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1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2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3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4页
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前小学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论文摘耍:教师应时刻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和提高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会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所成就。而教师实 践性知识也作为一种信念指导教师不断反思,不断突破和不断创新。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所拥有的一种独特的,其他职业的从业人 员所不具备的一种专业性知识。因而教师实践性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 的长处被社会认可与否或被认可程度的高低,对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 业能力的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往往被视 为一种长期累积起来的“经验”,“上不了学术的台面”。“专业 化”要求教师按照专业的标准行事,遵守外界订立的专业行规,接受 专家的临床指导和考核评价

2、。一、国内外研究背景最早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研究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埃尔瓦 斯,她给实践性知识下了初步的定义并且将其分为五大类。120世 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康奈利(connelly)发表了一系列关于 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研究。2范梅南(vanmanen)提出实践性知识 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不在乎具体的方法和技巧,而在于教育 的机敏感、教育价值和教育效果。3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荷 兰莱顿大学的沃乐普(verloop)等人从学校改革、教师的基础知识、 师范生的教育以及学科教学等角度来探究教师的实践性知识。420 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东京大学的佐藤学提出了增加教师实践知识

3、的教 育研究方法教学的临床研究。5我国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基木上是进入21世纪后的探讨。2002年鲍喋发表的教师实践知识初探和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养 成,62003年陈向明在论文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 础里初步给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72001年,石屮英从默 会知识理论出发探讨知识转型与师范教育和教育改革关系时,为教师 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8钟启泉在“实践性 知识”问答录中,探讨了如何从教师体验上升到对实践性知识的概 念界定。邓友超在对其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的研究中指出,“实 践”有“操作性实践”和“反思性实践”两种,教师实践应是一种反 思性实践。10鞠玉翠以叙

4、事探究的方法,用“教师个人实践理论” 一词來指称教师个人所持有的教育观念。11姜美玲对实践性知识内 容等进行整合。12鉴于国内外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本研究针对职前小学英语 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这一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在国内外优秀专家 和学者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做更深层次的探讨,为教师实践性 知识培养这一专业研究领域做一些更为具体的补充。三、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内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国外最早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实证研究的埃尔瓦斯把实 践性知识初步定义为“以特定的实践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特征,是高度 经验化的和社会化的,关于学生、课堂、学校、社会环境、所教学科、 儿童成长理论、学习

5、和社会理论所有这些类型的知识,被每位教师整 合成为个人价值观和信念,并以他(她)的实际情境为取向。” 13 国内学者陈向明给出的实践性知识的定义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 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 识。” 14现阶段普遍认同的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日常 教学实践情境中,通过体验、沉思、感悟等方式,发现和洞察自身的 实践和经验之中的意蕴,并融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个人所赋了的经 验意义,逐渐积累而成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知识以及对教育教 学的认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类研究初期,研究者把教师实践性知识归纳为六方面的内容教 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

6、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批判 反思知识,戏称为“六个框” o我国陈向明教授及其她的工作团队基 于最初的“六个框”进行整合,提出教师实践性知识包括关于自我的 知识、关于科目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关于教育情境的知识四个 方面的知识。15(三)数据收集本研究从三个阶段对新教师进行研究,分别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 四个方面:关于自我的知识、关于科冃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关 于情境的知识对新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分析 研究、得出结论并给岀建议。1 第一阶段:从关于自我的知识来看,处于第一阶段的教师往往没有识到自身 角色的转变,也没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该怎样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从上课一开始

7、便跟着自己写的教案的流程进行,新老师不会根据学生 反馈的学习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活动。从关于科目的知识看,该阶段的教师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对 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无法合理并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这 样的状况便导致了教学资源运用的相对限制性和不合理性。从关于学生的知识看,该阶段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 动机,总是以自身的现有经验为中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处于非常被动 的学习境地,因此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如新教师总是很用心的写教 案和备课,很规范的把课堂要呈现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的富有逻辑性 和科学性。但是,对于课堂突发的状况不能自如的应对便会失去原有 的设计好的教学程序,出现了走一步算

