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新人教_第1页
2018版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课时1氧化还原反应学案新人教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 1 氧化还原反应1I学习目标导航-1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2从化合价升降、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偏移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重点)3培养由现象到本质的科学探究意识。4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难点)wm氧化还原反应基础初探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一失械,发牛一述原反应,疲还原口结论:一种物质被氧化,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2 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疵魏*n z化合价升高:卷生巡反应,核軽 a亠化合枷降低.发生还氐反应傲还如口(2)护,发生埜化反应農毬结论: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3从

2、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厂化倉价降低.氯顶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点燃CI3+2lVa2NflC化合价升高,抽原了失去电子,发生氧起反应严化件价降祗.共用电子对偏向 H 脈子変生还原反应。,蔓用屯子对偏离筑原子*发生凯代反应。结论:凡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探究升华思考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联系2(:uo+ C2Cu+C( f2(1) CO2+ 2NaOH=NCO+ H2O 和 CO CuO=Cu+ CQ 两反应,谁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 后者,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2) Zn + H2SO=ZnS 冊 H2f反应中,什么元素被氧化?哪种

3、物质为还原产物?【提示】 Zn 被氧化,H2为还原产物。MnO(3) 在反应 2KCIC3=2KCI + 3Qf中,哪种元素被还原?哪种物质是氧化产物?【提示】 氯元素被还原,C2为氧化产物。(4) 氧化还原反应是不是一定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一种?高温【提示】 不一定。如 3CO+ Fe2Q=3CQ+ 2Fe 就不是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但却是氧化还原反应。认知升华升华 1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间的关系化合伽同一保豆可独岸化反应|-|啟氧化|竺审花两|融圳变爲E转蓉电占实质) 缶 吐程 声富Tf1T1T 化合論低H得到申-曲空勻还匣反应H敲还原|空|还原产物记忆口诀:降T得T还T还T还

4、升华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艸化还原反应題运即:(1)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3)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4)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题组冲关题组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的理解与判断1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CO+CaCl2=CaCCX +2NaCI3B. Fe+ CuSQ=C+ FeSQC. 2NaHC=Na2CQ+CQf +H2OD. Ca(+ H2Q=Ca(QH2)【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发生变化,A、C D 均无化合价的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

5、 是置换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 B2.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氧化,得到电子的物质被还原B.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可以是同一物质C.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物质首先被氧化,另一种物质再被还原的反应D. 只有氧化没有还原的反应是不存在的【解析】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答案】 C3. 已知铜在常温下能被稀硝酸溶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3Cu+ 8HNQ;稀)=3CU(NQ)2+ 2NQT+ 4H2O被氧化的元素是 _ ,被还原的元素是 _,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_ :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

6、,还原产物是 _ ,氧化产物是 _ 。【答案】 Cu N Cu HNQ NQ Cu(NQ)2【题后反思】氧化还原反应中的 4 个“不一定”01+1(1) 一种元素被氧化,不一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如Cl2+ H2Q=HC+ HClQ 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都是氯元素。(2) 一种反应物不一定只表现出一种性质。如反应2KMnQ=K2MnQ+MnQ+Qj 中,参加反应的 KMnQ 既表现了还原性,又表现了氧化性。(3)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不 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 某种物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不一定是被还原,如HCITCl2是被氧化。| 题组

7、 2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4.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催化剂4A.二氧化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2SQ+ Q=2SQB.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中:Cl2+ 2NaBr=2NaCl+ Br2C.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混合反应:HCI +AgNO=AgCIJ+HNOD.氧化钠跟水反应:H2O=2NaOH【解析】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作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由此可知,A、D 项属于化合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键是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 是否发生变化,由此分析题目所给的四个选项,不难看出C、D 项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未发生变化,它们不属

8、于氧化还原反应;A 项中的硫、氧元素,B 项中的氯、溴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它们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综上所述,只有A 项符合题意。【答案】 A5.下列反应是分解反应但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高温A.BaCO=BaO COfB.2KMn(4=K?MnO+MnO+02f点燃C. 2COF Q=COD. COF CuO=u+ CO【解析】A 项,不是氧化还原反应;C 项,不是分解反应;D 项,不是分解反应。【答案】 Bgym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探究升华思考探究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两种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H+ CuO=u+ H2O(2)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与

9、数目点燃 qL 小3CI2+ 2Fe=FeCb失去 2 孑A,r5【提示】 巴十乩 0=(:口 +孔 0丨 T得剑女-4I占燃(2)3Cl2+2Fc=2reCl3认知升华电子转移两种方法的书写步骤6(1)双线桥法的书写步骤正确标岀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降价元素, 止于生成物中的相应元素口 匡兰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升价.元素.止于生成物中的相应元素。标岀“先去袖或“得到”及“失去协或 “得到”的电子总数(2)单线桥法的书写步骤正确标岀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件价, 明确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关系:,品一条线始于反应物中化合价升髙的元素, 八止于反应物

10、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匡姮一極岀转移的电子总数。【特别提醒】单线桥法与双线桥法的区别1 单线桥法表示时箭头是在反应物中由失电子的元素指向得电子的元素;表示时只 标转移电子的数目。2 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由反应物中变价元素指向生成物中同一元素;表示时要 标出“得到”或“失去”;电子数目且电子数目相等。题组冲关1.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失去4厂得到 2 x2e_B. 2Na +2H,O=2NaOl I + H. T得到站. Zn + H,S0,=Zn50, +H. 1站44f心_I矢去2xe-1).CU+2H2SO4(浓)=S=CuSO4+SO:T +2H2O【解析】A 项,电子转移

11、的方向不正确;C 项,Zn 失去 2e; D 项,Cu 失去 2e。【答案】B2.(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注明“被氧化”、“被还原”。标价态i +2C0 1A. SiO. +2C扣_71Fe2Q 与 CO 在高温下的反应: _。2KCIQ 与 MnO 在共热条件下反应:_3_HS 气体和 SQ气体反应生成 S 和水: _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1Cu 禾廿 AgNQ 溶液反应:_2实验室制 CI2的反应为 MnQ+ 4HCI(浓)=MnCb+ Cl2f+ 2H2Q3_向 FeC溶液中通入 Cl2生成 FeCl3: _竺庶氧比I高遍(I、Fe ()+3C.I得2 X6e,披还臣I_I越辰心社专冰十30 *| 3高蛊忙失6 x2c-,被氧化2x2e.被亘化I f得號.施还匣2eII(2)Cu+2.Ag(:u-+2Ag2E一亠1A 1+2CI=Mn +ClnT +2HJ)2e2F十a,=2Fe3+2C1-3.实验室制取少量 N2常利用的反应是 NaN(2 NHCI=NaC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