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摘要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借款 者违约的风险。本文在分析信用风险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对象 之后,总结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然后,本文系统 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其应用,并对信用 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和管理中国市场中的信用风险做了初 步的探讨。关键词信用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 信用衍生工 具1引言信用风险是银行贷款或投资债券中发生的一种风险,也 即为借款者违约的风险。在过去的数年中,利用新的金融工 具管理信用风险的信用衍生工具发展迅速。适当利用信用衍 生工具可以减少投资者的信用风险。业内人士估计,信用衍 生市场发展不过数年,在95年全

2、球就有了 200亿美元的交 易量2。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工具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 第一部分总结了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影响信用风险的各种因 素及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如何利用信 用衍生工具管理信用风险。第三部分对信用衍生工具产生的 相应的风险的和其监管问题作了初步探讨。第四部分对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初步设想,第 五部分是全文的总结。2信用风险的测量与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信用风险对于银行、债券发行者和投资者来说都是一种 非常重要的影响决策的因素。若某公司违约,则银行和投资 者都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现有多种方法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 管理。但是,现有的这些方法并

3、不能满足对信用风险管理的 更高要求。本部分对如何测量信用风险和信用风险对投资者、 发行者和银行的影响作了详细说明。并对管理信用风险的传 统方法作了总结。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 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 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 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 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 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 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 性增加。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 殊事件发生与经济

4、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 影响。例如:产品的质量诉讼。举一具体事例来说:当人们 知道石棉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的事实时,所发生的产品的责任诉讼使j ohns-manvill e公司,一个著名的在石棉行业中 处于领头羊位置的公司破产并无法偿还其债务。国际上,测量公司信用风险指标中最为常用的是该公司 的信用评级。这个指标简单并易于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对 企业的信用评级即被广为公认。该公司利用被评级公司的财 务和历史情况分析,对公司信用进行从aaa到ccc信用等级 的划分。aaa为信用等级最高,最不可能违约。ccc为信用等 级最低,很可能违约。另外一个对信用风险度量的更为定 量的指标是信用风

5、险的贴水。信用风险的贴水不同于公司偿 债的利率和无违约风险的债券的利率。信用风险的贴水为债 权人因为违约发生的可能性对放出的贷款要求的额外补偿。 对于一个需要利用发行债券筹资的公司来说,随着该公司信 用风险的增加,投资者或投资的金融机构所要求的信用风险 贴水也就更高。某种级别债券的风险贴水是该类债券的平均 利率减去十年期长期国债利率。信用评级与信用风险贴水有 很强的关联。公司的信用评级越高,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 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所要求公司付出的信用风险贴水越低; 而公司信用评级的降低,则投资者或金融机构所承担的信用 风险越高,则在高风险的情况下,投资者或金融机构要求公 司付出信用风险贴水越

6、高,则公司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融资 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同一信用级别的债券,在不同 的时间段里筹资所要求的风险贴水也不同。是依据无风险利率和该类债券平均利率的变化而确定的。信用风险的影响信用风险对形成债务双方都有影响,主要对债券的发行 者、投资者和各类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有重要作用。对债券发行者的影响因为债券发行者的借款成本与信用风险直接相联系,债 券发行者受信用风险影响极大。计划发行债券的公司会因为 种种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而大大增加融资成本。例如,平均 违约率的升高的消息会使银行增加对违约的担心,从而提高 了对贷款的要求,使公司融资成本增加。即使没有什么对公 司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经济萎缩也

7、可能增加债券的发行成本对债券投资者的影响对于某种证券来说,投资者是风险承受者,随着债券信 用等级的降低,则应增加相应的风险贴水,即意味着债券价 值的降低。同样,共同基金持有的债券组合会受到风险贴水 波动的影响。风险贴水的增加将减少基金的价值并影响到平 均收益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当借款人对银行贷款违约时,商业银行是信用风险的承 受者。银行因为两个原因会受到相对较高的信用风险。首先, 银行的放款通常在地域上和行业上较为集中,这就限制了通 过分散贷款而降低信用风险的方法的使用。其次,信用风险 是贷款中的主要风险。随着无风险利率的变化,大多数商业 贷款都设计成是是浮动利率的。这样,无违约利率变动对商

