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_第1页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_第2页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_第3页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_第4页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谈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    赵小雅摘要:京剧作为我国五大核心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京剧旦角代表人物梅兰芳先生的成就有目共睹,不仅促进了其他流派的发展,也推动了京剧的创新发展,为其带来了宝贵的财富。本文主要对京剧的起源发展和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概述,由此谈到旦角梅派的艺术特征及其影响。关键词:戏曲;京剧;梅兰芳一、京剧概述(一)起源历史京剧又称平剧,是我国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之一,有“国剧”之称,分布的地区主要是以北京为中心。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

2、。京剧的前身是徽班,它以唱吹腔、二黄为主,主要在江南一带流行。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徽班与其他剧种相互融合、交流渗透,其中也搬演了一些昆曲的艺术特点。因此京剧就是在徽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演变而形成的。而四大徽班进京可以说是形成京剧的标志。在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二)艺术表现形式京剧在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都有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京剧的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主要声腔是

3、“二簧”和“西皮”,这两种唱腔在曲调、风格中有明显的不同。“西皮”在板式上是眼起板落,即敲鼓开唱,打板收音,曲调比较轻快明亮。而“二黄”则是板起板落,开唱与收音都在打板上,曲调比较低沉婉转。京剧的伴奏分为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的主奏乐器是胡琴,武场的主奏乐器是鼓板。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是唱、念、做、打,戏曲演员从小就从这四個方面进行训练,被称为京剧表演的四项基本功。虽然每个演员擅长的方面不一样,但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功。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七行,后来主要为生、旦、净、丑四大行,每一种行当内又有细致的进一步分工。舞台上的角色是通过在化妆

4、、服装各方面上加以艺术修饰,来诠释所扮演角色的性格、职业以及社会地位等。京剧最大的特色就是脸谱,通过颜色来代表这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可以使观众能更好地理解剧情。如红脸的角色有关羽,代表着正面人物。相反,具有反面人物特性的是用黄脸或者白脸表示。(三)剧目京剧的题材和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有文武戏、对儿戏、唱功戏等,表演内容主要是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在戏曲工作者和戏曲演员的共同整理修改下,愈多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被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例如著名的有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空城计等。二、京剧梅派的艺术特征京剧的流派有很多。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

5、须生”的说法。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京剧老生演员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创立了各自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被称为“前四大须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高庆奎先生因为嗓疾而渐渐退出舞台,后由谭富英取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余叔岩先生和言菊朋先生先后逝世,随后杨宝森、奚啸伯两人的名誉声望越来越大,影响力也随之扩大,于是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被称为“后四大须生”。京剧史上,还有一个“四大名旦”的说法。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四人。梅兰芳先生被称为“四大名旦”之首,他的名声家喻户晓,只要一提到京剧,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梅兰芳。“移步不换形”是梅兰芳对于京剧的唱、念、做、打改革创新的

6、根本原则。“移步”指的是梅兰芳在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及剧目的发展创新,而“不换形”是说梅兰芳并没有另辟蹊径,完全打破原有的规则。他都是在京剧的传统审美上进行改革创新,遵循原本的艺术理念、艺术特色。(一)唱腔梅兰芳的唱腔,是梅派表演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梅兰芳遵循前辈陈德霖的传统规范,在此基础上,开辟了一条自己的创新发展道路,他将正旦、花旦和刀马旦的表演特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唱腔形式。梅葆玖曾经说过“梅兰芳的艺术就好像是一座水晶球。它透明而无杂质,你从每一个角度去看,它都是圆的、完美的,它好像没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个没有特点,恰恰就是它最大的特点。”梅兰芳的代表作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从

7、这些作品中能明显地感受到音色圆润、旋律舒展是他的最大特点。落音是指唱腔中换气前的收音处,在主干音后加上一个下行三四度或者五六度较短较弱的音,没有固定的音高,只是一种下滑音感觉,如同一种语气。这种落音能更好地表现女性角色的娇滴柔弱。如在贵妃醉酒的曲调上进行了一些小的变动,删改了个别的落音,不仅使得唱腔优美流畅,也更好的凸显了角色的形象。梅兰芳在旦角的演绎上可以说是炉火纯青,除了唱腔圆润的特点外,还有他给观众展现的大方、朴素的气质,这种气质使得他的唱腔具有感情的自然流露。虽然梅派唱腔在四大名旦里看似最为朴实,但也是最难学的,简练的腔式自然到恰到好处,微妙到增一分太过,少一分则太弱。梅兰芳在创新传统

8、唱腔的同时,还创造了新的套式,即在曲目中将不同板式或唱腔进行连接,如穆桂英挂帅。(二)舞美梅兰芳的舞蹈给人呈现出一种雍容华贵,细腻圆润之美。根据人物性格、剧情的需要,梅兰芳设计出了各式各样的程式动作,经过在舞台上的不断实践完善,他的舞蹈整体圆润自然,不论从哪一个角度上去看都会给观众带来一种美好的感受。由于梅兰芳非常重视外形结构之美,因此他把古典舞蹈融入进京剧表演之中,从汉赋、唐诗描绘舞姿的篇章中整理出各类古代舞的名称,如嫦娥奔月的花水袖舞、霸王别姬的剑舞、西施的羽舞等。梅兰芳在旦行艺术上独树一帜,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其唱腔、表演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同时也促进着其他

9、流派的创立与发展。三、总结以梅兰芳为首的京剧四大名旦对男旦表演体系进行了精进的加工与改造,将“外形结构之美”与“内涵意境之美”的双重融合,使得男旦成为戏曲表演中最高典范之一。男旦作为京剧的重要特色之一,不可或缺。谈京剧,离不开梅兰芳,他作为男旦的代表人之一,不仅推动了京剧的创新发展,在国际影响上也广为人知,也为京剧的表演艺术带来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参考文献:1季国平.“戏曲”释义j.中国戏剧,2017(9):50-51.2熊露霞.试论京剧音乐的平衡性j.人民音乐,2013(3):52-54.3刘祯.论梅兰芳表演理论及体系舞台生活四十年个案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