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f丈;i #七爭F FU UJ JI IA AN N A AG GR RI IC CU UL LT TU UR RE E A AN ND D F FO OR RE ES ST TR RY Y U UN NI IV VE ER RS SI IT TY Y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福建省贸易条件分析及其改善对策研究学 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专业年级: 2004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041471167_姓名:高双溪_指导教师、职称:_Submitted time:Jun e10, 20082008 年 6 月 10 日Study on the An alysis and the Improve
2、me ntsOf the Terms of Trade of Fujia n Prov inceCollege: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 Tourism CollegeSpecialty and Grade:Grade 2004, Intern ati onal Econo mic and TradeNumber: _041471167_Name: _Advisor: _Submitted time:Jun e10, 2008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1 福建省对外贸易现状. 11.1 发展步伐加快但增速低. 21.2 一般贸易赶超
3、加工贸易. 31.3 后起之秀挑战出口主力. 31.4 新兴市场开花. 31.5 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仍不完善. 32 福建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分析. 32.1 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分析. 32.2 制成品贸易条件贸易条件分析. 42.3 初级产品分类贸易条件分析. 42.4 制成品分类贸易条件分析. 52.5 所有产品总体贸易条件分析. 53 福建省贸易条件变化因素解析. 63.1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与人民币升值. 63.2 进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 63.3 外商直接投资角色重要. 73.4 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且进入越加困难. 73.5 市场价格变动. 74 促进福建省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的建议
4、. 74.1 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 74.2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74.3 与周边省份地区进行经济合作. 84.4 依靠技术进步. 8结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1福建省贸易条件分析及其改善对策研究高双溪(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2008 届)摘要: 本文先回顾分析了福建省对外贸易现状,采用拉斯帕尔氏公式对福建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进出口产品贸易条件指数进行测度与分析,可以看出,福建省各类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 表现出不同的态势。本文为此解析了影响福建省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并提出福建省在对外贸易过 程中应积极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开拓新兴市场
5、、加强周边地区合作、依靠技术进步等建议。关键词: 福建省;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数;初级产品;制成品;Stud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Improvements of the Terms of Trade ofFujian ProvinceGraduate 200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 TourismCollege , FAFU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retrospectives and analysis the
6、 status quo of the Fujian provincial foreign trade,and using the formula Lasipaers Fujian province on primary products and manufactures two categories ofimport and export products to the terms of trade index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we can see that thevarious titles in different Fujian province dur
7、ing the terms of trade showed a different trend. In this paper,this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changes in the terms of trade in Fujian province, Fujian province and raised inforeign trade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process of adjustment of product structure, open up new marketsand strengthen coopera
8、tion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rely on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so on.Key words: Fujian province; Terms of trade; terms of trade index; primary products; manufactures;引言贸易条件被称为一国或地区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用以反映该国或该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选取 2000-2006 年为例,参照国际 上通常产品分类法,将福建省工业制成品分为四大类, 即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9、 低技能低技术低资 本密集型产品 (简称低技术产品)、中等技能中等技术中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简称中技术产品) 、高 技能高技术高资本密集型产品 (简称高技术产品)。在此基础上,采用拉斯帕尔氏公式: 即 T=EPnQ/ 刀 PQ,对福建省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初级产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制成 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所有商品贸易条件总指数予以测度和分析。如果T 值上升,意味着一国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1福建省对外贸易现状福建省地处东南沿海腹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一直延续着悠久的对外贸易史。时至今 日,福建省2对外经济贸
