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_第1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_第2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_第3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_第4页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可行性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示范区概况1.1基本情况介绍1. 2区位优势分析1. 3社会经济状况1. 4示范区发展规划第二章示范区污染现状分析2. 1污染来源分析2. 2污染情况说明第三章拟解决的突出问题3. 1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3. 2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3. 3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四章项目建设目标4. 1总体目标4. 2具体目标第五章示范区项目建设内容5. 1建设内容5. 2建设技术方案内容5. 3配套能力建设方案5. 4建设实施计划第六章投资预算6. 1投资预算依据6. 2总投资预算6. 3资金来源与筹措第七章预期成效7. 1示范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7. 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明

2、显7. 3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完善第八章组织实施& 1组织保障8. 2资金保障8. 3加强监管第一章示范区概况1.1基本情况介绍寺庄乡岳村集村等7村农村环连片整治示范区位于寺庄乡东部, 示范区共包括7个行政村,分别为岳村集、东寺庄、西寺庄、前郭村、 后郭村、邱辛店和王洪店。2009年示范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174元。 该区面积16221亩,区内7个村常住人口 20063人。(具体情况见表1-1)表1-1:示范区社会经济情况表序号行政村人口数量村庄户数耕地面积(亩)农民人均收 入1岳村集3056597251114992.东寺庄49501011422814783.西寺庄3167632180014

3、764.前郭村2548425168017005.后郭村1627287114013666.邱辛店1947316106217007.王洪店2768560380060008.合计2006338281622121741. 2区位优势分析寺庄乡岳村集村等7村农村环连片整治示范区位于南乐 县城西北部豫冀交界处,距县城10公里,东临106国道, 谷吴路横穿该区,该区地处黄河故道和卫河滩区,交通便利, 位置优越。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但为 该区经济及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 为岳村集等7村垃圾收集处理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经 济基础和项目资金,同时必将为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带

4、动效 应提供优越的条件。1. 3社会经济状况示范区内的7个村农业经济基础稳定,多种经营全面发 展,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凭借着 区域和资源优势,经济总量稳定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 高。1. 3. 1农业概况乡党委、政府坚持“政府宣传,普遍开花,引导发展, 典型带动,提档升级,周边辐射” 24字方针,引导群众大力 发展设施农业,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中东寺庄的生姜 种植示范园区,由邱辛店带动起来的王洪店、前郭村、后郭 村、东寺庄扫帚园区、王洪店养牛小区、后郭村养鸡小区等。 共获得无公害产品14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个。成为城乡 居民喜爱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1. 3.

5、 2工业概况乡党委、政府依托区位优势,强力实施工业强乡和招商 引资战略,认真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成立了专门组织, 为外来企业入驻该区搭建了良好平台。全区超千万元项目 (企业)8个(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企业)2个(家)。 目前,正在建设的项目(企业)2个(家),总投资达到2.2 亿元。1.3.3文体卫生随着岳村集等7村垃圾收集处理示范区境内常住人口急 剧增加,房地产、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项目及餐饮、文化、 娱乐等相关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寺庄乡文化中心兴 建、乡中心校规模不断扩大、寺庄中心卫生院雄厚的医资力 量以及围绕学校教学、生活服务、生态农业等产业同样具有 光明前景。1.4示范区发

6、展规划1.4.1发展方向1、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工业经济;2、发展 规模养殖业、绿色种植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围 绕寺庄“城镇建设一条街”发展房地产业和第三产业。1.4.2具体发展规划项目1、生产性工业项目。扩大饲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的 规模,新建成一批工业生产性项目。2、规模养殖项目。发展生猪、肉牛、无公害家禽为主 导的养殖业,打造畜禽产品供应基地。3、生态农庄项目。在苏岳村建设绿色水果蔬菜采摘园、 特色农产品种植园,形成文化、生态、观光为一体的产业。4、第三产业项目。以东、西寺庄农、商贸市场为龙头, 吸引一批餐饮、文化、商贸等大型连锁企业入住,为寺庄搞 好社会化服务。第2章示

7、范区污染现状分析2. 1污染来源分析2. 1. 1生活垃圾来源分析示范区人口集中,示范区常住人口 2万多人,商贸流通 便利。示范区内居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类: 厨房垃圾、填埋垃圾和其他垃圾。1、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 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目前,示范区内厨房垃 圾按人均生活垃圾产量0. 8kg/d (湿基)估算,示范区每日 产生量约为16吨。这些厨房垃圾经生物技术做堆肥处理, 每吨厨房垃圾可生产04吨有机肥料。2、填埋垃圾包括砖 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这些垃圾 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 污染。建在县城的垃圾填埋场可以处理填埋垃

