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透镜的应用_第1页
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透镜的应用_第2页
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基础练习卷:透镜的应用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镜的应用知识点一: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B. 有的虚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 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 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2以下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 潮百的锢彰 B用放大镜看薇序小孔成像D,-海市屋搂.3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 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 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 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 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4如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THSC-ZJI遴ItJt投母仪旃说朗

2、书 » Bi I , W 2 * v v# t 41竄转劭朋H至拓加b 节釣iC样于球精尊SI上1TW15 B BRti 至豪伽*1如图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局部填写适宜的答案2A的作用是 .如果画面偏下,应将 A的张角变 3投影幕的幕布是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是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 ,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知识点二:透镜及其成像规律1.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 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

3、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2以下关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眼睛看到的像就是实像B. 眼睛直接看不到实像C. 实像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D. 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3如果物体离凸透镜 22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成实像。B. 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4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

4、,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 所示四个不同的像,那么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甲乙A. B. CD.5如下图,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那么该透镜起到填 “一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透镜,由此说明,能让通过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6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下图.(1) 实验前,首先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 ;(2) 如图示,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等大的像,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为 cm;(3) 假设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

5、的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 .光屏保持原有位置不动B. 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C. 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4)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光屏向 移动.(5) 细心的张华同学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7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i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 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

6、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 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fiV f2)K丈龜序号vMtv uI D u丄 Car1!i0.2000.2000.0400*00&0.30004S00XM50W50.50004250.M2S0.2S2.00UO衰二t凸透撓的焦距为号vV1«*1 Gn") ui Cm*1)V10.2000300uou Cd、20-3000.200O.OMOLm?J.001S,0030 5000J5S0.0790333如(1) 分析比拟实验序号 1、2与3 (或4、5与6)数据中

7、的物距 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2) 分析比拟实验序号 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拟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a) ;(b) .8如下图,物体 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 A' B',AB的高为hi,物距u,像距v,试用hi、u、v表示 像高h2.知识点三: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物镜,这两组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A. 一个放大镜B. 投影仪镜头C. 照相机镜片D. 以上说法

8、都不对2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以下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近视眼3如口图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局部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 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 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4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目镜焦距 放大倍数等于 与 的乘积

9、.知识点四:眼睛和眼镜100倍,即 D=,1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D等于焦距f 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0.25 m其度数应为A. 100B. 200C. 300D. 400 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 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那么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 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 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 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下图,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

10、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 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以下图中的4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的眼睛,相对而言,这三种情况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A. 近视眼B. 远视眼C正常的眼睛D. 一样的厚5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A.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B.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D. 爷爷是个远视眼6份调查报告显示,现在中学生近视率到达90%以上,这引起小明等同学的兴趣,为了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小明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

11、眼视网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1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下图,将点燃的蜡烛置于水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性质为倒立、 、实像;它的应用 写一个光学仪器当向水凸透镜内注人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假设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 透镜;假设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 像.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写一点参考答案知识点一: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1.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 眼睛能看到呈现在光屏上的像B. 有的虚

12、像看的见,有的虚像看不见C. 眼睛可以直接看到凸透镜所成的实像D. 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答案】B【解析】眼睛既能直接看到实像, 也能够直接看到虚像;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够呈现在光屏上,B、C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所以选 B.2以下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答案】C【解析】A.亭台在湖面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从放大镜中看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小孔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太阳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 海市蜃楼,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景

13、物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3某人照相,拍了一张后,他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再拍一张,如果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拍照的人应该A. 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B. 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大C. 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小D. 把镜头向里缩一些,人像变小【答案】A【解析】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人向照相机移近了几步,使物距减小,所以像距变大,像变大,即把镜头向外拉一些,人像变大.4如口图是教学中常用的一台光学投影仪的示意图18构* Ai I Bi ItffML. 尢 *»«*富所需M膨柿h 书剂讯罷投形比于字物饕BU上下节B阳悅 至豪阳豪的札输JK脈劈AUH面丸小.将帜远 團投14

