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钟燕萍我们总会在日常的教學中见到如下一个情景:当下课铃快打响之前,老师总会问:“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会说出自己的一堆收获。“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总是异口同声地响亮回答:“没有了!”这时老师特感欣慰诚然,“解决问题”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并不是唯一的目标,单纯“去问题教育”,忽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样既不利于形成问题意识,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创造的思维的火花更无处可谈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的天性好奇,对未知的

2、事物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那又是什么造成我们的孩子“没问题”呢?长期以来,我们总是提倡课前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课堂上认真听课,“没问题走出教室”是“去问题教育”。老师所追求的是:学生听懂了,明白了,学生也总是在老师的训练下,认为课堂上提问是老师的“专利”,回答问题才是自己的本分。教师习惯向学生提问,学生习惯回答问题,习惯于老师讲,习惯于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再加上问题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而提出问题是一种能力,是对自己思维困惑的明确表述,学生想问而不知怎问,不能正确说出自己所想的,怕自己所提的不被老师同学认可,怕被别人嘲笑,也是造成学生没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

3、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想可通过以下途径。一、提供民主学习环境,激发问题意识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凡是都问一问,这正是学生问题意识的表现。作为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剥去“师道尊严”的外衣,师生之间要保持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学习中的紧张感、压抑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披露灵性,展现个性。另外,课堂上提倡质疑,提倡争辩,教师应循循善诱,让学生在无疑中发掘可疑之处,并向纵深发展。民主的学习环境,还表现在允许有错,允许学生有补充,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给学生一片再疑的蓝天。记得当学生学完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后,我反复强调要记住乘除数的倒数。有位学生就跑过来向我质疑:“老

4、师,我发现有的计算不一定要乘它的倒数。例如一个除法算式,除数是一个整数,而被除数的分子能被那整数整除时,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整数,商作分子,分母不变。”我惊喜学生的“不一定”和对我的“反抗”,马上组织学生对刚才那学生的提问进行论证,一致认为它的可行性,并加以推广:当我们碰到这情形时,可以用这方法直接口算还方便。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许也就经常向我“抗议”,一朵朵智慧的火花,也就这样产生了。二、创设提问氛围,培养提问习惯氛围就是一张温床,它能孕育幼苗茁壮成长。教师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在老师提供的知识背景中认真观察,积极思维,从中发现问题。在第十一册人教版数学第三单元教学完

5、后,我区的单元检测中有这样一道思考性的选做题:甲乙两个仓库共有粮食220吨,甲仓运出1/4,乙仓运出1/5后,两仓一共还剩下170吨。甲、乙两个仓库原有粮食各多少吨?当时许多学生都不会解答,连较多的老师也只能用方程才能解答出来。我在批改试卷时,有位学生却列出了一道算术解法:220-170=50(吨)乙:(220×1/4-50)÷(1/4-1/5)=100(吨)甲:220-100=120(吨)答:(略)当时我在心理嘀咕,心想1/4与1/5的单位“1”根本不同,能相减吗?220是两仓的总数,1/4是甲的1/4,单位“1”根本不一样,能乘吗?忽然再一想,如果用“鸡兔同笼”假设法来

6、解释,它完全可以的。我惊喜学生有如此做法,但又细想,学生本人又是否也真的如此所想,同学们能对这题做法提出疑问吗?我要好好把握这教学契机。试卷讲评时,我把这学生的做法列写出来,并问“你们对这解法有什么看法?”学生纷纷发表了意见,很多的想法跟我一开始的想法一致,认为这样做没理由。这时,这做法的同学再也坐不住了,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可以解释这做法的!”教室顿时安静下来,一双双眼睛都看着这同学。“我采用了假设法,假设乙仓库和甲仓库运的同样多,都运了各自的1/4,则运的总数就是220的1/4,但现实中共运了50吨,为什么少呢?就因为乙不是运了它的1/4,而是它的1/5,少运了1/20,故相差的5吨就

7、是乙的1/20,5÷1/20=100(吨),是乙的吨数。”我油然地向他鼓起掌来,全班同学也跟着掌声雷动。把学生安顿下来,我连加表扬这学生博学,也当众承认了自己一开始批改试卷的想法也跟许多同学那样有疑问,鼓励有疑问就要提出来,就像刚才那样,我们不是在提疑、解疑中学会了一种新解法,拓宽了思路吗?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多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多给学生期望与鼓励,使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环境的肯定和支持。三、教给学生提问技巧,学会提问在教学中,许多学生对某种现象产生疑问,但却不能准确清晰地将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故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1.联系知识

8、实际,让学生会问。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学生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先让学生进行多途径地查阅资料,了解百分数的有关应用,然后再上课时,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向我质疑:“为什么那么多的统计都用到百分数,而不用分数、小数等?”“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百分数都不带单位名称?”这样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教师应倡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平时在课堂上教师应提供一定的知识背景、故事、破绽,让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维,多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例如在讲解有关的利息计算时,老师可提供一定情景引导学生提出如何存钱合理合算的问题。大家一起干活,如何分配工钱问题等等,经过这一切一切,学生必然会形成带着问题走进教室,也必然会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我们期盼着有一天,老师举手投降:“你们的问题我已经回答不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