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_第1页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_第2页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纤维素酶细菌的筛选及培养一、筛选步骤1、菌种的采集采集山上距湿润的表层10cm处的土壤样本40g左右,用研钵研成 粉末称取1g样本加入灭菌的250mL锥形瓶中,加入99mL无菌水摇匀 静置。2、菌种初筛(1) 按照配方配制200mL CMC培养基,取1 X 250mL空锥形瓶和6 X 15mL 试管,塞上棉塞并用报纸、棉线包扎,用报纸、棉线将试 管包扎成一捆;取 12 套培养皿码齐包扎。将上述器材与培养基、无 菌水121C高压蒸汽灭菌20min。(2) 于无菌台上倒9个CMC培养基备用。(3) 另取6支15mL经灭菌的试管,用移液枪吸取土壤溶液(上清 液)1.000mL加入1号试管,加无菌水

2、9.000mL。混匀后吸取1.000mL 加入 2 号试管,重复上述操作,进行 6 次梯度稀释。(4) 待CMC培养基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分别吸取 104、105、106 倍稀释液0.100mL于CMC培养基上稀释涂布,每种稀释液涂布三份。(5) 将上述培养基置于37C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标记菌落并 记录各菌落形态(菌落高度、质地、颜色、气味、着生状态、边缘及 表面纹理等)。(6) 配制200mL刚果红家别培养基,与三套培养皿一起 121 C灭菌 20min。(7)在无菌操作台上倒3个鉴别培养基备用。(8) 将各菌落用牙签接种到冷却了的刚果红鉴别培养基上,37C 培养24h,挑选5株透明圈直

3、径与菌落直径比最大的菌株进行摇瓶复 筛。3、菌种复筛(1)配制500mL基础发酵培养基,分装到5只250mL的锥形瓶中, 121 C高压蒸汽灭菌20min。(2)将初筛得到的菌株用接种环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上(2环), 37C、150r/min下培养23天,转入4C冰箱保藏。二、培养方法1清洗实验器具2 灭菌3 配培养基(纤维素作唯一能量源的培养基)4倒平板+选择培养原菌(可能会用摇床)5稀释菌样6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7 放入恒温箱(调制均适宜的温度)12-24h,之后就可以收获 细菌了8 观察记录(数量、分布等)三、培养基种类及其组成1、初筛CMC培养基:CMC5g、蛋白胨 1 g、FeSO4-

4、7H2O0.005 g、NaCI 0.25 g、琼脂粉10g于1000mL锥形瓶中加蒸馏水至500mL调节pH 7. 27. 6,加棉塞121C灭菌20min。刚果红培养基:(NH4)2S04 2 g,MgS04- 7H20 0.5 g,K2HP04 1 g, NaCI 0.5 g,微晶纤维素2 g,刚果红0.4 g,琼脂20 g,加水至1000 mL。无菌水:取1只1000mL的锥形瓶,各加水1000mL加棉塞与CMC培 养基一起灭菌20 min。另取1只250mL空锥形瓶、6支15mL试管和 12 套培养皿灭菌备用。2、复筛基础发酵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10g,蛋白胨10g,KHPO19, MgSO40. 29,Nacl 10g 水 1000mL pH调至 7,121C灭菌 20min3、培养纤维素培养基 :硫酸铵 2.0g ,硫酸镁 0.5g ,磷酸二氢钾 1.0g ,氯化 钠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