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_第1页
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_第2页
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_第3页
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_第4页
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表于船山学刊(2009年第3期)梅山儒礼之丧礼的儒雅风格浅论吴象枢(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摘 要:梅山儒礼z丧礼岀自于民间大儒z手,创始人用阳春白雪的思维在写下里巴人的文本,乂 经倫学z士得以承传并修订,在民间广泛运用,并被老百姓长期接受,是一种高雅的民俗文化。其高雅衣 现在它简朴的程序、典雅的教化、优雅的文辞、温文尔雅的风度等各方面。关键词:梅山倫礼z丧礼;民俗文化;儒雅风格;儒学教化;儒学精神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治丧礼在民i'可是一种很普遍的民俗活动,即使“文革”时期被禁,但在边远的农村还是 照ih施行。梅山地区的丧葬风俗很有程式,这与

2、民间很早形成的礼俗文本有关。既然有了一 定的文木,人们照本执行。这种文本,在梅山地区叫“本经”,“木经”没有印刷木,只能手 抄,按师承关系代代相传。上一代传给f代时,手抄一本交付下一代,举行一个仪式,叫 “打圭卜”。梅山儒礼包括很多方而,如婚、丧、喜、庆等,丧只是儒礼的一部分。在梅山地 区,治丧冇三种方式可以选择,即儒、释、道。如果选择儒礼来治丧,则叫“行儒教”。本 文所论z儒礼文本(即儒礼“本经”),源口于湖南省涟源市古塘乡吴顾养、吴建阳兄弟的家 传手抄本。这“本经”也许曾是湖南甚至全国很多地方都流行的儒丧礼形式,因为“本经” 屮明显提到一个承传祖师是长沙人。但是限于笔者暂时没有充足的证据考

3、究其渊源和曾经流 行的范围,暂且把木文的视角局限到笔者所见的梅山。梅山,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章 惇开梅山,建安化、新化二县,即现在的安化、新化、冷水江市、与涟源市、新邵县的一部 分以及隆冋县、淑浦县与新化县毗邻的一些地区。梅山儒礼之丧礼,虽然是一个民俗文本,但是,它是民俗而不俗,总观起來具有儒雅风 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一、简朴淡雅的治丧场面梅山儒礼z丧礼,与其他民间丧礼有明显的区別,它不像佛家和道家一样,灵堂耍布置 得很花俏,行礼的人要打扮得很艳丽。举行儒丧礼时,灵堂写几幅挽联,摆两三张桌了,凭 儿个不需要任何打扮的儒礼先牛司仪,就可以对亡灵举行超度礼。即使是比较隆重的堂奠

4、礼, 其布置也是很简单的,如下图所示:收稿日期:2008-11-20作者介绍:吴象枢(1966-),男,汉族,籍贯湖南涟源,现供职于湖南省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文艺与传媒。香拜席儒丧礼这种简朴的风格,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是相吻合的。礼记中记载:“衣不 帛襦裤。”这是因为襦和裤都是内衣,儒家崇尚简朴,认为不应该用丝罔來裁制内衣。论 语为政里也记载了孔子的弟子向他问孝的事情。子游问孝时,孔子说:“今之孝者,是 谓能养。”尽管后面孔子对孝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能养”是孝的最基本方面。后 来,人们进一步丰富倫家的思想,“厚养薄葬”,子女的孝心根于诚笃、实在,

5、要求子女要确 实出于敬爱之心,真心实意。韩非子中有“管仲破厚葬”的故事,管仲是中国传统的儒 家思想屮极为称颂的人物,他对厚葬是这样认识的:“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认为了女厚葬的做法无非就是为了自己名声与利益,对亡者没有什么好处。因此 简朴也就 成了儒丧礼的风格z-o二、大方娴雅的治丧程式梅山儒礼之丧礼,虽然有三十多个程式,但具实道理乂很简单,一点也不做作,虽然是 迷信活动,而并不完全迷信其中。儒丧礼的第一个程式是“勅水”。这是一个开始程式,不是为亡灵而是为灵堂的起始仪 式,先以“溯源流”的方式,把司仪的师承关系列数-遍。i般都从徽国文公朱夫子朱熹说 起,也有从孔子说起的,如果溯到

