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6页教学要求1. 理解课文内容 ,边读边想 ,感受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快乐。2.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积累词语。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1. 感受孩子们在做芦叶船、放芦叶船中的快乐。2. 说说孩子们放芦叶船时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联想。教学课时两课时1芦叶船2我的故乡在长江口的崇明岛上。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像蜘蛛 (zhzh )网一样。“像蜘蛛网一样”说明了什么 ?一开春 ,河边就冒出芦苇来,那芦苇一根根直立着,像小船上的桅 (wi)杆。3句导读 :“桅杆”是作者的联想。把芦苇比作桅杆,形象生动又贴切,使人很容易想象出它的样子。过了几天 ,芦芽上长出第
2、一片芦叶,于是 ,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为什么说“桅杆上就像升起了绿色的风帆”?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4“我们”为什么要采芦叶做小船?第一部分 (第 1、2 自然段 ):这部分交代了“我”的家乡河道多、芦苇多。因此,“我们”常常采芦叶做小船玩儿。从我家到学校有一里多路,要先往西走 ,过了小木桥 ,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5,所以 ,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p n)船,小窄 (zh i)叶做小舢 (sh n)板。有时 ,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为什么作者要列举出各种船?
3、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tu )沫,跑到小木桥上 ,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放 ,保险翻不了船。 句导读 :说明“我们” 很聪明。 6 从哪些词中看出他们放船很有经验?船一下水 ,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段导读 :这一自然段先写做船,再写放船。1知识点详解?2形象地说明了那里的河道不仅多,而且纵横交错。3这是个比喻句。把芦芽上的芦叶比作小船上的风帆。芦芽没有长叶的时候就像小船上的桅杆,而当芦芽长叶的时候 ,那绿色的叶子就好似船上的桅杆升起了绿色的风帆一样。4因为“我们”都是孩子,爱玩儿是“我们”的天性,用芦叶做小船是“我们
4、”玩耍的一种方式。5列举各种船 ,一方面说明孩子们能充分利用叶子的形状做出不同的船,种类多 ,手艺高超 ;另一方面显示了孩子们做船后骄傲和高兴的心情。6从“吐上一口唾沫” “轻轻地一放” “保险翻不了船”可以看出。感受到他们看到自己做的船远航,非常高兴。还能感受到他们玩儿得有声有色。第2页共6页春天 ,在我们上学路过的这条竖河里,几乎?天7天能见到我们做的芦叶船。句导读 :从“几乎天天”可以看出“我们”对做芦叶船、放芦叶船的游戏十分喜欢,简直是乐此不疲。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8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 “手艺不一样”说明了什么?有的找不到了 ,可能已经
5、远航了;有的靠在岸边,我们就说它进港?了。9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联想?段导读 :这段写在竖河里放芦叶船的联想。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跟着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从我家出发 ,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 ,就能看到浩 (ho)浩荡 (d n)荡的长江了。表哥比我大六七岁,他更会做芦叶船。他说:“我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10表哥为什么这样说?段导读 :本段写星期天,“我”跟表哥一起到长江边去。“我”听表哥说,他做的芦叶船放到江里也翻不了。11我不信。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 ,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 ?句导读 :江浪之大与芦叶船之小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的担忧,又化
6、用了俗语“长江后浪推前浪”。 12“不信就试试!”表哥说着 ,顺手采来三片芦叶,折了一只三桅帆的船,在船底上吐了口唾沫 ,轻轻地放进江水中。找出表哥做船时的词,从这些词可以看出什么?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 ,顶着浪 ,越开越远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句导读 :“顺着风 ,顶着浪”不仅交代了芦叶船开走时的自然和天气条件,还使人想到“我”确定表哥做的芦叶船不会翻。13我又惊又喜。我们上学路过的竖河,是直通长江的呀,那我们做的芦叶船,是不是也开到长江里了呢?长江是通向东海?的,那我们的芦叶船,是不是也漂到东海里了呢?“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14第二部分 (第 38 自然段 ):“我们” 把芦叶船放
