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大良实验中学2020年高三语文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题3分。)咸阳宫是秦的朝宫,秦王“听事,群臣受决策,悉于咸阳宫”。它始建于秦迁都咸阳初期,毁于秦末项羽之一炬,沿用百余年。其位置至今没有最终确定下来。刘庆柱先生认为咸阳宫在头道原牛羊村一、二、三号遗址一带;王学理先生认为咸阳宫大约在聂家沟到刘家沟之间的头道原上下,这与刘庆柱先生的看法区别不大;王丕忠先生认为咸阳宫在滩毛村以南的渭水北岸。笔者认为,咸阳宫在牛羊村北面的二道原上。三辅黄图载:“始皇穷极奢侈,筑咸阳宫,因北陵营殿,端门四达,以别紫宫,象帝居。”北陵
2、所指,系二道原更合理。二道原标高450500米,比头道原高出约100米,二道原是这一带的最高处,因而才能“端门四达”,有如天帝的居处。六国宫室所在的“北阪”也在二道原,因为在怡魏等地发现了具有齐、燕等国风格的瓦当,所以大家对此几无异议,那么这些仿作的六国宫室数处在咸阳宫的周围是不是更合情合理呢?从建筑选址来说,把咸阳宫朝宫政治中枢放在二道原上,有借地势之高的取向,事半而功倍。这一带在西汉时期被辟为高祖长陵(含长陵邑)和惠帝安陵(含安陵邑)用地,营建帝陵及陵邑的取土量是可想而知的。我们探查秦宫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头道原上,没有专门做过这方面的工作,是应当改进的。头道原为官署区。一号遗址的所谓“主体殿
3、堂室,面积为134× 12米,其它房间更小,室内地面为土质,涂以红色,看来是较简陋的,定为咸阳宫很不妥当。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在头道原下是渭水北岸坡地带,南北宽约2公里,地势平坦,是咸阳的平民住区。在孙家沟等处分布密集的灰坑、陶窑、水井、陶水道和道路遗址,砖、瓦、瓦当、日用陶器、铜料、铜渣、铜钱等大量出土,足以证明渭北岸坡地带是平民居住区和市肆分布区。渭水从秦至今,在这一带向北推移是大家公认的,因而当时的闾里区比今大得多。秦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因而咸阳的平民居住区当很大,头道原以上及渭水以南绝无城市性质的平民居住区。如果把咸阳宫放在渭水北岸
4、坡地带,从地理条件、安全防卫及政治取向等方向考虑其合理性都是很小的。7. 对文中涉及到的有关地理位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由北而南分别为头道原、二道原、渭水b. 西汉高祖长陵和惠帝安陵均在二道原上c. 发现官署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的柏家嘴在头道原上d. 孙家沟在南北宽约2公里的渭水北岸坡地带8. 对作者某些观点或看法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a. 从建筑选址来说,作为秦政治中枢的咸阳宫必须借地势之高以象征皇权的威严b. 秦灭六国后在咸阳仿作的六国宫室散处在咸阳宫的周围是合情合理的c. 判定头道原为官署区的主要考古依据是柏家嘴等地发现许多官营的制陶、冶炼工场遗址d. 头道原渭水北岸坡地带南北宽约
5、2公里的地带是秦迁都咸阳后的平民住区和市肆分布区的一部分9. 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关于秦咸阳宫的地理位置,刘庆柱与王学理的看法基本一致,王丕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而作者所持的观点与他们三人均不同。b. 依刘庆柱、王学理的看法,则象征秦灭六国而仿作的六国宫室,其地理位置反而高出咸阳宫。c. 西汉时期在二道原营建帝陵和陵邑必然大量取土,如果针对这一点在二道原上进行考古调查或发掘,就一定会发现咸阳宫遗址被破坏的痕迹,从而证明咸阳宫应在二道原。d. 孙家沟等处分布密集的灰坑、陶窑、水井、陶水道和道路遗址,砖、瓦、瓦当、日用陶器、铜料、铜渣、铜钱等大量出土,足以否定王丕忠认为咸
6、阳宫在滩毛村以南的渭水北岸的看法。 参考答案:7、答案a.(应为“二道原、头道原、渭水”)8、答案c. (主要考古依据是 “主体殿堂室,面积为134× 12米,其它房间更小,室内地面为土质,涂以红色,看来是较简陋。”)9、c.“就一定会发现”过于绝对,应该为“有可能”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另一种善良顾章玲韩城是个走村串巷卖水果的年轻人。这天,他骑着三轮车,带着满满一车水果来到上湖村。谁知生意还没开张。手机突然响了,是父亲打来的:“城子,奶奶快不行了,你快回来!”韩城一听吓得魂都没了,马上掉转三轮车,可刚蹬了两步就停下了,他家在镇上,从上湖村到镇上有二三十里路
7、,奶奶能等到他吗?恰好路旁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院门旁有棵大樟树,院内有个中年人正喝着茶,韩城忙叫道:“大叔,求您帮我个忙!”中年人客气地问道:“什么事?你说。”“我奶奶突然不行了,我得马上赶回去,可三轮车成了累赘,所以我想把车子和水果先放您这儿,回头再来拿好不好?”大叔一听,痛快地说:“没问题,东西放在我这你尽管放心,快回去吧!”悲伤和忙碌的三天一晃过去了。奶奶入土为安了,韩城这才想起三轮车的事,找到那户人家一看,韩城顿时傻了眼:车上空空荡荡,水果全没了!水果哪去了?答案只有一个:被那看似憨厚的中年人给卖了,或者吃了、偷偷分了。跟中年人要?没有任何证据,只能自认倒霉吧。好在三轮车还在,韩城瞅
