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兴农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广东省广州市兴农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广州市兴农中学2020年高二物理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经过电压为u的加速电场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粒子,最后获得的动能大b.电量大的粒子,最后获得的动能大c.电量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粒子最后获得的速度大d.荷质比(粒子电量和质量的比值)小的,粒子最后获得的速度大参考答案:2. 两个相同的电阻,分别通以如图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和方波电流,两种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周期如图所示,则在一个周期内,正弦交流电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1与方波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q2之比等于

2、()   a.3:1               b.1:2    c.2:1                d.1:1 参考答案:d3. 关于电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路中电流越大,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b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c通电时间越长,电流越

3、大d导体中通过一定的电荷量,所用时间越短,电流越大参考答案:b4. 有一匀强电场,其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把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环,竖直放置于场中,环面平行于电场线,环的顶点a穿有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q>0)的空心小球,如图所示,当小球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1/4圆周到b点时,小球对环的压力大小为(    )a.2mg       b.qe       c.2mg+qe     

4、60; d.2mg+3qe参考答案:d5. 如图,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 : 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 u=u0sint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r=55 的负载电阻若 u0=220v ,=100 rad/s ,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110v         b副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5、60;     c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2a          d原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220w参考答案:bd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在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中,门电路“1”为非门,门电路“&”为与门。当a端输入电信号“1”、b端输入电信号“0”时,则在d和c端输出的电信号分别为        ;      

6、60;   。(提示:a、d为门电路“&”的输入端)参考答案:1;1   7. 在磁感应强度为b = 0.2t的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垂直磁场方向放置的面积为s = 0.5m2的正方形线框,通过该线框的磁通量是     wb,若将该线框绕它的一条边转过60o,通过该线框的磁通量是       wb。参考答案:    0.1,0.058. (填空)(2011秋?花山区校级期末)在电场p处,有一个5.0×1015c的

7、点电荷受电场力为1.0×1013n,则此处电场强度e=    n/c;若点电荷的电量变为1.0×1014c,那么p点处的场强e=    n/c,这个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是    n参考答案:20; 20;2.0×1013电场强度根据e=得,电场强度 e=n/c=20n/c电场强度反映电场本身的性质,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所以点电荷的电量变为1.0×1014c,电场强度不变,仍然为20n/c根据e=得,点电荷受到的静电力 f=eq=20×1.0

8、15;1014=2.0×1013(n),故答案为:20; 20;2.0×10139. 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线上由下往上依次标有a、b、c、d四点,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在a点处固定一个带正电的点电荷q。将点电荷q从b点释放,测得此时点电荷q加速度的大小为a;将点电荷q从c点释放,测得此时点电荷q加速度的大小为a/2。则点电荷q带_(选填:“正电”、“负电”或“正、负电均可”),若将点电荷q从d点释放,释放时点电荷q加速度的大小为_g。(g为重力加速度)参考答案:正、负电均可;7/9或11/910. 电量为2×106c的正点电荷放入电场中a点,受到作用力为4&#

9、215;104n,方向向右,则该点的场强为200n/c,方向向右若把另一电荷放在该点受到力为2×104n,方向向左,则这个电荷的电量大小为1×106cc,是负(填正或负)电荷参考答案:解:a点的场强e=n/c=200n/c,方向:向右把另一电荷放在该点时,场强不变由f=qe得    q=c=1×106c因电场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则该电荷带负电荷故本题答案是:200;向右;1×106c;负11. 将一个内阻rg为200,满偏电流为2ma的电流表改装为量程是3a 的安培表需    

10、60;      联(填并或串)电阻           参考答案:并 ,0.13312. 请你根据漫画“洞有多深”提供的情境,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依据什么规律估算洞的深度?_(只要求写出相应的物理公式)(2)请你对该方法进行评估,写出该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各写一条即可)优点:_              

11、          _。缺点:_                        _。参考答案:(2)该方法的优点:(任意一点都可以)   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测量方法简捷;运算简便。该方法的不足:(任意一点都可以)   测量方法粗略,误差

12、较大;石块下落有空气阻力,会造成一定的误差;未考虑声音传播需要的时间.13. (4分)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结合成一个氦核的反应方程是                    ,此反应过程的质量亏损为m。已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真空中的光速为c。若1 mol氘核和1 mol氚完全发生核反应生成氦核,则在这个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_。参考答案:,nam c2三、 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14.

13、 (10分)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小明在光滑桌面上放有a、b两个小球a球的质量为0.3kg,以速度8m/s跟质量为0.1kg、静止在桌面上的b球发生碰撞,并测得碰撞后b球的速度为9m/s,a球的速度变为5m/s,方向与原来相同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小明对这次碰撞的规律做了如下几种猜想【猜想1】碰撞后b球获得了速度,a球把速度传递给了b球【猜想2】碰撞后b球获得了动能,a球把减少的动能全部传递给了b球(1)你认为以上的猜想成立吗?若不成立,请简述理由.(2)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有一个什么物理量,在这次碰撞中,b球所增加的这个物理量与a球所减少的这个物理量相等?参考答案:(1)猜想1、2

14、均不成立.因为a球的速度只减少了3m/s, b球的速度却增加了8m/s ,所以猜想1是错的。(2分)a球的动能减少了,b球动能增加了,所以猜想2也是错的;(2分)(2)计算:b球动量的增加量pb =0.1×9=0.9kg·m/s,(2分)a球动量的减少量pa=0.3×80.3×5=0.9 kg·m/s,(2分)从计算结果可得,b球动量的增加量与a球动量的减少量相等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2分)15. 在燃气灶上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请问点火器的放电电极为什么做成针尖状而不是圆头状?参考答案

15、:燃气灶电极做成针尖状是利用尖端放电现象解:尖端电荷容易聚集,点火器需要瞬间高压放电,自然要高电荷密度区,故安装的电子点火器往往把放电电极做成针形【点睛】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称为尖端放电,它属于一种电晕放电.它的原理是物体尖锐处曲率大,电力线密集,因而电场强度大,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如果物体尖端在暗处或放电特别强烈,这时往往可以看到它周围有浅蓝色的光晕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16. (10分)如图所示为安全门上的观察孔,直径ab为2cm,门的厚度ac为3.464()cm。为了扩大向外观察的范围,将孔中完全嵌入折射率为的玻璃。求:(1)嵌入玻璃后向外观察视野的最大张角(即图中21);(2)要视野扩大到180°,嵌入玻璃时的折射率多大?  参考答案:解析:(1)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得:而:(即:)所以:最大张角:(2)由折射定律得:17.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可导热的气缸内,活塞相对于底部的高度为h,可沿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