8、一步的被动的教学局面,或是 因过多的担心课堂上岀现的教学状况,他们会严格按照教案的程序一 步一步的进行而忽略课堂本身存在的和需要灵活解决的课堂问题。从教学情境知识看,该阶段的教师对学校大环境的文化背景了解 不够,导致身边很多教学资源的浪费。该阶段的教师与其他老师还不 熟悉,所以缺乏有效的教学探讨和学术交流等,导致在教学以及管理 班级学生时显得手足无措。2.第二阶段:从关于自我的知识看,该阶段的教师开始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自我认同感增加,对自我角色的转变显得很容易接受。自我效能感和 自我定位都显得更加精确。新教师在这个阶段能很好的处理和摆正自 己在学校的角色,学会慢慢地从原先的学生角色转变成为

9、一个教师的 角色。从关于学科知识来看,可以较好的利用校内校外的各种资源进行 英语配合教学,能较好的把我教学的重难点,能较为合理的预设教学 情境和较好的管理课堂。该阶段的教师-般有些心浮气躁,遇到教学难题首先想到的是抱 怨、无助,在这样的情感驱使下才无奈地去解决问题;也不能很好的 处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大多数情况下会用简单却没有长期 效果的方式教师的权威,去直接压制学生,而没有真正培养起师 生之间的感情。3.第三阶段:关于自我知识来看,该阶段的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拥有对教师 职业、专业身份和学科专业的正确认知。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和历 练,新教师能认清当前的教学形势和教师的职业特征和教育

10、使命,遇 到问题时也能以一个教师的专业态度来面对问题。从关于科目的知识来看,该阶段教师已经对学科教学内容、结构、 特征等有了清晰的认知和把握,专业知识不断提高,在分析教材等教 学资源的同时,自身素质不断提高。关于学生的知识来看,该阶段的教师能很好把握学生的学习状 态,比如全班有多少同学听懂了老师讲的知识点。新教师能根据细心 的观察和合理的判断找出学生在学习上的难处并加以讲解使z弄懂 为止。关于情境的知识來看,该阶段的教师已经完全融入了学校大环境 中,与同事和学生关系较好,在工作中也更多的融入个人的知识背景、 个人价值观、教育理念等默化知识,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更加理解 亲近老师并且愿意在老师的

11、带领下学好知识。(四)结果与讨论教师实践性知识培养的过程中会遇到瓶颈期。从第-阶段到第二 阶段,教师的成长显得明显和快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也会突飞猛进, 尤其是看得见的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方面。但是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 段,教师的成长效果不是很明显,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的实践锻炼和反 思学习。所以关注教师实践性知识尤其是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 及其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而且对于整个 教育事业的前进也起着很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五、教学建议(一)突破自我,重建师生关系新教师自我权威被挑战甚至是被打破的危机,进而被重建的过 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跳出自我,正确看待师生关系,跨越理

12、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展现岀自己的真诚去接纳、理解和尊重学生, 教师只有通过口我反思,才能真止学到关于自我的知识。(-)把握问题情境,在行动屮反思理论知识只有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才能得以检验其正确性和科 学性,教师应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反思而非重大的突发性事 件。在行动中反思,是在真正意义上践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的一种 核心能力。只有学会在行动中反思,教师才会吋刻保持紧张和高效的 状态。(三)坚定教育信念教师应时刻坚信通过自身努力和提高去引导和教育学生会达到 很好的教学效果,应坚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有所成就。而教师实践性 知识也作为一种信念指导教师不断反思,不断突破和不断创新。参考文献:1 el

13、baz. f 1983.teacher thinking : study of practical knowledge london: croom helm: 20-302 connel 1 y, m, clandinin, j. & he mingfang. 1997. teachers 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 on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landscap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665-674.3 van manen , m1995 .teachers and teachin

14、g : theory and practice, 1 (1): 33-504 verloop , n. et al , 2001.teacher knowledge and the knowledge base of teach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41-4615 佐藤学.1997.教师这一难题走向反省的实践m东京: 世纪书房:15-16.6 鲍喋.2002.教师实践知识初探m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 课题:2005-2007.7 陈向明.2003.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m.教育学 报:2-3.8 石中英.2001.缄默知识与教育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3- 4.9 钟启泉.2004."实践性知识”问答录j全球教育展望:4- 5.10 邓友超.2007.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 北京:教育科学出 版社:156-158.11 鞠玉翠教师教育与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更新j.教育探 索:3-4.12 姜美玲.2006.教师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