8、瞅四下无人,忙骑上车,一溜烟地跑了。从此后韩城就再也没去过上湖村。过了一段时间,韩城又装了一车水果来到另一个村子跟上湖村一湖之隔的下湖村。也真是倒霉到家了,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回生意刚开张不久,怀中手机又响了,是母亲打来的:父亲跌了一跤,把腿摔断了!韩城一时欲哭无泪,而且下湖村离家更远。韩城忙对一位大婶说了情况:“大婶,我想把车子先留在您家,等我把我爸安顿好后再来拿,还有车上的水果”大婶爽快地说:“孩子,你尽管回去,车上要是少了一个水果,全算大婶的!”韩城连声说“谢谢”,然后火速赶了回去。等好不容易有空了已过去了四天。当韩城再次赶到下湖村的时候,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大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
9、三轮车和水果。尽管香蕉和梨子烂了不少,但看得出一个不少。一晃过去了好多年,机缘巧合之下韩城做生意发了大财,他时时刻刻想着回报家乡。要不,就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建几座养老院吧,当然了,下湖村是一定要建的,至于上湖村,只好对不起了。在下湖村养老院建成剪完彩后,韩城突然起了一个念头:到湖那边的上湖村看看,一口恶气憋在心里好多年了,现在终于可以发泄出来了。依旧是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樟树,依旧是那座院子,只是变得破旧不堪了。同样变老的还有那个大叔,不过大叔肯定认不出眼前意气风发的大老板就是当年的那个瘦小拘谨的水果贩子了。韩城也不说破,先递过一支烟,然后客气地说:“大叔,湖那边的下湖村新建了一座养老院,您肯定知道
10、吧?”大叔听了一脸失落:“知道,听说是一位大老板捐钱建的,还听说那大老板一连建了好几座养老院,可就是没我们村的。真是怪了,难道我们村的人得罪过他?”韩城嘿嘿笑了起来,他故作神秘地说:“这个嘛,我倒知道一些原因。听说那大老板当年是个水果贩子,他到下湖村卖水果时得到过人家的恩惠,可到你们村卖水果时,因为有事离开,结果一车子水果竟全没了。估计这就是那位大老板不肯捐助这里的原因。”那大叔一听气得叼在嘴上的香烟直抖,脸红脖子粗地叫道:“他不建就不建,不带这么泼脏水的!下湖村人是好,可我们上湖村人也不孬,那车水果的事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当年这事就发生在我身上。告诉你,我们根本没有昧他的水果,而是各家各户给
11、买了,价钱还比市价高了两毛,账本到现在我还收着。”大叔说着返身进了屋,片刻工夫拿出一本泛黄卷边的小本子来,打开一看,里面是歪歪扭扭的字,一笔一笔的账记得清清楚楚:大汪家2斤香蕉,来福家3斤梨子最显眼的是本子内还夹着一沓子钞票,各种面额都有。韩城傻傻地看着、听着,又问:“你们为什么不解释一下?”大叔双手一摊:“我们也不知道他是哪的,跟谁解释?看,我们还留下标记哩,就等他回来!”大叔说着手往上一指,韩城抬头一瞧,只见那棵大樟树的枝丫上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面的字迹还能勉强看得出来:水果钱在我家!(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a“这户人家的院门旁有棵大樟树”小说用
12、简约的笔墨写出了大叔家的环境特点,这既是韩成找到大叔家的标记,同时衬托了大叔淳朴、善良的性格。b“车上要是少了一个水果,全算大婶的”一句,既体现了“大婶”豪爽的性格特征,也照应了下文“大婶完好无缺地交还了三轮车和水果”的情节。c大叔对韩成不在他们村建养老院感到很委屈,还以为自己村里有人得罪了韩成,他向韩成诉说了事情原委,为打动韩成他拿出了当年的“账本”。d小说用“另一种善良”为题,别出心裁,暗含对两个相似情节中不同“善良”的比对,在引发读者兴趣的同时也引导人们对“善良”作多角度的思考。(2)小说中韩成的性格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3)小说中韩成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情节安排,有什么艺
13、术效果?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1)c(2)善良孝顺;吃苦耐劳;知恩图报;主观武断;心胸有点促狭。(3)从情节结构上看,作者巧设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情节波澜起伏,结局峰回路转。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通过对比、悬念与伏笔的设计,突显“大叔”淳朴厚道,急人之所急,帮人帮到底的中国式农民形象。从主题的表达上看,正是两次不同遭遇的对比,揭示了“我们要满怀感恩地信任对自己伸出援手的人”的主题。从表达效果上看,作者欲扬先抑,借助“误会”,让读者更强烈地感受到“另一种善良”之可贵。【详解】(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
