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2年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_第1页
2022年2022年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_第2页
2022年2022年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_第3页
2022年2022年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_第4页
2022年2022年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含译文、注释、寓意、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6 年级文言文成语典故阅读细心整理欢迎下载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仍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一)孟母戒子( 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诵(1 ),其母方织;孟子辍然(2)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讠宣( 3)也,呼而问之: “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 4)之;自为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 ( 1) 诵 背诵;少( sh4o):小时候;辍( chu)然:突然停止的样子;辍:中止;諠( xu1n ):由于分心而遗忘;

2、裂其织:割断她自己织的布;织:这里指织的布;戒:警告;自为:从今;翻译: 孟子年少的时候,有一次他正在背诵诗文,他的母亲正在一旁织布;孟子突然停止背书;过了一会儿, 又连续背诵下去; 孟子的母亲知道他由于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为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书中有些地方遗忘了,后来又记起来了;”(这时)孟母拿起刀剪断了布,说: “这个织物割断了能够再接上去吗?”以这件事作为警告;从那(这)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1.说明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孟子辍然中止() 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处士笑而然之()何有于我哉?()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

3、横线上;失:()此:()3.以下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哪一项()a .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 .自为之后阅读提示 孟轲的母亲用刀割断她自己织的布, 以此警告孟子背诵不得遗忘, 使孟子从今养成了严谨治学的态度, 长大后最终成为战国时期出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和训练家和散文家;(二)铁杵磨针选文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武氏岩;注释 ( 1) 媪 o,年老的妇女; ( 2) 卒完成;翻译: 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传奇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 就舍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

4、,李白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 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 精神感动, 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仍有一块武氏岩;【比如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情也能做胜利;】1.说明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成()去()方()欲()2.说明以下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 1)问之,曰: “欲作针;”()( 2)学而时习之()( 3)一日曝书画,牧童见之()( 4)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3.翻译文中横线的句子;阅读提示 后人所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即指此事(三)凿壁偷光( 西京杂记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 ),衡乃穿壁(2)引其光,以书映光而

5、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3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而问衡, 衡曰:“原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 4 )给以书,遂成高校(5 ) ; 注释 (1) 逮及;( 2) 穿壁 在墙上找洞;(3) 文不识 姓文名不识; (4) 资 借;( 5) 高校 高校问家;翻译: 匡衡好学但家贫无烛;邻家有灯烛但烛光穿不过墙来;匡衡在墙上凿个洞引来了邻家的烛光,翻开书本就着烛光读书;同乡有个姓文的大户.不识字,家中富有并且有很多书;于为,匡衡自愿到他家去做帮工,但不求酬劳;主人古怪地问他为何不求酬劳;匡衡说:“我期望能把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

6、人大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苦学多年最终成了高校问家1.说明文中加点的词;而()大姓()偿()怪()2.以下句子中“而”字用法不一样的哪一项()a .邻舍有烛而不逮;b.匡衡勤学而无烛;c.与其佣作而不求偿;d.学而时习之; 3.以下句子中“以”字用法不一样的哪一项()a .以书映光而读之;b .资给以书;c.非学无以致疑;d .以此戒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5.由本文而来的一个形容勤学的成语为, 再写出三个由勤学故事而来的成语:.(四)螳螂捕蝉( 说苑)细心整理欢迎下载从官;少孺子,年轻人; (3) 怀丸操弹 藏着子弹拿着弹弓; (4) 委身曲附 弯曲着身体,屈着前肢;( 5) 务

7、欲 一心想要;(6) 前利 眼前的利益;翻译: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阖闾预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 群臣的会上警告: “谁敢劝阻就处死谁! ”尽管如此,仍为有人想阻挡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知道自己身份卑微说话没有重量,劝阻确定没有用, 仍会白白地断送性命,便想出一个好方法: 每天早晨, 他拿着弹弓. 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古怪,便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侍卫道:“后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知了,知了停息在树上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就在蝉的身后;螳螂弯起了前肢,想扑上去捕获知了,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螳螂身旁;黄雀伸长脖

