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技术设计书(20211201062025)_第1页
测量技术设计书(20211201062025)_第2页
测量技术设计书(20211201062025)_第3页
测量技术设计书(20211201062025)_第4页
测量技术设计书(202112010620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任务概述. - 2 -2、测区概况. - 1 -2.1 测区范围 .- 1 -2.2 测区特点 .- 1 -3、测量相关规定及精度要求.23.1 测量依据 .23.2 测量的基本规定.23.3 测量精度要求 .23.4 测量工作的主要步骤.34、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34.1 平面控制资料 .34.2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45、控制测量 .55.1 一级导线测量 .56、高程控制测量.66、1 四等水准测量 .66.2 四等水准观测 .77、野外数据采集.87.1碎部测量方法及要求.87、2碎部点的采集及处理.98、地形图的绘制.118.1 图形文件的生成及编辑.118.

2、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138.3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要求.138.4 地形图的拼接 .149、提交成果及资料.1410、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及工作进度计划.1410.1 工作安排方案 .15- 1 -1、任务概述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北校区位于德州市晏城区齐河舟桥西南部,该校区占地两千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北三面均连农用地, 西临西湖。该校是一所国办高职专科学院, 拥有学生五千多人, 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学校设施改良,为同学们营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学习环境。我单位承接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前期综合勘探研究工作。 通过室外地形勘察、 地形图的测量等、 地形图测量对该区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评

3、价、估算,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 实施可能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现依据有关规定及学校要求等对数字测图工作进行具体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拟定作业计划, 以保证测量工作在技术上合理、可靠,在经济上节省人力、物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工作。2、测区概况2.1 测区范围测区范围分为两部分,一是北院食堂宿舍等四围区,二是南教学楼的花园区.北院测区是西大门教育超市以西,西墙食堂以东, 北院正大门即围墙以北, 图书楼即外围墙西北相接处。面积近几十平方公里(最后以实测面积为准)。南院测区是南教学楼以南,篮球场花园以西,足球场以东,南大门入口处以南。我们此次主要对北院进行测量。2.2

4、 测区特点2.2.1 地形特点该地系黄河下游冲击平原, 地貌形态受黄河影响甚大。 境内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海拔高程(大沽)在1935 米之间,自然坡降七千分之一左右。而垂直黄河方向又东南高、 西北低,自然坡降五千分之一左右。 齐河县以马集镇潘庄为最高点,高程 35 米;大黄乡大黄洼(黑牛庄、王洪、生官屯一带)为最低点,高程 19.5 米。62.2.2 气候特点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 气候温和, 冷热季和干湿季明显, 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 夏季炎热多雨时有涝, 秋季凉爽常有晚秋旱,冬季严寒干燥雨雪稀少。3、测量相关规定及精度要求3.1 测量依据1、设计的根本方针为1

5、:500 的大比例尺测图。2、平面采用 1954 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 年黄海高程系。3、 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 2001) 。4、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6、 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8-91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7、 大比例尺地形图机助制图规范 (gb14912-94 )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8、 德州市 1:500 地形测绘技术要求。9、本工程技术设计书3.2 测量的基本规定1、 城市测量规范 cjj 8-2011。2、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gjj73 97

6、。3、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式 gb/t20257.1-2007。5、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1997) 。6、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 。3.3 测量精度要求1作业前对所用的各类仪器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62地籍图采用 50cm 50cm正方形分幅,基本比例尺为1:500。图名以图幅内的地理名称取名;图号注记为图廓西南角坐标值, 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两位,x 在前 y在后,中间加短线。3. 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

7、m ; 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m。4. 图上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m;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为 1 点/dm2以上,不绘等高线。3.4 测量工作的主要步骤1、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实施方案;2、收集测区已有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地形测量技术设计书;3、组织人员,成立项目部,设立技术组及质量检查组;4、准备各类测绘仪器及器材,制作测量标志等;5、进行控制测量;包括一级导线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6、进行地形图野外数据采集,包括各地物点、地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数据采集;7、内业计算机数据处理,地形图的绘制及各种资料整理;8、质量检查及验收工作。4、已有资料的分析评价和利用4

8、.1 平面控制资料已收集到前一次测量的数据测量成果,作为此次测量的参考, 部分控制点的坐标如下图所示:点号enh备注j1473912.2024073473.94613393国土车间路口j2473906.0704073603.54913290室内体育馆东南角j3473898.3794073789.47313146室内体育馆东北角j4473765。0684073776.99613488南院北门6j5473594.0654073768.29813400西湖东北角j6473605.7874073576.75313478西湖东南角路口j7473745.7404073582.76113668图书馆南门k1

