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_第1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_第2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_第3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_第4页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三1.2区 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定时作业与答案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定时作业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方的地理特第2页第#页征会影响建筑特色。在欧洲大部分地区至今保留 大量的石材建筑,高大宏伟;中国古老的房屋多 木质,易腐烂,难存留。中国建筑材料与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筑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技术先进B.地形不同C.气候差异D.中国多地质灾害2、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 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A. 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B. 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 系为扩大

2、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C. 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 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 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第3页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 品粮供应地3、南方乡村房屋斜顶大窗可能为适应()A.夏季高温多雨B.夏季凉爽干燥C.冬季温暖少雨D.春秋凉爽干燥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 图回答下列45题。4、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A. 石油化学工业B.钢铁工业C.电子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5、两地工业地域中,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共用基础设施,

3、缓解交通压力 接近原料、 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利于集中治污,提高 环境容量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A.B.C. D.6、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占 有较大的比重B. 工业化处于发展阶段,以资源型和技术密集 型工业为主C. 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D. 大多数劳动力从事工业生产活动7、区域发展阶段与主要部门组合正确的是()A. 工业化起步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 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B.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大大增加C. 工业化阶段以资金密集型工业和技术密 集型工业为主D. 传统农业为主阶段一一没有任何工

4、业部门&与其它地理现象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是()A.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高压十分强大B.塔里木河出现洪峰C.上海遭受寒潮袭击D.南极大陆考察人员增多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 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 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 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强烈兴趣,所产长绒 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 外。据此回答911题。9、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其根本原因是()A.纬度差异巨大B 空间距离遥远C.中间相隔很多地形区 D 整体状况区 别明显10、两

5、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A. 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B.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 缺乏C.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D.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 燥11、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分别是()A. 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B. 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 立足于干旱农业C. 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 保持自然农业模式D. 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 溉农业的发展12、比较甲、乙两幅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 差异,并说明各自特点。(2)

6、比较图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3) 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4) 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 形成原因是什么?(5) 我国生产方式类似于乙图中的农业区有 业区等。参考答案1C【解析】中国建筑材料和欧洲大部分地区建筑特 色不同主要是因为中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各地的 建筑材料不同和选择不同的材料更好的适应当 地的气候条件。中国技术、气候差异、中国多地 质灾害不是影响的主要因素,选择 C。2D【解析】试题分析:因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面积小,机械化水平 低,耕地破碎,粮仓地位逐渐被东北平原和华 北平原取代,故选D项。考点:区域发展阶段3A【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南

7、方地区夏季湿热,乡 村房屋斜顶大窗利于通风散热。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主要影响。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 基本特征,并结合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内容分析即可。4 B 5D【解析】4、读图可以看到,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 工业部门是钢铁工业,B对。美国东北部缺少石 油资源,石油化学工业不属于发挥资源优势,A错。我国东北部是重工业区,不适宜电子工业,C错。两地都缺少有色金属矿,不适宜发展有色 冶金工业,D错。5、两地工业地域中,都是传统重工业为主,对 环境污染严重。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利于集中 治污,提高环境容量,对。

8、集聚企业有生产上 的联系,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对。共用基础设施,属于空间上的联系,不是重工业 集聚的主要原因,错。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属于原料指向型产业,集聚产业不都是原料指向型产业,错。D对,A、B、C错。点睛:两地都有丰富的煤矿、铁矿资源。为发挥 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钢 铁工业。传统重工业为主,对环境污染严重。工 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 量。集聚企业有生产上的联系,便于生产协作, 提高生产效率。6A【解析】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是指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 比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7A【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发展

9、阶段。工业化起步 阶段以资源密集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 业为主;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以高新技术产业 和服务业为主;传统农业为主阶段,工业部门少。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8B【解析】本题考查季节的判断。蒙古高压强盛为 北半球冬季;塔里木河出现洪峰为北半球夏季;上海遭受寒潮袭击和南极大陆考察人员增多都 为北半球冬季。所以本题选择 B选项。9D 10D11B12、答案:(1)甲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业生产区 域化、地区专门化、机械化、现代化,粮食商品 率高。乙图为混合农业:农场内土地交替种植小 麦、牧草或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形成良性的 生态系统;有种植业和畜牧业两种生产方式, 在 时间上可做到忙闲错开,这样便于合理、高效地 安排农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