10、易事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在保持对外贸易又好又快增 长的同时,着力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向进出口平衡转变。1.1 发展步伐加快但增速低2006 年福建省进出口总额 626.6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出口 412.65 亿美元,增长 18.4%;进口 213.98 亿美元,增长 9.3%;顺差 198.67 亿美元,比上年增加 45.94 亿美元。不管是出口额,还是进口额,福建省从1990 年以来都保持着持续地增长(见图 1),商品进出口总额已从 1990 年的 43.39 亿美元增长到 2006 年的 626.63 亿美元,占全国比重 3.55%,16 年来增 长
11、 14 倍,年平均增长 19%,尤其是 2000 年以来增长迅猛。图 1 福建进岀口Figure 1 Fujia n Import and Export数据来源:据福建统计年鉴(1990-20071990-2007). .虽然如此,但是福建进出口增长速度还不是很理想,只有2002 和 2004 年略高于全国平均增幅之外,其他年份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见图2)。2006 年,福建进出口额较 2005 年增长 115%而全国的平均增幅已达到了123%同时在近几年福建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中,出口仍然要优于进口,使得贸易顺差额越来越大,这是与2007 年国家的对外贸易主题“减少顺差”“进出口平衡”有些相悖
12、。3图 2 福建与全国进岀口增速比较Figure 2 Fujia n compared with the n ati onal import and export growth数据来源:根据福建统计年鉴 (2001-20072001-2007 )和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1.2 一般贸易赶超加工贸易2005 年,一般贸易出口首次赶超加工贸易,成为福建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2005 年,一般贸易出口 167.46 亿美元,而加工贸易出口 162.06 亿美元。2006 年,一般贸易不论是出口还是进口, 都已经超越了加工贸易。2006 年,一般贸
13、易进出口总额达297.47 亿美元2,比上年增长 22.43% ,占全省进出口额的比重由上年的44.65%提高到 47.47%,其中:出口 214.64 亿美元2,增长 28.20%,进口 82.83 亿美元2,增长 9.63%,增幅分别比加工贸易高出18.7 和 0.6 个百分点。1.3 后起之秀挑战出口主力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46 亿美元,增长 13.09%,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达59.61%;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 107.25 亿美元,增长 41.86%;国有企业出口 59.34 亿美元,增长 7.36%。近年来,民营企业 发展迅速,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逐渐成为拉动进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
14、。2006 年全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 118.5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9.09%,高于全省进出口增幅 23.89 个百分点,占全 省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8.91%,比上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1.4 新兴市场开花2006 年,福建省在继续发展传统市场的同时,新兴市场开始开花。全年对亚洲和欧洲市场出口 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对亚洲市场出口 165.75 亿美元,对欧洲出口 96.49 亿美元,分别增长 14.21%和 23.32%;对美国出口增长明显回落,2006 年对美国出口 100.77 亿美元,增长 16.72%,低于上年21.19%的水平;对日本出口仍在低位徘徊,2006 年出口 60
15、.40 亿美元,仅增长 5.0%。2006 年福建对非洲出口 12.8 亿美元, 增长 41.8 %3;对俄罗斯出口增长迅速, 2006 年出口俄罗斯 4.98 亿美元,增长 74.8%。1.5 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但仍不完善2006 年福建省在保持传统商品出口规模的同时,努力扩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商品出口。全年纺织、服装、鞋类、箱包和玩具等五类传统商品出口105.9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19.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类出口保持增长。全年机电产品出口182.13亿美元,增长 1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89.77 亿美元,增长 13.8%1。而从
16、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福建出口商品结构又存在着不合理的一面:从商品结构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带动优势还不突出。2006 年福建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1.75%,比上年下降约 1 个百分点。从出口市场看,福建省出口市场的相对集中度较高,出口的前三大市场是美国、欧洲和日本,4仅对这三大市场出口就占全省出口总额的62.44%。面对日益严峻的贸易摩擦和壁垒,市场拓展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从出口通道看,沿海地理区位优势突出,厦门凸显龙头带动作用。厦门对外贸易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006 年进出口总额 327.91 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 52.3%,其中出口额为 205.08 亿美
17、元,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49.6%5。泉州市增长快速,福州市则增长迟缓。2006 年,福州市进出口总额为 166.47 亿美元,泉州市 54.88 亿美元。显然,福建省的外贸进出口还比较集中于沿海 地区,特别是厦门口岸。2福建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分析2.1 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从福建省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可见,福建省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总体上还是呈现不断恶化的态势。2000-2005 年,贸易条件指数由1.3385 直跌至 0.6457,跌幅达 50% 2006 年才略微回升,贸易条件指数上升为0.6608 (见表 1 )。表 1 福建省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Table 1 The cha ng