9、473725.0984073877.17513254北院南门k2473760.1074073877.62913240花园广场东南角k3473824.7304073869.74713265新宿舍楼西南角k4473814.5864073979.93513297新宿舍楼东北角k5473751.5094073973.84913242花园广场东北角k6473682.5854073962.72313275花园广场西北角k7473691.8884073871.06413383花园广场西南角北院、南院影像图( 2009 年、2013 年) 、测区影像图 2014 年。4.2 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1、

10、平面坐标系统: 1954 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东经114;62、高程坐标系统: 1956 年黄海高程基准;3、基本等高距: 1:500 地形图为 0.5m。5、控制测量本次数字地形图测绘共分四个部分, 即北院生活区、 南院教学区、生态园区、种子基地区,共计约0.8km2。在测绘范围内,完成一级控制测量以及高程控制测量,完成 1:500 数字地形图测绘。5.1 一级导线测量5.1.1 布网在各等级 gps网(点)的基础上,布设城市一级光电测距导线,沿道路及测区边缘, 以多结点网或附合路线的形式布设(详见附图三 ), 不允许布设闭合导线。结点导线网导线节长度一般不宜大于附合路线规定长度的0.7

11、 倍; 导线平均边长应控制在 350m之内,长短边比不应超过1:3。主要技术指标按表1 规定执行。5.1.2 选点、埋石1、城市一级导线点位应选定于便于利用和能长久保存的位置。相邻点之间通视应良好,便于观测及长期保存使用。2、城市一级导线点应埋设标石,位于高层建筑物顶上的控制点,不得埋设于隔热层上。中心标志(包括水泥、沥青路面)采用特制铸铁标志,测区内已有的埋石标志应尽量利用, 避免重复埋石, 以防后续使用错误, 城乡接合部标石制作及埋设应按规范要求执行。标石规格及埋设要求见附录一。3、城市一级导线点点号以jmi 再加流水编号,如jmi01、jmi02、jmin。编号在导线节中应尽量做到顺序连

12、号,不得有重号。 埋石后,测区检查人员必须对埋石情况予以检查,方可进行观测。5.1.3 水平角观测1、水平角观测采用 dj2型全站仪按方向法观测。 观测前,所使用之仪器应按 规范第 2.3.1 条要求进行检验。 记录可使用各种电子手簿或人工进行记录。可不6作度盘和测微器的位置分配。2、一个测站观测方向数少于或等于三个方向时,可不归零。3、在高级点设站时,应尽可能联测二个高级方向进行检查,观测值与原平差角之差应2 (式中 m1 、m2为相应于新、旧成果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4、水平角观测成果的重测和取舍按规范第2.3.12 条执行。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按表 1 执行。5.1.4 导线边长测量导线

13、边长测量与测角同步进行, 采用电子记录。1、一级导线边长以经鉴定后的电子全站仪单程测定二测回(每测回二个读数记录,但在记录之前应先预测几次,边长稳定后再作记录),测距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 5mm ,测回间较差应 7mm 。测距时温度气压只在测站读取,温度读至0.5,气压读至 1hpa 。仪器加乘常数,气象常数可直接置入全站仪自动改正。2、导线边长改平,垂直角采用与测角测边同型号全站仪按中丝法与测边同向观测二测回,技术要求按表1 执行。3、测距仪器高、反光镜高直接量至0.001m。所测边长经仪器常数、气象改正后应投影到城市高程面0m后, 再归算到高斯平面, 测区平均纬度为 243546,测区平均曲

14、率半径r=6364245m 。6、高程控制测量6、1 四等水准测量本测区高程基本控制,采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建立。四等水准路线应联测大部的一级导线点,并构成网状。四等水准使用 zds3型徕卡自动安平水准仪na720 ,区格式木质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6.1.1 布网要求本测区四等水准网,在原有三等以上水准网点基础上,沿平坦地区的d级gps 点及一级导线点采用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式进行布设,原有四等水准点不能6作为四等水准的起算。6.1.2 测量仪器的检验水准观测前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应进行下列项目检验并记录。水准仪检验项目:1、检视水准仪及脚架的完好性;2、圆水准器(概略整平用的水准器)安置正确性的检

