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_第1页
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_第2页
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_第3页
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_第4页
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雅俗音乐之争对于当代音乐走向的思考    【摘要】自春秋战国时的礼崩乐坏到明清戏曲花雅之争,都存在着雅俗音乐相互对立的现象,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代社会,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经典作品的流传度逐渐变小,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音乐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渐渐走向百花齐放的境界,笔者认为,雅俗音乐将逐渐从斗争走向融合,形成雅俗共赏的新局面。【关键词】雅俗音乐;交融性 ;雅俗共赏j60 a音乐从古至今就存在着雅俗之争的问题,目前为止,尚未对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进行明确的定义,由于本文的论述基础是“雅乐”和“俗乐”,所以,在文章开篇对

2、本文所指的当代雅俗音乐做明确的界定。根据一般公认的定义,本文中所涉及的当代雅乐,特指在历史中传承下来的经典音乐和传统音乐,思想内容较为深刻,与后文“俗乐”相对来说受众面较小,表演场合具有特定性;俗乐泛指通俗音乐,受大众喜爱流行一时的音乐。通过缩小雅乐与俗乐的范畴可以避免本文泛泛而谈。一、以史为鉴从古至今,三次大规模的雅俗音乐之争出现在春秋、宋、清代,这些朝代不仅是思想火花最为碰撞的时期,也是社会发生大变革的阶段。发掘这三次雅俗音乐之争中的主要理论思想,给当代雅俗音乐的发展以借鉴。从西周开始,君王建立礼乐制度,高雅音乐作为统治者统治阶级的手段之一,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西周后期周王室的权威逐渐衰微

3、,各诸侯国各自的宫廷音乐蓬勃发展,导致新音乐开始广泛流行,先秦的思想家开始反思音乐的本质和社会功能。新的音乐掀起争论的风波,其中最为代表的孔子的音乐论在古今音乐的对立开始,指出“郑卫之音”,用“淫”字来批评郑声,批评的重点在于新兴音乐的过度发展已达到将颠覆雅乐地位的程度,但并不是对所有新兴音乐进行全面性的批判,可以看出,孔子在雅俗音乐推广之间,更加注重雅乐的统治地位,但也并不批评俗乐的出现。到宋代市民阶层逐渐崛起,雅乐的地位逐渐衰落,陶真、唱赚、诸宫调等多种艺术形式发展起来,这些新的艺术形式促使宋代音乐向综合性更强的艺术形式上发展,形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又一高峰。清代末年,花雅之争代表着正统

4、音乐与地方音乐进行比拼,乾隆八十寿辰,诏令四大徽班进京,使皮簧腔风靡一时,最终于清末融合形成了京剧,戏曲剧种的兴衰演变,说明一定历史时期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其后面则隐藏着某种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而这种变化常常出现在南、北方音乐之间游移、交替。1无论雅乐还是俗乐都作为上层建筑,离不开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影响。古代雅俗音乐之争的原因总体分为三大类:首先,王室的统治地位动摇,音乐冲突明显;其次,地域之间的文化冲突导致音乐之争;最后,也是当代音乐之争的主要原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性增强。尽管不同音乐之间的争论持续了数千年,但都没有一种音乐占主导地位,因此,雅俗音乐逐渐走向交融阶段。二、从冲突走向融合

5、当代雅俗音乐之间的冲突必不可少,但在和谐的音乐环境中,雅乐和俗乐任何一部分的缺失,都不利于音乐的可持续发展,雅俗音乐也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现代音乐艺术的和谐发展是以当今社会的和谐环境为基础的,音乐艺术工作者在广泛搜集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再创造,产生了很多雅俗共赏、家喻户晓的音乐作品,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发展趋势。2近代以来,雅尼、久石让等音乐人,逐渐探索出一条既不同于深刻的古典主义又不同于流俗的现代音乐的道路,独特的音乐风格打造了新的品牌音乐新世纪音乐。一些经典的雅俗音乐交融的优秀案例层出不穷。马克西姆,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根据演奏里姆斯基·克萨克夫改编的野蜂飞舞

6、被世人熟知,演绎的虽然是是古典音乐的曲目,但演奏方式和给观众带来的听觉感受都富有现代气息。马克西姆与时代步伐结合得相当紧密,与以往我们对钢琴演奏的理解完全不同,也将古典音乐、爵士音乐和电子音乐三者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具现代感的跨类音乐,不再将音乐传统严格地定律在某一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古典音乐;除古典音乐中融入流行音乐外,很多通俗音乐中也蕴含着古典元素,在21世纪流行组合s.h.e的歌曲不想长大中的旋律部分沿用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主题,提升了流行作品的音乐质感。交融性是新世纪音乐最大的特点融合不同的文化、时间与空间, 融合不同的音乐元素、融合不同的精神诉求。3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雅俗音乐

7、的融合是未来音乐必然的道路之一,也是当代音乐家所不断努力和追寻的道路。三、当代音乐走向雅俗共赏阶段看当代,人们欣赏音乐时大胆地打破以往不同音乐形式、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流派间的界限和审美主张。但我国早几年,除音乐工作者之外,大多数人对交响乐都会感到高深莫测。相比在电视中转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当地的人民大众在欣赏音乐时的如痴如醉,使我们感到自愧不如。4除观众不多加欣赏外,过去学院派美声也以正统、优雅称傲,不屑通俗唱法和作品,认为其不能与之为伍,近几年,由于人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把视线从衣食住行转向高雅音乐。例如武汉琴台大剧院,据笔者观察,越来越多的家长带孩子来聆听高雅音乐;美声歌唱

8、家也在通俗音乐不断推行和发展的时代下逐渐反思,肯定通俗唱法的影响力和实力,越来越多的美声歌唱家同通俗歌手同台演绎,创造雅俗共赏的大众音乐文化。综艺节目是迅速传播文化的方式,推广高雅音乐的综艺节目也层出不穷,形成百花齐放的状态。声入人心是由湖南卫视制作的原创新形态声乐演唱节目,分为舞台公演和真人秀两部分组成。总导演做这档节目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本节目消除大众多高雅音乐的误解。对美声表演,经数据调查,大众的第一印象基本停留在金碧辉煌的音乐厅中,本节目旨在让高雅音乐和大众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美声和流行进行融合,融汇贯通,形成雅俗共赏的状态。在开播以后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評,由廖昌永等权威专家坐镇评委,对3

9、6位美声参赛者进行点评推荐,最终选出六位首席,进行音乐会展演,参赛者在采访中也表示:“这是一种很好的推广美声作品的渠道,在当代美声这门专业已经形成闭环,从学习美声到当美声老师是这个行业最好的生存法则,想进专业的歌剧团更是难上加难,站在舞台上表演的男一号都是金字塔顶尖的人,这档节目正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声乐,了解这门艺术。”。在节目中,除了传统的美声作品外,表演者也选取了一些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如山楂树等作品,用美声来演绎通俗歌曲,为歌唱艺术赋予新的雅俗共赏的魅力。雅俗共赏是音乐追求的最高境界。无论是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和其他创作、表演者,都不愿自己的作品被单独冠以阳春白雪或下里巴人的标榜,无不以雅俗共赏作为自己追求的崇高目标。5对于通俗音乐与美声之间的融合,还是钢琴家演奏流行音乐等雅俗融合的场景,并不能得到大众一直的认同,甚至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不伦不类的场景,但这都不能阻止我们对音乐可能性的尝试,“艺术源于生活”,现在正是最为开放的时代,只要尊崇内心的想法,避免商业化的冲击,使音乐具有自己的灵魂都是值得肯定的和值得被认可的。参考文献1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2徐翔宇.浅谈音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