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_第1页
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_第2页
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_第3页
浙江农林大学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试卷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农林大学2009 - 2010学年第二 学期考试卷(B 卷)标准答案课程名称: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类别:必修考试方式:闭卷:号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00 分。2、考试时间 120分钟。题一、名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得分:词 解名答姓释(每得分要小 题2 分,评阅人不共 10:分)得分级班内业试验因素:试验中人为控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原因。专线因素水平:对试验因素所设定的量的不同级别或质的不同状态。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之间彼此接近的程度。:订院学随机误差:由多种偶然的、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装总体:根据试验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

2、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二、问答题(每小题6 分,共 12 分)得分1田间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典型抽样、顺序抽样、随机抽样和成片抽样等。典型抽样: 有目的的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方法灵活机动、收效较快;但完全依赖调查者的知识和经验,结果不稳定,且不符合随机原则,无法估计抽样误差。顺序抽样:按照某一既定的顺序抽取一定数量的抽样单位构成样本,方法简便、易操作,能使抽样单位在试验小区中的分布比较均匀,样本代表性好,一般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小。但若存在趋势变异,可能出现偏性,而且难以无偏估计抽样误差。随机抽样:样本的代表性强,能无偏估计抽样误差;但比较麻烦。成片抽样:破坏面

3、积最小;但易因基础材料的不同而造成很大的抽样误差。2拟对 3 个水稻品种、 2 种密度进行两因素试验,试验重复2 次,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因素,品种为副区因素,主区作随机区组排列。对该试验进行设计,作出田间排列图。答:(1) 对主区因素密度产生随机数字如 2、1,并在图上排列。(2) 将 2 个主区因素分成三个小区, 分别产生随机数字, 如密度 2 主区产生随机数字 1、3、2,密度 1 主区产生随机数字 3、1、2,并在图上排列。区组 I:密度2密度1品种1品种3品种2品种3品种1品种2同法得到区组 II :区组II:密度1密度2得分品种2品种1品种3品种3品种2品种1三、计算题(共80 分

4、)1共测定了 4 个大豆品种的产量,分别为(单位:kg/ 亩):,求该组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调和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18 分)答:算术平均值x +/4=几何平均值 *1/4=调和平均值 n/(1/+1/+1/+1/=中位数 +/2=众数:无极差方差 2+标准差 = 2+ =变异系数 *100%=%2用两种电极测定同一土壤3 个样品的 pH,结果如下表。问两种电极测定的结果有无差异(15 分)样品号处理123A 电极B 电极注: (1) =(2) =(3) =(5) =(6) =答:样品号处理123A 电极B 电极dH0: d 0;HA: d 0。显着

5、水平。d s_ d s_ ,P>dd结论:接受 H0,两者没有差异。3在相同栽培条件下, 3 个玉米品种的产量如下表。检验3 个品种产量是否有差异。(15分 )品种产量 (kg/20m 2)A161218B101311C118 13注: (2,6) =(6,2) =(3,8) =(3,9) =答:品种产量 yi总和 Ti平均数A16121846B10131134C118 1332T112y 22C=T/nk=112 /(3*3)=SST=y 2 -C=162+122 +182+102+132+112 +112+82 +=SSt =Ti 2/n-C=(46 2 +342+322)/=SSe

6、=玉米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变异来源DFSSMSF显着F值品种间2(2,6) =品种内6366总变异8结论:三个品种产量没有显着差异。4以绿子叶大豆和黄子叶大豆杂交,在 F 得黄子叶苗 762 株,绿子叶苗38 株。检验大2豆黄子叶、绿子叶苗的比例是否符合15:1 。(15 分)注: (1) =(2) =答: (1)提出假设: H0: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符合15:1 ;HA: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不符合15:1 。(2) 计算理论次数:在无效假设成立的条件下,计算理论次数,即根据理论比例15:1 计算理论次数。黄子叶苗理论次数: E1( 762+38)*15/16=750绿子叶苗理论次数:

7、E2( 762+38)*1/16=50df=1 ,对 X2 要进行连续性矫正。F2 代表现型观察次数 (O)理论次数 (E)OE(|OE| 2/E黄子叶苗76275012绿子叶苗3850-12总数80080002(1)0。(3) 统计推断: Xc =<=,故不能否定 H,即大豆黄子叶、绿子叶苗比例符合 15:15水稻栽培试验,品种A、密度 B、施氮量 C 3 因素分别有 3 个水平,正交设计,试验方案及结果见下表。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并确定最优水平组合。(15 分)处理秧龄 A密度 B施氮量 C产量111134021223133439421236052236231439731339283219332注: (2,2) =(2,3) =(3,2) =(2,8) =答:正交试验结果计算表处理秧龄 A密度 B施氮量 C产量111134021223133439421236052236231439731339283219332T1(T)T2T3x 1x 2x 3(1) 计算各项平方和与自由度CT2/n=9=T2-C=+ +- =SS=xAA2a-C=+/=SST /rBB2b-C=+/=SST /rSS2-C=+/=T /rcCcSSe=SST-SSA-S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