14、育向tMh 醐应精E崗 捞如 0.皿"(1) 如图是其使用说明书,请你在画线局部填写适宜的答案(2) A的作用是 .如果画面偏下,应将 A的张角变 (3) 投影幕的幕布是白色的、粗糙的,其原因一是光照射到幕布时发生,让各个方向的学生都能看到画面;其原因二是 ,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 【答案】(1)平面镜;凸透镜;下;(2)改变光路;大;(3)漫反射;白色可以反射各种色光【解析】此题考查了投影仪的原理和使用(1) 如图,A是平面镜,B是凸透镜如果感到屏幕上的像太小,需要使像变大,要减小物距,同时增大像距,所 以将B向下移动,同时将投影仪远离屏幕;(2) 平面镜可以成像,平面镜可以改变

15、光的传播方向,在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如果画面偏下,说明入射角太小,所以要增大入射角,将A的张角变大;(3) 投影幕的幕布做的粗糙,粗糙的幕布可以发生漫反射,利用粗糙的幕布发生漫反射,使各个角度的人都可以 看见幕布上的画面;其原因二是白色幕布能反射所有色光,让学生看到色彩丰富的画面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下图,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知识点二:透镜及其成像规律B. 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C.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D.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答案】C【解

16、析】凸透镜对通过透镜的光线有会聚作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折射后的光线与原来比拟,光线偏转向了主光轴,即为会聚.2以下关于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眼睛看到的像就是实像B. 眼睛直接看不到实像C. 实像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D. 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答案】D【解析】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到,故A、B错误;实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经过光学器件直接或经反射、折射后会聚在光屏上形成的,实像一定是光的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也可以是实际光线所组成的像,故C错误,D正确3如果物体离凸透镜 22厘米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如果物距小于11厘米时,一定成

17、实像。B. 如果物距等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C. 如果物距大于11厘米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 改变物距,当像距为 22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离凸透镜22cm,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u=22cm > 2f,所以fv 11cm.A.如果物距小于11cm 时,uv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B.如果物距等于11cm 时,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如果物距大

18、于11cm 时,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f> 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D.当像距为22cm时,v> 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符合题意 4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如图甲所示的一幅卡通图片,然后将凸透镜逐渐远离图片的过程中,通过凸透镜观察到如图乙所示四个不同的像,那么四个像出现的先后顺序是D®®甲乙A. B. CD.【答案】C【解析】小明将凸透镜紧靠卡通图片,说明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凸透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首先看到的是,当在一倍焦距以外,远离凸透镜的过程中,看到的像逐渐减小,并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

19、以剩余三幅图片的顺序是,故四个像的顺序为.5如下图,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A,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 B点,那么该透镜起到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是透镜,由此说明,能让通过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的透镜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凸透镜【答案】发散;凹;不一定【解析】两条光原来会聚于 B点,经过透镜后会聚于 A点,会聚点后移说明透镜使光线“远离了,故透镜起到发 散作用,而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这是个凹透镜.6物理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凸透镜、蜡烛、光屏的位置如下图.(1) 实验前,首先要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 ;(2) 如图示,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等大

20、的像,从图中信息可以得出,该透镜的焦距为 cm;(3) 假设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的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 .光屏保持原有位置不动B. 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C. 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4) 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蜡烛变短了,要使烛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可将光屏向 移动.(5) 细心的张华同学发现,光屏上所成的像,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同一高度;(2) 7.5; (3) C; ( 4) 上; ( 5)可能是光屏平面没有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垂直,造成烛焰所 成像的左右两边距离

21、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成的像的大小不同【解析】(1)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为了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能够成在光屏 上,便于观察.(2) 图中所示凸透镜的焦距 u=40.0cm-25cm=15cm,物体成等大的像,所以 2f=15cm,即f=7.5cm ;(3) 假设将凸透镜移到光具座上 45cm处,要使光屏上仍呈现清晰的像,可以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 离;(4) 蜡烛变短后,像将移到主光轴上方,光屏也应移到主光轴上方;(5) 光屏上所成的像,距离凸透镜距离越远,所成的像越大,所以在实验过程中,烛焰的像的左右两边大小都不相同,原因可能是光屏平面没有与凸透镜的