7、到家乡的小河,放到长江里 ,“我们” 对小船产生了很多联想。7? 几乎 :表示十分接近。8“我们”个个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丰富,个个心灵手巧。9? 港,指港口 ,在河、海等岸边设有码头,便于船只停泊、旅客上下和货物装卸的地方。“我们”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愿望,都希望“我们”的船有个好的归宿。10说明表哥做芦叶船的技术很高,很自信 ,也是为下文作铺垫。11? 后浪推前浪 :后面的波浪推动前面的波浪不断前进。也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12“顺手采来”“折” “吐” “轻轻地放”。可以看出表哥做芦叶船动作娴熟,一定是个高手。13? 东海 :通称东中国海 ,简称东海。 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
8、。北连黄海,东至日本琉球群岛,西接中国大陆 ,南临南海。海域面积约为79. 48 万平方千米。14重点句解析 :“我”是一个天真的儿童,这种联想表现了生活在家乡的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第3页共6页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初读课文 ,感受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芦叶船的图片;课文第 1、5 自然段句子的投影。一导入你见过什么样的船?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学生甲 :我见过渔船 ,渔民乘着它出海捕鱼。学生乙 :我见过客轮 ,很大 ,人们可以乘坐它去旅行。学生丙 :我见过大货轮,能运送很多货物,像汽车、小型飞机都能运送。同学们见过的船真不少。有一种船,它没有客轮
9、那么豪华,也不像货轮、渔船那样与生活息息相关 ,但它更吸引孩子们,给孩子们带来很多快乐。你们知道它是什么船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芦叶船。二初读课文1. 自读课文 ,根据生字表自学生字、新词。2. 小组交流 :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3. 反馈学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 ,随时纠正读音。横竖蜘蛛窄喇叭航浩荡(2)多种形式认读:带读、比读、分组读,结合生活理解词语。蜘蛛网蜘、蛛你见过蜘蛛网吗?什么样 ?(出示课文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像蜘蛛网一样。通过这句话 ,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对比句子)那里河道特别多,有横的、竖的。对比两句话 ,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课文原
10、句好 ,因为“像蜘蛛网一样”体现了“河道特别多”。)老师总结 :用蜘蛛网形容河道特别多,打比方的表现手法使句子更生动、形象。你能用“像”说一句话吗?喇叭出示喇叭图片,请学生描绘出“喇叭”的形状。小窄叶窄你知道“窄”的反义词吗?会用动作表示“窄”吗?浩浩荡荡浩荡读这个词时 ,你有什么感受 ?这个词可以形容什么?(出示课文句子)从我家出发 ,沿竖河一直往北走,约二里多路 ,就能看到浩浩荡荡的长江了。朗读这句话。第4页共6页(3)书写指导。竖:注意右上部的“又”,第二画是“捺”。喇:注意右半部分,要与“刺”区分开。荡:上下结构 ,不要写成左右结构。三自读课文1. 自己读课文 ,注意字音。 有哪些内容
11、不懂,可以用问号做出标记,边读边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2.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可以让学生回答,老师要留意学生提到的有价值的问题。3. 把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读给本小组同学听。四小结读过课文 ,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了什么?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1. 这篇课文意境很美,是一种自然地从内心流露出来的朴素与真挚,所以在教学课文的时候,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以读为主,让学生在精美的语言中体会童年的愉快。2. 当讲到表哥的看法时,教师让学生对漂游的芦叶船进行畅想。学生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会提出不同的异议,比如 ,有人认为芦叶船一定会随着水流漂走,并且会给人以惊喜。这也告诉我们 ,任何一件事都有发生的可能,只
12、要努力奇迹就会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孩子们的思想真是难以琢磨 ,但无论怎样这都是他们的想法,教师要为他们的奇想感到高兴。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读课文 ,感受芦叶船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课文第 3、4、7、8 自然段的投影。一导入生活在崇明岛上的孩子们用芦叶做小船,他们把放芦叶船当成生活中的乐趣,玩儿得是那么高兴。让我们读课文,和他们一起做小船、放小船,感受童年的快乐吧。二细读课文1. 自己读课文 ,留意上节课自己画出的最感兴趣的句子。2. 读句子 ,说说为什么感兴趣。(根据学生所画句子的不同,老师要善于引导。)(1)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小舢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