8、圾。3、其他 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像废旧报纸、破铜烂铁、塑 料瓶、玻璃瓶等。这些垃圾具有回收、重新利用的价值。目 前,各村都有回收这些垃圾的人员。2.1.2农业废弃垃圾来源分析示范区内农业生产发达,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 大量的固体垃圾。1、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秸秆、残株、 杂草、落叶、果实外壳、藤蔓、树枝和其他废物;2、牲畜 和家禽粪便以及栏圈铺垫物等;3、农产品加工废弃物。例一:邱辛店等村的扫帚产业。邱辛店、王洪店、前郭村、后郭村、东寺庄位于寺庄乡政府东北部2公里,人均耕 地不足一亩。该村位于黄河故道,耕地多为沙地,相对淤地 而言,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产量不高。但是适宜种植扫帚等

9、 经济作物,自古以来就有小麦套种扫帚的传统种植习惯,区 域内扫帚面积达到3500亩,并且逐步形成了 “种植一加工 一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固体垃圾较多, 日产生垃圾量在2吨左右。例二:王洪店村的洪育母牛繁育合作社。该合作社位于 寺庄乡东北部,距106国道1. 5公里,王洪店村西侧,占地 面积100亩,总投资1000万元。截至目前该合作社牛存栏 800头,年出栏600头,年产值540万元,年利润180万元。 合作社实行集中养殖与分散养殖相结合,基地养殖与小区养 殖相结合,以向农户赊销带犊母牛或牛犊的经营模式,充分 调动广大养殖户的积极性,带动发展了规模养殖小区3处、 养殖农户20

10、0余户。目前,该合作社正在进行二期扩建,重 点发展母牛繁育。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壮大,将会进一步带 动周边村庄养殖业的发展。王洪店村2006年4月被确定为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示范村,2009年12月被确定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示范村。可以说在垃圾处理方面走在了全乡的前头。日产生 垃圾量在5吨左右。目前该合作社建有3个小型的沼气池。 但是仍有60%的垃圾无法得到处理。例三:后郭村的养鸡业。后郭村为市定新农村试点,今 年新建住宅16户,拆迁1户。养殖小区一条龙服务(饲料 加工、禽病防治)车间有序开展,新建养鸡大棚3个。日产 生垃圾量在8吨左右。综合分析,农业废弃垃圾日产生量在20吨左右,尤其

11、 到夏收秋收的时候,垃圾产生量更多。2. 2污染情况说明(一)、所有垃圾未经分类收集,少数村虽有垃圾池,但是垃圾收运-转运体系尚未建立,收运-转运严重滞后,进 入垃圾池的垃圾收运-转运不及时,普遍存在池满溢出现象。(如图2-1 )。图2-1示范区岳村集村未分类的垃圾弃置在池边的情况(二)、生活垃圾随意弃置在路边、房前屋后的空地、田边、洼地、池塘边。(如图2-2)图2-2示范区后郭村村民正向池塘随意倾倒垃圾(三)、一些村庄已基本处于垃圾的包围之中,给当地的村民的生活及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图2-3)图2-3处在垃圾包围之中的西寺庄村第3章拟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3.1示范区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生活垃

12、圾和农业废弃垃圾随意堆放和倾倒,垃圾随地表 径流进入村周边水塘、农田或随风迁徒落入水体,从而将有 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污染水源。未及时清运的垃圾随意露 天堆放。每逢夏秋季节便臭气熏天,不仅使空气质量下降, 而且滋生的蚊蝇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 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3. 2示范区主要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示范区人口多,居住地密 集。随着人口增加,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日益增大, 而目前示范区内大部分村没有完善生活垃圾收集系统和生 活污水处理系统,加上群众未建立起良好的生活秩序和生活 习惯,产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直接 影响示范区内村民的生

13、存环境。3. 3开展环境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3. 3. 1必要性确保饮用水安全,保证群众身体健康需要。农村生活垃 圾未经分类处理,其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会通过地表水体 渗透进入土壤或水源,再侵入人体,损伤人的身体健康。另 外,生活垃圾中的剩菜剩饭,往往与一次性快餐盒、木筷等 一起被扔掉,传统的收集方法与用途已无法实施。剩餐混在 普遍垃圾里为大量蚊蝇的滋生提供了方便,而剩餐提供的营 养还促使垃圾中的细菌大量繁殖,从而产生对人畜有毒的氨 气和硫化氢气体,也可促进垃圾中沼气的产生,埋下发生垃 圾爆炸的隐患。改善和提高示范区村民生活质量的需要。示范区普遍缺 乏完善垃圾清运系统,示范区各村垃圾任意堆