22、主光轴垂直,造成烛焰所成像的左右两边距离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所成 的像的大小不同7某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和调节好实验装置.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i的凸透镜,按表一中的物距 U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烛焰的像最清晰,并将 相应的像距v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距U和像距v之间的关系,他们进行适量的运算, 将结果分别记录在表一和表二的后四列中.(fiv f2)KVuI 2) u丄Mvi0.200gooLOO1 i0.3000.15001M50C503JS50.50

23、00J250.M2532S2,00(GO税二t凸遷植的焦距为号vy* ui fm 分析比拟实验序号 1、2与3 (或4、5与6)数据中的物距 u与像距v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分析比拟实验序号 数据中的物距u与像距v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的凸透 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拟表一、表二中经运算后得到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并归纳得出结论. (a) ; (b) 【答案】(1)物距越大,像距越小;(2)1、4或2、5或3、6;(3)物距与像距的倒数和为定值;焦距越大,物距 与像距的倒数和越小.) ui Cm4)V10

24、.200UOu da.2 .0300OJOO0.0600L w5.00|$00._.VW30.5000J54w6JJ【解析】1分析比拟实验序号1、2与3 或4、5与6中的数据可得出物距 u与像距v的初步关系是:物距增大,像距减小;2能够得出“不同的凸透镜,当它们成实像时,物距相同,像距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这个结论,应该保持物距相同,选用焦距不同的实验记录数据,所以应当通过比拟实验序号1、4或2、5或3、6;3将表中最后两列相加发现:物距的倒数与像距倒数和为定值,且焦距越大,像距和物距的倒数和越小.8如下图,物体 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 B',AB的高为hi,物距u,像距v

25、,试用hi、u、v表示像咼h2.那么一:AB =BO JoAB X S0BOAB的高为hi,物距u,像距v,那么像高答:像高h2为【解析】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求得像高h.知识点三: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都装有一组物镜,这两组物镜的作用都相当于A. 一个放大镜B. 投影仪镜头C. 照相机镜片D. 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D【解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 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相当于照相机镜头;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 一倍焦距之间,作用是得到一个倒

26、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镜头.2显微镜物镜所成的像相当于以下哪种光学元件所成的像A. 照相机B. 投影仪C. 放大镜D. 近视眼【答案】B【解析】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物体的称之为物镜,另一个称之为目镜,物体首先由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物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目镜成像原理相当于放大镜.3如下图是小明在活动课中自制的一个水滴显微镜,它是以小水滴作为物镜的,小明利用自制显微镜看到了肉眼看不到的细盐粉、头发丝的细微局部微小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再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下列有关水滴显微镜的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

27、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实像B. 水滴和目镜一样都起到放大镜的作用,所成的像都是虚像C. 水滴所成的像为虚像,目镜所成的像为实像D. 水滴所成的像为实像,目镜所成的像为虚像【答案】D【解析】由图可见,水滴作为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是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目镜焦距 .放大倍数等于 与 的乘积.【答案】短;长;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知识点四

28、:眼睛和眼镜1眼镜的规格通常不用焦距来表示 ,而是用度来表示,其度数D等于焦距f 以米作单位的倒数的 100倍,即D=, 小明的左眼镜片焦距为 0.25 m其度数应为A. 100B. 200C. 300D. 400【答案】400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 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那么图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D. 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该模型是近视眼,

29、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C、D错误.3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下图,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以下图中的C * Cc CD c【答案】C【解析】如下图,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属于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中间局部变厚,所以需要通过手术使眼角膜变薄,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使其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重新落在视网膜上图A角膜的中间和边缘一样厚,既不是凸透镜也不是凹透镜,故A错误;图B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故 B错误;图C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 C正确;图D是多块凹透镜组成,故 D错误4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的眼睛,相对而言,这三种情况中眼睛的晶状体最厚的是A. 近视眼B. 远视眼C正常的眼睛D. 一样的厚【答案】A【解析】正常眼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