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_第1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_第2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_第3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_第4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取向基于研究重构教学    (二)低水平的研究难以支持高水平的教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完善的学术制度和卓越的研究成果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还有很大差距。首先,从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我国发表的论文数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但原创性研究不多,高水平成果很少,引用率不高,影响力不大,因此,这样的研究成果,难以在教学中把学生引领到科学研究的最前沿。其次,从研究方法,尤其是人文和社会学科的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数还是运用哲学思辨和文献梳理等方法,而非实证研究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因此,难以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的训练。再次,从研究目

2、的来看,很多教师出于功利的目的做研究,为了评职称、拿课题等,而不是出于学术的目的,因此,一旦达到功利的目的便放弃研究。重大的研究成果是研究者无止境探索的结果,急功近利的研究不利于知识的积累,难以产出重大成果,因此,教学难以为学生提供最有价值的成果;同时,放弃研究的教师也渐离学术前沿,造成教学内容陈旧落后。最后,从学术道德来看,有些教师对真理缺乏敬畏精神,对研究缺乏责任感,因此,抄袭、弄虚作假和侵占学生成果等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对研究本身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也对学生成长造成负面影响。(三)擅长研究的教师对本科生教学投入不足我国研究型大学擅长研究的教师,他们的时间、精力和智慧的投入,主要在研究上,在

3、教学上则严重不足。一是显性的对本科生教学投入不足。在这些教师中,有些人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研究工作或研究生培养上,仅达到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量的最低要求;还有一些人则忙于应付校外的各种学术活动,在全国各地讲学、开会、评审等,很难给本科生完整地上一个学期的课,所上的本科生课程通常只是挂名,实际工作由他人完成。二是隐性的对本科生教学投入不足。一方面,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职称评聘主要依据研究成果,而非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对研究成果的奖励力度大,对教学效果的奖励力度少,越是擅长研究的教师,获得名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很多教师身在课堂却心系研究,对教学抱着应付的态度,而不愿投入过多的时间、精力和智慧,虽然

4、完成了教学的数量要求,但却无法保证教学质量。正如欧内斯特·博耶在1990年代的学术反思中所描述的那样:“高级研究和本科教学处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轨道,前者是愉快、被认可和获得奖赏的源泉,后者则是为了维持院校生存而不得不承受的一种负担。”15四、基于研究的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改革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基于研究、通过研究来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把教学与研究对立起来,脱离研究来强调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一)把研究作为教学的最佳形式研究型大学处于高等教育系统的顶端,培养的是创新型、创业型和领袖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要有学习、沟通、合作、领导、应变、决策、问题解决、创新和创业等能力,同时要

5、有自信、负责、开拓、进取和坚毅等品质。在某种意义上,这样的人才就是洪堡所要培养的“完人”。这种人“想象力生机勃发、精神深邃、意志坚强、言行一致”,表现出对探索、求知和真理的强烈渴求,“永远处于研究的过程之中”。研究是成为“完人”的最好途径9。大学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存在类型和程度的差异。松散的结合是把研究成果作为教学的内容,深度的结合则是把研究作为教学的形式。培养创新型、创业型和领袖型人才,关键是让他们形成研究的思维方式、掌握研究的方法论、熟悉研究的程序,这就要求大学教学与研究深度结合。美国高质量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指出:“既然研究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形式,那么要求学生获得一定的研究能力,就是顺理

6、成章的了。因此,我们认为,教学人员要积极参与研究工作,并将他们的学术成果综合到教学过程中去。仅仅依靠在一门课内布置阅读已发表的学术著作或文章,或者仅仅依靠讲授这些文献,还完成不了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更重要的是,教授应该再现他研究的各种形式和过程,以改进学生的学习。”19当前,美国许多研究型大学更进一步,通过本科生科研项目,让学生熟悉研究程序、形成研究思维方式、掌握研究方法论、养成学术爱好。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学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教给学生前沿知识,而是没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没有教给学生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因此,学生既没有做研究的兴趣,也没有做研究的能力,即便他们