8、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小孩举着弹弓在树下要 射它;这三个东西,都极力想要得到它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它们身后有隐伏的祸害;”吴王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于为舍弃了攻打楚国的准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告知我们 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1.说明文中加点词的意思;伐 ()旦()子()延()2.为以下句子补出省略的成分;( 1) 欲取蝉,而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2) 欲啄螳螂,而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3.填空;螳螂捕蝉写了.和等几种动物,告知人们的道理为: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吴王欲伐荆(1),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

9、 2 )者欲谏不敢,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就怀丸操弹( 3 )于后园,露沾其衣,如为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4),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5)得其前利( 6 ),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释 (1) 吴王欲伐荆 吴王,指吴王阖闾;荆,楚国;(2) 舍人有少孺子 舍人,国王的侍阅读提示 本文通过年轻的侍从官给吴王讲的这个故事,警告人们: 凡事须瞻前顾后,全面权衡,千万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

10、却身后的祸害;(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 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为人处事时要近忧远虑,居安思危;)( 五)郑人买履(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且( 1)有置履者,先自度(2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3)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 4 ),市罢( 5),遂不得履;人曰: “何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1) 且将要; 置 购置;( 2) 度( duó) 量度,动词;下文“宁

11、信度(dù)”的“度”为名词,指量度好的尺码; ( 3) 至 等到; 之 往,到;(4) 返同“返”;( 5) 罢终止;翻译: 有个郑国人想买鞋子,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 然后就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他去市场时,发觉遗忘带量好的尺码;于为他返回家中去取尺码;等到他回到集市上时,集市已经散了,因此他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一试?”他说:“我宁愿信任量好的尺码,也不信任自己的脚;”1.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 而置之其坐;() 反归取之;()2.以下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哪一项()a 先自度其足b 宁信度何不试之以足无自信也c 郑人有且置履者d先自度其足遂不得履吾忘

12、其度3.说明“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信度,无自信”?阅读提示 这就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 终将一事无成;(六)买椟仍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1 ),熏以桂椒( 2 ),缀以珠玉,饰以玫瑰( 3),缉( 4 )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仍(5 )其珠;此可谓善卖椟者,未可谓善鬻珠也; 注释 ( 1) 木兰 一种香木; 柜 这里指小匣子; ( 2) 桂椒 桂花和花椒,两种香料;

13、 ( 3) 玫瑰 一种美石;( 4) 缉 装饰边沿;( 5) 仍 退仍;翻译: 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珠宝;他用木兰制作了一只盒子,用桂和椒所调制的香料来薰盒子,用美玉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来连缀;有个郑国人把买了盒子,却把盒里的珠子仍给了楚人,这个人可以说为善于卖匣子,不能说为善于卖珠子啊;1.说明文中加点词的意义;为() 缀() 饰 ( ) 仍()2.指出以下句中“其”的不同用法;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郑人买其椟而仍其珠()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读了这就寓言,你认为楚人和郑人各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楚人: 郑人:阅读提示 这个故事启示人

14、们熟悉这样的道理:过分追求形式,反而会喧宾夺主,埋没内容,适得其反;(七)自相冲突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行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行同世而立;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翻译: 在很久以前,楚国有一个人既卖矛又卖盾;有一次他炫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为世界上最牢固的,什么东西也刺不破它;”然后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为世界上最锋利的,任何东西都能刺破; ”一个人问: “那假如用你的矛去刺

15、你的盾,结果会如何呢?”听了此话后,四周的人都笑了,这个楚国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比如自己的言行相互抵触】1.加点词语说明不正确的哪一项();a. 誉之曰(赞扬)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行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以下加点词语说明相同的哪一项();a. 或曰而或长烟一空b. 以子之矛父以足受c.陷子之盾吾欲之南海d. 不行同世而立人而无止,不死何俟(八)鹦鹉灭火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重;鹦鹉自念虽乐,不行久也,便去;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便入水沾羽,飞而洒之;天神曰:“汝虽有志意,何足云 也!”对曰:“虽知不能救,然尝侨为山,禽兽行善,皆为