14、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c项,“为打动韩成他拿出了当年的账本”说法不正确,结合“告诉你,我们根本没有昧他的水果,而是各家各户给买了一笔一笔的账记得清清楚楚:大汪家2斤香蕉,来福家3斤梨子”分析,大叔拿出账本是为了自证清白。故选c。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
15、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在卖水果路上的韩成听到奶奶、父亲的消息后立刻赶回家,表现了他对家人的关心,说明了他的善良孝顺;韩成等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卖水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能吃苦的年轻人;韩成在成功后回报家乡,表明了他的善良,同时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
16、,表明了他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从他发现水果不见后没有考证就认定是大叔吃了或者卖了,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表明了他是一个主观武断的人;下湖村剪裁结束后,去上湖村看看,想要发泄出这些年憋在心里的恶气,表明了韩成的心胸有点狭隘。(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及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小说中韩成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情节安排,有什么艺术效果”,需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把第一次寄放车子和水果的真相在文章末尾写出,给读者留下悬念,结局的时候公布真相,使情节波澜起伏,提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通过这一悬念,使大叔的善良厚道和他
17、帮人帮到底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通过两次寄放车子和水果却结果迥异的情节,使我们认识到我们要信任向我们伸出援手的人们这一深刻的社会主题。结合“大叔说着手往上一指,韩城抬头一瞧,只见那棵大樟树的枝丫上挂着一块木牌,木牌上面的字迹还能勉强看得出来:水果钱在我家”“我们根本没有昧他的水果,而是各家各户给买了,价钱还比市价高了两毛,账本到现在我还收着”等分析可知,从表达效果来看,采取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从起初误会大叔到最后知道真相后对大叔的敬佩,表明了大叔这种帮人帮到底的精神的可贵。3.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然后完成68题银河系还有其他文明世界吗一些科学家认为,即使将来能征服太阳系乃至移居银河系,人类将仍是孤
18、独的,因为银河系中并不存在众多的文明世界。持此观点的人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主张。首选,他们认为,地球上之所以能孕育出人类,乃是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产物,这些条件只要稍有变更,生命便难以出现,文明则更是无望。也就是说,今天的地球以及人类本身都是很特殊的。其次,他们还对先进文明作了如下分析:人类文明诞生至今尚不足万年,掌握核能不过半个多世纪,就具备了将宇宙飞船送出太阳系的能力。只要再加上适当的控制器和火箭,它们就可以用来探测太阳系以外的目标了。鉴于从地球上把指令传到飞往其他行星系统的宇宙飞船需要好多年时间,所以飞船探测器必须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我修理能力,它应由一台高智能的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具
19、有这种能力的机器,实质上几乎已经具备了自我复制能力。对这样的机器来说,只要有正确的指令,它们就能制造出任何东西。美国物理学家普勒他是对存在地外文明大唱反调的一名重要成员把此类装置称作“冯·诺伊曼探测器”,以纪念最先研究和分析这类机器的著名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约翰·冯·诺伊曼。冯·诺伊曼探测器一旦抵达其他恒星的行星系统,可以立即就地取材复制一批自己的“拷贝”,并把它送往别的星球。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冯·诺伊曼探测器最终会遍及银河系中的每一个行星系统。它们将把探测器的信息发送给发射第一台探测器的那个母文明。如果在某一行星系统中发现了当地的“土著”文明,冯
