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河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_第1页
浅析河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_第2页
浅析河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_第3页
浅析河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河道治理思路与技术措施    付建新摘要:城市水体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其治理路线的核心可归结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具体来说就是把“控源截污”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根本措施和前提;把“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作为中心思想;把“控源为本,截污优先、科学诊断,重在修复、建管并重,强化维护、综合施治,协同推进”作为基本原则。关键字:河道治理、生态修复、微生物技术、水体自净一、总述由于我国很多地区前期雨污不分流,工业废水直接排放河体。造成城市水体污染,甚至发黑发臭。黑臭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其治理路线的核

2、心可归结为“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具体来说就是把“控源截污”作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的根本措施和前提;把“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作为中心思想;把“控源为本,截污优先、科学诊断,重在修复、建管并重,强化维护、综合施治,协同推进”作为基本原则。二、治理思路1、控源截污河道污染,大多都有外部污染源,或为生活污水排入,或为工业污水排入,当排入河道污染物总量大于河道的自净能力时,污染物机会积累,积累到一定时候就会发黑发臭,形成黑臭河。所以外部污染源不控制,河道再治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控制外部污染源是一项复杂长久的工作,一般由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实施。2、内源治理

3、内源治分为水体治理、底泥处理。对于水体治理可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修复技术即在河道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使水体达到理想的效果;异位修复是通过泵把河水抽吸出来通过一体化设备单独处理,达到理想的效果后再排入河道中。对于底泥处理,一些河道由于污染严重,河底会积累一层底泥,发黑发臭,甚至会冒泡,主要是发生厌氧反应,产生沼气所致。对于污染河道的底泥,一般可通过人工清淤或专性微生物消解来处理。3、生态修复河道水体通过内源治理后,需进一步做生态修复。主要措施有利用多孔透水透气性生态材料,如多孔混凝土砖铺设生态岸线、堤岸,道路边坡等辅以根系发达的植物种植。三、河道治理技术措施1、河道曝气生态净化水生生物

4、为主体,辅以适当的人工曝气,建立人工模拟生态处理系统,以高效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改善或凈化水质,是人工净化与生态净化相结合的工艺。该工艺实用污染较轻的水体,优点是能快速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缺点是曝气工程量大,施工复杂。如采用新型太阳能曝气设备,虽然工程量小了,但设备投资增大,经济性降低。2、污水稳定床(氧化塘)处理技术利用重力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水生动植物的吸收多种途径来净化水体。该工艺需要人工修整建成池塘,设置围堤和防渗层,依靠塘内生长的微生物来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主要利用菌藻的共同作用。该工艺工程量较大,需要对河道修整,建设池塘等,投资费用较高。3、底泥生物氧化技术该工艺适用于黑臭水体,

5、且有较多底泥沉积。原理是土著微生物定向扩增,就地大量繁殖土著微生物氧化底泥,通过靶向给药技术直接将药物注射到河道底泥表面,对河道黑臭底泥进行生物氧化,通过土著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净化水质。该工艺优点是不需要人工清淤,节省大量劳动力;缺点是微生物药剂成本较高,微生物消解底泥需要周期较长。4、多功能河道生态工程修复将城市河道设计成具有多种自然景观和生物类群,景观与净化功能并存的河道净化系统,是一项利用多功能河道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的生态工程技术。优点是该工艺基于长效治理,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缺点是该工艺投资成本高,建设费用也高。5、异位处理技术该技术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通过泵把污染水提升至一体化处理

6、设备处理合格后排放回河体。该工艺适用水体总水量不大,污染严重的水体。优点是快速达到效果,缺点是水体总水量受限制,一体化设备投资费用也高。6、原位选择性激活生态修复技术该技术是把激活原位微生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益生元(碳源、微量元素、酶及其他载体)通过纳米技术及微包覆技术制成均匀颗粒,投放在人工建立的繁殖平台上,把这些营养物质提供给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益生菌,这些微生物被连续不断激活并因不断被提供能量和营养而可以大量连续繁殖。通过这类微生物进行有氧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除磷、以及建立高效食物链来降解水体中富营养物质。该工艺的优点是筛选的微生物来自自然水体,不会新引入微生物,对水体安全性较高,不仅

7、可以降低水体中的n、p、cod浓度,而且可以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同时可以去除底泥中的有机物(底泥中的有机物去除率最高可达到50%以上),减少了河床和河底的底泥体积。可以通过控制激活微生物所需营养元素来调控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以适应不同水环境的生态修复要求。该技术选择激活的是有益微生物,同时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 原位修复速度快,1-2个月消除水体黑臭、2-3个月恢复水体生态,运行6-12个月后水质可提升一个类别。设备操作运行简单,直接漂浮水面,绳索固定即可。2-3个月检查一次修复剂是否需要投加。投资及运行成本较低,视水体污染程度每平方米每年只需要30-120元。四、总结尽管水体修复技术种类较多,但归根到底要达到长效稳定,首先要控源截污,只有把外源污染物截住,才能保证水体不被再次破坏。其次是修复水体,根据水体污染程度选择适合的技术,辅以植物建立良性生态圈,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参考文献:住房城乡建设部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检查井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