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_第1页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_第2页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_第3页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_第4页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试论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的影响    刘芓君弦歌声声叹古今,琵琶三弦韵味长。扬州弹词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根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大说书家柳敬亭,不但善于说评话,同时也擅长唱扬州弹词。任何一门优秀的传统曲艺形式,想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一定是“人书俱佳”。人是指从事这门艺术的艺人或演员,以扬州弹词为例,从柳敬亭开始到清代的“八大红伞”,再到近代的张慧侬、张慧祥兄弟,扬州弹词的艺术光彩在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熠熠生辉。而同样的,还要有好的书目。正如扬州评话中有“王派水浒”“康派三国”,每一部大书都能福泽几代说书人,不仅成为他们登台表演的保留书目,更是曲艺

2、艺术生生不息的传承基础。传统艺术“十部弹词九相思” 现代弹词急需“出人出书”扬州弹词的传统书目,纷繁璀璨,而到了近代,则以张慧侬、张慧祥兄弟整理出的“张氏六宝”作为主打,分别是玉蜻蜓珍珠塔双金锭落金扇双珠凤刁刘氏。这些书目从古至今,流传甚广,经过张氏兄弟的整理提高,也成为了扬州弹词舞台上常演不衰的经典书目。传统书目的内容,大多讲述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社会家庭的生活故事,借以扬善惩恶,褒忠贬奸。民间就有“十部弹词九相思”的说法。艺术需要传承,对于曲艺艺术而言,一部新的书目,能够代表传统艺术的自我创新以及对现代审美的更高适应。在观众们已经耳熟能详的才子佳人故事外,也需要出现新的书目,来吸引更多的观

3、众。现代的扬州弹词演员,也曾创作过一些新的书目,如取材聊斋志异的席方平,取材电影的李双双等。这些新编书目在题材上有很多突破,在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多创新,但总体而言,这些新书和传统书目有着同样的令人感兴趣的共同点。而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啼笑因缘。由当代曲艺演员沈志凤从苏州评弹移植而来的啼笑因缘,不仅让扬州弹词有了海纳百川的吸纳精神,更是融入了扬州弹词本身的艺术特色,让啼笑因缘成为了现代扬州弹词书台上的一朵奇葩。更为重要的是,啼笑因缘的出现,为扬州弹词艺术的现代发展,提供了“出人出书”的最好示范,为扬州弹词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注脚。从小说文本到弹词艺术?从苏州评弹到扬州弹词当然,中国人对啼笑因缘的

4、了解,首先是从小说开始的。小说啼笑因缘是现代文学史上号称“章回小说大家”张恨水的代表作。该书采用一男三女的爱情模式为故事的核心结构,通过旅居北京的杭州青年樊家树与天桥卖唱姑娘沈凤喜的恋爱悲剧,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书中的主要人物有樊家树、沈凤喜、关秀姑、何丽娜、刘德柱、关寿峰等,个个性格鲜明,形象突出。从小说文本,到弹词书台,这本身就需要弹词演员进行二度创作,不仅要保留故事的梗概,更为重要的是,需要设计大量的唱词唱腔,从读者去读,到听众去听,需要纯熟的艺术转换技巧。首先将啼笑因缘搬上弹词舞台的是苏州评弹。经过改编,故事也有了改变: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卖唱的姑娘沈凤喜相爱

5、,但是不幸的是,军阀刘德柱看上了凤喜,因此强行霸占凤喜,家树为此失落不已,关秀姑一心想救出凤喜,杀死刘将军。之后凤喜被刘将军虐待得精神失常,关秀姑假意进入将军府做佣人,被刘将军看上,要强娶秀姑,就在秀姑和将军成婚当日,秀姑杀死将军为凤喜报仇。凤喜被救出送进精神病院,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凤喜恢复正常,家树内心宽慰,最终和门当户对的何丽娜小姐成婚,秀姑和凤喜相依为命。而扬州弹词结缘啼笑因缘还要归功于沈志凤,正是她拜苏州弹词名家蒋云仙为师,又在张慧侬的帮助下,参照苏州弹词名家姚荫梅的演出本,将啼笑因缘搬上了扬州弹词的书台。同为评弹艺术,扬州弹词和苏州评弹既有相似,也有区别。苏州评弹唱腔多变,流派纷呈

