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2 课时炔烃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I学习目标导航II1知道炔烃的结构特点及炔烃的物理性质,能以乙炔为例,认识炔烃的化学性质,学 会乙炔的实验室制法。2 知道脂肪烃的来源及其应用。(重点)1 乙炔(1)组成和结构分子式取简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GH2CHTH C ? i C:ITH g C HHO CH乙炔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2 个碳原子和 2 个氢原子均在同一条直线上。(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无色无味气态p空气pC2H2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3)化学性质燃烧现彖:火姐明亮、if浓烟鴿極酿性KMn仙稱哉褂色现象:轉液鯉_ 反应过糅CH=CH+Br2 (J1=CII分歩丧朮为;k
2、 hCJ=Cl+Br3* CJilfrr-CHDr.Br BrnC IF=CH巩Cl= CH王(4)实验室制法2反应原理: CaG+ 2f Ca(0H)2+ C2ff。r MMM “刖制汕:常;炔烃基础初探打就的山血化C11药品:电石、(或饱和食盐水)。23收集方法:排水法。2 炔烃分子式通式:CnH?n-2(n2)。(2) 官能团:碳碳二键(一 C)。(3) 物理性质:与烷烃、烯烃相似,随着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递变。(4) 化学性质:与乙炔相同。占燃3n1占燃燃烧通式为 GH2n2+QnCQ+ (n fQ2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 炔烃的分子通式是 GHan2,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炔烃吗?【提示】 不
3、一定,也可能是二烯烃(如 CH=CH-CH=C2H 或环烯烃(如/)。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收集到了乙炔气体常闻到恶臭气味?如何除去?【提示】 CaC+ 2H2Q 一 Ca(QH)2+ C2H4;乙炔气体中混有 PH、HbS 等气体;用 NaQH溶液或 CuSQ 溶液除去。认知升华实验室制取乙炔的注意事项1 实验装置在使用前,要先检验气密性。2盛电石的试剂瓶要及时密封并放于干燥处,严防电石吸水而失效。取电石要用镊子 夹取,切忌用手拿。3 用试管作反应器制取乙炔时,由于CaC 和水反应剧烈,并产生泡沫,为防止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应在导气管口附近塞入少量棉花。4电
4、石与水反应剧烈,为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可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并用分液漏 斗控制加入液体的速度,让食盐水逐滴慢慢地滴入。5.由电石制得的乙炔中往往含有HS PH 等杂质,使混合气体通过盛有NaOH 溶液或CuSQ 溶液的洗气瓶可将杂质除去。题组冲关题组 1 炔烃的结构与性质1 下列关于乙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3A.乙炔是无色有特殊臭味的气体B.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炔气体4C. 乙炔在所有炔烃分子中含碳的质量分数最高D. 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解析】 乙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 错误;乙炔气体密度与空气接近,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 正确;炔烃中乙炔含碳质量分数最高,C 正确;乙炔分
5、子为直线形结构,D 正确。【答案】 A2.关于炔烃的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分子里含有碳碳三键的不饱和链烃叫炔烃B. 炔烃分子里的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直线上C. 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也易发生取代反应D. 炔烃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 B 中与“一 C- C”直接相连的碳原子才在同一直线上;C 中炔烃易发生加成反应难发生取代反应;D 中炔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 A3鉴别甲烷、乙烯、乙炔三种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 通入溴水中,观察溴水是否褪色B.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颜色变化C. 点燃,检验燃烧产物D. 点燃,观察火焰明亮程
6、度及产生黑烟量的多少【解析】 乙烯、乙炔均能使溴水、酸性KM nO 溶液褪色,三者点燃后均能产生CO2和H2O,但因含碳量不同致使火焰的明亮程度及产生黑烟量不同。【答案】 D4某气态烃 0.5 mol 能与 1 mol HCl 完全加成,加成后产物分子上的氢原子又可被3 molCl2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A. CHCHB. CH=CHC. CH C- CHD.【解析】 某烃和 HCl 发生加成反应,且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由此可知该烃为炔烃或二烯烃,B、D 不合题意;加成反应后 0.5 mol 生成物分子有 3 mol H 原子可以被取代, 即 1 mol生成物分子中有 6 mol H
7、 原子可以被取代,其中 2 mol H 原子来自 HCI,原炔烃分 子中有 4 个 H 原子,C 对。【答案】 C5.有下列物质:CH3CH CH CH=C2HCH-CH聚乙烯。其中能使溴水褪色的有 _ ,能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的有5,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 _。【答案】 题组 2 乙炔的实验室制法6下图是实验室用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的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解析】 实验室制乙炔的装置属于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制气体的装置,由于反应过程释放大量热,故不宜选A;由于 CaG 遇水反应剧烈,不宜选 B,无法控制反应速率;D 中导管伸入液体中,气体无法导出且反应不需加
