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_第1页
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_第2页
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_第3页
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_第4页
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认知视角下英语缩略语的转喻思维    赵源源【摘 要】当今世界,无论是在政治报导、商务报刊、外贸函电、科技文体还是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随处可见缩略语,它的出现是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产物。英语缩略语作为语言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简洁的语言形式,既突出重点,又节省篇幅,以最小的空间表达有效的信息量。很好的符合了lamgacker(1977)提出的经济最大化和信息最大化原则,即在传输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最少的语言单位输出最大的信息量。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中的理想认知模型视角对英语缩略语所运用的转喻思维进行探讨和分析,更好地理解缩略语的成因

2、和发展。【关键词】缩略语;理想认知模型;转喻思维:h3 文献标志码:a :1007-0125(2016)11-0244-02引言在政治经济及生活类的英文报刊中,随处可见英文缩略语,人们如何能够将一个复杂的词组或句段压缩或节略成形式简单的缩略语后仍然能够保持其原意不变?这些英语缩略语的认知思维基础是什么?认知语言学认为,这是由于人类普遍具备转喻思维的能力,即人们能够通过转喻思维由某事物联想到与之相似或相关的事物,常常表现为部分代替整体的关系。英语缩略词就是人们运用认知转喻思维模式对语言形式进行的一种部分代整体的转喻,从而实现语言交际的经济最大化和信息最大化。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大量使用

3、缩略词以达到快捷,省时目的。通常情况下,缩略词可分为如下几种:首字母缩写词、截短词、拼缀词、谐音缩略词及代号缩略词等。一、理想认知模型理想认知模型(简称icm) 这一概念由lacoff于1987年在范畴理论(categorization)基础上发轫。他认为范畴与理想认知模型相关,而这一模型是对于世界认知理论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体验。理想认知模型指导认知过程如范畴与推理。如利用理想认知模型来分析 “bachelor”这一概念时,它包含了一系列与婚姻制度及适婚年龄等信息的结合,在理想认知模型下,“bachelor”这一概念被理解,因为理想认知模型锁定的背景框架被理想化。王寅认为icm是指在特定的

4、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的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较为完整的,理想化的理解,这是建立在许多认知模型(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完型(王寅, 2005)。王文斌则认为icm是指人类对客观现实的一种抽象表征,而这种表征并不涵盖对客观对象的一切细节。icm之所以是理想化的,是因为icm是对一系列经验的抽象而不是对某一特定经验的具体反映(王文斌,2014)。依据icm不同的结构形式,lacoff认为icm主要有五种结构类型,即:命题模型,意象-图式模型,隐喻映射模型,转喻映射模型及符号模型。在这五种认知模型中,其内在联系为:命题结构模型属于客观模型,意象

5、-图示模型是隐喻模型和转喻模型形成的主要内容和基础,而隐喻映射和转喻映射模型则是对前两个模型的扩展,符号模型则是其它四类概念性结构的语言表达工具。二、转喻映射模型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属于我们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是基于人类实践经验,从而对我们的思维和行动进行一种系统和总体的构建方式。lacoff认为转喻如同隐喻在本质上都是概念化的,是一种概念化现象,属于同一认知域内的内部映射,这种转喻映射建立在实体之间的邻近性原则上。lacoff和johnson以“she is a pretty face”为例,由于我们从看一个人的面部而可以获得关于这个人的基本概念和信息,从而阐述了转喻的实质是一种概念化现象。

6、理想认知模型下的转喻映射原则为:在同一个认知域中用比较易感知的部分来理解整体或者整体的另一部分,反映了一种以偏概全的蕴涵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列举evans和green关于转喻现象的实例来论证:the ham sandwich has wandering hands.试想这一句话出自于餐馆里两个服务员的对话,那么ham sandwich所表达的就是一个转喻:两个概念实体相联系在一起,其中一实体(ham sandwich)代表另一实体(customer),转喻所表达的概念关系是“x 代表 y”,这两种实体之间的转喻映射建立在邻近性原则上,我们通常称之为毗邻性,指的是两个实体之间一种紧密或直接的关系。

