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研究    韩璐摘要: 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的就业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创业促进就业是提高该群体就业的有效方法,而创业的首要问题是创业机会识别。本文分析创业机会理论基础上,构建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框架,并分析了创业机会识别过程的各个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主要受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两个方面影响,因此,引导更多的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要从这两方面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

2、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 china,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the lower level of the passive urbanization has been brought. employment is the basis of people's livelihood, and to promote employment through entrepreneurship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employment of the gro

3、up, and the first problem is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theory,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framework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of the lower level of the passive urban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in

4、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proces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is group is mainly affected by two aspects of entrepreneurial traits and 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in order lead more bottom groups of passive urbanization to start their business, it ne

5、ed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se two aspects.關键词: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创业者特质;创业环境key words: the bottom group of passive urbanization;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entrepreneurial characteristics;entrepreneurial environment:f326.6 :a :1006-4311(2017)16-0175-02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

6、发展,逐渐产生了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失地农民),预计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总量将会达到1.1亿。因失去了最重要的土地保障和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由此而来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鼓励并支持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是解决该群体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多数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文化水平低,对创业的认识不到位,很难发现创业机会,即使发现创业机会,也很难评价创业机会,并且开发创业机会。因此,本文以创业机会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创业机会过程,构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的影响因素框架,为引导该群体创业机会识别提供参考。1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理论及其识别过程创业机会识别指创业者非正式的调查市场

7、需求,市场所需资源及考虑这种机会是否值得后续的评价及开发。正如christensen等研究,认为创业机会的识别是对于可行性及是否有效提升公司利润的知觉1。lumpkin等认为创业者知道新的想法,并进一步利用新的想法创造价值,这个过程叫创业机会的识别2。本文以创业机会识别理论为依据,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主要借鉴了lindsay与craig3,由图1可知,创业机会识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创业机会的探寻过程。创业者有目标的寻找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创业机会,当发现这种商机时进入机会的识别阶段;在第二阶段创业人员对自己的创创意及市场进行分析,从而识别创业的机会;在第三阶段,创业者通过

8、各种指标对此创业机会进行评价,考虑是否开发并利用此创业机会。2 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框架构建根据上述理论及其模型,本文从两个方面构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影响因素框架,即创业者特质(包括警觉性、认知学习、社会网络和创业经验)和创业环境影响(包括征地制度、政府政策、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如图2所示。首先,创业者特质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创业警觉性:警觉性是个体创业的重要驱动力4-5。调研中发现,创业者对利益和成就的追求影响创业机会识别;认知学习:群体认知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其对创业机会的识别6。认知学习时间越长,会有助于创业知识的传递与经验的分享;个人社会网络:社会网络为创业学

9、习提供了资源和机会,但同时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农民世代居住在一起,逐渐形成自然的地缘、亲缘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网络比较单一,不利于他们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经验:创业经验对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他们没有其他创业经验,土地征用,他们要从农耕文化向商业文化过渡,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其次,创业环境对被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征地制度: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因与土地的密切关系,征地区位、补偿、安置等制度都影响该群体创业机会的识别。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创业机会识别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完善基础设施、相应融资担保等创业服务机制会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提供很

10、好的创业平台;另一方面诸如创业辅导、人才培训等一系列完善的机构有利于提高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的识别和开发7;經济环境: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人口分布集中,资源分配集中,可以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比如,农产品交易市场、零售店铺等促使农民参与生产、交换等经济活动;创业文化氛围。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创业氛围指特定区域内人们的创业意识、创业冲动以及创业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内容,这种氛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当地方具有良好的创业氛围时,人们会更多的谈论创业故事、创业行业的选择、政府出台创业支持的信息等,这种创业文化氛围有利于激发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的热情,带动更多的被动城镇化的底

11、层群体创业。3 结论与建议本文主要得到如下结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主要受创业者特质和创业环境的影响,其中,创业者特质包括警觉性、认知学习、社会网络和创业经验;创业环境包括征地制度、政府政策、经济环境和文化氛围。由此,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提供创业教育与培训以提升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的创业特质。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大部分属于生存型创业,其创业规模小,并大多数从事服务产业,并没有创新的需求,只是在现有行业创业,发展空间有限。因此,政府应当提供更多免费创业培训,增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就业能力,引导更多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参与创业。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首先,改革征地制度,完善

12、政府对创业扶持政策;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激发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热情与信心;再次,创新农村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式,为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造广阔的创业市场;最后,加大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解决被动城镇化的底层群体创业资金短缺的问题。参考文献:1blackburn k, christensen m. monetary policy and policy credibility: theories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89, 27(1): 1-45.2lumpkin g t, lichtenstein

13、 b b. the role of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n the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proces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5, 29(4): 451-472.3lindsay n j, craig j b.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entrepreneurs versus private equity financiersj. the journal of private equity, 2002, 6(1): 13-24.4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