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地方_第1页
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地方_第2页
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地方_第3页
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地方_第4页
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地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育儿观念:家,教育开始的地方记得刚开始接触到颜氏家训的我还曾是一名学生,那时的我 还在为如此长并难懂的文言文而苦恼。如今的我成为一名教师后,开 始关注起了教育,而在教育工作的这几年中,再读起颜氏家训,视 角慢慢从孩子切换到写这家训的老先生上。我是一名幼教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认知、技能、 情感的发展,也会关注他们是不是在不同领域中的全面发展,更会关 注幼儿之间的差异。但是,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常常让我们挂念在 嘴上的不是今天有没有学会了唱歌,画的画有没有进步,数字会念吗, 而是“吃饭前洗手”、“活动中不讲悄悄话”、“别人说话的时候请认真 听”、“早上看见老师和同伴要打招呼”是的,作

2、为幼师的我,比 学习更注重的教育,是关于习惯的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探索 习惯然而,许多家长期冀孩子能够在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殊不知 他们早已在一个地方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习惯,那就是家。在颜氏家训第一部分中,颜之推专门讲述了如何“教子”。颜 之推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自己的例子,一个是梁元帝时候一位学士 的例子,还有一个是王僧辩的例子。前两个是反面的例子,主要讲由 于兄长的宠爱,助长了颜之推的一些坏习惯,等到十八九岁的时候, 想要改掉,但是习惯成自然,后来因为犯了错误而后悔不已。而学士 由于父亲炫耀好的,而包庇错误,最后学士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得 罪了周逖,被杀掉。然而王僧辩在溢城时,是三千

3、士卒的统帅,年纪 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所 以,才能成就功业。虽然古时的一些礼仪或者做事的方法有些不一样, 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 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 生焉”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待子女应该是有慈爱的一面,也有严格的一 面,不然就会像如今许多宠溺的孩子一般,连父母的话都当耳边风。 慈与严,从来都不是矛盾的一对,就像用现在“民主家庭”的观念来 解释,家长是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慈与严,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缺一 不可。颜

4、之推在风操这一小节中说道各个家庭的礼仪自有不同,对所见到的礼仪规范看法不同,但它们的大致路径还是清楚的。作者过 去途经江南的时候,对这些礼仪规范耳闻目睹,早已深受其熏染,自 然也就养成了这样的礼仪规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孩子在一个 拥有良好习惯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虽然每个家庭的习惯都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好的习惯终究会殊途同归。所以榜样与氛围,是父母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在文中的各个章节中,作者还零散地提出了一些父母在教育子女 时的做法,如不要对某个子女特别偏爱,更不要重男轻女。在教育子 女时,要注重教育感化,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可能孝顺。家庭内部 需要适当

5、的惩罚措施,不然孩子们的过失立刻就会出现。作者还推崇简朴,反对奢侈,这些都是父母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值 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教育便是从家、从家庭成员开始。孔 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孩子在入园前,模仿能力已经开 始,家长在孩子能开始听懂、看懂的时候,教育已经开始,只不过这 一切都在无形之中进行着。在家园合作非常紧密的今天,身为幼儿园 老师的我们,在向家长强调的同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毕竟,孩子 会叫我们"老师妈妈”,而班级、校园又是另一个会影响孩子的“家”。记得刚开始接触到颜氏家训的我还曾是一名学生,那时的我 还在为如此长并难懂的文言文而

6、苦恼。如今的我成为一名教师后,开 始关注起了教育,而在教育工作的这几年中,再读起颜氏家训,视 角慢慢从孩子切换到写这家训的老先生上。我是一名幼教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注重幼儿认知、技能、 情感的发展,也会关注他们是不是在不同领域中的全面发展,更会关 注幼儿之间的差异。但是,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常常让我们挂念在 嘴上的不是今天有没有学会了唱歌,画的画有没有进步,数字会念吗, 而是“吃饭前洗手”、“活动中不讲悄悄话”、“别人说话的时候请认真 听”、“早上看见老师和同伴要打招呼”是的,作为幼师的我,比 学习更注重的教育,是关于习惯的教育,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探索 习惯然而,许多家长期冀孩子能够在

7、幼儿园养成良好的习惯,殊不知他们早已在一个地方已经养成了自己的习惯,那就是家。在颜氏家训第一部分中,颜之推专门讲述了如何“教子”。颜 之推举了三个例子,一个是自己的例子,一个是梁元帝时候一位学士 的例子,还有一个是王僧辩的例子。前两个是反面的例子,主要讲由 于兄长的宠爱,助长了颜之推的一些坏习惯,等到十八九岁的时候, 想要改掉,但是习惯成自然,后来因为犯了错误而后悔不已。而学士 由于父亲炫耀好的,而包庇错误,最后学士终究因为说话不检点,得 罪了周逖,被杀掉。然而王僧辩在溢城时,是三千士卒的统帅,年纪 也过四十了,但稍微不称魏老夫人的意,老夫人就用棍棒教训他,所 以,才能成就功业。虽然古时的一些

8、礼仪或者做事的方法有些不一样, 但是道理都是一样的。“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父 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 生焉”颜之推认为父母对待子女应该是有慈爱的一面,也有严格的一 面,不然就会像如今许多宠溺的孩子一般,连父母的话都当耳边风。 慈与严,从来都不是矛盾的一对,就像用现在"民主家庭”的观念来 解释,家长是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老师,也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 慈与严,是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开始,缺一 不可。颜之推在风操这一小节中说道各个家庭的礼仪自有不同,对所见到的礼仪规范看法不同,但它们的大致路径还是清楚的。作者过

9、 去途经江南的时候,对这些礼仪规范耳闻目睹,早已深受其熏染,自 然也就养成了这样的礼仪规范。“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孩子在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虽然每个家庭的习惯都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好的习惯终究会殊途同归。 所以榜样与氛围,是父母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在文中的各个章节中,作者还零散地提出了一些父母在教育子女 时的做法,如不要对某个子女特别偏爱,更不要重男轻女。在教育子 女时,要注重教育感化,父亲不慈爱,子女就不可能孝顺。家庭内部 需要适当的惩罚措施,不然孩子们的过失立刻就会出现。作者还推崇 简朴,反对奢侈,这些都是父母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具体措施,值 得我们每一个人来学习。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教育便是从家、从家庭成员开始。孔 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