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贾效花 王凤华 周桂丽摘    要: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泛,其产量和质量会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随着冬小麦种植密度及工作制度的改变,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病概率逐渐提升,影响了冬小麦的质量和产量,不利于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提升。为此,应该加强对冬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分析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关键词:冬小麦;关键生长期;虫害;防治: 1005-2690(2021)07-0066

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122       文献标志码: a1   冬小麦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技术水平的进步,在当前的冬小麦栽培过程中,农民采取科学的田间管理技术,加强了对病虫害的防控,但是现阶段的冬小麦种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生态环境的恶化为病虫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尤其在机械化生产模式下,田间容易残留大量病菌。其次,病虫害的防治投入成本较低,在播种期间不重视防控技术的应用,使用药物也未按照说明书,有些农民认为加大药量就能提高病虫害的防治能力,导致用药过度,

3、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此外,有些农民缺乏科学种植意识,错过了最佳防控时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农民为了获得更好的种植效益,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取得防治效果的同时出现了药物残留问题,长期使用同一种化学农药,很容易使病虫害产生耐药性,造成恶性循环。第二,有些农民未意识到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性,防治设备老旧,经常出现防控不到位的现象,导致防治效果受到影响1。2   冬小麦高产种植技术2.1   选择良种优质的冬小麦品种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有些地区选种失误导致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在冬小麦品种选择的过程中,种植户应该科学选择质量好的小麦品种,避免小麦减产。在筛选良种的过程中,

4、要对比不同品种的冬小麦,选择单株能力强、抗倒伏效果好及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此外,还应选择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小麦品种,建议选择早熟、耐寒和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冬小麦品种,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对冬小麦造成的不利影响。2.2   播种时间选择适合的冬小麦播种时间能够保证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一般情况下,冬小麦播种的时间为每年的10月中上旬,结合种植经验提前播种能够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延后播种可保证冬小麦的质量。为此,在播种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的需求选择具体的播种时间,降低冬小麦受冻害的可能性,避免在生长的过程中营养不良。2.3   精细整地精细整地可减少小麦受旱和受冻的情况,播种前进行翻

5、耕和深松处理,播种后镇压,可以促进冬小麦的健康生长,提高受寒和受冻能力。若未镇压播种,会降低冬小麦的抗旱和抗寒能力,甚至造成冬小麦死亡。科学的精耕整地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技术要点。第一,深松翻耕。深松翻耕的目的是保证土质疏松,提高土壤的保肥和保水能力,提高抗旱保墒的能力。第二,少耕免耕。传统的犁地虽有助于有机肥料的掩埋并抑制杂草生长,但耗费能源,造成土壤失墒,影响小麦的产量。因此,23年深耕土地或者采取旋耕或浅耕的方式即可。第三,在深耕或旋耕结束后,结合土壤墒情及时耙地,能保证土壤表层疏松,经过镇压再播种,避免播种过深,影响小麦的生长。2.4   施肥技术第一,冬小麦在生长的过程中可能缺

6、乏某些营养元素,应结合小麦的生长情况适当施肥,避免盲目施肥。第二,侧重追施有机肥,辅助使用化肥,保证小麦健康生长,符合生态绿色发展的理念。3   小麦播种期虫害3.1   防治对象该时期的虫害主要包括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同时也有麦芽蟋蟀和麦害螨等。3.2   防治措施第一,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小麦品种。为了防治小麦吸浆虫,选择小麦穗型紧凑、麦芒直长、籽粒灌浆期短的品种,这些品种具有很强的抗性。在麦秆蝇发生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生长速度较快和叶片较宽的早熟品种。第二,合理轮作。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选择合理的轮作方式,有效预防地下害虫。第三,合理施肥与精耕细作。未经发酵

