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物理力学知识归纳一、长度测量1 长度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刻度尺。2、长度的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卩 m)、纳米(nm)。3、米是长度国际单位的主单位。4、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零刻线、量程、分度值。5、刻度尺的使用:(1、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2、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6、 读数-有效数字读法(1、了解刻度尺的分度值;(2、读出长度末端前的刻线读数;(3、多余部分自己估读;(4、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7、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8、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速度、路程和时间1、 物
2、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宏观运动),简称运动。(微观运动在热学部分复习)2、参照物的定义:说物体在运动还是静止,要看以另外的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 照物。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4、 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5、匀速直线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6、速度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v=s/t7、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1、单位:米/秒读作米每秒千米/时读作千米每时(2、单位换算:1 米/秒=3.6 千米/时8、速度值的物理意义:例:7.2 米/秒:一个物体
3、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1 秒内通过的路程是 7.2 米。变速运动定义: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平均速度,它等于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9、平均速度10、 路程和时间的计算(1、计算路程、时间、速度。(2、计算路程、时间、速度的比值。(3)多段路程、时间、速度的计算。(4)过桥及往返问题。三、质量和密度1、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常用单位:t、g、mg2、 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 性。3、质量测量:日常生活中常
4、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 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 计算出物体质量。4、密度(1)定义: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 公 式: _ ;变 形_? _(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 g/cm3。33333333单位换算关系:1g/cm =10 kg/m ; 1kg/m =10-g/cm。水的密度为 1. 0 x10 kg/m,读作 1. Ox10?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 . Ox10?千克。不变,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5、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 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4)理解密度公式同种材料,同种物质,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物质密度p与质量 成正比。(5)图象:如图所示:5、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1) 、量筒与量杯的特点及使用方法。(2) 固体密度的测量:(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2)用量筒或量杯测出固体的体积;(3) 计算出固体的密度。(3) 液体密度的测量:用天平测出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倒入一部分液体到量筒或量杯中,测出倒入液体的体积;用天平测出容器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并计算出倒入量筒或量杯中液体
6、的质量; 计算出倒入量筒或量杯中液体的密度,也就是整个液体的密度。四、力和运动1、力(1) 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3)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4)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 测量: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重力、弹力、摩擦力(1) 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计算公式 G=mg 其中 g=9. 8N/kg 它表示 质量为 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9. 8N。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
7、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2) 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3) 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 时,就会在 接触面 上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就叫摩擦力2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3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受到的压力。3、牛顿第一定律(1) 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_(2)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 体都将做 匀速直线运
8、动。4、惯性(1) 定义: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叫惯性。(2)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 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5、二力平衡(1) 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2)受力平衡的物体的状态:保持 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_五、压强1、压力(1)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叫压力。(2)接触面受到的压力
9、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2、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叫压强。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F22定义式P,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m)S(4)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 3、液体压强(1) 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 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3)液体压强的规律:1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计算公式:P gh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 P
10、a g : N/kg h : m(5)规律F=G FG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P gh(1)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gh(2)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3)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wG容器(4)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S在处理液体问题时一般先求压强,再求压力;在处理固体问题时一般先求压力,再求压强。5、大气压(1)概念: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2) 产生原因:因为 空气受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 大气压的存在一一实验证明:历史上著名的实验一一马德堡半球实验。(4) 大气压的实验测定: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证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
11、cm 水银柱所产生的液体压强。即:1 标准大气压=760mmHg=76cmHg5=1,01x10 Pa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 3m2将实验用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 高度不变,长度变长。(5) 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 减小,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6) 测量工具: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叫气压计。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得地方压强大。(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12、六、浮力1、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叫浮力。(2) 方向:竖直向上(3)产生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4) 计算方法:称量法(示重法): F浮=G- F用于密度比液体密度大的物体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漂浮、悬浮时,Fs=G4阿基米德原理:F浮=6排=口排g 或 F浮=p液V排g(5) 浮沉条件若物体沉底, 则F浮G,物液若物体漂浮, 则Fs=G,物液若物体悬浮, 则Fs=G,物液若物体上浮, 则F浮G,物液2、浮力应用(1) 轮船: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
13、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 多的水。(2) 潜水艇: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3) 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4) 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七、简单机械1 杠杆(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 平衡条件: 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写成公式 FlLl=F2L2也可写成:2、滑轮(1)定滑轮:1实质:等臂杠杆2特点:使用定滑轮 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
14、动力的方向 。3绳子自由端移动 5尸=距离 SG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VF=动滑轮移动 VG(2)动滑轮1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2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 2 倍的省力杠杆。13绳子自由端拉力F (G物G动)距离 SF=2S动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VF=2V动3、滑轮组1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12绳子自由端拉力F (G物G动)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绳nS动。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V绳nV动4、功(W(1)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单位:焦耳,1J=1N- m 把一个鸡蛋举高 1m 做的功大约是 0. 5J(3) 功的计算:W=FS5、功率(P)(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F1/F2=L2/L1。(3) 公式:(4) 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 MW1kW=10W 1mW=10 W竖直滑轮组: 当忽略绳子重和摩擦时:G物1G物G动1 G动/G物7、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8、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战演练: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1)
- 儿科急救考试题库及答案
- 数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 工艺设计面试题及答案
- 培训上岗考试题及答案
- 解剖生理考试题及答案
- 煤矿就业考试题及答案
- 航天党员面试题及答案
- 陕西省安全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素描几何试题及答案
- 水土保持方案投标文件技术部分
- 老挝劳务合同范例
- 空白+彩色世界区域地理填图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完整退役军人安置条例课件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下(包虫病、其它寄生虫病)
- 2024青岛版数学一上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快乐课堂第一课时(1-5数的认识)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024年A级 6月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真题
- JT-T-325-2018营运客运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 2017智慧树创意学经济期末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