20、·诺伊曼探测器就会想方设法与他们接触;如果找不到智慧生命,它们也会把情况报告回去。利用相当初级的火箭技术以渡越两颗恒星之间的平均距离,大概需要10万年。如果探测器进行一次自我复制要花1000年的时间,那么一台冯·诺伊曼探测器子孙后裔充斥整个银河系所需的时间大致是3亿年左右。这要比银河系本身的年龄短得多,甚至也比地球的年龄短得多。如果一个先进文明在其本土行星形成以后50亿年开始发射冯·诺伊曼探测器,再加上其后代约需花费3亿年才能到达地球,那么我们就应该遇到许许多多老于53亿岁行星系统发来的冯·诺伊曼探测器。但事实上我们却一个都没有看到。这很可能意味着在银河
21、系中年龄大于53亿岁的全部恒星周围连一个文明都不存在。考虑到银河系中年轻恒星的数目并不比老年的恒星多,所以我们又可以进一步推测,银河系中的文明世界很可能只有我们自己这一家。最后,迄今为止对地外生命、地外智慧生物的所有实际探索,从未得到过肯定的结果。对此,不赞成存在地外文明的人认为,这类实验再进行下去也是徒劳,因为你是在寻找根本不存在的目标。 节选自然与科技170期6下面有关对“冯·诺伊曼探测器”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冯·诺伊曼探测器是地球人为探索地外文明而设想的飞船
22、探测器。b冯·诺伊曼探测器配备适当的控制器,具有充分自主权和自我修理能力。c冯·诺伊曼探测器抵达其他恒星的行星后,可以就地取材复制一批自己的“拷贝”。d冯·诺伊曼探测器会把探测到的信息发送给第一台探测器的那个母文明。7下面不属于人类在银河系中“仍是孤独”的依据的一项是a冯·诺伊曼探测器功能再强大,技术再先进,也有可能找不到地外文明。b人类生命的出现是许多特殊条件相结合的产物,人类本身是很特殊的。c地球上从来没有发现类似冯·诺伊曼探测器的东西,很有可能地外文明不存在。d人类迄今为止对地外生命、地外智慧生物的探索,从来没有一个肯定的结果。8、根据对
23、文章的意义理解,下面推断错误的一项是a冯·诺伊曼探测器无论是发现了“土著”文明还是找到智慧生命,都会把情况报告回去。b冯·诺伊曼探测器有充分的自主权和自我修理、自我复制能力,它有可能成长为一种新的文明。c认为地外有文明存在的一方对认为地外不存在文明的一方,可以提出一大堆颇难答复的问题。d地外有无文明,目前双方仍是没有强有力的证据,因而“地外文明之争”将长久地继续下去。参考答案:6d(原文“发送给发射第一台探测器的那个母文明”,而不是“第一台探测器的那个母文明”)7a(“冯·诺伊曼探测器”只是个探测工具,有无人类与其先进与否无关)8b(错误有二:一是冯·诺
24、伊曼探测器由一台高智能的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二是机器不可能成长为文明,就像树木的繁衍不是文明一样)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父大通,从梁将王琳归于齐。后复谋还江南,事泄,伏诛。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因而妙达钟律,遍工八音。造玉磬以献于齐。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定乐,初为黄钟调。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宝常
25、因极言乐声哀怨淫放,非雅正之音,请以水尺为律,以调乐器。上从之。宝常奉诏,遂造诸乐器,其声率下郑译调二律。并撰乐谱六十四卷,具论八音旋相为宫之法,改弦移柱之变。为八十四调,一百四十四律,变化终于一千八百声。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自汉、魏已来,知音者皆不能通,见宝常特创其事,皆哂之。试令为之,应手成曲,无所凝滞,见者莫不嗟异。于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又太子洗马苏夔以钟律自命,尤忌宝常。夔父威,方用事,凡言乐者,皆附之而短宝常。数诣公卿怨望,苏威因诘宝常,所为何所传受。有一沙门谓宝常曰:“上雅好符瑞,有言徵祥者,上皆悦之。先生当言就胡僧受学,云是佛家菩萨
26、所传音律,则上必悦。先生所为,可以行矣。”宝常然之,遂如其言以答威。威怒曰:“胡僧所传,乃是四夷之乐,非中国所宜行也。”其事竟寝。宝常尝听太常所奏乐,泫然而泣。人问其故,宝常曰:“乐声淫厉而哀,天下不久相杀将尽。”时四海全盛,闻其言者皆谓为不然。大业之末,其言卒验。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将死也,取其所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开皇之世,有郑译、何妥、卢贲、苏夔、萧吉,并讨论坟籍,撰著乐书,皆为当世所用。至于天然识乐,不及宝常远矣。安马驹、曹妙达、王长通、郭令乐等,能造曲,为一时之妙,又习郑声,而宝常所
27、为,皆归于雅。此辈虽公议不附宝常,然皆心服,谓以为神。 (选自隋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尝与人方食 方:正在b 皆附之而短宝常 短:诋毁c上雅好符瑞