16、兄弟,不忍见耳;”天神嘉感,即为灭火;翻译: 一只鹦鹉从别处来的这座山,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在这里的日子过得相当舒服悠闲,但此处虽好, 却不为自己久留之地,鹦鹉仍为离开了这些给它带来欢快的伙伴,飞到别处去了;不久,这座山发生火灾火焰高耸入天,在远处的鹦鹉观察后,将身子钻进水里,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对鹦鹉的这种行径很不懂得,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小力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带我如兄弟,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面临这场大火,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忙它们!天神对鹦鹉的话很感动,就把大火灭掉了1.说明加点字词:集辄 去 遥 足 云2.翻译划线句:虽知不能救,然尝侨

17、为山,禽兽行善,皆为兄弟,不忍见耳;3. 鹦鹉具有怎样的精神?文中鹦鹉的哪些举动表达了这种精神?寓意:尽心尽力去做看似无用的事情,而以诚意感动了他人并得到帮忙;这就寓言高度颂扬了珍视友情,为友情宁肯献诞生命的无私精神(九)割肉相啖齐之好勇者, 其一人居东郭, 其一人居西郭; 卒然相遇于涂, 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 “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为具染而已; ”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如此不如无勇;卒然:卒,同“猝” ,卒然,即突然;革:更,另;于为具染而已:于为,在这里;染,调味用的豆酱;在这里置办点豆酱就可以了;翻译: 齐国有两个自吹为英勇的人,一个

18、住在城东,一个住在城西,有一天两人在路上不期而遇;住在城西的说:“难得见面,我们姑且去喝酒吧;”“行”;于为两人踏进酒铺喝起酒来;酒过数巡后,住在城东的说:“弄一点肉来吃吃怎么样?”住在城西的说: “你我都为英雄; 你身上有肉, 我身上有肉, 仍要另外买肉干什么?”“好!好! ”另一个说;于为叫伙计拿出豆豉酱作为调料,两人便拔出刀来,你割我身上的肉吃,我割你身上的肉吃,纵然血流满地,他们仍为边割边吃,直到送掉性命才停止;要为像这样也算英勇的话,仍不如没有英勇来的好;【我们做人要做一个有思想.有作为的人, 不要盲目追求英勇或做没有意义的盲目崇拜,否就会闹出笑话,严峻的话仍可能会受到损害,后果将不

19、堪设想;】1. 说明加点字词:其涂姑子2.“觞”在句子“引觞满酌”中作本义讲,但在文中“觞数行”一句中词性发生了转变,3.文中说明作者态度的一句话为:4.联系生活实际就“什么为真正的英勇”这一话题谈一点感想;(十)歧路亡羊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 “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 “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翻译: 杨子邻居的羊跑了,

20、于为带领他的亲友,仍请杨子的僮仆一起追逐;杨子说: “呵!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 “岔路很多; ”不久回来了,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回答: “逃跑了; ”问: “为什么会逃跑呢?”回答:“岔路之中仍有岔路,我们不知道往哪边去追,所以就回来了;”【比如因情形复杂多变或专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就会误入歧路,最终一无所成;】【1. 做什么事都不行以慌张,要静下心来分析,理清思路,做出正确的判定;2. 事物为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3. 人生的挑选太多,简单迷失自我;】1.说明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21、2.补出省略成分;既反,( )问:“获羊乎?” ( )曰:“亡之矣;”3.翻译;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4.本文告知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十一)南辕北辙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翻译:【比如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告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有第一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假如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 用; 】1.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22、语,懂得不正确的哪一项()a.今者臣来臣:我b.方北面而持其驾北面:向着北方;面对北方c.我欲之楚之:往,去d.吾用多用:用处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3.概括写出这就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 字, 2 分)(十二)破缸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既了其中指; 自为手不释书, 至不如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翻译: 司马光长到七岁,神态庄重庄重像成年人,听到别人讲破缸救友 1 左氏春秋,很宠爱它,回来给家里人叙述,就能懂得书的主要意思;从今手不离开书,到了不知道饥渴

