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_第1页
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_第2页
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_第3页
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服务设计理念及其发展    樊搏【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单一的传统设计学的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在ucd,即“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下,众多的消费品正在向“物品+服务”的模式大步迈进。传统定义,产品造型既包含有形的产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而使用物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其结果不一定意味着一个明确的外形,亦可以是一种程序或一类方法。因此服务设计的应时而生,也就不足为奇。【关键词】服务设计;理念;发展:j0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6)09-0258-01一、服务设计的出现资料表明,当今社会正

2、在进入体验式经济时代,物品的销售是在一个阶段性的体验过程中进行,单一的功能性产品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而服务性产品开始逐步深入人心,并在消费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传统设计一般来说都是指设计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技术性的创作与艺术活动。而服务设计相较于通常设计而言又多了用户数量广、专业覆盖深等特点。总的来说,服务设计是设计学科新兴的一类研究模式,与产品系统论、模块化一样也是在多学科交叉发展中构建起来的。二、服务设计的发展20世纪中后期开始,服务设计的概念从产生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服务并不是设计学自有的产物。1984年曾任花旗银行营销总监shostach就提出过将有型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相结

3、合的理念。而到了1991年,随着bill hollins夫妇全设计一书的出版,服务设计的概论才正式成为一种学科在设计学术中得以讨论。随着时间推进,对于服务的论述逐渐成为设计界的新宠,2000年前后,欧美诸国相继出现以提供“服务”为名目的设计公司,同期学校学术教育也不甘落后,各类基于服务性的设计专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在各大院校里生根落地萌芽。服务作为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项目点,都有各自的领悟能力。但就设计而言,服务设计最为简洁的定性范围就是服务加设计的基础构建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与设计结合,既有必然之资,也有偶然之性。传统产品功能性的使用,就是一个物体服务于消费者心理期

4、待的技术性表现,而服务化设计,把服务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与特有性质单独提到表层面进行了比对与研究。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纵观市场,不难发现,服务设计发展到现在与产品设计总共包含3种关系,其一:以产品消费为主,服务为辅的设计模式。这类产品的可以说是基础通货市场的大多数,购买者花钱拥有产品,享受服务,当产品寿终正寝后,其服务的提供性质也相应结束;其二:服务为主,产品为辅的设计模式。此类消费包含于大多的第三服务行业,例如咖啡馆、电影院、书店等,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就是为其服务买单;其三:产品与服务相辅相成,互为表里。有型的产品与无形的服务相结合,是当今科技型企业最为常用的运营模式,例如国内的淘宝、小米,国外的

5、google,苹果等,该类型企业线上线下都有相对应的服务功能满足购买者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一)国外研究。正如前文所说,国外的服务设计起源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并随着bill hollins夫妇所著的全设计得以推广。欧洲是最早开展服务设计领域研究的国家,2000年前后live work,direction consultant相继开展了提供有偿的服务设计咨询业务。在美国,ideo、ibm集团也相应投入研究,在设计内容,医疗卫生等诸多领域探寻服务设计的可能。而亚洲地区,台湾、香港、韩国与日本是最早接触这一先进观点并为之运用的国家和地区。(二)国内研究。在我国,服务设计才刚刚起步,就国内的服务模式而

6、言,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区分为3种基础性研究类别:1.服务设计基础理论研究;2.服务设计艺术类研究;3.服务经济的发展性研究。就所处的设计类为出发点,多数文献还是集中于1和2两方面之间,特别是第2点即服务设计类,互联网设计、产品造型、公共资源合理性布局都是设计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四、小结21世纪的当下,产品同质化趋势日趋严重,单一功能主义本身很难再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此时服务设计的出现又多了一份社会必要感。基于服务的理念来延伸商品多样性,不光能为使用者带去全新的使用感觉,更能让产品自身焕发出新的利用价值,直接的、间接的从持续性、环保性等多层次上给设计学未来的发展带来全新思路。参考文献:1秦军昌,张金梁,王刊良.服务设计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04).2罗仕鉴,胡一.服务设计驱动下的模式创新j包装工程,2015(12).3高颖,许晓峰.服务设计:当代设计的新理念j.文艺研究,2014(06).4许喜华.工业设计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