7、腐熟的人畜肥和家畜肥是许多害虫的主要饲料,为此,应该将肥料充分腐熟后作为底肥施入土壤。此外,氨水和碳酸氢铵作为底肥能够杀死土壤中的虫卵,也能起到熏蒸作用。通过深耕细耙等措施可直接杀死地下害虫。第四,药剂处理小麦品种。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或者40%的乐果乳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拌种,也可使用40%的甲基异硫磷乳油,和种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搅拌均匀后堆闷1224 h,期间翻动几次,保证药液充分渗入种子,之后可播种,效果显著。第五,药剂处理土壤。使用5%的辛硫磷颗粒剂和细土搅拌,或者使用50%的辛硫磷乳油,和细炉渣搅拌,在耕地前施入土壤,也可使用甲基异硫磷粉剂,或者甲基异硫磷乳剂拌细土,施入土壤后耕翻。4

8、   小麦返青至抽穗期虫害4.1   主要的防治对象在小麦返青期到抽穗期,主要的防治对象有麦害螨、麦芽黏虫、小麦吸浆虫等。4.2   防治措施第一,综合防治各种害虫,使用药剂防治,选择乐果或氧化乐果乳剂,洒入敌百虫,用水将敌百虫溶液化开,兑水后进行常规喷洒。第二,麦芽。使用抗蚜威可湿性粉剂,兑水后喷雾。第三,麦害螨。使用三氯杀螨醇或硫黄胶悬剂喷雾。第四,小麦吸浆虫等地下害虫。采用药剂处理土壤,使用药剂的时间应该和播种期同步。第五,黏虫。当23龄幼虫占50%以上时,使用敌百虫粉或马拉松粉,采取撒施方式。也可使用辛硫磷乳油及敵百虫液,兑水稀释成菌液后喷洒。5 

9、0; 小麥抽穗至乳熟期虫害5.1   防治对象小麦抽穗期到乳熟期的主要防治对象为麦芽、黏虫、小麦吸浆虫。5.2   防治指标单穗有蚜虫5头以上,10头以下为最佳的施药时机。针对小麦吸浆虫,通过手扒麦垄看见23头成虫时要及时捕杀,消灭成虫。使用敌马粉或虱螟灵粉。也可使用速灭杀丁或复方敌杀死,加水后喷洒。6   提高小麦虫害防治技术的措施6.1   改善栽培技术在冬小麦种植的过程中,种植户应重视土壤的改良,让小麦根系充分吸收养分,顺利越冬。种植户也可采取土地深翻措施,保证土壤质量和肥力,在初冬季节,采取深翻的方式保证土壤中的储水能力。6.2   分

10、阶段灌溉和施肥冬小麦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量也存在差异。在灌溉和施肥的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可采取水肥一体化的灌溉技术,促进小麦对肥料的吸收,在苗期补充一定量的氮肥,促进小麦的生长。6.3   加强田间管理为提高虫害的防治能力,要加强田间管理,重视选育、拌种、播种、整地、施肥等各个环节,在拌种环节,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或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地下害虫的发生概率。在播种环节,种植户可以采取轮作深耕的方式,通过土壤深耕可提高土壤的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在施肥环节,追施腐熟的肥料和复合肥作为基肥,能够促进冬小麦的生长,提高冬小麦抗虫

11、害能力。对于常见的小麦蚜虫和地下害虫,可以采取化学防控手段,合理用药,避免害虫产生耐药性。6.4   提升农户的专业知识在小麦虫害防治的过程中,相关的工作部门应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从而提高农户的种植水平和病虫害防治能力,加强对冬小麦种植知识的了解,掌握虫害的防治技巧,可以聘请专家讲座,讲授虫害的具体防治方式,也可以让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地区帮助农民实际操作,提高农户的虫害防治水平。6.5   农业防治适当推迟小麦的播种期,减少播种量,避免越冬期麦田群体过分拥挤,可以降低田间蚜虫的数量。杂草是蚜虫的主要寄主,做好深耕翻和清除田间杂草的工作,可以降低蚜虫的基数,同时缩小蚜虫过冬的空间,减少蚜虫数量。在早春时节进行镇压和浇水,能消灭越冬的蚜虫,中后期蚜虫为害也会减弱,并且配合药剂喷洒防治,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药剂防治蚜虫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喷洒均匀,有杂草的地方也应喷雾,科学把控用药量,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避免产生副作用。7   结束语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对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意义重大。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小麦虫害出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