7、这也就解释了上述例子中服务员为什么能用火腿三明治来指代顾客,因为顾客和火腿三明治之间存在着一种直接的经验关系。(一)转喻模型下关于英语缩略语的探究lacoff认为转喻是一种概念化现象,缩略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概念符号,与源语概念意义相同,通过选取源语形式的突显部分来替代源语,可以看作是形式与形式之间的转喻或替换关系,缩略词构成过程遵从认知的突显原则,投射的要素为词语的主要信息。这种用缩略表达的过程就产生了同一认知域内的内部映射,用符号表示为:forma-concepta for formb-concepta如用“exam”替代“examination”,在此过程中,缩略语与源语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

8、(stand for),此时源语与缩略形式之间构成转喻映射关系。而这两种概念形式之间是以邻近性原则为基础的部分代整体的蕴涵关系。三、缩略语的转喻过程转喻通常分为“整体代部分”“部分代整体”或者“部分代部分”等关系。就缩略词来看,通常是选取源词语形式的核心部分来替代其完整形式,如选择部分音节替代一整个词 “ad”替代 “advertisement”,或者首字母代替整个词组如“un”替代“united nations”。因此与源词语之间所涉及的应属于“部分代整体”的关系。根据认知语言学突显原则,处于焦点的信息得以突显,而非焦点信息通常背景化。缩略词构成过程中也遵循这个原则,即在投射过程中,即保留词

9、语中能够承载整个词语的信息主体部分,使其核心意义得以突显。如 “examination”一词中突显信息为“exam”。故其缩略形式保留“exam”而非 “nation”,通常如果一词在英语中出现频率较高或者意义不具有典型代表性,换句话说信息不够突显,则这部分通常被省略,如“aeroplane”中 “aero”意为“空气”,在这个词中代表性不高,主体突显信息没有“plane”强,因此通常我们会保留“plane”,而非“aero”。 在概念不变的情况下表达形式发生改变这种转喻通常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首字母缩写词、截短词、拼缀词、谐音缩略词及代号缩略词等。(一)首字母缩写词:即通过组合每个词的首位字

10、母构成新词或者是专有名词的形式。如:un for united nationsvip for very important person这类通过截短词来表达转喻效果的词通常用在机构组织上。(二)截短词:截割词首部或者尾部的缩略词,即截取词的首部,或者留下词的尾部或者截取词的尾部而留下词的首部而构成的缩略词,用符号表示为:ab-a或者ab-b;具体如下示例:1.后截法:examination-examgymnastic-gymadvertisement-ad2.前截法:telephone-phoneairplane-planerobot-bot3.中截法:refrigerator- fridge

11、influenza-fluepajamas-jammies(三)拼缀词:与截短词不同的是,拼缀词是把两个词各截取一部分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词,通常分为三种拼缀方式:将前一单词的前半部分与后一单词的前后部分或者整体有选择性进行拼缀,用符号表示则为ab+cd=ac或ab+cd=ad 或ab+cd=acd。具体示例如下:1.前词前半部分+后词前半部分:comsat-communication satellitehitech-high technologysitcom-situation comedytelex-teletype exchange2.前词前半部分+后词后半部分:agrimation- ag

12、riculture automationcamcorder- camera recordercobot -coorperate robotdramedy-drama comedy3.前词前半部分+后词整体部分:medicare-medical caresit-tragedy-situation tragedytelescript-television scriptdocudrama-documentary drama(四)谐音缩略词:是指用一个字母或者由多个字母及数字结合从而产生与原词读音相同或相似的缩略词,如:u-youv-weic-i seeasap-as soon as possible

13、(五)代号缩略词:指一个字母或者字母与符号结合来代替一个单词或者词组的意思。s-sumvs-againstcf-compare sbe.g-example-at结语缩略语是对长而复杂的源语形式上的简化,与源语意义相同,表达高效省时。其多样化的构成方式、能产性强使得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以不断被创造和运用。运用理想认知模型下的转喻映射模型来探讨英语缩略语的产生机制及转喻效果,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去理解并将英语缩略语所带来的效益最大限度地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参考文献:1吴迪龙,赵艳.icm视域下语义省略的认知解读j.外语电化教学,2010,(05):70-73+79.2王文斌.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本质、结构类型及其内在关系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03):9-15+94.3王寅.二山之石,必可攻玉认知语言学中的icm理论在语义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