6、,多以弹唱见长。而扬州弹词的特点,则是“表”“肖”“巧”“袅”。“表”就是说表,“肖”就是酷肖,“巧”就是巧妙,“袅”就是袅娜。这是一种说唱艺术,和苏州评弹各有千秋。在陈汝衡先生说书史话中所说:“据一位老听客告诉我,他曾听过苏、扬两地的珍珠塔,扬州的珍珠塔弦词内容却格外细腻生动。”而在书目创新方面,近年来却是苏州评弹走在前列。40多年来,苏州评弹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传统书目得到整理提高,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编书目陆续涌现,长篇、中篇和短篇等新的演出形式日臻完善。其中,啼笑因缘也是杰出的代表作。首次移植啼笑因缘 赋予扬州艺术特色魅力沈志凤结缘啼笑因缘,开始是从江苏电台中播出的广播书场,一段蒋云仙的

7、初进将军府。其故事曲折动人,人物性格鲜明,让沈志凤听了之后欲罢不能。随后,她用录音机录下全本的啼笑因缘,并试着用扬州话进行改编,在书台上很受欢迎。随后,机缘巧合之下,她也正式拜在蒋云仙门下,系统学习啼笑因缘,并以扬州弹词的方式赋予了这本书以全新的面貌。在蒋云仙的弟子之中,多有学习啼笑因缘的。蒋云仙在上海举办的从艺40周年晚会上,众多弟子登台,都说啼笑因缘,沈志凤是唯一一位用扬州弹词演绎啼笑因缘选段雪地会鳳的徒弟。在满台的吴侬软语之中,扬州弹词独有的清脆利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至今,这本啼笑因缘还在各种演出中频频亮相,这已经成为现代扬州弹词的著名书目。无论是书场大书,还是展演演出,一段啼笑因缘,总

8、是如此引人入胜,博得满堂喝彩。对于扬州弹词艺术而言,移植啼笑因缘也为近现代的扬州弹词艺术注入了一股强有力的能量。这种移植姐妹艺术,并赋予独特的扬州弹词风格的方式,无疑为接下来的扬州弹词艺术发展,提供了最佳的案例。弹词新人不断涌现?助推摘下两朵“牡丹”出书,这是啼笑因缘对扬州弹词艺术的推动。而更为重要的是,啼笑因缘助推了扬州弹词新人演员们的出现。2008年,笔者获得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而获奖的书目,就是啼笑因缘中的选段误入师长府。这段书对我的影响可谓不言而喻。而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扬州弹词艺术的魅力。在笔者学习啼笑因缘之前,觉得说书就是背书,单纯模仿老师,自己也没有多大乐

9、趣。而笔者在学习了啼笑因缘之后,才感到弹词艺术原来如此精妙,如此有趣。可以说,正是啼笑因缘,让我真正爱上了扬州弹词艺术。一开始,笔者是听了中国曲协副主席、苏州弹词名家盛小云演出的误入师长府,当时在心中就产生了无比浓烈的兴趣。这段书里,出场人物众多,人物性格迥异,既有温柔可人的沈凤喜,也有嚣张跋扈的刘军阀。每个人物的形象都需要依靠演員一个人的表现去呈现。对于演员而言,既有难度,也有挑战。而当笔者能够在师父的指导下,惟妙惟肖表演出来时,那种内心的成就感以及对艺术的热爱,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样,当笔者凭借误入师长府一段书,成为扬州曲艺史上首位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时,那种内心的激动真是难以言表。可

10、以说,没有啼笑因缘就没有我的“牡丹奖”。在我获奖之后,这段误入师长府依然是一直演出的书目,而且无论是在扬州,还是在外地,这段书能够吸引很多观众们的追捧。这段书比较成熟,能够迅速锻炼年轻的弹词演员。经过十多年的舞台磨炼,如今的我登台演出,不再是对师父的简单模仿,而是真正走入人物内心。这段书对于弹词演员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如何通过表演处理人物关系,都有着教科书一般的作用。从啼笑因缘中受益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同为扬州曲艺研究所的青年弹词演员康康,也跟随沈志凤老师学习。她所学的雪地会凤让她拥有了扎实的说现代书的底子。诸如笔者、康康这一代的弹词演员,都是从学校里学书就从传统书目开始的,比如上述的“张氏六宝”。而从啼笑因缘开始,则是接触到了现代书。现代书的人物性格、故事走向,突破了以往“十部弹词九相思”的窠臼,打开了塑造新人物的途径,这对于现代弹词演员能够与时俱进,创作表演现代书目,有着显而易见的帮助作用。有了啼笑因缘的底子,康康以一部现代书秋海棠选段,为扬州曲艺摘得第二座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的奖杯。可以说,这两座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的奖杯,都和啼笑因缘息息相关。这部移植过来的现代书,不仅“栽培”出两朵“牡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弹词演员说书的能力,拓宽了弹词演员表演的视野。艺术需要进步,在移植学习苏州评弹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