15、验。3、视准轴与水平轴相互关系(交叉误差与i 角)的检验。水准标尺检验项目:1、检验水准标尺是否牢固无损;2、水准标尺水准器的检查及改正;3、水准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矢距)的测定;4、水准标尺分划线每米分划间隔真长的测定;5、一对标尺基辅分划及零点差测定。6.1.3 水准测量的限差要求水准测量的观测限差要求如下图: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任一站上前后视 距 累 积 差(m)黑 红 面 读 数 差(mm)黑红 面高差之 差(mm)1003.010.0356.2 四等水准观测1、本测区起始水准点引用前必须先进行已知点检测(附合路线可与路线观测一并进行) ;作业开始后的一周内每天应对水准仪进行一

16、次i 角检测,i角不得大于 20,i角稳定后可每隔 15 天测定一次。2、四等水准观测,以中丝测高法进行单程观测(附合路线)。直接读取视距,观测顺序为后后前前。 四等水准支线应进行往返观测。 每测段的测站数必须是偶数。联测 d级 gps 点及一级导线点应为偶数站,但不作测段处理。3、四等水准观测原始数据,可采用各种电子手簿进行记录,应输出各站观测数6据及测段汇总, 原始记录输入微机后应进行存盘备查,输出前所有数据不得更改或编辑,违者成果销毁重测,并追究责任。6.2.1 水准仪的观测程序及记录方法(1)用圆水准器整平仪器,并使符合水准气泡影像的分离不大于1cm ,然后测定前、后视的概略视距,并使

17、之符合限差要求。(2)照准后视标尺的黑面,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先用下丝和上丝在标尺上读数,再用中丝读数,并将下、上、中三丝的读数分记于观测手簿表中的栏中。(3)照准后视标尺的红面,按后视尺黑面读数的方法进行操作,并将中丝读数记于观测手簿的栏中。(4)旋转照准部,照准前视标尺的黑面,旋转倾斜螺旋使符合水准器的气泡居中,先用中丝读数,再用下、上三丝的读数分记于观测手簿的栏中。注意:平差计算前,水准高差应进行尺长改正及正常水准面不平行改正(此项改正若不影响至 0.001m,可免于计算,应先按最大纬差进行估算)。6.2.2 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观测数据的检查:1、当采用电子手簿记录时,原始

18、记录应如实输出,不得进行编辑;2、平差计算前应对原始观测成果进行200的检查,以确保成果的正确性。平差计算: 四等水准高程计算,采用微机按naswe95 平差软件系统(迭代法,平差计算前边长投影计算, 应采用该软件进行) 进行平差计算。 平差结果应提供所有独立附合路线(闭合环路线)平面和高程闭合差。7、野外数据采集7.1 碎部测量方法及要求地形地物点数据测量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坐标法测定。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仪器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应注意不同测站重合点的检核。在测量碎部点的同时, 应及时绘制好野外地形地物草图作为内业图形信息编辑的6依据。草图的点号和测量记录的点号应严格保持一致。草

19、图应能清楚地表明每个地物轮廓上地物点的连接关系和地物之间的大致位置。有些不能在测站上直接测量的地物点,可根据已知点通过丈量距离计算其坐标。(1)采集数据时,角度应读至秒,距离应读至毫米。采集的数据应进行检查,删除错误数据,及时补测错漏数据,超限数据应重测。(2)采用全站仪用极坐标方法采集数据,在通视良好、定向边较长的情况下,地形点测距最大长度为300m ,地物点测距最大长度为200m 。地形点间距一般应为 15m ,图上每平方分米应有59 个高程注记点。(3)测量碎部点时,作业小组可不受图幅的限制,其作业范围可按照河流、道路等自然界线划分, 以便于掌握测图边界, 减少和避免漏测重测, 提高作业

20、效率。碎部点的坐标( x、y、h )数据可保留至小数点后二位,即保留至厘米。地物点对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小于20cm ,高程注记点及等高线插求点的高程中误差应小于 16cm 。7、2 碎部点的采集及处理7.2.1 碎部点的确定碎部测量的基本要求,执行规范有关要求。考虑到数字测图与计算机制图的特点。碎部点的确定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于有方位的独立地物,应测定两个点的坐标,取两点的中点即为独立地物的中心位置,并以两点的连线确定符号的方位。2、任何依比例的矩形形状地物,只要测出三个角点的坐标,第四个点的坐标可由程序计算。3、房屋的附属建筑(如台阶、门廓、凉台等)和房屋轮廓线的定点可不实际测量,按

