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_高二物理教案 _模板 教学目标 (1) 知道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知道分子的大小,知道数量级的概念,记住分子大小的数量级 (3)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记住它的数值和单位 (4)会一些简单微观量的计算,如分子大小、直径等 (5)知道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 本节简单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第一个基本观点: 注意这里的分子与化学中提到的分子的含义是不完全相同的, 离子等统称为分子 分析二: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量转化为宏观的、 可直接测量的量, 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扩展学生分析问题的 思路在将解本实验时要注意
2、实验原理的分析 分析三:阿弗加德罗常量 是联系宏观和微观的重要桥梁,已知物质的体积 和摩尔体积 , 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已知物质的质量 和摩尔体积 ,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 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 ,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体积 ;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 ,就可 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 教法建议 建议一: 本节内容在初中已有相当好的基础, 因此可以结合复习初中知识来讲解本节知 识另外还可以引入相关化学知识,使学生更易理解 建议二: 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能让学生自己 动手做这个实验,以加深学生的分子大小的直观感觉 建议三: 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
3、算, 教师可以举几个例题,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 几个相关题目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分子大小的计算 教学难点:微观量与宏观量之间的联系 一、物质有大量分子构成 结合化学提出不同物体不同的分子组成, 并且物理中此时提到的分子有别于化学中的分 子,它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 展示几个漂亮的分子模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分子的大小 1、分子大小的测量方法 (1)显微镜观测 (2)实验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 实验原理:将体积为 的油滴到水面上,使其均匀地、尽可能地散开成很薄的一层,此时 可以认为油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成一单层油膜, 油膜的厚度就是单个分子的直径, 因此只 需测出油膜的面积 ,就知道该
4、油分子的近似直径 实验过程所用的酒精油酸溶液溶于水时,酒精溶于水,油酸形成单分子油膜 例题: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 制成2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 已知1cm3溶液有50 滴,一滴滴到水面上,酒精溶于水,油酸形成一单分子层,其面积为 0.2 m2. 由此可知油酸 分子大约为多少? 解: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油酸体积 油酸分子直径约为: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要 这里把构成物体的分子、 原子、 它巧妙地将微观的、 不易测量的 三、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的一个重要桥梁, 其大小为每摩尔物质含有的微粒数 (或12g炭12含有的炭原子数),即6.02 1023mol-1
5、 . 已知物质的体积 和摩尔体积 ,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已知物质的质量 和摩尔 体积 ,就可以求出物质的分子数, ;已知物质的摩尔体积 ,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 子体积 ;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 ,就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单个分子质量 例题:已知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3.84 XW5km ,铁的摩尔质量为56g ,密度为 7.9 103kg/m3,如果将铁原子一个一个地排列起来,从地球到月亮需要多少个铁原子? A、 1.4 105 个 B、1.4 1010 个 C、1.4 1018 个 D、 1.4 1021 个 答案: C 分析:本题可以先求出单个铁原子的直径: 所以需要的铁原子个数为: 另外,
6、 本题还可以从数量级上迅速判断出答案, 由于地球到月亮的距离数量级为 108m, 而分子直径的数量级在 10-10m 左右,所以需要的铁原子个数在 1018 的数量级上,应选 C 选项. 四、作业 探究活动 题目: 怎样测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组织: 分组 方案:查阅资料,设计原理,实际操作 评价: 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二 课时: 1 课时。 教学要求: 1 .知道磁场对电流存在力的作用,知道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以及 磁感线方向有关系。 改变电流方向, 或改变磁感线方向, 导体的受力方向随着改变。能说明 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的道理。 2知道
7、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是消耗了电能,得到了机械能。 3培养、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从实验事实中,归纳、概括物理概念与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引人新课 首先做直流电动机通电转动的演示实验,接着提出问题: 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奥斯特实验的发现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并通过磁场对磁体发生作用, 即电流对磁体有力的作用, 再让我们逆向思索, 磁体对电流有 无力的作用呢?即磁体通过其磁场对电流有无力的作用呢? 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沿着这一逆向思索所形成的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板书:四、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二、演示实验 板书: 1 实验研究
8、: 1 介绍实验装置的同时说明为什么选择这些实验器材, 渗透实验的设计思想。 2 用小黑板或幻灯出示观察演示实验的记录表格,如下: 3按照实验过程, 把课本 1、2两个实验, 用边演示, 边指导观察, 边提出问题的方式, 连续完成。要求学生完成观察演示实验的记录和思考回答表中的问题: “通电铜棒在磁场中,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 这样做, 一是引导学生发现磁场对电流也存在力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巩固、 深化力的概 念。 4对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概括出的结果,要做小结: (板书小结如下)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 磁感线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不 论是改变电流方向,还是改变磁场方