23、冷暖的地步;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孩子爬上水缸,一脚踏空掉下去埋没在水缸里;孩子们都抛下他跑走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撞击水缸,撞破了它,水喷涌出来,那孩子就得救了;1.选出与“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生”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 .光持石击瓮,破之b .择其善者而从之c.比先苦其心志d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2.翻译句子:自为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3.这篇短文颂扬了儿时的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十三)狐假虎威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古怪呢.”【 当别人由于表面现象误会自己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排除误会;

24、而不能像杨布那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为逆天帝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 吾为子先行, 子随吾后,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翻译:老虎捕获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导,假如你吃掉我,就违反了上天的命令;你假如不信任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为可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为可怕狐狸;

25、【人们用它来比如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1.对这就故事中几句话的懂得正确的哪一项()a . 天帝使我长百兽;上天让我为百兽之长;b. 子以我为不信;我不会认为你在说谎;c. 吾为子先行;我与你先走;d.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而不走开吗?2.依据这就故事的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3.写出这就寓言的寓意:.(十四)杨布打狗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注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为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列子 )注缁( ) :黑色;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

26、,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为杨布,就 迎上前冲他叫唤;杨布非常愤怒,想要打它;在那时,杨朱说:“你不 要打狗, 假如换做为你 、 你也会为像它这样做的; 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为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冲突;】1 .说明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天雨,解素衣岂能无怪哉2 .说明下面的短语的意思;衣素衣而出迎而吠之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停顿两次)向 者 使 汝 狗 白 而 往 黑 而 来4 .读了这就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为怎样悟出来的?(十五)三人成虎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

27、虎,王信之乎?”曰: “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 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注释: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翻译: 魏国大臣庞葱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一个人来说市场上显现了老虎,大王信任吗?"魏王说: " 我不信任; " 庞恭说:" 有二个人说街市上显现了老虎,大王信任这种说法吗?" 魏王说: " 我怀疑这

28、件事;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 庞葱 恭又说: " 三个人说街市上显现了老虎,大王信任这种说法吗?"魏王道:"我信任了; " 庞葱 恭就说: " 集市上不行能有老虎,但为有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变成真的有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的距离比距离这里的街市远了很多,而谈论我的人也肯定超过三个人;期望大王能考察识别那些人的话;" 庞恭从邯郸返回,魏王果真没有再召见也了;【这就寓言告知人们,对人对事不能轻信多数人说的,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

29、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定;做事要善于调查讨论,不要轻信于他人;】1说明以下加点词的意思;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2你从“三人成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十六)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隗wi 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如知具茨之山乎 . ”曰:“然;”“如知大隗之所存乎. ”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 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注释】大隗:传奇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奚:何,什么翻译: 黄帝到

30、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好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 说:“你知道具茨山吗?”少年回答:“知道;”又问:“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 地方吗?”少年回答:“知道;”黄帝说:“这位少年,真为了不得啊!不只为知 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少年推辞不说,黄帝 又连续追问; 少年说: “治理天下的人,这与牧马的人有什么两样呢?也为去掉其中不好的马罢了;”黄帝听了叩头至地行了大礼,口称牧童“天师”而退去;【比如危害社会或集体的人】1.选出以下句中加点词说明错误的一项;a. 适遇牧马童子 适合 b.问涂焉通“途”,路 c.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罢了 d. 黄帝再拜稽首(其次次)2

3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3.成语“害群之马”现在通常用来比如什么?4.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什么启示?(十七)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 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 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为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 :卧席;濡( rú):沾湿;逾:同“愈” ,更加;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移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 树影也在地上移动,

32、他又随着树荫移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来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奇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1.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月亮 在空中移动, 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移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 2.为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奇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这就寓言告知人们, 外界条件为不断变化的, 我们肯定要随机应变,不要墨守陈规,太死板了;要懂得变通;】1.用现代汉语说明文中加点的词语;1 徙衽以从阴2 其阴逾去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细心整理欢迎下载精品学习资料精选学习资料 - - - 欢迎下载2.用现代汉语说明文中画线的句子;为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3.郑人的“拙”详细表现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就寓言告知人们的道理为:(十八)曾子杀猪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同“汝”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