14、放,沿河村庄 则向河床倾倒,垃圾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渗漏液,进入土 壤直接污染地下水或通过地表流入河流,造成对周边地表水 域的污染,示范区“脏、乱、差”问题严重。随着示范区 经济的发展,村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 活水平是最主要内容。因此,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 绿化美化人居环境,是促进示范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 标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中央、国务 院把建设新农村、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列 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寺庄乡岳村

15、集村等7村农村环 连片整治示范区项目,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 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 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 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综上所述,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3. 3. 2紧迫性本项目区包括了 7村共计3828户,20063人。到目前为 止,示范区域内,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垃圾约36 吨,这些污染物均未得到有效处理,长此以往,这些环境问 题将严重阻碍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 和谐社会的建设。第4章项目建设目标4. 1总体目标通过垃圾收

16、集处理示范区项目建设,用2年时间解决岳 村集等7村的生活垃圾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农村人居环境 和生态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使岳村集等村成为具有天蓝、水 清、地绿、景美、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生态村;人与自然 和谐,“健康、文明、富裕”三位一体的生态示范村。4. 2具体指标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寺庄乡岳村集村等7村农 村环连片整治示范区内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7个 连片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垃圾集中收集率100%,垃圾无害 化处理率90%,完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工程。示范区生 活垃圾得到有效利用,达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农村 “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建立健全了环境宣传与 监

17、管机构、增强了村级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有效提高农民生 态环境意识,岳村集等村连村片区内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 护,破坏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详见表4-1表4-1:示范区综合整治目标指标体系建设内容指 标名称总体目标连片整治连片整治率(%)>80清洁家园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90环保宣传环境保护知识普及率(%) 村民环境保护自主参与率(%)>98>95第5章项目建设内容5. 1建设内容寺庄乡岳村集村等7村农村环连片整治示范区辐射范围 为岳村集、东寺庄、西寺庄、前郭村、后郭村、邱辛店、王 洪店等7处生活聚集区,总人口 2万多人。建设15平方米 垃圾

18、收集站7个,总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垃圾收集桶3828 个,垃圾收集池383个,人工垃圾收集车40辆,小型垃圾 运输车4辆,大型垃圾运输车2辆,计划建设一个年产6千 吨有机肥厂。详见表5-1:表5-1:示范区项目建设内容表行政村垃圾收 集站垃圾收 集池垃圾收 集桶人工垃圾 收集车小型垃圾 运输车大型垃圾 运输车有机肥厂岳村集1605976111前郭村1424254西寺庄16363271后郭村1292873东寺庄110110111011邱辛店13231641王洪店1565606合计73833828404215.2建设技术方案内容5. 2. 1技术选取原则(1)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政策要求原则。(2

19、)因地 制宜、循序渐进和分类指导原则。(3)减量化、资源化、 无害化原则。(4) “三结合”原则。分散处理与集中处理 相结合、农村生活与农业生产污染防治相结合的原则。(5) “三低一广一简单”原则。投资成本低、维护成本低、运 行费用低,辐射面广、操作简单原则。(6) “不重复”原 则。充分利用已建有污染治理设施如沼气池、户用污水净化 池、小型净化槽系统、庭院式小型湿地处理系统等。5.2.2垃圾分类收集工程5.2.2. 1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选择根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关于生活垃圾 处理的要求,示范区的生活垃圾处理预采用“户分类一一组 收集村集中乡处理"模式。5.2.

20、 2.2垃圾分类收集模式的设计根据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的要求,收集 设施宜防雨、防渗、防漏,避免污染周围环境。因此垃圾收 集设施一律采用密闭式垃圾收集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 采用垃圾桶、垃圾箱等多种形式。(1)户分类工程设计:按照每户一个垃圾桶的标准, 示范区需建设有3828套垃圾桶。户用垃圾桶规格为0. 6 x 0. 3 x 0. 5m'。(如图 5-1、5-2 )图5-1图5-2民产生影响。(4)乡转运处理工程设计:示范区的垃圾运输车定时 定点到各村组垃圾站转运垃圾。无法资源化利用的填埋垃圾 定期运送至南乐县垃圾处理站,对于示范区内的养殖场和其 他农业企业产生