8、业银行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而当贷款合约签定后,信用风 险贴水则是固定的。如果信用风险贴水升高,则银行就会因 为贷款收益不能弥补较高的风险而受到损失。信用风险的传统管理方法管理信用风险有多种方法。传统的方法是贷款保险的标 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上。近年来,较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 方法是出售有信用风险的资产。银行可以将贷款直接出售或 将其证券化。银行还可以把有信用风险的资产组成一个资产 池,将其全部或部分出售给其它投资者。当然,使用各种方 法的目的都是转移信用风险而使自己本身所承受的风险降 低。不过,这类方法并不完全满足信用风险的管理需要。贷款审查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分散化

9、是管理信用风险 的传统方法。贷款审查标准化就是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指标考 察借款人或债券的信用状况以避免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例 如:如果一家银行决定是否给一家公司贷款,首先银行要详 细了解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然后,应当考虑借款公司的各 种因素,如盈利情况,边际利润、负债状况和所要求的贷款 数量等。若这些情况都符合贷款条件,则应考虑欲借款公司 的行业情况,分析竞争对手、行业发展前景、生产周期等各 个方面。然后,银行就依据贷款的数量,与公司协商偿还方 式等贷款合同条款。尽管共同基金与债券投资并不能确定投 资期限,他们也是通过类似的信用风险分析来管理投资的信 用风险。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贷款的分散化来

10、降低信用风险 贷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风险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 某一个停车场开的两个小卖部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了解到 其中一家在卖冰淇淋,另一家则卖雨具。在晴天卖冰淇淋的 生意好,卖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则情况相反。因为两 家小卖部的收入的负相关性,其总收入波动性就会较小。银 行也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构造自己的贷款组合和投资组合。 在不同行业间贷款可以减少一定的信用风险。贷款审查标准化和投资分散化是管理信用风险的初级 的也是必须的步骤。而利用这两个步骤控制信用风险的能力 往往会因为投资分散化机会较少而受到限制。例如,因为商 业银行规模较小,发放贷款的地区和行业往往是有限的。贷 款发放地区的

11、集中使银行贷款收益与当地经济状况密切相 关。同样,贷款发放行业的集中也使银行贷款收益与行业情 况紧密相关。而且,在贷款发放地区和行业集中的情况下, 往往对贷款审查标准化所依赖的标准有所影响,不能从更为 广泛的角度考虑贷款收益的前景。因此,利用上述传统方法 控制信用风险的效果是有限的。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近年来,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 售。资产证券化是将有信用风险的债券或贷款的金融资产组 成一个资产池并将其出售给其它金融机构或投资者。从投资 者的角度来看,因为通过投资多个贷款或债券的组合可以使 信用风险降低,所以这种资产组合而产生的证券是有吸引力 的。同时,购买这样的证券也可以

12、帮助调整投资者的投资组 合,减少风险。因为上述原因,资产证券化发展迅速。在美 国市场,1984年资产证券化交易量基本为0,而到1994年 迗到750亿美元1 。贷款出售则是银行通过贷款出售市场将其贷款转售给 其它银行或投资机构。通常,银行在给企业并购提供短期贷 款后,往往会将其贷款出售给其它投资者。极少数时候,银 行可以对某一单一并购提供大量贷款,这种情况下信用风险 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在美国市场,贷款出售交易量由1991 年的20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6650亿美元。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均为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 不过,资产证券化只适合那些有稳定现金流或有类似特征的 贷款项目,例

13、如,房地产和汽车贷款。所以,最新的信用风 险管理工具是依靠信用衍生工具。3信用衍生工具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金融合约,提供与信用有关的损失 保险。对于债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银行来说,信用衍生工具 是贷款出售及资产证券化之后的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主要有信用互换、信用期权和信用关联票据三 种主要形式。信用互换信用互换是双方签定的一种协议,目的是交换一定的有 信用风险的现金流量,从而以此方式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 的。目前,信用互换是一种非零售的交易,每个互换合同资 产约为25 00-5000万美元,合同资产可以从数百万元到数亿 元,期限从1到10年均可。信用互换是通过投资分散化来减少信用

