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_第1页
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_第2页
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李维新姜勇校本课程应立足学校实际,突出办学理念,彰显办学特色。学校如何开发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围绕德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开发。每所学校都有独到的办学理念、独特的校园文化、丰富的德育活动,比如年级日常教育系列活动、广播教育系列活动、升旗仪式、班团队系列活动,习惯培养、寝室文化建设、消防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等。学校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梳理、提炼,开发校园文化和德育活动系列课程。如:秭归县第二高级中学的“大和大气大爱论坛”,归州镇初级中学的“桔圃文学”,杨林镇初级中学的“美丽杨林桥,我的家乡”,郭家坝初级中学的“峡江文化”,

2、 县实验中学的“屈原廉政励志文化”,水田坝镇中小学的“红星在我心中”,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的“国防教育”“我是三峡小移民”,秭归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的“屈原文化”等,都是各校开发的特色德育活动校本课程。围绕地域特色文化和人文史志开发。不同地方、不同学校,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传统的特色文化。学校若善于借用,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秭归县的归州古城文化、屈原故里文化、水田坝马营苏区文化、泄滩革命老区文化、九畹溪文化、磨坪文化、潼庄文化、纤夫石文化等,如果认真挖掘,都能开发出有价值的校本课程。各学校所在区域里的名人轶事也不鲜见,他们或为英雄,或为专家,或为某领域带头人,或为学校、地方做出过有影响的

3、贡献。如新滩的杜镇远、茅坪的徐耀德等,他们的故事可以教育激勵后人,他们的作品可以阅读,他们的精神可以发扬光大。只要学校充分挖掘、收集,同时借鉴一些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就可编撰成校本课程,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勤奋进取、感恩社会。围绕“非遗”项目开发。不少地方都有县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经过筛选、改造可以成为课程。如杨林小学的杨林堂鼓、舞狮,三峡工程希望小学的划龙舟,实验小学的峡江船工号子,驻香港部队秭归希望小学的皮影戏,沙镇溪小学的功夫扇等。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非遗”管理部门联系,知道有哪些项目适合在中小学传承,同时请相关部门配合、支持。另一方面,利用“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整理、授课,特别是要带出自己的教师。很多“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很少而且年龄大,也没当过教师,不可能很好的按课程来教学,所以学校要利用传承人教会学校教师掌握其技能,这样才有可能长期坚持和传承。第三,积极与“非遗”等文化管理部门开展活动,有的可以挂牌传承单位,以促进特色课程发展。围绕特产物品开发。各地都有种植、养殖、制造、生产的特产,从它的起源、变化、作用、营销及发展变化等方面都可以进行研究。比如秭归县屈原镇的桃叶橙,泄滩乡的夏橙,沙镇溪镇的椪柑,郭家坝镇的脐橙,磨坪乡的烤烟、核桃,梅家河的板栗,杨林的魔芋,九畹溪的丝绵茶,茅坪特种养殖的孔雀,归州的水母桃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