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习单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_第1页
小学语文学习单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_第2页
小学语文学习单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_第3页
小学语文学习单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_第4页
小学语文学习单倾向阅读策略的学习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例:一(下)册画家乡画家乡学习单一、我会想象,我会仿写。他画的海那么蓝,那么宽。海滩那么() 。那么() 。贝壳那么() ,那么() 。()那么() ,那么() 。二、我会圈画,我会想象。三、我会展示。我要把这篇课文读给大人听,让他们听着我的朗读也能想象出画面。一、意图说明“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课标对第一学段朗读的目标。而学习读出感情无疑就是朗读的重点了。画家乡一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也是训练朗读的好材料。 本课的设计, 以“运用想象

2、画面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为核心目标,在“选择运用迁移”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这一朗读策略。二、实施步骤1研读第二段,选择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朗读第二段。第一句:(1)自读第二句话。我 能 圈 出 第 四 段中出现的景物,想象 一 下 它 们 会 怎(2)想象画面。(3)带着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再读这句话(提升)。第二句:(1) 学习用刚才读第二句的样子,想象画面并交流。(2) 朗读评价“一艘艘”、 “装满”说明很多,体会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朗读提升。第三句:(1) 读好词语“在海滩上”、 “赤着脚”、 “捡贝壳”。(2) 想象画面并选择写话。海滩那么() ,那么() 。贝壳那么() ,那么() 。朗读

3、提升。2在第三自然段中运用想象画面的方式有感情朗读。(1) 让我们来看看山山的家乡吧! 自己读读课文,你发现第三段和第二段相同的地方吗?(2)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来读好第三段。 指名说一说读着第二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指名带着画面朗读第一句。 出示学习单,找一找第三句话中出现的景物,圈一圈。 运用生活经验, 说一说看着这些景物,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带着这样的画面读好第三、四句话。(3) 展示朗读。评价。3迁移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有感情朗读四或五段。课例:二(下)册雷雨雷雨学习单一、我会选。垂下来掉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 ,逃走了。二、我会说。一只蜘蛛()地坐在网上,好

4、像在说: “。 ”三、我还会找出动词的妙用。我在空中漂浮着, 碰到冷风, 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又变成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做“雪”。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了。四、我会填。雨停了,荷叶铺展开来。水珠()在荷叶上。蜻蜓()在荷叶上。青蛙()在荷叶上。一、意图说明雷雨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所在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大自然。雷雨就是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文章。课文按雷雨前、中、后的顺序,用简练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

5、。本文最显著语言形式就是动词用得非常好,“压、坐”的形象,“垂、挂”的准确,都是值得教师引领着学生细细品味的。这在课后习题“读读抄我在荷叶上,想捉虫了、要捉虫了、已经吃饱抄”板块中也有体现,编者利用小伙伴的泡泡话,提出“带点词用得好”的说法,引导学生开始关注语言中用词的准确性。本课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运用习得的阅读策略,去体会动词的妙用。二、实施步骤(一)选择句子,感知“压”的形象。出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1自由读。2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的画面?3用望湖楼醉书中的“黑云翻墨末遮山”感知“黑沉沉”。用图片加深对“黑沉沉”的理解。4做一做“压”的动作。5师说出压的意思:“从上往下

6、用力”就是压,并用压一位学生的肩膀,询问:你有什么感受?6师创设情境:现在压在你头顶上的不是一双手,而是满天黑沉沉的乌云,乌云离你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就在你头顶上了,你什么感受?7带着这种感受读。二、选择动词,感知“垂”的准确。出示: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1“垂下来”是什么意思呢?2出示蜘蛛垂下来的动画。再说垂下来的意思。3同桌图互相说一说哪些时候咱们习惯用垂下来?哪些时候习惯用掉下来?。出示图片:下垂的小兔耳朵、掉下来的树叶、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成熟的向日葵。4看图交流。5小结“垂、掉”的不同。6再讨论课文里为什么是蜘蛛从网上垂下来,而不用掉下来了吧。7小结:瞧,课文用词多准确呀,

7、咱们一起读。三、运用习得的方法体会“挂、坐”的妙处。1自己朗读第 8 段,圈出雷雨后的景物。2四人小组讨论:哪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特别好。教师巡回指导3四人小组汇报,师相机点拨。出示:蜘蛛()地坐在网上,好像在说:“()。四、在学习单中迁移运用。1我们以前学的课文中也有很多词语运用精妙的句子,让我们回忆回忆,讨论讨论。出示:我在空中漂浮着, 碰到冷风, 就变成水珠落下来。人们管我叫“雨”。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打下来,人们就管我叫“雹子”。到了冬天,我又变成花朵飘下来,人们又管我叫做“雪”。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从中,杜鹃花也红

8、了。2选择自己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师生交流讨论。4雷雨后的荷塘也很美。出示雨后荷塘图。5试着填一填。雨停了,荷叶铺展开来。小水珠()在荷叶上。蜻蜓()在荷叶上面。青蛙()在荷叶上。6交流所填词语,师点拨: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最合适。课例:三(上)同步阅读红树林一、意图说明红树林是海上的奇观、神奇的仙境,有奇特的生长方式、奇崛的精神。全文以“奇异”为眼,用词丰富,段落整齐,表达有序。三年级的学生已学习了第六组写景的课文;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基本了解了自然段几种常用的构段方法,初步掌握了总分结构、并列结构的一般写法。基于课文的表达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