6、孔子,接着笫二个也便是朱熹。然后就是此司仪人的四五 代师祖,再数到师父,即使是最后所列数的民间普通人师祖和师父,也是民间饱学儒士。在 儒丧礼屮,似乎不是饱学之士,没资格承传“儒教”。在“勅水”时,口念之诀也是儒学经 典或是整理出来的儒学经典语旬。如“中”字诀s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 厥屮。”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尚书人禹谟 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屮"字诀有可能是“心"字込 承传时很可能有込 在此暂不辩证。 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

7、姓的重任,是华夏 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 刻,意义非凡。之所以梅山儒礼中谓之“中”字诀,很可能是収中庸之说。朱熹四书 章句集注中说:“不偏z谓中;不易z谓庸。中者,天下z正道。庸者,天下z定理。”这 是对“惟精惟一,允执厥屮”的精辟注解,“屮”为夭下之正道。第二个程式是给亡者“请水”“沐浴”,之后,就是封灵柩。第三个程式开始就是请祖请神、送祖送神的过程,告知神灵,亡者将加入你们这个组织, 请给方便。每请一方神或送一神都为一个程式。“打点”好神灵后,也进入了第三十儿个程式,之后,就是安慰生者。安慰牛者,所唱 的都是有经有典的唱词,最示说“

8、两脚踏开生死路,一声齐唱太平歌。”以此来分清生死两 个世界。安慰了生者,就是招魂礼,招魂仪式中,虽然调子低沉,但其思想却大度开朗。如“二 招魂”中冇一词:“情洋洋,意洋洋,故土迎归歌咏长,箫管伴笙簧。”人性化的招魂,情感 化的劝导。再如“三招魂”中有一词:“云路寂无声,顿解聪明,霓裳illi落晓风清,好向仙 俸谈妙诀,力赴前程。”表现很洒脱,对奔死亡之路一点也不泪丧。最后的程式是祭奠礼,儿子祭奠叫“堂奠”礼,其他亲戚祭奠叫“客奠”礼。在整个程式中,虽然子孙后代也要随司仪的口令跪拜,但不折腾人,不拘于满堂跪拜, 有代表即可。三、典雅的教化儒礼z丧礼,言辞典雅。儒丧礼中冇很多的唱词,除了上面说的“

9、中”字诀、招魂词以 外,还有很多高雅的诗文,这样的例子在整个“木经”屮随处可见。而这些诗文,人都有教 化倾向。儒丧礼乂叫“行儒教”,整个文本似乎都没有离开儒家教化的功效。很多唱词很重视政治教化,这种神秘的民俗活动,不忘对家国理念的教化,是难能町贵 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保合太和,万国咸宁,钦崇天地,永保天命,敢行称乱,奉将 天罚。”(“穢”字诀)这本是扔污秽的诀,但它把天地和谐、国家安宁提到这里來说明,“穢” 字诀明显具有政教意义。而另一曲''开光词”'文星炯炯,文彩煌煌,光辉发越,明照非常, 无微不照,无影不彰,左右胪列,裴然成章,妖魔恶物,屏迹遐方,文光速现,速

10、现文光。” 这本是开光所唱,对物质的光明虽然有所说明,但更主要的是说精神的光明,特别强调“文 光”,文明开化,文化繁荣,才是真正的光明。民族精神、国家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的教化在儒丧礼中也是很明显的。在送亡者上路化 灵时,司仪唱文天祥的止气歌,虽然是鼓励亡者大胆向前,但实际是对生者民族精神、 民族气节的教化。“积善余庆,原期常报以平安,定数难移,亦莫强齐于时运”(告祖文), 这是也是鼓励人们建立和谐的家庭的教化。还有一些人工哲理的教化。如“渡桥词”三首:“莫向桥头唤奈何,银光一掷化婆娑, 前身本是神仙侣,刀里嫦娥听得多。”“霞光起处赤诚标,曾向天台访石桥,未便儿孙歌i世, 归来刘阮莫魂消。”“南

11、冥见说谒神仙,海水风波送客旋,指点百花桥上过,分明人在证金莲。” 这除了皈劝广者渡桥要如何渡,其意义更在人牛怎样“渡桥”。儒礼中,也不忘基本知识的传授。如天文知识的传授,司仪人员口念二十八宿:“角亢 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齋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念得很慢,并在纸上 価一符,用于压煞。再如历史知识的传授,在慰孤文中,按历史顺序排列了无数的历史 事件:“女姻炼石以补天,精卫衔石而塞海。”“项羽八千兵散,自刎乌江;石崇十二楼颓, 空埋白骨。” “红火烧赤壁之舟,白雪拥蓝关之路。”这都是历史知识的传授。每一祭奠时,都要歌诗,在劝诫不忘父母恩时,歌蓼莪,在劝生者节哀时,歌蒿 里曲、薙露歌