9、向,都会改变力的方向 三、应用 板书: 2实验结论的应用: 1出示线圈在磁场中的演示实验装置,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应用上面实验研究的结论,分析判断通电的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2出示方框线圈在磁场中的直观模型, 并用小黑板或幻灯片把模型的平面图展示出来, 以助学生思考。 3在学生作出判断的基础上,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所发生的现象,来证验学生的分 析,判断是否正确。 (关于这个实验装置见前面的 “实验 ”) 4。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过渡到教材中的 “想想议议 ”上来,无论学生解释得完整,或者 不完整都没有关系,可以留下来课后讨论,为下一节课继续分析埋下伏笔 四、讨论 板书:问题讨论 怎样
10、旧能的转比与守恒的观点, 来说明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发生运动的现象? 启发讨论的子问题: l 通电导体和通电线圈发生运动时,消耗了什么能?得到了什么能? 2你所说的消耗的能和你所说的得到的能守恒吗?为什么? 五、小结 板书: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或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四、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1实验研究 2实验结论的应用 3问题讨论 结论: _ 问题: _ _ _ _ _ 想想议议 4课堂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为什么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2、知道用感抗来表示电感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交变电流能通过电容器知道为什么电
11、容器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 4、知道用容抗来表示电容对交变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知道容抗与哪些因素有关 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如何建立新的物理模型而培养学生处理解决新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电感和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体会事物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2、让学生充分体会通路与断路之间的辩证统一性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着重说明交流与直流的区别,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交变电流特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突 出交流与直流的区别, 不要求深人讨论感抗和容抗的问题 可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尽可能 多用实验说明问题,不必在理论上进行讨论 教法建议 1、根据电磁感应的知识,
12、学生不难理解感抗的概念和影响感抗大小的因素教学中要 注意适当复习或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 让学生自然地得出结论 这样既有利于理解新知识,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如何把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结构, 进而独立地获取 新知识 2、对交变电流可以 ”通过 ”电容器的道理, 课本用了一个形象的模拟图, 结合电容器充、 放电的过程加以说明, 使学生有所了解即可 对于容抗的概念和影响容抗大小的因素, 课本 是直接给出的,让学生知道就可以了,不要作更深的讨论 3、本节最后,结合实际说明了电容的广泛存在,可以适当加以扩展和引伸,以开阔学 生思路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注意联系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方案 电感
13、和电容对交变电流作用 教学目的: 1、了解电感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2、了解电容对电流的作用特点 教学重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教学难点: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特点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用具:小灯泡、线圈(有铁芯) 、电容器、交流电源、直流电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直流电流电路中,电压 、电流 和电阻 的关系遵从欧姆定律,在交流电路中,如果电 路中只有电阻,例如白炽灯、电炉等,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欧姆定律仍适用但是如果 电路中包括电感、电容,情况就要复杂了 二、讲授新课: 1、电感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实验:把一线圈与小灯泡串联后先后接到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上,观察
14、现象: 现象:接直流的亮些,接交流的暗些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接交流的电路中电流小,间接表明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为什么电感对交流有阻碍作用? 引导学生解释原因: 交流通过线圈时,电流时刻在改变 由于线圈的自感作用,必然要 产生感应电动势,阻碍电流的变化,这样就形成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表明: 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 交流的频率越高, 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 用就越大 应用: 日光灯镇流器是绕在铁芯上的线圈, 自感系数很大 日光灯起动后灯管两端所需的电 压低于 220V ,灯管和镇流器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得用镇流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就能保 护灯管不致因电压过高而损坏 2、交变电流能够通过
15、电容 实验:把白炽灯和电容器串联起来分别接在交流和直流电路里 现象:接通直流电源,灯泡不亮,接通交流电源,灯泡能够发光 结论: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交流能通过交流电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直流不能通过电容器是容易理解的, 因为电容器的两个极板被绝缘 介质隔开了 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源时, 实际上自由电荷也没有通过两极间的绝缘介质, 只是 由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在变化,当电压升高时,电荷向电容器的极板上聚集,形成充电电流; 当电压降低时, 电荷离开极板, 形成放电电流电容器交替进行充电和放电,电路中就有了 电流,表现为交流 “通过 ”了电容器 学生思考: 使用 220V 交流电源的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金属外壳
16、和电源之间都有良好的绝缘,但 是有时候用手触摸外壳仍会感到 “麻手 ”,用试电笔测试时,氖管发光,这是什么? 原因:与电源相连的机芯和金属外壳可以看作电容器的两个极板, 电源中的交变电流能够通 过这个 “电容器 ”虽然这一点 “漏电 ”一般不会造成人身危险, 只是为了在机身和外壳间真的 发生漏电时确保安全,电气设备和电子仪器的金属外壳都应该接地 3、电容不仅存在于成形的电容器中,也存在于电路的导线、无件、机壳间有时候这种电 容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交变电流的频率很高时更是这样 同样,感也不仅存在于线圈中,长 距离输电线的电感和电容都很大,它们造成的电压损失常常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总结: 电容:通
