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廖小芳陈玉梅郭艳霞陈炜摘要目的 观察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的应用对脑卒中(cva)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7月)的63例cva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3月)的65例cva偏瘫患者设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入组时、护理3个月后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入组时的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肌力分级均优于本组入组
2、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生理健康领域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入组时,心理健康领域中活力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入组时(p<0.05)。研究組护理3个月后生理健康领域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领域中活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分级监控管理模式;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r473.74 a
3、 1674-4721(2019)10(b)-0193-04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nurses hierarchic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ode on the recovery of limb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stroke (cva) patients with hemiplegia. methods guangzhou 12th peoples hospital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
4、f monitoring management mode (from january to july 2018) of 63 patients with cva hemiplegia were set as control group,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mode after implementation (from august 2018 to march 2019) of 65 patients with cva hemiplegia were set as study group, in the two groups patients into the
5、group, nursing after 3 months limb function recover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uscle strength gra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3 months of nursing care, the muscle strength grade of the two groups was better than
6、 that into th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 hierarchical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mode; stroke; hemiplegia; limb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脑卒中(cva)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高发人群是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老年人的构成比例增加,cv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众所周知,cva会造成脑功能缺损,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康复护理十分重要。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下,康
7、复护理措施,如良肢位摆放、早期康复锻炼、日常生活训练虽在应用,但在实际的护理中由于缺乏监管,上述康复护理的执行力度不够,对cva患者后期肢体功能的恢复不利,如错过了最佳恢复时间,对患者及家庭今后的生活影响巨大1,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从2018年8月开始采用护理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并与传统护理模式组就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对分级监控管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8年17月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实施前63例cva偏瘫患者设为对照组,男41例,女22例;年龄3876岁,平均(62.7±13.1)岁。2018年8月2019年3月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实施后6
8、5例cva患者设为研究组,男42例,女23例;年龄3778岁,平均(63.2±13.9)岁。所有患者均系首次发病,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并经ct或mri检查,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脑卒中诊断标准2,患者均合并偏瘫侧肢体功能障碍。排除合并精神意识障碍者。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1.2方法1.2.1对照组 采用多学科合作的康复护理,包括早期良肢位摆放、超声扫描治疗仪电刺激、关节功能锻炼、针灸、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能
9、力训练等。1.2.2研究组 基础护理、康复护理、理疗及生活能力训练等同对照组。成立cva偏瘫护士分级监控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下设3名责任组长,由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年资护士担任,各病房管床护理为责任护士。护士长进行全面宏观监控,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制定各级目标、职责,将各项康复护理措施落实到组、到床(图1)。各级监控管理方法如下。护士长:负责监督各责任组护士的工作执行情况,早、晚各查房检查1次,对发现的问题和疑难病例组织集体讨论解决或请教专家;查阅国内外近期文献,将同期护理认可的领先方法介绍给大家,并组织护士进行阶段性cva偏瘫相关知识学
10、习;量化护理工作评价标准,并定期评价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以利持续改进。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的工作检查和评估、校正及再次评估,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查看本组管辖患者康复情况和进展,密切关注肌力0级患者进展情况,查看护理措施是否正确。新接收患者时与责任护士一起进行肌力评估,共同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每周评估1次患者病情,向护士长汇报。责任护士:先评估新入院患者的情况,包括肌力、精神状态、营养状况等,进行分级(一般管理、重点管理);其次,根据评估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包括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理疗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最后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每天评价进展情况,并上报责任组长。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肢体功能恢复情况
11、。入组时、护理3个月后采用神经系统疾病体格检查肌力记录法3,分为6级,分级越高肌力越强,肌力级患者生活基本能自理。生活质量。入组时、护理3个月后采用美国简明健康测量(mos-sf36)量表评价4生活质量。mos-sf36量表包括生理领域的总体健康、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和心理领域的活力、心理健康、情感角色、社会功能各4个维度,各维度总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护理前
12、后肌力水平分级的比较两组入组时的肌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肌力分级均优于本组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2.2兩组护理前后mos-sf36评分的比较两组入组时8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两组生理健康领域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3个维度评分明显高于本组入组时,心理健康领域中活力明显高于入组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生理健康领域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
13、领域中活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讨论cva是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5-7。偏瘫是cva患者脑功能缺损的主要表现,也是造成患者后遗症的主要原因8-10。cva偏瘫患者的最佳恢复时间是发病后6个月内,康复护理的尽早介入可提高患者预后11-12。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综合护理措施虽在应用,但由于护士各行其事,操作技能及方法存在差异,因此效果并不理想。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是通过层层划分管理对象,根据各分级监控和管理目的不同进行设计和执行的新型管理模式,是促进护理管理和优化护理管理,促进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实现有效、高效的目
14、的13-14。本研究中研究组采用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护理3个月后,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肌力提高,患者肢体功能逐渐恢复,研究组护理3个月后生理健康领域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生理功能,心理健康领域中活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在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下,各层护士可相互沟通,护士长可及时将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方法传授给各级护士,并定期组织阶段性脑卒中偏瘫相关知识学习,并通过定期评价,不断讨论总结使整体护理操作水平得到提高15-16。同时分级监控管理模式下,不仅责任护士
15、可了解患者病情,且责任组长和护士长也随时掌握患者病情,各级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共同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综上所述,cva偏瘫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到康复效果,而科学有效的护理监管是确保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保障。在护士分级监控管理模式可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对促进cva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钟毓贤,乔晋琳,丁宇,等.康复精细化管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7,32(2):126-128.2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
16、9(6):379.3詹小理,朱文宗,张晓晓,等.康复运动操群组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5, 22(12):1885-1887.4杨蔚,冯芳,沈丽娟.基于精准护理模式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干预模式研究j.全科护理,2017,15(21):2574-2576.5王陇德,王金环,彭斌,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6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7,14(4):217-224.6曹畅.针刺联合作业治疗对于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38(2):65-68.7符秀梅,金水晶,曾祥龙,等.“医养结合”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对脑卒中老年患者生活
17、质量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9, 30(10):1352-1355.8刘智慧,陈雪梅,周兰姝.视频游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0):1186-1191.9郝川.不稳定支撑面躯干稳定性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早期患者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1):72-75.10黎伟雄,龙耀斌.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下肢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8,24(5):81-84.11陈煌,黎蔚华,罗青,等.脑卒中康复护理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10):688-692.12左杏梅,区洁崧,冯婉芬,等.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3):510-5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脱脂洗净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金属表面强化项目投资计划书
- 运城市人民医院早产预测与预防技能考核
- 通辽市中医院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流程实操考核
- 晋中市中医院头颈部皮瓣修复术考核
- 中国颜料着色剂项目创业计划书
- 邯郸市人民医院文献检索能力考核
- 伊春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主治医师晋升考核
-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身体塑形技术考核
- 保定市中医院护理教学方法创新考核
- 2025年中级劳务派遣管理员(四级)《理论知识》考试真题(题后附答案和解析)
- 2025年竞选大队委笔试题及答案
- 约谈问责管理办法
- 2025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试题(含答案)
- 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练习题+答案
- 船舶高级消防课件
- 佛山市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员工行为准则培训
- 管理岗位津贴管理制度
- 药品信息追溯管理制度
- 重症肺炎集束化治疗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