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晚秋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目前,晚秋蚕常见的蚕病主要有脓病、空头病、倒病、白僵病、农药中毒等。 其中脓病的发生率最高,占发病蚕种的80%以上。近年来呈日趋严重的态势,导 致许多蚕农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严重挫伤蚕农的积极性,宜接影响当前蚕 桑生产的稳定。1脓病的发病症状脓病一般分为血液型脓病和中肠型脓病2种,属于病毒病,其病毒粘附在桑 叶上被蚕食下造成传染。脓病一般都是在迟眠蚕(青头蚕)中先发生,然后逐步 扩散12。据统计,晚秋蚕期间多发的脓病,有90%以上为血液型脓病,其主要 症状:病蚕体壁紧张,体色乳白,狂躁爬行,剪去尾角或腹足滴出的血液呈乳白 色。传播蔓延速度极快,危害性特大。主耍是

2、由于病蚕体壁易破,流出的脓汁污 染坏境、桑叶,使其他蚕食下传染。2脓病发生的原因2对消毒防病工作重视不够,往往重治轻防众所周知,病原物的存在是蚕病发生的前提条件,养蚕环境小肯定有使蚕致 病的病原物存在,晚秋蚕多发脓病止是因为环境屮存在使蚕发病的病毒。许多养 蚕户不了解脓病的病毒在常温下有2年左右的潜伏期,忽视养蚕前的消毒准备工 作,有的其至认为不消毒照样能养好蚕,直接导致消毒不彻底、不全面。即使消 毒也只是走过场而已,只对地面、蚕架、蚕赢进行消毒,而蚕室四周、四壁、屋 顶不进行消毒,且对消毒药品的用量及用法也不了解,起不到真正的消毒作用。 由于病蚕基本上不吃食,采用喷洒桑叶或体喷方法,难以达到

3、很好疗效,因此一 旦发生脓病,只能控制传染,保护健康的蚕。目前蚕药市场混乱,个别伪劣蚕药混迹于当地蚕药市场,更有一些蚕药经营 者利用蚕农急于寻找“蚕有病一用就好的蚕药”的良好愿望,大量引进所谓对脓病 等病毒病有效的治疗药剂,所谓既治病乂增丝的药剂,将蚕病防治工作导向歧途, 致使蚕病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蚕农蒙受经济损失。2.2外部坏境因素多变的外部环境也是造成晚秋脓病多发的重要因索,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 面。养蚕水平下降,操作粗放。近年來随着蚕桑生产步入低谷,比价效应逐年 下降。蚕农的积极性不高,养蚕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不肯精心饲养,不愿及吋 稀座,分批提青等关键措施不能落实到位,造成病弱蚕增多,

4、整体的抗病性下降。 蚕农对脓病的防治观念存在差异,病蚕、蚕沙随意乱丢、摊晒,不经深埋发酵便 还入桑园,人为扩大了病原体传播的范围,增加了感染机会。与桑树害虫发生 交叉传染机会多。如果晚秋蚕期间,桑螟大暴发,平均虫量达到150万头/hm2, 桑树中上部几乎张张叶上有桑螟危害,增加了蚕与桑园害虫交叉感染的机会。同 时桑螟排出的粪便又污染桑叶,导致桑叶的质量降低,叶质极差,只有数量,没 有质量。蚕儿食下这种营养不良的桑叶,抗病性减弱,龄期延匕 发育不齐。稍 有病毒感染,就会暴发脓病。外部气候环境多变,晚秋蚕经常遇到高温天气, 9月往往连续7 d左右的最高气温口j达35 °c,白館节气的气温

5、达到了盛夏的温 度,高温对蚕的整体生长影响极坏。小蚕期原先“十日赶三眠”,现在晚秋九口不 到就已经三眠,蚕发育特快,龄期缩短,大小开差大,蚕体质差易发病。金品 种的抗病性差。近儿年试行春种秋养,苏菊x明虎、871x872等春秋兼用品种, 其茧质、产量在正常气温环境下都比较理想。但是其最大缺点是对脓病特别是血 液型脓病的抗病性较差,基本无抗病性,而品种75新x7532,易养、产量略低, 但相当稳定;导致养蚕过程中高产的农户产量可达45 kg/张,而发病户一般产量 很低,其金发生无产量的现彖。3脓病的防治措施对近几年晚秋期脓病多发的情况进行分析,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做到预防 为主、防治结合,才能有

6、效地控制或减轻脓病的危害。3防病工作贯彻整个养蚕过程认真做好蚕丽、蚕后消毒工作。首先要清除病原积聚物,如蚕沙粪、尸迹、 脱皮物、尘埃旧柴笼等;其次洗刷蚕室、蚕具,清洁环境;最后用药剂消毒,务 必喷洒全面,无死角漏洞,做到全面彻底清洁3-4o蚕期中更要严格防病5, 大蚕期饲养更要有针对性的用足用好生石灰。13龄要调节好温湿度,用叶要适 熟偏嫩,蚕座要匀整。随蚕的食桑量不断增加,蚕的排泄物也增多,容易造成蚕 座多湿,病毒污染,蚕期中耍经常用防病一号、蚕座净等消毒,45龄用新鲜生 右灰确保蚕座干燥,扑灭病毒。精心饲养,加强眠起处理,发现病蚕,严格淘 汰。眠起处理是养蚕环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求早提青

7、、早分批。青头蚕要选 优质桑叶喂养,追赶大批。万一出现病弱蚕,要坚决拣净淘汰,决不姑息。只有 精心饲养,才能壇强蚕的抗病性。3.2合理养蚕布局,改良蚕品种气候多变是影响晚秋蚕布局的因素之一。从气候变化发展来看,全球气候变 暖,晚秋蚕的布局可以适当推迟到9h is n左右发种,但又将面临晚秋治虫保 叶难题。因此,必须认真做好桑园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效降低桑园虫1密度, 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另外,加大适宜晩秋季节饲养的蚕品种的选育力度,选育 既能很好抗脓病,乂能够稳产、高质的优良蚕品种。4参考文献1 股建.泾县晚秋蚕脓病大暴发原因与应对措施j.桑蚕茶叶通讯,2011(1): 9, 11.2 董克平.家蚕脓病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 (7): 362.3 姚国新.大棚养蚕脓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