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_第1页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_第2页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_第3页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_第4页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对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    刘巧凤 梁芸丹 樊萌摘要 目的 研究神经生物学课程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和效果评价。 方法 选择2019年9月成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专业选修课的9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教学中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法,使用调查问卷评估学生想要提升的核心素养和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培养核心素养的效果。 结果 学生在开课前想要提升的核心素养能力依次是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法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高于实施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自学

2、能力提升最明显。 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法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符合学生发展要求,促进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关键词 医学教育;对分课堂;神经生物学;核心素养 g424.21           a           1673-7210(2020)07(a)-0055-04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using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t

3、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 neurobiology courses. methods in september 2019, 98 students on the elective neurobiology course at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were enroll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was used in teaching,

4、 an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core qualities that students wanted to improve and the effect of cultivating core qualities in the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teaching system. results the core competence that students wanted to improve before starting the course was

5、self-study ability, 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innovation ability, 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and cooperation ability. th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abilit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diffe

6、rence was high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1), among which the improvement of self-learning ability was the most obvious. conclusion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 improves students core quality, conforms to students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and promotes t

7、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 presentation-assimilation-discussion classroom; neurobiology; core literacy2014年復旦大学张学新教授,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生学业现状提出对分课堂教学法1。对分课堂结合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和现代讨论式教学法二者优点,在全国数百所高校应用和普及,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称赞2。对分课堂的实施分为3个部分:课堂讲授、课后内化吸收和课堂讨论3。课堂讲授和课堂讨论隔周进行,隔周讨论使学生有内化吸收的时间,这也是

8、对分课堂的核心环节4。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为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5。欧美国家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目标是具有审辨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报告6,医学生专业特点和就业形势,将医学生核心素养归纳为自学能力、审辨性思维能力、创新性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五大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具备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基础7。神经生物学是研究正常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以及疾病状态下神经系统改变和机制的学科8。课程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神经生物学理论与实

9、践技能,了解并掌握神经生物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具有进行神经科学研究的核心素养能力。那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神经科学人才培养目标,所以该门课程使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对分课堂教学法,并评价对分课堂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2019年9月成都医学院神经生物学专业选修课学生98名,其中男53名,女45名;平均年龄(20.86±0.07)岁。按专业分成20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5名。1.2 研究方法1.2.1 建立和完善教学体系  通过文献调研和教学设计初步建立神经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评价3个方

10、面。(1)教学模式包括课堂讲授,内化吸收,课堂讨论。对分课堂在学时减半的前提下,讲授原则是精讲和留白,教师框架式讲解重点、难点内容,其余内容在内化吸收环节自学。内化吸收就是学生在课后,借助文献、网络将教材中的理论、观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课堂讨论采用隔周讨论,学生课后内化吸收知识为课堂讨论做准备,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互相促进、化解疑难,达到对章节内容的深入理解。(2)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申报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参与校内导师的神经生物学实验,例如学生申报课题多巴胺d1受体拮抗剂sch23390抑制吗啡成瘾机制的研究,胍丁胺对阿尔茨海默症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改善的研究。教学手段还使用

11、对分易app软件(领培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版本号v5.3.5783),该软件有以下板块:微信课堂考勤;作业分为作业类型和评分方式,作业类型包括个人作业、小组作业、亮考帮作业;评分方式为小组评分和教师评分。学生拍照上传作业后,教师在线批改作业,可文字或语音发送作业评语。在线测试,系统自动分析学生分数,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授课进程。教学评价,学生或同行在此进行评教,系统自动分析教学效果。课程云资源,教师可发布课件、大纲、教学视频等。调查问卷板块,自动分析各选项所占比例。(3)考核评价,期末总评成绩100分,其中出勤占5%、作业占10%、自我评价占5%、教师评价占10%、组内评价占10