14、风险的。对于贷 款集中在某一特定行业和特定的地区的银行来说,利用信用 互换管理信用风险是十分必要的。信用互换主要包括贷款组 合互换和全部收益互换。贷款组合互换信用互换中最为简单的是贷款组合的互换。例如,若有 两家银行,一家为农业银行,另一家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主要贷款给当地农民,而工商银行则主要贷款给当地的工业 制造企业。通过中介机构m,两银行可以进行互换交易。如 1所示:若两家银行均有500 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则可进行互 换过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均将各自的其贷款组合所产生的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m,金融中介机构m协助他们完成 其收益的互换。因为工业与农业之间的贷款违约率很少会一 致变化,

15、则两家银行均可以对信用风险进行避险。互换实质 上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对银行贷款组合分散化而降低其信 用风险的。而金融中介机构则可从中收取一定的费用。1贷款组合互换的示意全部收益互换信用互换中最为常用的是全部收益互换。全部收益互换, 既是在互换的交易中,双方或多方将其各自的金融资产产生 的全部收益交给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再按照约定的 互换条款给予该金融资产全部收益的一个相应的回报。例如, 在此类型的互换交易中,农业银行将其贷款的全部收益交给 金融中介机构m,m再将这笔收益转交给共同基金i。作为回 报,共同基金i付给金融中介机构m浮动利率的一个相应的 收益。基于农业银行的投资,共同基金将付给农

16、业银行高于 同期国债a%的利率。此互换对于农业银行来说是将其贷款组 合的收益转化成了有保障的且高于短期无风险利率的收益。 因为其收益是有保障的,则农业银行可以迗到降低信用风险 的目的。相对于贷款出售,全部收益互换有两个优点:首先,全部收益互换可以使银行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对其客户的 财务记录进行保密。在全部收益互换交易中,借款公司的财 务记录仍然在原贷款银行留存。而在贷款出售交易中,借款公司的财务状况记录将转交给新的银行。其次,互换交易的 管理费用比贷款出售交易的费用少。例如,一般的金融机构 在买入贷款后,可能对监督贷款使用和确保浮动利率与无风 险利率一致变化投入的成本过高。因而,减少管理费用可

17、以 使分散化管理风险的成本更加低廉。全部收益互换与一般的信用互换的目的有所不同,可以 说,一般的信用互换是为了消除由某个信用事件为前提条件 而引起的收益率的波动,而全部收益互换则是反映了在经济 活动中某一特定的金融资产的价值的变化。2全部信用互换示意信用期权信用期权是为回避信用评级变化风险而设计的信用衍 生工具,信用期权有类似于保险的套期保值的功能,可以防 止因为企业信用评级的向不利于自己的方向转换而带来的 损失。信用期权的主要特征与其它金融资产的期权相同,都 是一种在约定条件下以约定价格买某种一定数量对应资产 权利。信用期权在回避平均信用风险贴水变动的风险中的使 用类似于与利率相联系的期权,

18、债券的发行者可以用信用 期权对平均信用风险贴水进行套期保值。例如:t公司信用评 级为baa,计划在两个月内发行总价值为1000万元的1年期 债券。预定风险贴水。若考虑在债券发行前付给投资者的 风险贴水上浮,则公司为发行债券势必要以更高的利率发行 融资成本必将升高。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t公司可以购 入一个买入期权,约定在风险贴水上浮到一定限度后,可以 由期权的出售方弥补相应多出的费用。具体的说,若t公司 买入一个关于在两个月内发行的1000万元债券的风险贴水 的买入期权,期权价格为50万元,目前的风险贴水为,买 入期权将补偿超过时的风险贴水。如果风险贴水因为经济 情况恶化而升至,则风险贴水上涨

19、一个百分点,就会使t 公司多付出100万元,这些多付出的款项就可以由买入期权 来抵消。同样,假设信用风险贴水降至,则买入期权无任 何收益,但t公司因可以以较低利率借款而较预定的借款费 用节省100万元。因而,买入期权可以在信用贴水上升时可 以以固定利率借款而避免损失,利率下降时则可以享有相应 的好处。当然,享有这样权利的代价是要付出5 0万元的。 信用期权在回避债券等级下降风险中的使用 债券投资者同样可以使用信用期权对债券价格进行保 值,主要是用来针对债券等级下降时回避此类信用风险。若 投资者有某公司10 00万元的债券,为保证在债券等级下降 时不会因债券价值下跌引起损失,投资者购买一个价值4