18、es of Fujia n primaryproductss the terms of trade index年份出口/亿美兀进口 /亿美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指数200013. 676910. 21791.3385200112. 987410. 08291.2880200213. 687411. 42521.1980200313. 702516. 77920.8166200419. 874127. 75350.7160200521. 520533. 32390.6457200626. 203439. 65100.6608数据来源:据福建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年)数据整理
19、计算而得2.2 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福建省制成品贸易条件表现出了改善态势的特点(见表 2)。2000-2006 年,福建省制成品贸易 条件指数从1.5823 上升到 2.2166,总体上是增长的, 增幅 40%年均增速达 5 个百分点。但是 2002 年和 2003 年福建省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在恶化,特别是 2003 年,贸易条件指数从 1.6190 降为 1.5789。表 2 福建省制成品贸易条件指数变化Table 2 The changes of Fujian manufacturesproductss the terms of trade index年份出口 /亿美兀进口/亿美兀制成品贸易条
20、件指数2000115. 405972. 93251.58232001126. 270976. 95401.64082002160. 037698. 84751.61902003197. 6147125. 15871.57892004274. 0735153. 56931.784652005326. 8990162. 36962.01332006386. 4141174. 32372.2166数据来源:据福建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2.3 初级产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福建省初级产品分类贸易条件具有以下特点(见表3): 一是“食品及活动物”贸易条件起伏
21、较大。2001 年“食品及活动物”的贸易条件指数达到5.2185,较 2000 年该类商品贸易条件呈显著改善趋势,但 2002 年又明显地恶化了,贸易条件指数下降为 4.6122。而 2003 年的改善态势未能延续,2003-2005年该类商品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条件指数从4.9093 直降为 3.9279。2006 年虽然有所回升,但相对于2000 年来看,该类商品贸易条件已经恶化了。二是“饮料及烟类”贸易条件在2002 年一 2004 年“昙花一现”,出现了较强的改善态势,贸易条件指数维持在7 和 8.7 之间。然而2006 年较于 2003 年而言,该类商品贸易条件持续恶化,贸易条件指
22、数从 2003 年的 8.7075 跌至 2006年的 2.0521,跌幅达 76%三是“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出口少,主要还是依赖进口,贸易条件 在 2000-2002年还算比较稳定。而2003-2006 年则显现了恶化的态势,贸易条件指数从2002 年的0.1195 下降为 2006 年的 0.0790。四是“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进口比出口更占有相对优势,贸易条件状况不容乐观。除了2000 年、2004 年和 20005 年贸易条件指数又在 0.1 以上,其他年份都在 0.1 之下,2003 年为最低点,贸易条件指数仅为0.0272。五是“动植物油、脂及蜡”严重依赖进口,出口所占
23、份额很少,表现出糟糕的贸易条件状况。从贸易条件指数来看,指数偏低,2002-2006 年都位于 0.0100 以下。表 3 福建省初级产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变化Table 3 The changes of Fujian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productss the termsof trade in dex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食品及活动物4.84355.21854.61224.90934.75653.92794.1544饮料及烟类3.95133.77857.37508.70758.65734.25212.0521非食用原料(燃
24、料除外)0.14730.11910.11950.08640.07230.07380.0790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0.10050.06870.08350.02720.22140.12990.0875动植物油、脂及蜡0.01900.02010.00320.00740.00230.00860.0034数据来源: :据福建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2.4 制成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福建省制成品分类贸易条件有以下特点(见表 4): 一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2000 年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为4.3002 , 2004 2006 年则分别
25、增至 7.0876、8.6582、9.8834。2006 年与 2000 年比较,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增长130%这说明该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二是“低技能低技术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总体上在不断改善。仅 2000 年、2001 年和 2003 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为 0.7800、0.8074、0.7263 较低之外,其他年份都在 1.00 以上。2006 年较 2000 年而言,贸易条件指数增幅达125%。三是“中等技能中等技术中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显示了逐年改善的趋势。2006 年与 2000 年比较,该类产品的贸易条件指数从 0.5049 逐年增长至 1.0
26、518,增幅高达 108%。这一变化态势表明,福建省制成品中的中技术 产品的贸易条件正在很大改善中。四是“高技能高技术搞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条件总体上呈现 改善的态势,2001 年贸易条件指数为1.1180,略低之外。2001 2006 年,该类产品贸易条件指数6从 1.1880 增长到 3.3081,增幅达 178%。表 4 福建省制成品分类贸易条件指数变化Table 4 The changesof Fujianclassificationof manufacturesproductss the termsof trade in dex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
27、006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4.30024.71695.04185.56057.08768.65829.8834低技能低技术低资本密集型产品0.78000.80741.03520.72631.15251.45741.7601中等技能中等技术中等资本密集型产品0.50490.54830.63020.73140.83250.95881.0518高技能高技术高资本密集型产品1.29531.18801.63371.93412.47843.08173.3081数据来源:据福建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 .2.5 所有产品总体贸易条件指数不难看出,2001 年较 2
28、000 年,福建省所有产品贸易条件呈改善态势,贸易条件指数略微增长0.0471。但 2002-2003 年则显示了恶化的态势,贸易条件指数从 2001 年的 1.5995 直降至 2003 年的1.4888。2004-2006 年,福建省所有产品贸易条件则展现了较强的改善态势,2006 年贸易条件指数已从 2003 年的 1.4888 持续上升为 1.9283 (见表 5)。表 5 福建省所有产品贸易条件总指数变化Table 5 The changes of Fujian all productss the terms of trade index年份出口 /亿美兀进口 /亿美兀所有产品贸易条