17、高频,阻低频 电感:通低频,阻高频 (一 )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 2知道电阻的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 3理解电阻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 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三)教具 1学生实验: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学生电流表,一个开关,导线 若干 2 演示实验: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 一节干电池, 一只演示电流表, 一个开关, 废日 光灯管的灯丝 (图 1) ,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 0.3 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 (铁 丝线圈)
18、,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 是在长木板上固定的四条金属线, 其中 AB 为锰钢 (或炭钢) 线, CD、EF, GH都是镍铬合金线. 导线AB、CD、GH均长1米,导线EF长0.5米,导线AB、 CD、 EF 的横截面积相等,导线 GH 的横截面积是上述导线横截面积的二倍(参看图 2)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 提问: 将一只灯泡、 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 表的示数.(一位学生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 2.引入新课 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实验. 将导线 AB 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
19、出电 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 CD 代替 AB ,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 提出问题: 上述两次实验, 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 那么两条导线中 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 3. 进行新课 原来, 导体能够通过电流, 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 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在物理学中用 “电阻 ”这个物 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 AB 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 AB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 AB 的电阻小; 导线 CD 中通过的电流小, 表明 CD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导线 C
20、D 的电阻大. 不 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出电阻的概念, 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 大小,为讲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准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 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 R 表示. 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 Q. 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不能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 2 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学生实验 (1)研
21、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 交代新课开始的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 AB和镍铬合金线 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电阻 1 内 表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 (2)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导线 CD 和 EF 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 2 内 表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 (3) 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线 CD 和 GH 做实验
22、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 3 内 表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 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 街道越长, 街面越窄, 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 越多 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实验(图 3) 演示实验: 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 按图 3 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 加热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 (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 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 板书:三、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 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为了表示导体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市12校联考2025年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综合练习三含解析
- 四川省甘孜市2025年高三考前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小学教师语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检)南平市2025届高中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听力音频
- 锡林郭勒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阶段性调研测试物理试题不含附加题含解析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视觉传达设计职业技能考试试卷及答案
- 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流行作曲(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基础与形态认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轻工大学《专业英语与论文检索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全册教案(供参考)
- 【MOOC】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护理N2级岗位竞聘
- 肿瘤的化学治疗
- 《项目风险评估》课件
- 北京市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航空航天凝胶应用
- 陕西省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 2024年度危废培训完整课件
- 中层管理干部团队-执行力与领导力提升培训课件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训》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任务6)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