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_第1页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_第2页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_第3页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_第4页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瞬变电磁法在巷道掘进中的技术应用    张剑摘 要:随着矿井开采范围增大,受水害威胁的区域增多,开采煤层主要存在底板隔水层厚度较薄,受下伏奥陶纪灰岩水威胁,使巷道掘进存在一定的突水危险性,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因此,在巷道掘进时要提前做好瞬变电磁法探查的必要工作。关键词:瞬变电磁法;巷道掘进;技术应用1 掘进巷道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1 掘进巷道地质情况西翼集中轨道巷位于首采区中部,根据地面三维地震勘探资料分析:该区域地质条件较复杂。轨道巷掘进至364米时可能揭露逆断层f13(h=7m45°),掘进至530米时可能揭露地质异常区

2、。将给巷道正常掘进带来一定影响。掘进过程中可能造成冒顶或片帮,需加强支护。1.2 掘进巷道水文地质情况1.2.1 下伏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影响该含水层为煤系基底。根据三维地震1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隔水层厚度等值线图、奥灰含水层顶界面等值线图、相关钻孔资料以及奥灰含水层等水位线图综合分析,该巷掘进范围煤层底板与灰岩间距8.5m27m;据水文资料分析,该区域奥灰静水位+690+705m,计算得本区域煤层底板为突水系数0.01850.055 mpa/m,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 mpa/m,无突水危险;另外通过1煤皮带巷打钻等情况综合分析,本掘进区域该含水层补给性较差,涌水量较小,巷道掘进不受奥灰水威胁。

3、1.2.2 煤系砂岩裂隙含水层影响该含水层厚度14.1534.20m,单位涌水量0.0001450.0739l/s*m,渗透系数0.003880.0717m/d。水质类型hco3-cl-na型水,矿化度大于0.5g/l,富水性弱。根据1煤集中皮带巷实际采掘过程中揭露,该含水层在掘进过程中会有少量顶板淋水进入工作面,随时间增加会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对正常掘进无影响。2 探测目的和任务为保障西翼集中轨道巷安全掘进,对西翼集中轨道巷g5点前17.4m处,掘进前方100m范围内煤岩层赋水情况进行全面探测。3 瞬变电磁法简介3.1 方法原理简介瞬变电磁法简称tem,利用不接地回线(线圈)向被测地质体发射脉

4、冲式电场作为场源(一次场),以激励被测地质体产生二次场,在发射脉冲的间隙利用接收回线(线圈)接收二次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从接收的二次场数据中分析出地质体异常导电体的位置,从而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3.2 仪器设备、型号、性能本次探测使用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工作时发射电流为4.5a,频率6.25hz,发射线圈1.5m×1.5m×10匝,接收线圈20匝。发射线框和接收线框分别为匝数不等、且完全分离的两个独立线框,以便与含水异常体产生最佳耦合响应。4 工作面数据采集4.1 技术要求井下探测前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实际操作训练,学习规范和探测设计,掌握探测技术要点,使员工做到心

5、中有数;探测前完成仪器的测试,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探测成果必须保证精度,测点点位必须准确;瞬变电磁线圈按照一定的方式安置,并做到方向准确、固定牢固等;数据采集前背景电阻率调查;严格按照设计说明书所规定的观测系统进行观测,当测点周边存在无法排除的障碍物时,可在不影响观测效果的前提下对观测系统进行适当调整并及时记录,以便后续处理;在每个观测点进行记录前,排除可能存在的干扰;由于周边环境、仪器故障等因素导致观测数据受到干扰或出现异常,应及时查明原因,排除干扰,并对该测点进行重复观测,确保观测数据真实有效;观测完毕后,操作员应对数据及时进行整理、检查,并转存到计算机中,确认无误后进行备份;加强室内资料

6、整理,对记录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并查处问题原因。并做好观测系统图等基础资料的检查验收,为资料处理提供完全准确的原始资料和图件。4.2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用于探测的瞬变电磁仪,要具有煤矿安全标志,并具有国家指定部门颁发的仪器设备防爆证书,要经有关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下井工作;到达工作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确认,确定安全后方可进入;仪器在运输和探测过程中要注意防震、防淋、防潮、防暴晒、防腐蚀;严禁在井下充电、拆卸检修仪器。物探人员严禁站在皮带或溜子上进行采集数据;物探人员严禁进入无风、空顶区域作业;作业期间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确保人员安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3 数据采集情况4.3.1 观测系统设置为

7、探清西翼集中轨道巷g5点前17.4m处掘进前方100m区域范围赋水性情况,本次采用瞬变电磁法进行勘探,有利于最终解释成果的稳定。本次探测确定西翼集中轨道巷g5点前17.4m处布置测点,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共对迎头11个方位进行探测,每个方位根据法相倾角不同分为2个方向。控制探测长度为100m。4.3.2 现场采集工作量统计本次探测由左帮开始至右帮探测范围为0°-180°,共11个方位。每个方位根据法相倾角不同,分为顺层0°方向,底板30°方向。共计22个物理点。4.3.3 探测试验情况探测前,对现场背景电阻率进行了测试,测试试验显示背景电阻率对探测结果影

8、响较小。5 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评价5.1 井下工作量完成情况本次探测,共计完成瞬变电磁测点22个物理点,达到设计要求。5.2 井下探测施工质量评价瞬变电磁法属于电磁法类,易受金属及水体等干扰因素的影响。探测过程中,由于现场某些测点存在金属铁器,因此对采集信号有一定的影响,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应考虑干扰因素对其影响。6 数据处理及解释6.1 数据处理分析本次瞬变电磁数据采集采用1.5m×1.5m线框,叠加次数30,发射频率为6.25hz;测点坐标主要是指瞬变电磁测点坐标(x,y,z),根据现场情况,所采集的瞬变电磁数据使用ycs200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拼接。处理时,选择合适的坐标点作为工作面瞬变电磁探测坐标原点;对明显异常数据进行曲线校正,使之符合瞬态电场规律;設置并修改道参后,查看观测系统是否与现场布置一致;经过上述处理后进入视电阻率计算模块。在计算完视电阻率后进行成图;为了更好区别视电阻率高低,使用不同颜色表示视电阻率值大小,其中冷色调表示视电阻率为低阻区,暖色调为视电阻率相对高阻区。6.2 探测成果解释根据施工设计,完成瞬变电磁法施工。经过室内数据处理,得出各个探测断面的视电阻率剖面图。依次用蓝色、绿色、黄色、红色表示低阻到高阻的变化趋势;蓝色表示低阻,赋水性可能性较大,到红色时表示高阻,岩层含水性较弱;受电位自然衰减,距离探测点较远的位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阻所示。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