21、的可以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动物粪便可 以运送至有机肥厂做堆肥处理,以便资源化利用。5.2.3年产6千吨有机肥工程设计1、建设规模。年产6千吨有机肥厂是将农村秸秆和畜 禽粪便通过加工处理,并与先进工艺和高新工艺融合在一 体,达到生产高效有机肥的规模,为农村环境治理和有机肥 行业起到示范带动和推广作用。2、建设内容。征地以及基建费210万元,设备及其他 256.58万元。具体内容为:抛翻机和移位机各3台,发酵池 4条长50米宽2米,轨道、大棚(钢结构)、电缆(90米10 平方三芯的2条)、铲车40马力(用于进出料),另根据实 际情况确定凉晒场。5. 3配套能力建设方案5. 3. 1环境监督能力建

22、设方案寺庄乡政府成立岳村集村等7村农村环连片整治示范区 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寺庄乡成立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并配备 2名环境保护专干。对示范区整治项目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加强监管、监督检查,将日常检查和定期督查结合起来。每 月对环境整治情况实行量化打分,寺庄乡政府根据每月督查 情况,确定年终考核结果。根据考核情况,实行奖励和罚款。 实行项目和资金全程监管措施,建立健全示范项目督查考核 制度,定期开展现场督查和调度工作,项目完成后及时开展 考核验收。项目实施过程中,环保部门负责项目工程的监督指导工 作,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拨付与报账等工作,寺 庄乡政府负责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调度工作,项目所在村成

23、立 项目监督机构,监督施工方按质按量施工。项目建成经验收 合格后,由寺庄乡政府委托并移交示范项目各村两委管理, 建立健全具体的管理措施、工程后期维修、养护、运行等规 章制度,确保项目发挥长久效益。5.3.2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完善示范区环境监测网络;为能够顺利开展和支持示范 区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环境监测工作,示范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将从两个方面出发,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1、根据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要求,结合现有实验 室硬件水平,根据实际情况积极购置和完善基本仪器装备, 自主选配应急环境监测仪器、专项监测仪器、监测专用车辆 等,保证示范区环境连片综合整治生活污水的水质监测工作顺利完成。2、加强现

24、场督查,在环境监测人员的技能提升方面, 通过大比武活动和日常的培训,增强环境监测人员的分析能 力、质量管理能力和监测仪器现场操作能力,整体提高环境 监测能力。5. 3.3村民环境宣传教育建设方案1、阵地宣传,营造环保氛围。利用村宣传栏刊登环保政策和环保科普宣传资料,在示范区各村设立永久性环保宣 传标语,利用集日举办环保咨询活动,订制环保宣传单发放 到各家各户,在中小学开办环保课,从小树立环保意识。2、利用每季度一次户代表会议宣传环保国策、政策法 规,发动全体村民都来珍惜环境、关爱生命和保护生态,动 员全体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的活动中。3、创建农村环境保护学校。在项目示范区创建流动农 村环境保护学

25、校,即一个定期传达和宣传环保知识的场所。 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环境教育活动,邀请负责示范区综合治理 项目的专家们向村民进行示范项目介绍、项目技术培训、操 作与管理培训,让村民真正了解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参 与到这个项目中来,使得项目更加顺利的开展。5. 3.4环境管理新机制新模式建设方案1、确定负责单位。为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 确保此项行动实效,确定区环境保护局为负责单位,负责成 立专项工作组,制定专项整治措施,具体组织、协调与管理 工作。2、建设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各村推选出来的环保志愿 者组成农村环境保护协会,负责在村民中广泛开展旨在普及 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村

26、民参与 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培养社区居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生态意识,促进村民的生态文明程度和参与能力的提高。3、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合作社。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环 境保护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牵头、村妇联具体实施各项具体 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妇女及在该村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的积 极性,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并引导他们加入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共同保护好该村的生态 环境,为顺利创建国家级生态村和开展庭院整治工作奠定基 础。环境保护合作社的职责是维护垃圾收集转运等的环保设 备设施,向村民收取环保设施运营、管理和维护费用。负责 单位、农村环境保护协会和农村环境保护合作社的工作经费 主要

27、是定期从辖区村民适当收取,辅以区财政的支持。5. 4建设实施计划项目施工准备(前期工作期)3个月:2011年4月-2011 年7月,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立项审批、土地审批、 规划设计及报批、施工图项目审批设计及报批等前期工作。工程施工建设计划期1年:2011年8月一2012年10月。进行建筑施工、车辆等垃圾收集设备购置工作,2012年11 月正式运行。第6章投资测算6. 1投资测算依据在实施方案中,根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沢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的规 定进行编制、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gyd-306-1999, 以及设备购置费(定型设备按厂家询价计划)、安装