21、垂线法计算出交点的坐标。4、依比例的双线地物,如道路、沟渠如河流等,测定两侧边线特征点的坐标。5、圆状地物应在圆周上测定均匀分布的三个点的坐标。较小的圆形地物可测定其对径方向的两个点的坐标。6、圆弧线一般应测定起点、 终点和大致中间的一点。 连接直线较短的圆弧度 (如道路转弯处的小圆弧段)可只测两个切点的坐标,圆弧的绘制由程序自动处理。67、陡坎、梯田坎、斜坡,应量出比高或测定坡脚线的高程。7.2.2 碎部测量的基本要求地形图应表示居民地、独立地物、管线及垣栅、道路、水系、植被等各项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各类控制点、地理名称注记等。并着重显示与城市规划、建设有关的各项要素。本次地形图测绘内容及取

22、舍,按图式及规范规定执行,其主要要求简述如下:1、居民地:房屋以墙基角为准,建筑结构需注记。楼房注记层数(二层楼注记“2” ,三层楼注记“ 3”等) 。2、独立地物:具有标定方向、确定位置、指示目标等作用的独立地物,均应准确测绘和按规定的符号正确地加以表示。3、道路:测区内的道路均按规范与图式规定,准确测绘表示,等级公路应注记道路的技术等级,国道省道应注记编号。4、管线:正规的电力线、通讯线均须按电杆或铁塔的位置实测表示,电力线应区分输电线和配电线。 建筑区及村庄内的线路不连线,只在杆处绘出方向, 其余均应连线表示。各类地上及地下管线的地面设施均应测绘表示。5、垣栅:围墙及永久性的栅栏、栏杆、

23、铁丝网和活树篱笆均应测绘表示。6、水系:河流、沟渠、井等均应测绘表示,并测注高程。河流按实际测绘表示,干河床内应适当测注高程。道路两边及田间的沟渠,其宽度小于1.0m的以单线表示。水井测绘平面位置及井台高程,不注记深度。7、植被:测区内的各种树林、行树、经济林等均应测绘实际轮廓,并配以相应符号表示。菜地、花圃、芦苇地等亦应区分表示。田埂顶部宽度大于1.0m的用双线表示。田块内应测注有代表性的高程。8 注记:图上注记包括道路名称、等级;村庄名称;主要单位名称;植被的性质说明;计曲线注记等7.2.3碎部点采集的特殊情况在进行碎部点采集时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比较复杂的地方通视一定不好,也许将

24、棱镜举高能采到点, 若就几个点还行, 点多时这么采点测出的地物一定偏差很大, 因此就应该找一个视野开阔的地方支一站过去再测,这样往往6会事半功倍。 当对多点房屋进行采点时, 有时一些拐角会被挡住, 同时支站过去测有没意义, 此时应在此拐角一边延长线上的某处采一点,在用钢尺量出此处到拐角的距离并及时标注到草图上。对于一些电杆、 通信杆、路灯等地物棱镜无法放置正中,此时采点时应该采用偏心去采; 对于一些直径较大的烟囱、广告牌等应该在其外围采集三个点。 有时会遇到些家中长期无人在家,工厂长期关门, 跑镜员无法进去摆棱镜的情况, 此时应在两个测站上对其一个拐角进行水平角测量,使用方向交汇的方法交出其拐

25、角点。对于钢尺无法去量距时应用测距仪去测距。此外在采集碎部点的同时要按规定将高程点进行采集,直接在编号前加上一个字母以示区就行了。8、地形图的绘制8.1 图形文件的生成及编辑为了保证数据的统一性, 本次测量地形图数据格式采用为dwg 格式,成图软件采用南方开思自动化公司的 cass6.1多用途地形测绘与管理系统 软件生成。该软件主要适用于各种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地籍图地物平面图等的野外数据采集和图形的编辑与绘制,其基本工作流程图如下:野外数据采集、野外手绘草图图形文件生成交互式计算机图形编辑图形绘制数据存贮和管理8.1.1 数据处理首先将野外采集的碎部点数据,通讯至微机(使用cass6.1中的

26、通讯功能,将外业数据形成 zb.txt格式) ,然后检查野外测量数据中有无重点号,有无缺点6号等,对于检查出的错误应及时修改,以保证内业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对于不能直接测量其坐标的地物点, 应根据丈量的距离和已测点坐标间接求出。碎部点坐标准确无误并齐全后,将txt文件转换成 dat格式,再根据野外现场所绘草图,进行内业编码,形成图形连码信息文件。层名表示内容备注0自由层用户层kzd控制点及注记tk图廓sxss水系设施及注记dldw独立地物gxyz管线设施jmd居民地dwmc单位名称注记dgx等高线及计曲线注记dmtz地貌及土质gcd高程点及注记dlss交通设施tercont等高线层zbtz植被及