29、件总指数2000129.082883.15041.55242001139.223287.03691.59952002173.7086110.27961.57512003211.3173141.93781.48882004293.9476181.32281.62112005348.4195195.69351.78042006412.6174213.97471.9283数据来源: :据福建统计年鉴(2001-20072001-2007 年)数据整理计算而得3福建省贸易条件变化因素解析3.1 国家对外贸易政策与人民币升值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是对外贸易的风向标。从小的方面讲,国家鼓励或限制哪类产品或哪个
30、产 业的进出口,那么这个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就容易受到政策效应的影响。从大的方面讲,国家的对 外贸易发展战略起着主导作用。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 WT0 ,不得不否认这个战略举动对福建、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非常 重大的影响。人世后,我国就可以享受无条件、多边、稳定的最惠国待遇与国民待遇,享受世贸组 织成员开放或扩大市场准入的便利,享受对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品和半制成品的普惠制待遇,外贸出 口的整体环境变得更为宽松自由。举个例子来说,纺织品、服装、鞋类等轻工业产品是福建的传统出口产品。入世后,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出口限额等贸易限制的取消而 大大受利,原来的出口困难的情况也会有所
31、改善。7而近年来,国家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又发生了改变,从注重出口转向注重进出口平衡,从规模速 度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从普遍鼓励出口转向按产业政策鼓励及限制相结合,从偏重货物贸 易转向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协调发展8。2007 年,“减少顺差,追求进出口贸易平衡”成为国家对外 贸易的主题, “优化进出口结构,保持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注重扩大内部消费”则调整为2008 年的工作重点” 。通常,地方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是跟着国家的大方向走,不能与中央的政策相冲突,因 此,国家的一系列与外贸相关的出口退税、进出口配额和加工贸易等政策一旦出现相应的调整,都 会给福建省对外贸易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最近几
32、年,出口退税政策出现结构性调整,取消 和降低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可以说对福建省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冲击甚 大。调整加工贸易政策,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使一些加工贸易企业经营陷入困局。2005 年,人民币汇率重大改革,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 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自改革以来,人民币升值步伐不断加快,进口倒是处于相对有利地位了,但却给福建的出口带来了很大压力,企业出口成本加大,利润变得微薄,不确定性增多,无形中影 响了出口的增长速度。3.2 进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优化2000 年,福建初级产品出口 13.67 亿美元,占出口货物总额的比重 10.
33、59%;制成品出口 115.4 亿美元,占出口货物总额比重 89.4%1。 2006 年,福建初级产品出口 26.2 亿美元,占出口货物总额 的比重 6.34%,较 2000年下降 4.25%;制成品出口 386.41 亿美元,占出口货物总额的比重 93.65%, 较 2000 年上升 4.45%1。在制成品贸易结构中,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从2000 年的 39.87%降到 2006年的 36.49%。低技能低技术低资本产品则从 2000 年 7.22%上升到 2006 年的 9.74%,高技术产品也 从 18.43%上升到 20.81% 。中技术产品比重几乎没有变化。随着中、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稳
34、步增长,福 建出口产品结构正在慢慢地发生转型。与出口产品结构越来越偏重制成品结构变化相反,福建进口 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的比重在稳步上升,已经从 2000 年的 12.27%,提高到 2006 年的 18.53%。制成 品的进口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主要变化发生在中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之间,前者占进口的比重已 经从 2000 年的 34.5%降到 21.13%,后者也从 22.1%下降到 12.13%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进口比重 从 14.38 降到 7.11%, 而低技术产品则变化不大,从 14.18% 降为10.67%。此种趋势表明,随着福建 省工业化程度和经济外向型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产业结
35、构的调整和转型,对国外原料、中间产品的 依赖程度和对高技术产品的依赖程度有所减弱了。从对福建省各类章进出口产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测算和分析,也很好地反映了这些变化。初级产 品比重下降,制成品比重上升;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影响减弱,中高技术产品作用增 强。可见,福建省进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益。3.3 外商直接投资角色重要外商直接投资在福建省经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据有关部门测算, 外商实际投资每增长 1%, 就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0.1%9。2006 年,福建省实际利用外资 71.84 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 出口占 60%。作为一直重要的推动福建贸易发展的
36、力量,外商直接投资对福建进出口亦产生不可忽 视的影响。3.4 出口市场集中度高且进入越加困难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剧,国际贸易摩擦进入高发 期,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绿色壁垒以及社会责任标准等新型贸易保护条款标准推陈出新, 如日本的 肯定列表制度”、欧盟的 RoHS WEE 萌令、 EUP 指令和 REACH 法规等。 福建进出口正在陷 入这股浪潮中, 不断遭受贸易摩擦事件,给福建省相关产品出口带来困难,也使市场拓展难度加大。福建的外贸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日本、和欧洲等地,相对狭窄。2006 年,福建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额分别占全省同期进、