12、,祭奠送行时,歌古代经典的送行诗,如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 尘、高适的别董人千里黄云白口噪、宋之问宴城东庄一年又过一年春、贾至送 李侍郎赴常州雪晴云散北风寒等。这些诗,有很大的诗教作用。四、优雅的文辞儒丧礼中,很注意诗文的文采。上面所举的诗文已经体现了这一点。但是,儒丧礼是口 头诵读,当时的创作者又注重通俗易懂。儒丧礼中,很注意通俗用史用典。“慰孤文”中有儿十处用典用史,但都表现得通俗易 懂,上文已经举了好几个例子,再比如:“黄巢杀人八百万,口命难逃;苏武牧羊十九年, 忠魂尚在。”格律化的语言,清新可口的语句。“招魂词”小的“望南山,陟南山,惨淡南山月一弯, 知亲步履艰”,“慰孤文”中“黄河

13、已沾新雨露,青山不改ih规模。” “年年燕子鸣春,夜夜子 规唤月,无有解脱,望断人肠。”反复吟唱,形成更强的音乐美。如“男孤诫词”三“上庶名流各有情,沈沦湮没恨 吞声,今霄讯尔一觞酒,万斛愁肠应自平。” “不食嗟来腹饱冰,焦头压溺挺兵绳,今宵畅饮 一觞酒,来世当知战战競。” “昔是今非莫尔亲,羞怜无赖乞邻人,今宵畅饮一觞酒,静肃知 回口重身。”所有的诫词都是同一个风格。诗文中表现洒脱大方的风度,虽为丧礼,不哭不悲。如:“盼行程,数行程,荒村犬吠 不须惊,鹤驾莫留停。”“星有明,月有明,照彻幽关不课行,休道路千程。”“中路快相迎, 气朗风清,紫箫吹彻半空中,回首试看程远近,恰在中行。”这种洒脱风

14、格的诗歌比较多, 也说明儒丧礼中所体现的乐观的生死观。倫丧礼屮的诗文,很注重修辞运用。像上面所说的“穢”字诀,这木是除污秽的事,却 比兴到天地和谐、国家安宁的高度。再比如说“沐浴”文:“清白之身,岂容汶汶,衣裳之 附,能兆惶惶? ”双关所指。比兴和双关之法,在儒丧礼的诗文中很常见。儒丧礼屮的诗文文辞优雅之处还很多,所有的诗都很注意诗的意境的创造,也很注意抒 情主人公的身分表白,还很注意受听者的接受,做到不深不俗,用阳春白雪的思维在创作下 里巴人的曲子。五、温文尔雅的风度整个儒丧礼屮,有一种很谦和的态度,也有一种感恩的心态。每请一神或送一神,都有一篇程式化的祭文,而每篇祭文都以“不孝男xx谨以三

15、牲酒 果z仪致告于显考x公老大人(显妣x氏老揣人)z灵前口”格式开头,更有意思的是, 首行空两字字距,书“不孝男xx谨以三牲酒果z仪致告于”,第二行顶格书“显考x公老 大人(显妣x氏老孺人)之灵前”,最后有“谨告”或“尚飨”二字,这两个字要写到最 后一行的最尾格。从这种用语用词来看,所表现的态度很十分谦恭,从书写形式来看,也同 样表现出谦恭的态度。从祭文祭诗的内容来看,整体表现出一种感恩的风度,不管是引蓼莪“哀哀父母, 生我甸j劳”,还是创作的“招魂词”“教义方,领义方,吾父(母)艰辛已备尝,呼号向彼苍。” “香一瓣,酒三樽,泣向灵前泪欲吞,难忘鞠育恩。”这种感恩的心态,除了是一种教化以 外,更主要还表现岀一种风度,让儿女知道,父母恩山高海深,儿女的冋报无论有多人,都 要在父母恩情面前表现出一种不可争辩的愧疚z感。梅山儒礼之丧礼,虽然是民俗,但出自经纶之士之手,且乂由儒士传承,经数百年修订, 形成“本经”,成为雅俗共享的儒雅文本。聚积了无数人的智慧,其高雅z处、文化的深刻 度,在这短短的文章里也很难解读得透,在此只是一孔z见。总的说来,梅山儒丧礼,与中 国传统的倫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礼治”、“徳治”、 “人治”、“中和之美”、礼乐作用等儒学的核心内容,都在梅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