20、万 元,约定价格为900万的卖出期权合约。此期权给予投资者 在下一年中的任何时候以900万元的价格卖出其债券的权利 若下一年中,债券价格跌至700万元,则行使期权权利可避 免损失200万元。若债券价格升至12 00万元,则不行使期 权权利。由此可知,卖出期权的保护投资者在价格下跌时可 获得相应的补偿,而在价格上升时仍然有获利的权利。信用违约互换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类特殊的信用期权。其实质是一种债 券或贷款组合的买入期权。信用违约互换的所有者在其债券 或贷款违约支付率迗到一定标准时,获得补偿。例如,若某 投资者证券组合中有20种baa级债券,每种债券每年应付利 息1000元,投资者购买信用违约互换2

21、0元,则可在3种至 20种债券违约的情况下获得依照信用违约互换条款约定的 补偿。信用违约互换的关键在于限制了信用风险的范围。在 上一例中,投资者承担h2个债券违约的风险而避免了更大 程度上的损失。信用期权合约的对象显然,投资者、银行等为了避免信用风险而构成了信用 期权的需求方,而行业数据表明,在目前信用衍生工具尚不 规范的情况下,保险公司是其中的供应方。保险公司可以做 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而对金融信用风险承保是其业务逻辑 上的扩展。保险公司往往在收取一定费用后通过在不同领域 的投资做风险的再分散化的管理。信用关联票据信用关联票据是信用衍生工具的另一类型,债券发行者 可以以之作为回避信用风险的一

22、种工具。信用关联票据是由 一个普通的债券和信用期权的一个组合。对于一个普通债券, 信用关联票据承诺在一定的条件下,给付投资者相应的利 息。例如,某信用卡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债券。为降低信 用风险,公司可以采取一年期信用关联票据形式。此票据承 诺,当全国的信用卡平均欺诈率指标低于5%时,偿还投资者 本金并给付本金的8%的利息。该指标超过5%时,则给付本金 并给付本金的4%的利息。信用卡公司则是利用信用关联票据 减少了信用风险。若信用卡平均欺诈率低于5%,则公司业务 收益很可能提高,公司可付8%的利息。而当信用卡平均欺诈 率高于5%时,则公司业务收益很可能降低,公司则可付4% 的利息。某种程度上等

23、于是从债券投资者那里购买了信用卡 的保险。债券投资者则因为可以获得高于一般同类债券的利 率而购买。4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及其监管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信用风险的同时,也给客户带来 了新的金融风险并引起了相应的监管问题。正如其它柜台交 易产品一样,信用衍生工具为法人间的金融合约。这些合约 会使客户有操作风险(operating risk)、交易对方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另外,对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和规 范不完善也限制了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的风险操作风险(operating ri sk)信用衍生工具的最大风险是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进行过度的投机而并非用来进行套期保

24、值。 风险巨大的衍生工具交易使老牌的英国巴林银行倒闭。操作 风险可能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而易于控制,只要建立严格的 内部控制交易程序就可以使交易者免于建立不恰当的头寸。 交易对方风险交易对方风险是交易对方不履约的风险。因为交易对方 风险的存在,使得信用衍生工具并不能完全消除信用风险。 尽管交易对方风险是一种相关风险,但交易对方风险相比而 言微不足道。若一个公司因为交易对方风险而遭受损失,贝ij: 合约的对方一定违约,交易对方必定因衍生工具本身而欠付 费用,所受损失必定比中间机构因交易所得费用大,但是, 中间机构无能力承受损失得可能性很小。作为中间机构,或 为一流的商业银行,或为信用等级为aaa级

25、的投资银行。这 两类机构必定是资本充足并且对其交易总是谨慎避险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卖出或冲销先前所建立头寸的不确定性。 对于公司为套期保值而持有的信用衍生证券而言,其流动性 风险的确不重要,因为公司持有该信用衍生工具的目的是套 期保值,而并非投机获利。若债券发行者利用信用期权对其 未来的借款成本进行套期保值,则可以知道债券发行者将持 有期权直到期权的到期日。但是,若是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 发行者或是希望冲销其先前所建立头寸的信用衍生工具的 使用者则存在流动性风险。目前,信用衍生工具的流动性风 险很高,主要是因为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使信用衍生工具的 使用者无法及时变现。随着市场的发展,流动性风

