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 编写教案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这次我给大家整理了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焚烧、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竹石。 3.借助解释和诗歌背景,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了解诗的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马图
2、) 马,在中国古代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战场上,都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唐代有一位诗人生平写了几十首有关马的诗歌作品,马对他来说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古诗,去探索李贺的精神世界。(板书课题:马诗) 二、简介 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3、。李贺因长期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在元和八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时英年早逝。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通诗句。 2.谁来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教师随机指导,出示诗的朗读节奏) 3.指名再读,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最后全班齐读一遍。 5.通过刚才的朗读,请大家思考:诗题中的“马”是指哪种马?(战马) 6.从哪里能看出这是一匹战马?(大漠、金络脑) 7.理解字词。 大漠:广大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跑。此
4、处有“奔驰”之意。 师小结:通过了解字词的意思,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首边塞诗。 四、品味古诗 (一)学习第一、二句。 1.朗读第一、二句诗,小组讨论: (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3)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2.小组派代表汇报。 3.结合解释,思考这两句诗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空旷的大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月亮像弯钩一样。) 4.“沙如雪”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沙子的?(触觉:冰凉的;颜色:白色。) 5.为什么沙会是如雪的白色?(因为月光的照耀,所以是洁白的。) 6.第一、
5、二句所描写的景色给你带来什么感受?(空旷寂寥,清冷荒凉) 7.师补充:“钩”在古诗中一般指吴钩,是春秋时的一种兵器。“月似钩”不仅写出了月亮的形状,同时也是一种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二)学习第三、四句诗。 1.为什么会期盼给马戴上金络脑?(给马戴上金笼头,说明这匹马很贵重,很受重用,明写马受到重用,实际暗指自己渴望受到重用,上阵杀敌。) 2.诗人想借“快走”“清秋”表达什么?(“快走”是快跑的意思,写出了马驰骋的样子;“清秋”是深秋的意思。表达出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肃清敌人的志向。) 3.那诗人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呢?(没有)从哪里看出来?(“何当”说明没有实现。) 五、理解情感,学习写法 1.再
6、读本诗,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3.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4.讲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李贺的马诗,领略了古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感受到古人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李贺一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古诗马诗在表达上有什么
7、特点?(指名说) 2.指名背诵马诗。 3.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古诗石灰吟和竹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初步感知大意。(以学生自学、汇报为主) 1.认识生字词,借助解释和工具书了解诗的意思。 2.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交流汇报。 (二)学习石灰吟。 1.逐句理解诗意。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这里形容开采矿石非常艰难。等闲:平常。这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的石头,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很平常的事。) (2)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全然。清白:指高
8、尚的节操。这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将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三)学习竹石。 1.逐句理解诗意。 (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句诗的意思是:竹子抓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入破裂的山岩之中。)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任:任凭。尔:你。这句诗的意思是: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让它屈服。) 2.整体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首诗的意思。) 三、品读古诗,感悟感情 1.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
9、石灰与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石灰烧制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学生朗读,读出石灰面对各种考验时的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高大挺拔,经受各种磨难仍永不屈服。(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学生朗读,读出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2.再读古诗,思考: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联系写诗时的时代背景及生平,小组讨论,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汇报) (1)石灰吟:抓住“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来感受,重点体会“清白”,“清白”到底指什么。(“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颜色,隐指高尚的节操。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
10、,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表达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教师小结:这种寄意于物的手法就叫作“托物言志”。 (2)朗读,把诗中“物”的形象与所蕴含的精神融合起来,读出的情感。 (3)竹石呢?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引导学生举手说) 竹石也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借赞美岩竹的顽强,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这做人的道理) 再联系诗人的时代背景,我们也能看到诗人对当时黑暗、污秽的.不妥协的斗争意志和高尚节操。(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诗人所言的志向) 四、总结 1.同学们,我们这两节课学的三首古诗,它们具有什
11、么共同特点?(托物言志) 2.在学古诗时,我们不仅要从字面上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还要结合生平与时代背景来理解古诗隐含的意思。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2 1、学习本课生字,注意“拨”字写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在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值得回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的事件是人生的珍宝。 【教学准备】 查找与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物吗?你看过表里藏着的生物
12、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表里的生物 二、请大家自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预习,解决文字障碍。 (一)生字: 秒:秒表、秒针 怜:怜爱、怜惜、怜悯、可怜 拨:拨号、拨弄、拨打 拒:拒绝、拒捕、拒谏饰非 怖:恐怖、阴森可怖 (二)正音字: 琴弦(xián) 清脆(cuì) 立即(jí) 玻璃(li) 蝉(chán) (三)多音字: 转:zhun(转弯) zhuàn(转动) 蒙:mng(蒙蒙亮) méng(蒙蔽) (四)近(反)义词: 立即马上 呈现显现 增加减少 拒绝接受 (五)生词解释:
13、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清脆:(声音)清楚悦耳。 钵: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 三、再读课文,自由交流,尝试着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布置作业: 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行。 第二课时 一、指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以下问题: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主要讲了什么?(明确:在的看来,一切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2、在这段中有一句话使用了分号,注意体会分号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 二、品读2-16自然段,深入理解课文。 1、结合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在看来表里的生物其实指的是什么? 2、对表里的生物充满的是一种怎样的感情?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看出来了,请你读一读这样的句子,谈谈自己的
14、理解。 3、结尾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其实表里根本没有生物,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又为什么不说了? 5、从小童年的这件事情中,你想对小说些什么? 三、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看一看是否也有过与小类似的经历,用笔记录下来。 第三课时 一、指生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合作学习,解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说了什么?为什么后来不说了? 三、拓展与运用。 请同学们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美好经历。 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分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分号的作用。 四、读
15、词语、句子,认真体会所要表达的意思,扩充积累。 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课。 小学六年级部编版的语文课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 二、自主阅读读,检索信息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的想象中,未来上学方式
16、和今天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 “呀!”托米说,“我想,这样的书一读完,就得扔掉,多浪费呀!我们的电视屏幕一定给我们看过一百万本书了,可它还能继续给我们别的许许多多书看,我可用不着哪天把它扔掉!” 在这个荧光屏上,所有的课文都现出来了,还跟着没完没了地提问题。这倒也无所谓,最让她厌烦的是那个槽口她非得把作业和试卷塞进去的那个口子。她总是要用那种打孔文字像编程序似的把作业和答卷写出来。她还只有六岁的时候,妈妈就让她学会用这种语言和机器教师对话了。 3.玛吉喜欢未来的学习方式吗?找到相关语句。 玛琪失望极了,她本来希望他把这个机器老师拿走。他们有一次就把托米的老师搬走了将近一个月之久,因为历史那部分的装置完全显示不出图像来了。 4.你喜欢未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模态数据标注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泸州医疗器械职业学院《材料传热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交通大学《创新思维与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建筑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大学《统一建模语言UM》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检测技术与自动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师范大学《电子设计自动化ED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农业大学《基础医学概论Ⅱ3(病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跨文化语言交际》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说课课件
- 连杆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序卡-工艺规程卡
- 2023年简明新疆地方史
- GB/T 41995-2022并网型微电网运行特性评价技术规范
- GB/T 26754-2011工业叠氮化钠
- 钢筋加工场验收记录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指南要点解读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工程伦理》章节测试答案
- 酒精中毒性韦尼克脑病与酒精戒断模板课件整理
- 劳动仲裁个人委托书(通用7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树叶为什么会变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