28、60; 雅:高雅d 其事竟寝 寝:停止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万宝常音乐才能非凡的一组是( )由是宝常被配为乐户
29、 遂造诸乐器并撰乐谱六十四卷 时人以周礼有旋宫之义应手成曲,无所凝滞 大业之末,其言卒验a b&
30、#160;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宝常受父亲的牵连,被罚配为乐工,因此通晓乐律,工于各种乐器,曾造玉磬献给齐王。b万宝常有极高的音乐造诣。他可以即兴即物奏乐,令时人赞赏。他能从音乐中听出战祸的征兆。c万宝常对音乐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撰写了六十四卷乐谱,整理恢复汉代就已失传的旋宫之法。d没有名公巨卿支持,万宝常的理论不受重视,本人竟活活饿死。他死前惋惜地烧毁自己的著
31、作。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5分)译文:
32、 (2)于是损益乐器,不可胜纪,其声雅淡,不为时人所好,太常善声者多排毁之(5分)译文:
33、60; 参考答案:4.c(雅:平素,一向)5c(1、4句与“音乐才能非凡”无关;6句表明预言准确)6d(“死亡原因”理解不对;“死前惋惜地烧毁了
34、全部著作”,理解与原文不符,既非“惋惜”,也没有全部烧毁)7.(1)宝常于是拿起面前的餐具和其他杂物,用筷子敲击,品定音调的高低,五音全都具备了。(敲击起来),像乐器一样音调和谐。(2)于是增减乐器,不能够记得数不清,这些乐器音调雅淡,不受当时人的喜爱,精通音乐的太常大多排斥、诋毁这种音乐。5. 6下列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不拘于时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何陋之有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参考答案:cc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句。a项为被动句;b项为定语后置句;d项为判断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南山集目录序(清)戴钧衡呜呼!文章之事,岂不难哉!司马子长
35、生汉武之朝,以天授之才,承累世之学,通古今书史之秘,穷天下山水之奇迹,其所遭,极人世万不可堪之境,侘傺抑郁,感愤悲伤,以其所畜,发为文章,遂以雄于天下,传于后世。自后世言文章称大家者,所造虽各有不同,要莫不深得乎子长之义旨。国朝作者间出,海内翕然推为正宗,莫如吾乡望溪方氏。而方氏生平极所叹服者,则惟先生。先生与望溪生为同里,又自少志意相得,迨老不衰。其学之浅深,文章之得失,知之深而信之笃者,莫如望溪。顾望溪生为显官,身后著作在天下,而先生摧折困抑,垂老构祸以死,著作脱轶,莫为之收,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又秘弗敢出。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文章之遭际,幸不幸固如是耶!余读先生之文
36、,见其境象如太空之浮云,变化无迹;又如飞仙御风,莫窥行止。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而其气之逸韵之远,则直入司马子长之室而得其神。云鹗氏尝谓子长文章之逸气,欧阳永叔后,惟先生得之,非虚语也。余又观先生文中自叙,及望溪先生所作序文,知先生生平每以子长自命,其胸中藏有数百卷书,滔滔欲出。向令克成,必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诸人者,岂仅区区文字足见其得子长之神哉?惜乎有子长之才,不能有子长之志,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先生文集名不一,少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问天集、岩居川观集,皆不可复见。今世所仅存者,惟门人尤云鹗刊本,所谓南山集是也。里中吴氏藏有写本,较
37、尤本文多且半,余假而抄之。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又尤本、吴本未加编次,亦无意例,余乃共取编之。呜呼!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此外不可见者,其零散知几何也?道光辛丑十二月,宗后学钧衡谨识。【注】南山集:戴名世文集名。戴名世,号南山,清代“桐城派”奠基人、文学家,因“文字狱”被杀。司马子长: 司马迁,字子长。望溪:清文学家方苞,晚号望溪。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其所畜,发为文章 畜:积聚b知之深笃信之者 笃:厚道 c余假而抄之假:借d宗点学钧衡谨识
38、0; 识:记7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穷天下山水之奇迹 余乃共取编之b平方氏生平所叹服者 而一二藏书家有其稿者 c以雄于天下