26、险将会降 低。法律风险因为衍生工具所订立的合同可能不合法或是不规范,则 给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者带来了法律风险。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过去的几年中,北美和欧洲的银行监管机构对迅速发展 的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做了许多工作,发表了一些指导性的 文件3:美国联邦贮备金监察小组,美国抵押保险协会, 英国国家银行,美国证券与期货协会,美国仲裁委员会等权 威机构均发表了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指导性的文件,但是信 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仍然有一定的不明确之处。主要是对信用 衍生工具的分类和资本保证金比例存在重大问题。信用衍生工具的归类监管对于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问题来说,首先应当把信用衍 生工具作一个恰当的分类。信用衍生工

27、具归于证券、商品、 互换或保险产品的类别中,则其监管的主体就不同,且对于 其法律要求也不相同。若归于信用互换作为互换类,则应当 由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监管。若信用互换作为证券类,则应 当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监管。在一定的情形下,因为两个委员 会要求不同,则可能作出不同的认定。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保证金要求 信用衍生工具的资本保证金要求是个重要的监管问题。 银行一般会认为增加资本保证金可以降低信用风险。若是银 行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对一家大客户的长期贷款的信用风险 进行套期保值,则信用衍生工具减少了银行的信用风险,但 也会带来另一些风险。因为信用衍生工具的使用不仅不会减 少公司向银行提出的贷款的额度的要求,

28、而且也要为防止信 用衍生工具使用中的交易对方风险而增加额外的资本。随着 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监管者应当创造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减 少银行资本保证金需求的环境。因为若是可以利用信用风险 衍生工具减少银行的资本保证金需求,则银行可以做更多的 贷款业务。5中国银行业应用信用衍生工具思想管理信用风险的 初步设想美国联邦储蓄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金融衍生工具曾 经发表评论说:“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产品提高了金 融效率,这些衍生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 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 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信用衍生工具之所以有活力,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一种重要的商业需

29、求,为银行、企 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以较低成本管理信用风险的有效工具。尽管中国目前尚未开办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但是利用 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和操作方式在管理中国信用风险过程 中同样有积极意义。97年底,中国专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已占 贷款总量的2 0%左右4。尽管造成巨额不良贷款有经营机 制和非金融原因,但也说明中国金融领域存在相当大的信用 风险。往往在金融活动中的借款尽管有抵押的要求,但违约 仍然发生,对抵押品在违约后处理同样显得被动和烦琐。在 中国当前信用风险相当大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衍生工具的思 想管理中国信用风险,把对贷款偿还违约和其他信用问题的 被动承受变成主动控制,不失为一个较好的解决思路。首

30、先,可以在银行的贷款活动中根据信用互换的思想, 与第三方签定互换条约,把对贷款活动中信用风险转化到愿 意承担风险的第三方去,从而降低信用风险。或者是代替其 他银行或金融机构承担信用风险,换取对方为自己承担信用 风险。当然,银行降低信用风险是要付出成本的,既是要在 放弃一定的即得利益或付出一定的成本情况下,才会有第三 方愿意与贷款银行签定这样的互换合约。其次,在银行的贷 款合同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的债券中,应当充分考 虑信用风险,依据信用衍生工具的思想,附加一定的以信用事件为触发的条款,对出现的不同程度的信用问题给予不同 的对应待遇。当然,为了维护金融业的合法、稳健的运行,对于各种 衍生工

31、具和衍生工具思想的使用,中国的监管机构责无旁贷 需要对这些新的业务领域进行立法上、监管上的指导和确认 从而更好的发挥其金融效用,提高金融效率。6结论对于债券的发行者、债券的投资者及银行来说,信用风 险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信用风险的管理方法, 如贷款的分散化、贷款出售和资产证券化,不能满足对信用 风险管理的需要。正在发展中的信用衍生工具以其高效率、 低费用和灵活性的特征为信用风险的管理提供了更为有力 的工具。尽管信用衍生工具发展迅速,但其中存在的风险和 监管问题仍然不可轻视,以便利用信用衍生工具更好的管理 信用风险。主要参考文献dit risk derivatives, 19is, eduardo1 das,sanjiv. creivatives. jo urnal of der 95, spr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