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综述_第1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综述_第2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综述_第3页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综述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综述    【摘 要】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婴幼儿发病为主要对象,以发热以及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为主要特征。本病通常可引起口痛、拒食以及烦躁等多种症状,患儿一般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以及心肌和肺水肿等主要并发症,个别的重症病例病情进展快,容易出现死亡。近几年来手足口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有增高趋势,西药治疗手足口病暂无特效药物,西医临床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还有许多结合抗病毒治疗的报道,包括使用了病毒灵、阿昔洛维等

2、,均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治疗发挥积极作用,笔者就2008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相关综述如下。【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医治疗1 中医病名目前来说,尚未有中医古代文献中有针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是由于本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暴发性以及流行性,同时存在卫气营血传变,因此国内学者认为这种病属于“温病“的范畴。张发平根据当地2-4月所出现的本病流行,病为实热证,考虑到风热邪毒蕴于肺胃所致,当为时疫之属。2 小儿手足口病的病因以及病机张立秋认为手足口病是由于外感时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蕴郁肺脾,同时波及营分,外发肌肤而成。1 高英等认为手足口病因感受到体内的疫毒时邪与内伤湿热蕴结所致,心火炽盛,病位在

3、肺、脾、心三脏;基本病机为外感时邪疫毒,卫表被遏,肺气失宣,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呕吐等。2肖达民等认为本病的病因的由于小儿的时候为纯阳之体,加上嗜食甘肥之品,素体内热偏盛,复感夏秋时令湿热邪毒,主要病因在于心脾积热,湿热蒸腾。另外也有学者认为小足口病是由于湿温治病说而导致的,湿温病是由于感受到湿热病邪引起的属于“温病”、“温湿”、“时疫”的范围。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季节,具有与一般外感不太相同的并发特征。33 中医药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医治疗手足口病具有优势,手足口病属温病范畴,由于湿热疫毒所引起。中医对于温病治疗卓有成效,早期干预能够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3.1 辩证论治根据手足口

4、病的起病、病程以及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温病学“湿温病“范畴。手足口病系外邪所致病证,当具有外感病证的邪正消长特点,而分为邪盛初期。依据病程来辨别邪正消长的情况,一般初期邪在肺卫,继而邪及气营而见疹,终则邪减正复而向愈。王玉光等4 主张分心脾积热以及湿热交阻等2证来治疗。解晓红5根据感邪轻重以及患儿的体质的虔实,将手足口病等分为热毒炽盛、湿热并中以及脾虚湿中等3型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3.2 分期论治临床上通常将发病阶段的患儿(手足口病)进行分期管理,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一般来说,根据手足口病的阶段,主要可以分为手足口病的疱疹性咽炎阶段,神经受累阶段、心肺衰竭阶段以及生命体

5、征稳定阶段等几个阶段。例如在神经受累阶段,该患儿主要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以及体征,包括诸如头痛、呕吐以及精神较差等,应该密切观察呼吸、脉搏、如有呼吸加快等症状,应该尽早进行气管插管,并随时准备应用呼吸机。3.2.1 中成藥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邓颖6运用康复新液外擦、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由金银花、玄参、石膏、连翘、板蓝根、黄芩、甜地丁、龙胆草、知母、生地黄、栀子、麦冬、牡丹皮、赤芍组成)治疗手足口病54例,并设对照组50例。赵宏宇7运用敖东银翘解毒水口服液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3.2.2 中药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由邪犯肺脾、湿热蒸盛所引起的。利

6、用重中药注射液来治疗手足口病有一定的效果,注射用双黄连由连翘、银花以及黄芩所提取制成。方中银花甘寒,为君药、黄芩苦寒善请肺炎之实热,连翘有清热解读之功效,为臣药,三药合用,清热解毒之功。84 手足口病的中药外治4.1 内外合治宋文娟等利用院内制剂导赤合剂联以及锡类散治疗普通型的小儿手足口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给予患儿口服导赤合剂(我院自制的药剂,处方为生地黄12g,灯芯曹3g,通草3g,竹叶5g,滑石10g,生甘草10g),治疗一个疗程之后以评价其的疗效。4.2 重症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手段一般需要限制患儿的液体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治疗,每次0.5-1.0 g/kg,每4-8小

7、时1次,20-30分钟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联合呋塞米治疗。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如甲基泼尼松龙1-2 mg/kg或地塞米松0.2-0.5 mg/kg,病情平稳后,尽早减量或停用。5 体会总体来说,中医药在防治小儿手足口病中,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通过不同的治法,作用于诸多环节,具有确切的疗效,值得深入研究。临床观察文献中有一部分存在统计学处理上的错误,如有些文献中未设对照组,或设有对照组而未按随机原则分配受试对象等,科学严谨性不高,使得此类临床观察文献结果的可信度大大降低,不能准确指导临床施治。参考文献1 张立秋,加味解毒散治愈手足口病58例j. 中医药信息,2000(2): 242 高英,朱吉惠,中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0例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7):632-6333 肖达民,刘艳霞. 清心导赤散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0例j. 新中医,2002,34(8):514 王玉光,陈凤欣,手足口病中医证治述要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0):45-465 解晓红,小儿手足口病的辩证论治j.中医药研究,2000,16(1):156 邓颖.康复新液与清热解毒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