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_第1页
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_第2页
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_第3页
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_第4页
建筑边坡位移沉降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1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监测方案审定:审核:技术负责:方案编写:深 圳 市 勘 察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二 零 一 零 年 十一 月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2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监 测 方 案一、监测目的边坡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办南坪快速路出口约1km处,地处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的后面。边坡长约110m ,坡高 825.0m,该边坡为建筑高边坡。边坡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关系到边坡本身及邻近环境的安全。根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的有关要求,要对边坡工程进行监测。由

2、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 边坡支护系统受到许多难以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边坡施工过程中及竣工结束后一段时间内对边坡变形等进行监测, 应用监测所得的信息指导设计、施工,及时、详细的掌握支护系统的变化和稳定状况, 以确保支护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安全。二、监测内容根据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施工图及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中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本工程实施以下两项监测。1. 位移监测;2. 沉降监测;三、监测技术的依据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30-2002) ;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3、(jgj/t-8-97);4、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施工图。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3 四、监测点布置根据 深圳市公路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楼群后边坡加固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在坡顶布置 5 个位移监测点、在二级平台挡墙顶部设置4 个位移监测点,共布置监测点9 个,具体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五、监测原理、方法及监测仪器1、主要监测、检测仪器序号监测项目主要监测仪器1 位移监测日本索佳 set210k型全站仪2 沉降监测日本索佳 set210k型全站仪或 dsz2 水准仪2、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为平面控制测量,必须先在测区内建立平面控制网。水平位移监测网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

4、如下方法:2.1. 采用基准线法时,基准线两端分别建立检核点。观测前先检查基点是否移动。观测时位于基点的全站仪和位于测点上的标牌均要检验对点器的可靠性,量取偏距时均移动钢尺读数两次。2.2. 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观测,控制网为三角网。三角网由测区内若干个起控制作用的点(工作基点)和基坑周边按规范要求的间距设置的位移观测点相互连接而成。观测中使用钢尺或红外测距仪测量控制网中三角的起始边(基线)长,使用索佳set22d型全站仪观测各三角的内角,按四等三角精度观测。外业观测成果经内业整理计算即可求得各点的位移量。测量中的主要误差如下:(经过计算,角度值已经折算成长度值。) 对中误差: 1.0mm 整平

5、误差: 0.3mm 瞄准误差: 0.4mm 方法误差: 0.3mm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4 2.3. 根据控制点及水平位移测点的通视情况,用固定的日本索佳set22d型全站仪、固定的反射棱镜、固定的控制点测出固定方向和点位。第一次水平角一测回,边长一测回四次读数取中数;其计算成果作为本工程水平位移点坐标的初始值,以后各次测量水平角一测回,边长一测回两次读数取中数。水平位移观测作业方法:1)、水平位移观测采用固定基准点、固定定向点、固定仪器的方法。在坡顶及有平台能架设反光棱镜的观测点位上, 用日本索佳 set22d电子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直接测量观测点的坐标进行比较。水平角观测两测回,边长采用

6、红外测距一测回(四次读数),垂直角观测一测回,仪器高、觇标高量至毫米。2)、数据处理、极坐标法:将测得的坐标变化量投影至垂直边坡走向方向的位移量;、小角法:按下式计算 式中平面位移量206265 观测基准点至监测点的距离观测小角3、沉降测量在坡顶和平台上布置观测点,观测点应通视良好,以利于精密仪器测量。当位移值超过该建筑物允许值之后,立即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制定防止位移发展措施,以控制建筑物的变形。测量方法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法:3.1. 水准仪水准监测按照国家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水准仪型号为dsz2+fs1光学平板测微器,每公里往返测量高差标准差为0.7mm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7、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5 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 测次 数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 (mm) 二等2 dzs2 铟瓦尺往返各一次4l注: l 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 前后视较差(m) 前后视累计差(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高差较差(mm) 二等dzs2 30 1 3 0.5 0.5 0.7 注:视线长度小于20m时,视线高度不应低于0.3m 。为确保观测精度,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各等级的水准点均埋设水准标记。运用

8、一座二等水准点和9 个普通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作为该区沉降观测的高程控制。对已制作好的观测点进行水准路线设计。从已知水准点测至另一已知水准点上。根据周边道路观测点点数及设站数以水准导线长度构成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采用双安平单项观测,水准路线均满足2mm k (k为测站数 )。3.2 全站仪建立沉降监测点9 个,施工期间每星期监测一次,如变量有异常,即加密监测。沉降观测点的测量从沉降工作点起。丈量前后视距离,使同一测站前后视距离基本相等,满足不调焦进行读数的要求。转站时用钢钉砸入坚固地点,确保稳固可靠。第一次沉降测量两次,取平均值后作为本工程沉降测量的初始值。以后各次可单程观测,如高差有异常,即认真复测。观测方法以沉降观测基准点为起算点,测出每点的高程,然后将本次高程值减去上次高程值,得到沉降变化量.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6 六、监测周期及报告1测点和预埋测试原件埋设随工程进度进行, 土方开挖之前监测2 次,用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监测周期按设计要求,即监测期限为施工期间及竣工后两年内,监测周期:施工期间7 天观测一次,加固完成并表明稳定后1 个月一次,半年后2 个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