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3 化石燃料的利用【学习目标】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2.知道煤、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3.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4.认识化石燃料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5.掌握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6.能从环保的角度选择燃料,知道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和常见的新能源。7.认识氢能源。【教学重点】1.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不可再生性。2.石油炼制的几种主要产品及用途。3.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4.新能源。【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加工信息的能力。2.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3.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资料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学手段】利用多媒
2、体给学生提供资料。一、化石燃料【提出问题】:化石燃料包括哪些?有何美誉(p112)?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点评】:煤工业的粮食化石燃料 石油工业的血液 都属于混合物天然气清洁燃料【提出问题】: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次要成分是什么?【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点评】: 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此外,煤和石油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二、化石燃料的充分利用1、煤的干馏。【提出问题】: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焦炭、煤气、汽油等作燃料,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得到的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111-112【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点评】
3、: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使煤分解成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等,该过程叫煤的干馏。其中,焦炭可以冶金,煤焦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焦炉气则是重要的燃料。这样煤就能被综合利用了。焦炭冶金工业隔绝空气 煤焦油化工煤 焦炉气燃料强热 粗氨水化肥备注: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2、石油的分馏。【提出问题】:石油分馏的产物是什么?该过程属于什么变化?【学生自学、讨论】:p98 【师生点评】: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比如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等。 备注: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3、甲烷 ( ch4 )(1)、甲烷的物理性质。 学生自学p109(2)、甲烷的化
4、学性质-可燃性点燃 ch4 o2 = co2 h2o【自学】:“拓宽视眼”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问题】:目前已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学生自学、讨论】:p99-100【师生点评】: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核能、潮汐能、可燃冰、氢能、沼气、水能等。【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氢能源是最理想的新能源?【学生自学讨论】:(略)【师生点评】:优点:无污染、来源广、放热多。【提出问题】:为何目前还不能推广使用氢能源?.存在的问题:安全运输、储存氢气、廉价制取氢气。【板书设计】:单元3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课时一、化石燃料煤工业的粮食化石燃料 石油工业的血液 都属于混合物天然气清洁燃料二、化石燃料的充分利用1
5、、煤的干馏。2、石油的分馏。3、甲烷 ( ch4 )(1)、甲烷的物理性质。(2)、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尝试练习】1.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 、 。它们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人们常把 称为“工业的粮食”,把 称为“工业的血液”。2.煤主要含有 元素,石油中主要含有 和 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们都是 。3.煤是一种常用的化石燃料,家庭用煤经过了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以前人们把煤粉加工成略大于乒乓球的球体,后来人们把煤粉加工成圆柱体,并在圆柱体内打上一些孔。(1)请你分析这种变化的优点是: 。(2)煤在燃烧时会产生许多污染物,为了减少煤
6、燃烧时对环境的污染,可设法把煤转化成清洁的燃料。将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煤层,可得到较洁净的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和h2),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煤气厂常在家用水煤气中特意掺入少量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其目的是 。【课外练习】1.煤燃烧和汽车尾气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 。2.农作物收割后留下大量秸秆,下列有关秸秆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做饲料b.造纸c.制沼气d.就地焚烧3.从人类生存的环境考虑,未来用于汽车的理想燃料是a.氢气b.天然气 c.煤d.石油4.提供能量巨大、持续时间长、分布地域广阔、获取利用方便、使用安全高效,且对环境不产生负面影响的新能源是a.核能b
7、.太阳能 c.氢能d.地热能5.要节约现有能源,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能源是指氢能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地热能 潮汐能 电能a.b. c.d.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煤和石油大量的直接燃烧会造成空气严重污染b.化石燃料蕴藏量是有限的c.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很丰富,不需要大力开发新能源d.我国的煤和石油资源有限,必须合理开发,综合利用7.氢能是一种应用前景非常诱人的新能源。但目前仍处在研究试验阶段,还未能进入应用阶段,其原因是a.氢气燃烧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问题尚无定论b.氢气的制备耗能巨大,廉价制氢技术尚未成熟c.氢气的贮存、运输等安全技术尚未完全解决d.氢气燃烧的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经
8、济效益欠佳专题4 复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对本专题框架简图的整理完善,将重点掌握、难点攻破;对“泛舟能源海洋”这一专题的各知识点进行归纳、逐一过关。2.掌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与电能的原理,及其生活中对能量的利用。3.认识燃烧的三个条件,完全与不完全燃烧,爆炸(空间有限、大面积燃烧所致),灭火原理和方法。4.了解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新能源氢气、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要求知道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5.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石油液化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6.能将知识灵活应用。【教学重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
9、爆炸原因。3.易燃易爆物使用安全知识。4.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其对空气的影响和危害。5.化学能、放热、吸热现象。【教学难点】1.框架简图的整理完善,使重点掌握、难点攻破;及对本专题的各知识点进行归纳、逐一过关。2.可燃性气体和可燃性粉尘的爆炸条件。3.化学能、放热、吸热现象。【复习时数】 2课时第1课时一、吸热反应、放热反应。1、放热反应。(1)、概念: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反应。(2)、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3)、物质的燃烧都属于放热反应。2、吸热反应。(1)、概念:物质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发生的反应。(2)、能量转化:热能化学能(3)、一切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反应的变化,都属于吸热反应。
10、二、能量之间的转化。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饭煲、电热毯、电热水器等光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热水器等光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摩擦生热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燃气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水三、燃烧与灭火。(一)、燃烧的条件。1、燃烧的概念: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反应,叫做燃烧。2、燃烧的条件:(1)、物质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温度达到着火点(二)、燃烧的方式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1、完全燃烧(氧气充足)如:c+o2 co22、不完全燃烧(氧气不足)如:2c+o22co四、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者之间的转化。五、煤
11、炉燃烧各层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六、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七、爆炸。1、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2、爆炸极限。七、灭火的方法。灭火的原理:1、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2、降温低于着火点; 3、隔离可燃物。【练习】1.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空气污染指数都是超标的,造成超标的原因之一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c.植物的光合作用d.人的呼吸2.造成空气中一氧化碳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是a.汽车排放的尾气b.煤的燃烧c.石油的炼制d.钢铁的冶炼3.当今世界
12、三大环境问题是:酸雨、臭氧内层衰竭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4.怎样用实验方法验证ch4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课外练习】 p104 1、2、3、4、5第2课时【复习提问】1、物质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方法。3、灭火的原理。【复习过程】一、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种类。煤和石油都是由古代生物遗体埋在地层下,在地壳中经过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由于煤和石油的用途非常广泛,和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二、煤、石油、天然气的成分。煤、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和氢元素。此外,煤和石油还含有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三、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的过程及产物。(一)、煤的干馏。焦炭冶金工业隔绝空气 煤焦油化工煤 焦炉气燃料强热 粗氨水化肥(二)、石油的分馏。如果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重庆电力培训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专练:二力平衡(基础练)
- 重庆市公招教育类课件
- 重庆小面培训课件教学
-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2023-2024学年高二学与练(人教版选择性)
- 重卡销售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老年人的娱乐与休闲课件
- 《英语精读3》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跨文化交际》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膝关节关节镜治疗幻灯片
- YY/T 0148-2006医用胶带 通用要求
- GB/T 4745-2012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沾水法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题(含答案)
- GB/T 10609.3-1989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
-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PPT全套课件
- 初中课外阅读指导课-课件
- 房建满堂脚手架专项验算书
-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管理规定
- 《非线性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北京工业地产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