28、工程费 (按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估列)、建筑工程费(根据建设构筑 造构形式,采用类似工程估算指标以每平方米造价估列)统 一口径,进行示范区项目投资估算。6. 2总投资预算根据投资估算依据,测算治理所需的资金总额,并根据治理规模和具体治理内容,给出资金需求计划。实號方案中所有投资估算表的项目均不含征地、拆迁、青苗与破路赔偿等费用。各种投资费用情况见表6-1表6-1:投资预算表项目单位数量单价小计中转站基建工程65. 00户用垃圾桶个382& 000. 06229. 68垃圾收集池个383. 000.45172. 35人力垃圾收集车辆40. 000. 062. 40小型垃圾运输车辆4. 001

29、. 004. 00大型垃圾运输车辆2. 0016. 0032. 00地面附着物清理6. 50有机肥厂基建工程210. 00拋翻机台3. 0010. 2030. 60移位机套3. 008. 5025. 50发酵池个4. 0013. 5054. 00轨道条10. 001. 5015. 00电缆米180. 000. 035. 40铲车辆4. 0016. 5066. 00造粒机厶2. 0030. 0060. 00合计97& 436. 3资金来源与筹措为了确保项目正常进展,本着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明 确其使用、保管、维护责任。比如:示范区的垃圾收运设施 采取车辆由乡政府管理调配使用,使其更充分的

30、发挥作用, 垃圾箱由村民监督管理使用;示范区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由各 村村委派专人负责管护使用。该项目总投资978.43万元,资金来源为:其中申请中 央财政专项资金489.22万元,省级财政安排资金为195.68 万元,县级财政安排资金为293.53万元。第7章预期成效7. 1示范区农村环境明显改善1、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经过有效处置示范区各村 垃圾,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 90%、禽畜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大于80%,真正改善了人居 环境。2、公共卫生环境得到改善。开展广泛环保局知识宣传, 增强全民参与意识,宣传和普及农村环保知识,提高了广大 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监督意识,

31、使示范区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有 效的遏制。改变示范区农村“脏、乱、差、散”状态,营造 更加舒适、适宜的农村居住环境。示范区环境卫生的清洁度 和垃圾处理率明显提高,净化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99%。在 道路旁边,集市等公共场所安装了垃圾桶等,公共卫生环境 也有了质的提高。环保知识普及率大大提高,达到95%,村 民环境保护自主参与率也高达90%。7. 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成效明显通过在示范区建设年产6千吨有机肥,将使本示范区以 及周边村的农业生产中产出的秸秆、稻壳、花生壳及养殖业 的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经过科学加工处理变成有机肥,产 生的社会效益是广泛的,是废旧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项 目,是节约资

32、源、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本 地区农业生态平衡及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7. 3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完善1、区域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不断完善。 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将促进农村环保工作机制的建立和完 善,制定有益农村环保的经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创新项目 管理模式,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了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机制,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 管领导任副组长,村镇办、环保站、党政办等部门负责人为 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环境综合整治办公 室,办公室设在村镇办,同时调整充实了村镇办管理人员, 聘用了 14名卫生保洁员,落实了分片包段责任制,对辖区主 要道路

33、及周边环境,实行24小时全天候保洁。修订了门前“三 包”等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同时严格考核奖惩,将环境综合 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在建立农村生活垃圾 集中处置机制的基础上,配齐保洁队伍,完善硬件设施。2、农村环境保护政策。通过示范项目实施,让示范区村 民进一步意识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 的关系,使完善农村环保经济政策工作顺利展开,在发展经 济的同时,妥善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保护 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垃圾收集处理示范区项目在采取有效 措施促进示范区投入增长的同时,也推动了示范区投融资体 制的改革与发展,让示范区投融资体制得到进一步健全与完 善,一系列推动农

34、村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投入以及农村金融 发展的政策措施真正发挥其效力。3、资金投向引导。为了确保示范区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通过中央资金的支持,将再带动地方地方财政资金投入, 并以农村环保为主线,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吸引社会资 金。 通过发挥中央财政拨款和省财政厅配套资金的使用效 益,以农村环保为主线,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大力建设农村 环保设施等,真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并妥善处理好环保和 经济发展问题,让社会大众看到了农村综合整治项目的效果 及带来的效益,在改善农村环境状况的同时,为农民增加收 入或降低生产成本创造条件,提高岳村集垃圾收集处理对区 域环境质量改善和贡献能力,实现资金效益和环境效益的am o4、实用技术推广。通过示范项目实施,将根据寺庄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广“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