39、 复于许君处见先生手稿十数首 d知先生峑生平每以子长自命 以余所见三本,同异如此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四方学者,徒耳先生之名,求读其书不可得。(3分)私尝拟之古人,以为庄周之文、李白之诗,庶几相似。(3分)仅此区区,而犹厄抑使不得彰行于世,良可悲也。(4分)9.作者认为戴名世的文章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意作简要概括。(3分)参考答案:6(3分)b(笃:坚定)7(3分)c(都是介词,在。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表转折/表递进;d项,用/凭。)8.(1)译文:各地求学的人,只听说先生的名声,想读他的书却不能得到。评分建议:“学者”、“耳”、语句
40、通顺各1分。(2)译文:我私下里曾经将他的文章与古人的诗文相比,认为它与庄周的文、李白的诗差不多相类似。评分建议:“拟”、“庶几”、语句通顺各1分。(3)译文:仅这些(残存的)很少的文章,却还遭受压制使它不能在世间公开流传,确实可悲啊。评分建议:“区区”、“厄抑”、“良”、语句通顺各1分。9.境象变化自然;气韵超逸深远;行文纵横奔放。评分建议: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只抄原文,得1分。参考译文:唉!写文章的事,难道不难吗?司马迁出生在汉武帝的时代,凭借上天赐给他的才学,继承几代人的学问,通晓古今史书的奥秘,穷尽天下山水的奇迹。他(戴名世)的遭遇,极尽人世间不可忍受的境地,(他)失意抑郁,感到的
41、愤慨悲伤,凭借他的(这些)积蓄,喷发出来成为文章,于是以此称雄于天下,流传于后世。从后世凭文章称为大家的人来看,他们的造就虽然各有不同,但精要之处没有谁不是深得司马迁文章的大义和要旨的。 本朝写文章的著名的人间或有,天下共同推崇为正宗,没有谁像我的同乡方望溪(方苞)了。方先生一生所叹服的人,只有(戴名世)先生了。先生与方望溪是同乡,又从少年时代志趣意气相投,一直到老也不衰减。先生学问的深浅,文章的得失,了解得深刻且相信得忠实的人,没有谁比得上方望溪。方望溪推崇他,求学的人又有什么可说的呢?只是方望溪一生为官显要,一生的著述遍布天下,而(戴名世)先生挫折困顿压抑接近老年遭受横祸而死,著作散失,没
42、有谁为他收集,而少数藏书人当中有他的书稿的人,又秘而不宣不敢拿出来。(如此),四面八方求学的人,只是耳闻先生的名声,求他的书却不能得到。文章的遭遇,幸运与不幸运本来像这样啊!我读(戴名世)先生的文章,看到它的意境像太空的浮云,变化无痕;又像飘飞的仙人,没有谁可以窥视它的行踪。我私下里把他比作古人,认为庄周的文章,李白的诗歌和他的文章差不多相似。但他文章气势逸致神韵的高远,就一直进入司马迁的境界而得到他的神韵了。我的学生尤云鹗曾经说司马迁文章的飘逸之气,欧阳修在其后,只有(戴名世)先生得到了,这并非虚妄之言啊!我又看先生文中的自叙,以及方苞先生所写的序,知道先生历来常常以司马迁自比,他的心中藏有
43、百卷诗书,像江水一样滔滔欲出。先前让他写出(那些文章),一定有不同于班固、范蔚宗、陈寿这些人的地方。难道仅这一点点文字就足以看到司马迁文章的神韵吗?可惜啊,先生有司马迁的才能,却没能够有司马迁的大志,仅这一点点,而还受到困厄压抑让他不能够彰显于世,确实可悲啊!(戴名世)先生文集的名称不一,年青时著有困学集、芦中集、问天集、岩居川观集,都不能再次见到,现在所仅存的,只有我的学生尤云鹗刻印的版本,叫做南山集的就是。同乡人吴姓藏有手写的本子,比尤云鹗刻印的本子文字多了将近一半,我借过来抄下它们。又在许君处看到(戴名世)先生的手稿十来首。又因为尤云鹗、吴姓乡人的本子没有按一定的次序编排组织,也没有说明
44、编书的原则的例言,我就一起拿过来编写。凭我所看到的这三本,差异就有这样大,这以外那些没有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又知道有多少呢? 道光辛丑年十二月,同族后学戴钧衡谨记。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句子是人类并非像想象的那样脆弱,紧张的确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_。生活在战争期间的人,发病率明显低于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人。这是由于人们在战争环境中精神紧张、生活积极、进取心强,所以长期充满活力,抗病能力也随之增强。a. 适度的紧张还可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戒备状态。b. 适度的紧张还可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