7、有很好的想法,也难以把它转化成一篇论文、一个设计或一种产品。就此而言,我国研究型大学强调教学与研究的结合,首先要强调在教学中引进最新研究成果,但不能停留于此,而是要把研究作为最佳的教学形式,提倡师生合作研究或学生独立研究,使学生熟悉研究过程、掌握研究方法论、形成研究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创新型、创业型和领袖型人才。(二)要求最好的研究者从事教学活动在一些大学里,教学上的卓越和研究上的卓越是互相兼容、相辅相成的,最好的研究者也是最出色的讲师或学生导师。这些人是新鲜思想的生产者,真正处在其学科的前沿并能给予学生一种处于研究前沿的学术兴奋感284。与此同时,本科生活跃的思维、强烈

8、的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有时也能给教师带来灵感,促进教师的研究。在研究型大学,教学不是记忆之道,而是发现之旅,应该由作为研究参与者的教师,而不是研究旁观者的教师来承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发现、创造。基于此,我国研究型大学不应招聘一些对研究没有兴趣、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而应招聘具有研究能力同时又对教学感兴趣的教师,鼓励和要求他们把研究与教学结合起来,让课堂成为实验室,让实验室成为课堂,从而使学生获得只有在研究中才能获得的教育体验。(三)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虽然是大学教学的最佳形式,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教学形式。大学教学是掌握已知与探索未知的结合,而探索未知需要以掌握已知作

9、为基础,就像阅读文献资料是教师研究的基础一样,掌握必要的知识也是学生研究的基础。自主阅读和教师讲授都是学生获得已有知识的有效途径。好的讲授不仅可以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一些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未知欲,鼓励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研究。而且,大学本科教学的重点不是要求学生发现知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掌握知识和发现知识,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情感和态度等方面获得综合发展。好的讲授、讨论和案例教学等方法都具有探索的成分,都是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目前的问题是,虽然大多数教师都是他们任教学科的专家,掌握很多学科知识,但往往没有受过教育教学方面的训练,也没有进行所教学科的教学研究,因此

10、,常常不能充分发挥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的功能。欧内斯特·博耶扩展了研究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他认为,“学术不仅意味着探究知识、整合知识和应用知识,而且意味着传播知识,我们把传播知识的学术称之为教学的学术。”20教学学术是通过使用适合学科认识论的方法,对教和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将研究结果公开,使其应用于实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对结果进行交流、反思、同行评价,让同行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发展该领域中的知识21。教学学术的概念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等都比较成熟,教学质量相对较高,我国大学在教学机制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还存在很

11、多问题。什么样的教学制度有助于规范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而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什么样的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研究。所以,我国研究型大学应把教学作为一种学术,鼓励教师对教学进行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用于实践,从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乔治·哈达特.高等教育质量:一个复杂的问题.全球大学创新联盟.m/2007年世界高等教育报告:高等教育的质量保证.汪利兵,阚阅,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6. 2乔纳森·r·科尔.大学之道m.冯国平,等,译.北京

12、: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3菲利普·g·阿特巴赫.研究型大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14(04). 4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刘彤,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6. 5查尔斯·维特斯.一流大学卓越校长m.蓝劲松,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9. 6胡劲松.西德高校改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若干措施j.外国教育动态,1988(02). 7verburgh a, elen j, lindblom ylanne s. investigating the myth of the relationship b

13、etween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a review of empirical researchj.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2007, 26(05). 8simons m, elen j. the “research-teaching nexus” and“educ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 exploration of ambivalences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007, 32(05). 9周川.从洪堡到

14、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5(06). 10卢乃桂,等.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背景下学术工作的分层与分割j.高等教育研究,2011(07). 11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46. 12威廉·墨菲,布鲁克纳.芝加哥大学的理念m.彭阳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 13johnston, d. l. letter to the editor of the gazette, montreal. excerpts taken from a copy of the original letter dated december 4t

15、h, 1986, forming part of the mcgill university senate minutes, document d86-21. 14dorothy i. mitstifer.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j. undergraduate research newsletter of the urc, vol. 1, no. 1. 15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2014-08-01 16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17quality enhancement plan. office of president ri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