37、出口额的 33.96%和 69.86%。从长期来看,这一比重 偏高,尤其是出口方面。如果对外贸易领域局限于少数国家和地区,显然不利于出口市场的扩张,也不利于贸易比较优势的发挥,因此,福建省应进一步扩展对外贸易领域。3.5 市场价格变动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扬,一方面受国内物价普遍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和支持 了大部分初级8产品和制成品价格的提高。受之影响,福建进出口波动因素增强。4促进福建省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的建议4.1 继续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及优化升级根据普雷维什的理论,由于初级产品、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技术特性及较低的 需求弹性,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或地区容易会出现贸易条件
38、恶化。因此,福建省应继续推动进出口 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增加中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提升和更新纺织、服装、鞋类 和其它轻工业等传统产品,并加大对中高技术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由于产品的 性质而引起的贸易条件恶化。4.2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福建的外贸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香港、日本和欧洲等地,一方面福建可吸收这些发达国家和 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波动会对福建的进出口和贸易条件产生非常 大的影响。 不管是欧洲欧元的上市流通还是美国的次级贷显然都已经对福建的贸易条件造成了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外在冲击,福建应更加积极地打开国外市场,使出口市场多元化。现阶段
39、,可以 对非洲、俄罗斯、东盟、拉丁美洲多作努力。例如,非洲就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市场。拥有 53 个国 家、 8 亿人口的非洲大陆市场不但广阔,而且充满机遇。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基 础薄弱等问题,对轻工、电子等工业制成品的需求很大,而这些恰恰是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品所在,对福建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还有俄罗斯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就中国与俄罗斯长期的友 好睦邻关系、恢复强劲的经济、稳定的汇率和坚挺的货币购买力来看,不管是对中国还是福建而言 无疑是一个不可错过的市场。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又隐藏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更何况 福建与东盟国家地区的相对地理区位优势。当然,在扩大其他新
40、兴市场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展中 的传统出口市场,其目的是使福建参与到整个国际市场中去,并通过市场多元化来分散某个市场的 经济波动从而影响福建贸易条件的风险。4.3 与周边省份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由于福建处于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中间,因此彼此之间有着既竞争又合作的复杂关系。为了减 弱边缘化的威胁,福建和其他的周边地区应着手进行贸易合作,建立一个更大更统一的地区市场。泛珠三角市场的建立与合作就已经从设想变成事实。 据薛平的研究报告, 国家 41 个部委和央企相继 出台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国际友人以及各地闽商 积极响应,周边省区在产业、市场、交通、口岸等方面的协作
41、与对接进一步加强,海西效应初步显 现10。两地自古便形成了一种互补互利的经贸关系,近年来闽台贸易又发展迅速,投资和技术合作 规模不断扩大。而福建在资源、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与台湾的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刚好 决定了“闽台共同市场”的建立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虽然这种市场的建立对于该区各省来说并不那么顺利,但这仍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只有一个稳 定增长的地区内贸易市场才能最终帮助福建和周边省份在全球经济波动对贸易条件造成影响时增加 更多的灵活性, 以应对这种外来冲击,减少更多不确定性因素。4.4 依靠技术进步纺织品、服装、鞋类等轻工业产品是福建的传统出口产品。2006 年,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仍然占据着福建出口额将近四成的江山。从对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指数来看,该类产品贸易条 件表现出很良好的改善态势。然而,这些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由于缺乏需求弹性易受到贸易条件冲 击,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EEK改性粒子生产线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2030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评估与效益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优化与资源整合规划分析报告
- 2025-2030智慧园区管理系统技术供应分析市场发展趋势竞争格局研究评估报告
- 2025-2030智慧司法行业市场发展趋势投资机遇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医疗行业应用现状供需分析及资本增值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医疗行业市场影响分析供需调研投资评估运营规划发展报告
- 2025-2030智慧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2030智慧制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木门生产线项目商业计划书
- 商场活动营销活动策划方案
- 2025江苏海氧深冷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9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蛙泳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哲学与宗教学》期末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干细胞监管政策蓝皮书-上海干细胞临床转化研究院
- 6.2《学会依法办事》教案-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
- 招商银行黄冈市黄州区2025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解读】 课件
-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建筑工人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