9、力,本课的教学重点为:通过抓住关键词语想象画面练习朗读,用摘录关键词语进行梳理归整等方式,感知段落的结构,感受段落的有序表达。这张学习单的设计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阅读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二、实施步骤1. 尝试摘录(1)提示任务,默读第3 自然段,摘录描写红树林的关键词语。(2)交流展评。2. 归类整理(1)无序摘录关键词语的(2)按中间 3 句表达顺序摘录的(3)按段落的“总分总”结构摘录的3. 积累优美词句。红树林学习单一、默读第 3 自然段,摘录描写红树林的关键词语。二、积累词句课文第 2、3 自然段中有很多优美的语句,我要选择一句,把它端端正正地抄在横线上。_ _课例:四

10、(下)选学课文生命的药方一、意图说明生命的药方讲述了14 岁的艾迪救治、陪伴,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10 岁男孩德诺的故事,表现了两个小伙伴之间,纯真、善良的友谊。文中德诺妈妈的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也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快乐、友情是帮助德诺的生命的药方。基于文章特点和课文作略读教学定位,结合第五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教学中通过速读、表格梳理、想象补白等多样化的课堂学习实践,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经历一个学习、内化、运用的学习过程,习得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阅读策略,实现言意兼得。这份学习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情景续写,再次巩固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阅读策略。二、实施步骤1. 回顾方法 :

11、怎样读懂一句话先是抓关键词语质疑,再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品味具体细节来理解。2. 情景续写。自主练习。同桌交流。全班评议。生命的药方学习单情境续写:我想原本很难过,为没能替德诺找到治病的药而自责的艾迪一定也真正明白了德诺妈妈的这番话。他还会自责吗?他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艾迪仿佛又听到了德诺的笑声,又看到了德诺孤独的身影,他动情地对德诺妈妈说,也好像是在对所有人说:“一路陪着德诺走来,我知道对德诺这样的艾滋病人来说,比艾滋病更可怕!就是治疗艾滋病的生命的药方。 ”课例:五(上)册第16 课珍珠鸟一、意图说明珍珠鸟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是全文的中心句,含义深刻。理解这句话,必须联系上下文,对

12、全文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一学习单的设计,以作批注、写话迁移、课外用批注的方法读其他作品,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习用联系上下文、品读批注等方法来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在阅读中获得方法的启示,在迁移中提升阅读的能力。二、实施步骤1. 生成策略课文中又有哪些充满信赖的细节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体现相互信赖的句子细细品读,不妨也流泻下你自己的感受。2. 合作交流(1)同桌交流、合作学习,交流感受。(2)全班交流,指导批注。(3)完善补充 , 小结学习(4) 联系生活,感受美好境界(3)写话练习: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来交织叙述,用上一些拟人化的、亲近的称呼。3. 自主运用教师小结 ,

13、课外运用方法去读描写有关动物的小说。珍珠鸟学习单1.“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文中有哪些充满信赖的细节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体现相互信赖的句子细细品读,不妨也流泻下你自己的感受。 2.写话练习:这样的场景让你回忆起了生活中哪些情景呢?让我们也来写一写我们和小动物亲近的场面, 写的时候,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来交织叙述,用上一些拟人化的、亲近的称呼。3. 课外,我们可以运用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读批注等方法去读一读其他作家描写有关动物的小说。课例:五(下)册第22 课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意图说明临死前的严监生是我国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篇文章,抓住人物的神情和动作描

14、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但要感受人物形象,还得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因此,教学本文时,笔者设计了此份学习单。二、实施步骤1. 交流学习步骤(1)读句子、画句子。(2)简洁猜测的内容填表格。(3)猜测严监生当时想说的话。2. 放手学习其他猜测(1)布置任务:通过读一读,摘一摘,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透过严监生的神情、动作猜测他的内心世界。(2)学生自学,填写表格。(3)组织交流自学内容并指导朗读。3. 体会表达,感情朗读分角色师生配合朗读4. 课外延伸(1)玩“猜一猜”游戏,激发读儒林外史。(2)完成针对性的作业。临死前的严监生学习单1. 这些描写真精彩

15、!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头摇了两三摇。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2. 我也来写一写屋里人的猜测及严监生的表现。()走上前来问道: “ ()?”严监生() 。课例:六(下)册第20 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意图说明议论文这一文体在小学阶段中出现的课文不多,对于刚接触议论文的学生来说,初步学习议论文的学习方法是首要的目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作为一篇议论文,用三个事例来论证一个观点,而且三个事

16、例在写法上具有相似性。学习单第一个学习活动的设计,旨在使学生明确课文的论点和论据,并理清三个事例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学习单的第二个学习活动,通过两篇议论文的比较,使学生对这一文体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初步学习议论文的方法。二、操作步骤1. 生成策略快速默读课文,明确课文是用三个事例来证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的。2. 深入辨析(1)精读事例,找出规律。(2)相互比较,看看这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3)提升理解,联系三个事例,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3. 自主运用与议论文为人民服务进行比较学习,体会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并拓展学习课外的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学习单1.

17、根据对课文的理解, 完成表格,并说说所举的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怎样的共同点。论点论据共同点2. 与为人民服务进行比较,交流这两篇议论文的不同之处。课文相同点不同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例:六(上)册11 课唯一的听众 一、意图说明通过初读,感知文本大意,回顾人物描写方法;通过读划,梳理人物的心理变化。通过整体反复读,品读、批注,补充人物心理活动,学习文本语言魅力,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二、实施步骤1、初读课文,概括大意1学习字词。2概括大意。请你轻声读课文,读完后说说我与这位唯一的听众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吗?也可以结合黑板上的一些词语来说。(可以从起因、经过、结果方面进行引领。)2、画心理变化1 在拉琴的过程中,“我”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默读课文,仔细地划出有关 “我”心理活动的语句。2交流、出示相关语句。 自己读一读, 你能发现“我”的心理是一步一步如何变化的呢?请写一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