12、%、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占60%。通过问卷调查和同行评议最终完善教学体系。1.2.2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以弥散性调制系统和精神疾病抑郁症为例,教学任务共3个学时。课堂讲授:教师使用1.5个学时讲授弥散性调制系统的概况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内化吸收:学生课后准备“亮、考、帮”作业,“亮闪闪”自己掌握的重点难点内容,“考考你”学生自己撰写1个小病例,根据病例内容写出8个考题,题型不限,考组内其他4名同学,每名同学考2个题;“帮帮我”,把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在小组讨论时,向其他同学请教。隔周学生用1.5个学时进行小组讨论。对分课堂试图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互相促进、化解疑难,达到对章节内

13、容的深入理解。1.3 观察指标课程开始后,通过对分易app发放问卷,调查学生想要提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课程结束后發布对分课堂与培养核心素养的调查问卷。被调研对象98名,发放调查问卷9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各选项5分最高,1分最低,5分是优秀,4分是良好,3分是中等,2分是一般,1分是最差。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学生想要提升的核心素养在开课前,学生想

14、要提升的核心素养依次为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自学能力占37.43%、审辨思维能力占36.15%、创新能力占14.35%、沟通表达占11.79%、合作能力占0.28%。2.2 对分课堂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效果评价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法后学生的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高于实施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3 讨论在开课初始,通过对分易app平台发放问卷,调查学生想要提高的核心素养能力,结果显示学生依次想提升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第一,提升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依

15、靠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9。教师授课时间有限,那么书本外的知识只能通过自学获取,不断更新的旧知识,不变涌现的新知识,理解掌握这些知识,也需要提高自学能力。第二,提升审辨思维能力。审辩思维能力是让大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独立思考,进行自主分析,找到问题的答案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思维能力倡导的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第三,提升创新能力,目前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也就是人的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学生需要提升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要和竞争10。第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是能说会写,分享问题、思路和解决方案,使别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第五,提升合作能力的愿望最低,长期应试

16、教育使学生习惯以个人为单位学习,好的考试成绩主要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与合作能力关系不大,评优、评奖、考研等也使学生认为竞争多于合作,不愿与他人分享知识和成果11。课程结束后发放问卷,结果显示神经生物学对分课堂教学体系依次是提升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第一提升自学能力最明显。教师讲授原则是精讲和留白,课程只讲重点、难点内容,课后学生通过书本、文献资料理解教师讲授内容,扩展自己知识面,为讨论做准备,整个过程培养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提升,学生将增强学习能力,增强竞争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12。第二提升审辨思维能力。作业里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3个环节包含基础知识、临床

17、病例和配套考题,这个过程涉及慎思明辨,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13。第三和第四是提升沟通表达和合作能力,课堂讨论锻炼沟通表达和合作能力14。课堂讨论时学生耐心耐性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意思、倾听他人的表达,增加师生沟通、生生沟通,创造好的学习氛围,也为医患沟通教育奠定基础15-16;合作能力即协作达成目标,小组同学互助互学,集思广益,共同解决问题17。第五,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即尝试新方法去做事。创新性实验可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18。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解决方案是鼓励学生申报校级、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实验,参加校内导师神经生物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中35%的学生在课余时

18、间申报或参加了创新创业性实验项目,并认为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提升创新能力19-20。对分课堂使学生自学能力、审辨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提升,提升最明显的是自学能力,这些均符合学生最初的核心素养发展要求。所以该教学方法总体上是成功的,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  牛树林.基于对分课堂的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评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j.领导科学,2020(2):126-127.2  曹佳佳.对分课堂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9,22(1):144-147.3  杨涵琳,聂蕾,李健伟,等.对分课堂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技能教学

19、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 45(1):1-3.4  张欢,于睿,郭鹤,等.“对分课堂”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20,18(1):121-124.5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10-24.6  林崇德.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2):145-154.7  徐华.指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统整基于课程的结构优化视角j.江苏教育,2019(3):61-63.8  邓其跃,陈鹏慧,阮怀珍.pbl讲座式教学在神经系统功能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6):693-694.9  石永波.培養学生自学能力的尝试j.吉林教育:综合,2014(9):60.10  杨元魁.创新能力发展的脑机制及其对stem教育的启示j.中国科技教育,2019(1):19-21.11  程子明.合作学习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