27、注记assist地物骨架线6defpoints辅助层在 cass6.1中生成图形文件为dwg。之后按图式及规范要求进行编辑、修改、注记等工作。8.2 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为了便于测绘、使用和管理地形图,需要统一地对地形图进行分幅和编号。分幅就是将大面积的地形图按照不同比例尺划分成若干幅小区域的图幅。编号就是将划分的图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 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符号进行编号。矩形分幅的编号方法有坐标编号法、流水编号法和行列编号法。 图幅的编号一般采用坐标编号法。 由图幅西南角纵坐标x 和横坐标y 组成编号, 15000 坐标值取至 km ,12000、11000 取至 0.1km,1500 取

28、至 0.01km。但是在测区不大、图幅不多时, 可在整个测区内按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采用流水数字顺序编号,因此本次就使用了流水编号法。在进行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本次分幅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500,其图幅采用50cm50cm的正方形分幅,图幅编号按图廓西南角坐标值编码,以公里为单位,保留二位小数。x 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同时应选择图幅内主要单位(或地理名称)作为图名。8.3 地形图绘制的基本要求1、地形图的绘制应符合机助制图规范要求。2、地形图各种注记、 地形地貌的符号表示、 图廓整饰等均应符合 图式及规范要求。3、地形绘图的基本等高距为0.5m

29、,图上高程点注记至厘米。4、地形图采用惠普或其它型号的喷墨绘图仪喷绘在专用绘图纸上。方格网的长度误差不得大于 0.2mm ,对角线长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 。68.4 地形图的拼接在较大面积的测图中,地形图是分幅施测的。 为了保证相邻图幅的互相拼接,每一幅图的四边一般应测出图廓外0.51cm 。对地物应测完其主要角点或测至转折处,对于电力线等线状地物应测出其延伸方向。自由图边在测绘过程中应加强检查,确保无误。在布设地形控制点时,应当考虑到图边的需要,如果图廓边没有足够的控制点, 可增加图边公共测站点, 利用公共点测图将有利于相邻图幅的拼接,有利于提高测图精度。9、提交成果及资料当整个工程结束

30、后,需提交的资料包括:1、项目设计书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2、数据文件,包括图廓内外整蚀信文件原始数据文件等;3、图形或影像数据输出的检查图或模拟图;4、技术规定或技术设计书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5、1:500 数字化地形图光盘一套;6、检查报告一份。即下表:序号成果名称规格数量备注1技术设计书a44 本都应提交光盘。2控制测量内、外野记录计算资料1 套31:500 分幅地形图、图幅接合表及相关数据(dwg 格式数字线划图)50cm 50cm电子版各两4技术总结a44 本5检查报告a44 本10、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及工作进度计划610.1工作安排方案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技术标准、工作

31、方案和技术方案。并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做好资料成果管理、信息管理、工作协调等工作。10.1.1 工作进度计划本次地形测量工作, 计划于 30 日左右内完成各项任务。 时间紧任务重, 为了在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拟采用控制测量与细部测量同时开展的方式进行,细部测量采用极坐标或坐标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及存储,待控制测量结束合格后,展绘坐标进行连线工作。10.1.2 人员设备配置及要求为按期保质保量完成本次地形测量任务,根据工作量、作业难度、作业时间要求,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给出应投入的人员设备数量:1、控制网选点埋石阶段:分成24 组,每组 4 人。2、控制网测量阶段: 24

32、个组用 24 台仪器在本测区内进行一级控制测量;用水准仪进行四等水准测量。3、 数据处理、图形编辑阶段:每组采用相同的数据处理、 图形编辑软件(cass6.1 ) ,按图式、 规范 、 制图规范、 设计书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图形编辑。4、图形输出、外业巡查阶段:48 人分成 12 组,对绘出的纸图进行外业巡视检查,同时,用全站仪实测地形地物检查点。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这一阶段还应及时复查。这一阶段结束后,整个外业作业结束。5、资料整理阶段:各小组依据数字化规范进行图幅数据加工;指导老师及小组长将控制点点之记、控制点成果表、技术总结、检查报告等材料整理完善,对图面进行 100% 检查,最终提交图件资料、文字资料及数据光盘。6、检查验收阶段:指导老师组织专人,对全部成果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自检报告。610.1.3 工作协调关系1. 项目部要协调好与甲方之间的关系,工程进度及质量等情况定期向甲方汇报,接受甲方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2. 项目部要协调好项目部内部的关系, 包括外业测图、内业成图阶段的工作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