45、戒备状态,使疾病难以发生扩展。c. 因为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处于戒备状态,所以疾病难以发生扩展。d. 疾病难以发生扩展的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由于适度的紧张而处于戒备状态。参考答案:b【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名师点睛】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如本题承接上文,人类没有那么脆弱,紧张是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可见补写部分的主语应该是“适度紧张”,排除cd两项。8. 请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较短的句子,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句意,不
46、能遗漏信息。(3分) 希腊神话包括涉及宇宙与人类起源、神灵产生及其谱系的神的故事和对祖先崇拜、对远古历史、自然界斗争的艺术回顾的英雄传说两个部分。参考答案:略9. 下面是某大学以大学生“人文·读诗”为主题的问卷调查。请根据表一、表二显示的调查结果概括现状,分析原因。要求简明、准确。(4分)表一:你在入大学后阅读诗歌的数量阅读数量人数所占比例0首2814%10首以内10251%10-20首6432%20首以上63%表二:你认为诗歌在当下的存在价值是(可多选)问题选项人数所占比例让人类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艺术的体验5326.5%为物质社会增添精神追求221
47、1%反映人性的美德和光辉3216%成为诗人谋生的一种手段7537.5%毫无价值8542.5%(1)现状概况:(2分)(2)原因分析:(2分)参考答案:(1)现状概括:表一显示,多数大学生读诗很少;表二显示,视诗歌为诗人谋生手段和认为诗歌没有存在价值的人数最多。(2分,每个方面1分。意思相近即可)。(2)原因分析:多数大学生缺乏对诗歌人文价值、审美价值的认识。多数大学生缺乏阅读诗歌的内驱力。(2分,每点1分)略1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什么叫做想象呢? 。 ,
48、 。 , , 。这种回想或凑合以往意象的心理活动叫做“想象”。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就是意象想象就是在心里唤起意象眼睛看不见寒鸦时仍然可以想到寒鸦的样子也可以凑合已有意象推知大概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比如看到寒鸦心中就印下一个寒鸦的影子a. b. c. d. 参考答案: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解答句子衔接题,要明确语段中心意思,“瞻前顾后”,抓住一些关键词,如指示代词、关联词等。“想象就是”承接前文,用于开头,是对的解释,“这种从外物摄来的影子”承接中“的影子”,照应后文的“回想”;中“甚至于从来没有见过寒鸦”是对中“眼睛看不见寒鸦”文意的递进,中“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甘肃-甘肃计算机操作员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面向2025年旅游景点的智能停车场系统设计与营销策略评估报告
-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信息化在2025年的政策环境与市场分析报告
- 快消品包装2025年包装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报告
- 科技与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报告
- 医药企业研发外包(CRO)模式下的临床试验合规性报告
- 2025年中国T/R条子西服面料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云成本动态监控-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滁州定远县招聘社区工作者20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颐康医院招聘事业编制医技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空气轴承技术培训教程
- 江西省普通高中学生学籍表高中档案文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讲稿
- 上海市建设工程勘察合同(示范文本)
- 机电安装施工界面划分电气
- 典范剧本Coming Clean
-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硫酸生产工艺计算
- 北部非洲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二)
- esicm血流动力学共识 课件
- 医院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及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