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_第1页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_第2页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_第3页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不足    谢燕摘 要:通过文献阅读与总结,本文将阅读课中的问题分为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三大类。通过记录阅读课中教师所提的问题,我们发现教师在问题设计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比例失调,思维受限;(二)跨度过大,缺少支架;(三)为问而问,无效问题;(四)曲解本意,偏离主题;(五)预设单一,打击创新。针对以上不足,我们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关键词:英语课堂;思维;问题设计;不足;对策思维过程是个体内在的不能被直接看到的思维活动,如何使这个过程在阅读课堂中变得可操控呢? 杜威根据其“从做中学”教学方式推演出以目标指引

2、为特点的五个阶段教学过程,这是以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尽管抽象的思维活动不可控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和提问的实施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课堂的思维含量。然而,反观我们的教学实际,经常可以听到老师抱怨阅读课“没劲”,学生不屑于阅读或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但我们老师却很少去追究背后的原因。在跟学生的交流中笔者了解到,中上水平的学生普遍认为英语阅读课的提问“没意义”、“过于简单幼稚”。其实,英语阅读文本不是真的简单,而是教师提问只是浮于表层,多是对文本中可以直接得到答案的“展示型”问题的提问,学生听的索然无味,课堂气氛自然大打折扣。1. 问题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与对策(1)跨度过大,缺少支架阅读是一

3、个渐进的理解过程,问题设计要有层次,问题难度要形成一定的序列,遵循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事物发展的逻辑顺序。大多数初中生,特别是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是很有限的。置身于陌生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的思维更加需要我们教师的合理引导。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提问,只会石沉大海,让学生一头雾水。7b unit 7 reading展示了两篇日记。两位同学分别对同一场旅行进行了截然不同的描述。在某节常态课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第一篇日记进行阅读,并提出问题:what did helen do? 之后,为了让两篇日记形成对比,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二篇日记并回答:did jim do the sam

4、e things? 教师的预设是通过该问题,让学生一一与helen所做的事情进行对照,从而得出我们需要有从简单事物中发现美的眼睛。然而,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一下子不知从何下手,只能做简单的yes/no的回答,很在情感上有所感悟。其实,这就是由于老师跳跃式的提问方式,没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造成的。在did jim do the same things?之后,教师可以提出子问题:did he learn a lot about robots? did he take lots of photos ?did he make a model robot? did he buy any gifts i

5、n the gift shop? 这些子问题相当于一座桥梁,让学生的思路顺利衔接,让学生有所思,有话说,有所悟。(2)曲解本意,偏离主题文本是阅读的载体,是作者采用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来状物抒情、托物言志。教师在解读文本和设计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作者意识”,要准确解读文字,客观理解作者本意,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不能凭自己固有的经验和主观臆断而曲解作者的本意,或者把文本并未提及的内容强加进去。在8b unit 7 reading qomolangma - 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教学中,很多老师会忽视课文标题中的问号,从而导致一些不符

6、合文本本意的问题提出。某教师在读前环节就提出问题: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学生回答:qomolangma. 教师便由此引入文章:yes.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more about it.不难发现,教师自己对文章已经有了误解。联系标题的问号和后文内容,我们知道,作者并不认为珠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尽管在地理上看它确实最高),但作者其实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观点人类的意志力才是世界上第一高峰。由于教师的误解和由此导致的不恰当的提问,学生很容易被错误引导,认为这是一篇说明性质的文章,而人类活动也被解读为珠峰相关事

7、件和历史介绍。这种误读,让学生错过了很好的思考和受精神洗礼的机会。(3)预设单一,打击创新阅读是一个作者思想与读者思想不断碰撞的过程。所以,除了展示型问题,其他两类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是,很多教师都喜欢在课件上预设好问题的标准答案。这种方式实际上是教师的偷懒行为。因为有了预设好的答案,教师就不需要做好应对学生不同回答的准备。但这样对于提出不同说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长此以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意识就会减弱,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8a unit 6 reading最后一段说:for this reason, some people say the best resolut

8、ion is to have no resolutions! how about you - will you make any next year? 教师借此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评估型问题:do you agree that the best resolution is to have no resolutions?这个问题提的非常不错,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训练。课堂中,学生积极讨论,各抒己见。但令人失望的是,教师居然在ppt上展示了“标准答案”:no, i disagree .because resolutions can help us try our best. 然后只见学生们奋笔疾书,

9、一个出色的问题草草收场。面对展示型和评估型问题,教师完全没有必要把完整的答案展示在ppt上。与其把时间花在打字上面,不如多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准备好应对和引导话语。对于评估型问题,教師可以选择在课件上留白,利用白板技术当堂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写在课件上。对于参阅型问题,教师也只需要在课件上预先准备好几个关键字,具体根据学生回答再进行句子整合。高质量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批判性思维活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研究英语阅读课堂中的问题设计,有着丰富的实践意义。总结教师英语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和实施存在的不足,能够帮助初中英语教师进行自我分析和反思。教师在阅读问题的设计中应当区分不同的问题类型,有计划地进行布局,规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