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史料研究综述_第1页
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史料研究综述_第2页
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史料研究综述_第3页
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史料研究综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史料研究综述    秦少璇摘 要: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较少,本文综述了中国古代自画像的早期研究成果,并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期为研究中国古代画家的绘画风格、个性特点提供依据。关键词:中国古代画家;自画像;综述自画像在中国古代的画界似乎是一个不受重视的题材,中国古代画家从未像西方画家那样热衷于描绘自己的形象,因此中国古代画家的自画像作品比较罕见。据粗略统计,目前已知有自画像作品存世至今的中国古代画家仅十几人。自画像在中国古代还被称作“自写真”“自写小照”等。关于自画像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成书于公元5世纪中叶(南朝)的后汉书,由

2、此可知,这种绘画形式出现得很早。虽然不乏文字记载,但遗留下来的画迹极少,宋元以后才有传世作品。许多自画像原作湮没无存,只能试着从摹本或文献记载中窥见较早时期自画像的面貌特征和发展概况。中國古代有关自画像的历史文献种类主要包括古代画论及史书中的记载、个人诗文集中的自画像题赞。不同种类的文献之间经常出现相互转录的现象,有时也会相互抵牾。从南朝到明清,画论及史书中对自画像的记载呈现出一种由少到多、渐次丰满的过程。1 古代画论及史书中的记载古代画论及史书中所记载的自画像的绘制者身份多样,包括王公贵族、道释仙佛、文人雅士、职业艺术家、非艺术从业者的普通百姓。据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后汉书所言,

3、汉献帝时期的太常赵岐“多才艺”,享年90余岁,在世时曾“先自为寿藏,图季札、子产、晏婴、叔向四人居宾位,又自画其像居主位,皆为赞颂”。唐代的张彦远将这则佚事转录在历代名画记中,并据此将赵岐列入汉代“善画”的六人之列。然而,当代的美术史家对赵岐是否能画存疑,如阮璞在中国画史论辩中认为历代名画记所载此事为“曲解弄虚”。根据描述,我们可以判断这幅早期自画像是作为墓室壁画使用的,但我们从这几句简短的话中无法肯定这幅画像是否真实存在或其完成过程是否假借了他人之手,因为史籍上并无其他关于赵岐从事绘画活动的记载,也没有相关图像传世,因此这是否可看作早期的自画像,有待进一步考证。明代文言笔记小说集七修类稿中记

4、载宋度宗的皇后全氏尝手写自画像,广额凤眼,双眉入鬓,衣服道。清代胡敬在西清扎记中经考证认为,有宋徽宗赵佶“天下一人”题款的听琴图是一幅自画像,中心作道士打扮的鼓琴者即赵佶。不过究竟是赵佶真迹还是画院高手代笔,目前并没有定论。历代名画记还记载东晋王羲之有临镜自写真图,米芾书史亦有:“王右军笔阵图前有自写真,纸质紧薄如金叶,索索有声。”王玉池先生在王羲之画像考辨一文中认为米芾曾看到过王羲之的自画像,后世流传的多个王羲之画像系统根源于此。道释仙佛作为古代人物画的重要题材,也频繁出现在与自画像有关的逸闻中。例如,北宋张君房云岌七签中的道士吴子,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的仙人单道开、石泰、白玉蟾,画继中的“三

5、朵花”,刘道醇宋朝名画评中的北宋西蜀僧画家元霭,明代姑苏志中的智积菩萨等无一不是作自画像的高手。王重阳则反对画像的行为,他在传神颂中说:“灵昏性昧着凡体,自画自描自传起。借他俗物作形躯,攒聚火风并地水。”目的是通过否定肉身,强调心性的修炼。非艺术从业者的普通百姓绘制自画像的故事也经由一些杂史、文学作品记录下来。例如,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集云溪友议中的真诗解讲了一则故事:濠梁人南楚材的妻子薛媛在得知丈夫在外有二心后“对镜自圆其形,并诗四韵以寄之: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端。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由此看出普通人的自画像体现出所具有的某种功能,即作为画者

6、的“替身”,唤起联络画者和观者之间的某些记忆和情感。2 个人诗文集中的自画像题赞“像赞”即画像上的题词,是一种在汉代就已广泛运用的文体。个人诗文集中的自画像题赞即包括为自己或其他同代人的自画像所作的题赞,也包括为古往今来的圣贤“自画像”所作的题赞。“自题像赞”相当于一幅用高度凝练的文字为自己勾勒“自画像”。例如,南宋高登的东溪集有一篇自写真赞:“面兮纤冷,髭兮虬卷。性兮火烈,心兮石坚。有誓兮尽敌,无望兮凌烟。”将自己的外在与内在、今身与后身一并描画,一个忠义、刚烈的名臣形象呼之欲出。为别人的自画像题赞通常情况下是应邀而作,对像主的绘画才能、人品表达肯定。例如,清代禹之鼎邀请了多达110人为自己

7、的自画像禹鸿胪卜居图册题赞,以求得众多文人名士对自己的认可。圣贤“自画像”通常作为一种教化手段供人们瞻仰,如朱熹、苏轼的自画像。目前,国内外对中国古代画家自画像的研究一般见于对画家个体生平、作品的介绍中,较少有学者专门针对历代画家的自画像进行研究总结。本文就中国古代自画像的古代文献记载和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求为中国古代自画像的研究提供帮助。参考文献:1 文以诚.自我的界限:16001900年的中国肖像画m.郭伟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2 周琦.金农自画像研究j.美与时代(下),2016.3 刘爽.中国“自画像”的演变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5.4 刘君,张玉勤.自画像艺术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5 乔迅.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m.邱士华,刘宇珍,等,译.台北: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6 罗文中.中西画家自画像的比较j.零陵学院学报,20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