c. um 3/2umax。12. 从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了解到u 型管压力计测量其压强差是()。aa.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有关,与u 形管粗细无关 ;b.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 形管粗细有关;c. 与指示液密度、液面高度无关,与u 形管粗细无关。13. 层流底层越薄 ()。ca. 近壁面速度梯度越小;b.流动阻力越小;c.流动阻力越大;d.流体湍动程度越小。14. 双液体 u 形差压计要求指示液的密度差()ca. 大;b.中等;c.小;d.越大越好。15. 转子流量计的主要特点是()。ca. 恒截面、恒压差;b.变截面、变压

4、差;c.恒流速、恒压差;d.变流速、恒压差。16. 层流与湍流的本质区别是:()。da. 湍流流速 >层流流速;b.流道截面大的为湍流,截面小的为层流;c.层流的雷诺数 <湍流的雷诺数; d.层流无径向脉动,而湍流有径向脉动。17. 圆直管内流动流体,湍流时雷诺准数是() 。 ba. re 2000;b. re 4000;c. re = 2000 4000。18. 某离心泵入口处真空表的读数为200mmhg, 当地大气压为101kpa, 则泵入口处的绝对压强为()。aa. 74.3kpa;b. 101kpa;c. 127.6kpa。19. 在稳定流动系统中,水由粗管连续地流入细管,

5、若粗管直径是细管的2 倍, 则细管流速是粗管的()倍。ca.2;b.8;c.4。20. 流体流动时产生摩擦阻力的根本原因是()。ca. 流动速度大于零;b.管边不够光滑;c.流体具有粘性。21. 在相同条件下,缩小管径,雷诺数()。aa. 增大;b.减小;c.不变。22. 水在园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流速不变,若管子直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aa. 1/4 ;b. 1/2;c. 2 倍 。23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量称为()。ca流速; b流线; c 流量; d流函数。24.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过的()称为流速。c a宽度; b高度; c 距离; d直线。25.

6、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位能。a agz;b;c; dwe。26.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b a位能; b动能; c 静压能; d有效功。27.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所具有的静压能。cagz;b;c; dwe。28.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通过泵(或其他输送设备) 所获得的能量,称为有效功。dagz;b;c; dwe。29. 柏努利方程式中的()项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因克服流动阻力而损失的能量。dagz;b;c; d。30.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 当() 2000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层流。a are; bpr;cn

7、u; dgr。31.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 当 re()4000 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湍流。b a; b;c ; d。32. 流体在直管中流动,当2000() 4000 时,流体的流动类型属于不稳定的过渡区。aare; bpr;cnu; dgr。33. 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沿管轴作有规则的平行运动。a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漩涡流。34. 流体在管内作()流动时,其质点作不规则的杂乱运动。b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漩涡流。35.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的一半。a a层流; b湍流; c过渡流; d漩涡流。36. 对于(),当量直径等于四倍的

8、流通截面积除以润湿周边。ba圆形管; b非圆形管; c矩形管; d直管。二、填空题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p2p1或pp 0g( z1ghz2 )2. 定态流动的柏努利方程式能量衡算式1kg 流体:gz1p1u1 2p2u 2wegz 2hf2j/kg3. 单位体积流体所具有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4. 雷诺准数的表达式为 re=d / 。当密度 1000kg.m,粘度 =1厘泊的水 ,在内径为d=100mm,以流速为1m.s在管中流动时 ,其雷诺准数等于 10 ,其流动类型为 湍流 。5. 当地大气压为 750mmhg 时,测得某体系的表压为100mmhg,则该体系的绝对压强为 850 mm

9、hg, 真空度为 -100 mmhg。6. 当地大气压为 750mmhg 时,测得某体系的表压为100mmhg,则该体系的绝对压强为 _113404 pa, 真空度为 _ -133402 pa。7.某物的比重为 0.879, 其密度为 _879kg/m 3_,其比容为 _0.00114 m3/kg _。8. 圆管中有常温下的水流动,管内径d=100mm,测得其中的质量流量为15.7kg./s, 其体积流量为 _0.0157m3/s ,平均流速为 _ 2.0m/s。9. 当 20的甘油 ( =1261kg/m3, =149厘9泊)在内径为 100mm的管内流动时 ,若流速为 1.0m/s 时,其

10、雷诺准数 re 为 84.1 , 其摩擦阻力系数为 0.761 。10. 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其截面尺寸为30×20mm,其当量直径de为 24mm 。11. 测量流体流量的流量计主要有如下四种:_转子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 , _文丘里流量计, 湿式气体流量计 _,测量管内流体点的速度 ,则用_皮托管 。12. 管出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 1.0 , 管入口的局部阻力系数等于 0.5 。13. 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能量守恒定律。14. 流体体积流量一定时,有效截面扩大,则流速减少,动压头减少, 静压头增加。15. 理想流体在变径管路中作

11、稳定的连续流动时,在管子直径缩小的地方,其静压力 _减少_。16. 套管由 57× 2.5mm和 25× 2.5mm的钢管组成,则环隙的流通截面积等于_1633mm2 ,润湿周边等于 _242mm ,当量直径等于 _27mm _。17. 流体在等径管中作稳定流动,流体由于流动而有摩擦阻力损失,流体的流速沿管长 不 变 。18. 液柱压力计量是基于 _流体静力学 原理的测压装置,用u形管压差计测压时,当一端与大气相通时,读数r 表示的是 表压 或 真空度 。19. 米糠油在管中作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不变,管长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2 倍。20. 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长不变,管径增加一倍,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 1/16 倍。21. 当 re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 64/re _,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与 re 、 /d 有 关 。22.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 减小_,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大_。23.某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滞流流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