8、热。【答案】 C7.实验室制取的乙炔气体中常混有少量HS、CQ 和水蒸气,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乙炔气体,选择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有()A. 通过 NaOH 后,通过浓 HbSQ,再通过石灰水B. 通过 CuSQ 溶液后,再通过石灰水C.通过五氧化二磷后,再通过无水CaCl2D. 通过足量的碱石灰【解析】A、B 两项操作均不能得到干燥的乙炔;C 项,不能除去 HzS、CQ。【答案】 D&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制取的 GHz 中混有 HS)。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的作用是_ ,发生的反应为(3)装置中的现象是_反应类型为_ 。(1)装置中仪器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脂肪烃的来源及
9、其应用基础初探1脂肪烃的来源有石油、煤、(4) 装置中的现象是 _,发生的反应为 _ ,反应类型为_ 。(5) 装置点燃乙炔之前应 _ ,燃烧现象 _ 。【答案】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CaG+ 2H2OCa(OH)2+ C2H4除去 C2H2中混有的 H2S CuSO+ HzS=Cu&+ HzSQ(3) 紫红色酸性 KMnO 溶液褪色氧化反应BiCH-CHBr(4) 溴的 CC14溶液褪色 CH-C 出 2Br2加成反应Br Br(5) 检验乙炔的纯度火焰明亮并伴有浓烈的黑烟题组 3 烃燃烧规律及应用9.等质量的下A. QHsB.C2H6C.C2H4D.C4H6【解在等质量前提下,烃中
10、H 百分含量越高耗氧量越多, 而一个碳原子平均结合的氢原子个数为y。AGHs:D.C4H6:y= 1.5。x【答10物质的量相同的下列烃,完全燃烧,耗氧量最多的是A. GHsB.C4H6C. C5HioD. GH8【解析】利用 1 mol CxHy耗氧(x+y)来确定:1 mol C2H5耗氧62+6= 3.5(mol) , 1 mol C4H5 耗氧44+6= 5.5(mol)4,1 mol C5H10耗氧 510+ = 7.5(mol) , 18mol C7H8耗氧 7+二=9(mol)。47天然气等。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条件产品石油常压分馏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等减压分馏润滑油、石蜡等
11、催化裂化、裂解轻质油、气态烯烃催化重整芳香烃天然气甲烷煤干馏芳香烃直接或间接液化燃料油、化工原料探究升华思考探究1 石油化工中的分馏、催化裂化、裂解与催化重整这几种工艺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 是化学变化?【提示】 石油的分馏发生的是物理变化;石油的催化裂化、裂解、催化重整均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如何区分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提示】 能使溴的 CC4 溶液褪色的是裂化汽油,不能褪色的是直馏汽油。认知升华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的区别直馏汽油裂化汽油方法石油经常压分馏制得重油经热裂化和催化裂化制得成分含 C5C11的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等含。C11的烷烃、烯烃等差异可作溴的萃取剂,能跟酸性KMnO 溶液反
12、应能使溴水、酸性 KMnO 溶液褪色题组冲关1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解析】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 错;石油的裂化应属于化学变化,C 错;石油分馏的各馏分仍然是由沸点相近的烃组成的混合物,D 错。【答案】 B8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9A. 石油中含有 GCii的烷烃,通过石油的分馏可得到汽油B. 含 C8以上的重油经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C. 开采天然气应做到安全规范地操作D. 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用分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解析】 煤中不含有苯和甲苯,煤通过化学变化(干馏)获得苯和甲苯。【答案】 D3.下列关于石油、天然气、煤等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 通过煤焦油的分馏可以获得各种芳香烃【解析】 石油分馏得到混合物汽油。【答案】 A4用石油和煤可以得到有机化工生产中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甲板设备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储运罐区培训课件
- 安全培训课件及教案
- 教育技术在全球教育发展中的角色与影响
- 教育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伦理框架构建
- 教育技术创新在实验室建设中的价值体现
- 教育变革背景下的虚拟现实教育财务策略探讨
- 教育技术创新与VR课堂实践研究报告
- 培养未来创意人才美术项目化教学的教育理念
- 抖音商户直播用户画像更新与分析制度
- 铁路营业线安全管理办法
- 酒类销售用人劳务合同
- 2025老年教育政策环境分析及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伺服电缆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大数跨境】全球移动电源市场洞察报告
- 胜动燃气发电机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课件
- 七年级数学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说课稿人教新课标版
- 校长专业水平测试题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 配电架空线路验收规范表
- 压力分散型锚索张拉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