13、,做成三桅帆、五桅帆的大船。我们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 ,把芦叶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放,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起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 ,欢送它们远航。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做小船、放小船很好玩儿。)第5页共6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看着远航的芦叶船,小伙伴们会说些什么?带着高兴的心情朗读这一部分。(2)第二天放学回来时,我们就去寻找头一天做的船,因为我们的手艺不一样,所以谁做的都能认出来。有的找不到了,可能已经远航了 ;有的靠在岸边 ,我们就说它进港了。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就是在河边找船的孩子,你
14、会说些什么 ?带着兴奋的心情朗读这一部分。(3)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 ,越开越远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我又惊又喜。读自己画的句子。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读完这句话 ,你有什么体会 ?(感受小船顺风前进,开得又稳又快,好像一条真正的小船。)再读这句话。3. 看着小船远去,“我”想到了什么呢?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自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学生甲 :因为孩子们都希望小船能开到特别远的地方去。学生乙 :因为孩子们特别喜欢小船,他们觉得芦叶船好像是真的船。学生丙 :因为芦叶船代表了孩子们的希望。(3)在生活中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当时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生活
15、中放小船、放风筝的体验说一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孩子们的联想代表了他们美好的愿望。(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4. 课文第 1、2 自然段并没有写做小船、放小船,是不是可以去掉?去掉后文章不是更简洁了吗 ?(不行。原因是正因为芦叶很多,孩子们才能做小船,才会有这么多的快乐。)三总结全文童年的生活多么快乐!希望同学们也用心去感受生活,迎接快乐的每一天。1. 教学时 ,教师应创设情境,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同学们最喜欢玩儿什么?你们是怎么玩儿的 ?”在学生充分谈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然后让学生描述小伙伴们玩儿芦叶船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孩子们把船
16、放入江水中,吹奏动听的乐曲时 ,彼此可能会说些什么,心里可能会怎么想。通过这样的角色体验,进一步体会芦叶让孩子们更富有创造力,也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欢乐。第6页共6页2. 当学生谈到“我和表哥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时,要引导学生勾画出描写表哥语言、动作的句子 ,从中体会他的自信与聪明。小小的芦叶船顺风而去,也将作者的思绪牵得好远好远。教师应相机引导学生想象小船可能会漂向哪里,并指导带感情朗读最后两句,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无限遐想。3. 最后 ,总结作者的描写顺序,帮助学生理清层次。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的家乡,再详细回忆了小伙伴们玩儿芦叶船的情景,最后讲了 “我”和表哥到长江边玩儿芦叶船,芦叶船给“我们”带来遐想与希望。鼓励学生平时要养成善于观察、大胆想象的好习惯,并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活动。1. 把句子补充完整。(1)那里河道特别多,横的、竖的 ,像。(2)他跑得很快 ,像。(3)雨下得很大 ,像。(4) ,像。2. “江里的浪那么大,而且后浪推前浪,一浪接一浪 ,那小小的芦叶船,怎么会翻不了呢?”这句话的意思是 ()。浪很大 ,芦叶船会翻浪很大 ,但是芦叶船不会翻3. 文章围绕芦叶船写了哪些事情?文章围绕“芦叶船”写了三件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取消承包义务3篇
- 应用层协议设计3篇
- 垫资施工合同中的合同违约时效3篇
- 动画教育课程开发协议3篇
- 全面剖析检测站招标文件的预算3篇
- 工商局授权书3篇
- 代签委托书中的合同解除问题3篇
- 井位打井授权3篇
- 官方竞争性谈判招标文件范本3篇
- 焙烤食品行业政策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装维智企工程师(三级)复习模拟100题及答案
- 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昆明输油气分公司突发环境事件综合应急预案
- 停送电培训课件
- 医院培训课件:《核心制度-护理值班和交接班制度》
- 解题秘籍05 圆的综合问题(9种题型汇-总+专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中考数学重难点突破
- 美学《形象设计》课件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2022年续聘申请书
- 单片机病房呼叫系统设计
- 交通信号系统红绿灯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DB14∕T 2024-2020 出口水果包装厂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