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工艺参数说明(共3页)_第1页
抛丸工艺参数说明(共3页)_第2页
抛丸工艺参数说明(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抛丸除锈:抛丸工艺参数 选择抛丸工艺参数的依据是:抛丸清理的目的;被抛丸工件表面硬度、表面状况;抛丸清理质量要求;表面压痕覆盖率;钢丸直径;钢丸抛出速度;工件相对抛丸移动速度;工件装载量;抛丸时间等。而其中只有抛丸清理目的、被抛丸工件表面硬度、抛丸清理质量要求、工件装载量、抛丸时间等是可变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只有工件装载量和抛丸时间是可设定的。 (1)装载量与抛丸时间 经过大量工艺试验后,在上述条件相同情况下,工件装载量与抛丸时间的关系见表1。 (2)结果分析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装载量增加时,可以通表1工件装载量与抛丸时间的关系装载量kg 40 80 120 180 200抛丸时间min

2、 6 12 18 27 30注:试验条件如下。1Ml0mm×30mm六角螺栓。2工件强度级别88级。3抛丸机型为履带式抛丸机。4抛丸机最大装载量200kg。5钢丸直径,503mm,硬度HRC 4050。6抛丸电流l2A。过延长抛丸时间来完成抛丸清理质量。 但是延长抛丸时间会增加工件磕碰概率,如对紧固件螺纹、薄壁件变形,对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工件是不适宜的,所以无限制增加装载量是不合适的。 在上述工艺试验中,选择装载量40kg、80kg,抛丸时间6min、12min是合适的。 (3)抛丸工序操作注意事项 正确的抛丸电流。抛丸机显示的抛丸电流是抛丸器电机的负载,即钢丸通过抛丸器叶片的流量,

3、只有保证一定量的钢丸通过叶片,才能实现钢丸压痕覆盖率,所以要随时检查钢丸数量,及时添加,确保达到抛丸机规定的电流数值。 正确选择工件装载量和抛丸时间。 抛丸器停止工作后,抽风和滚筒正转,继续开启2min以上,将灰尘吸收,并将钢丸落下履带;如工件形状复杂或有深孔、盲孔、窄隙,适当延长此工序时间。 对M20mm以上螺栓,不要自动出料,最好手工出料以防止将螺纹碰伤。 集尘器的布袋或滤芯要经常清理更换,确保灰尘抽取干净。 集尘器的集尘箱要及时清理,并防止明火(此处的灰尘是极微细的金属粉粒,遇明火会燃烧)。 抛丸后的工件要及时转入下道工序,一般应在8h内涂覆,但是在江南“梅雨”季节,湿度>85,抛丸后工件表面约40,高温高湿空气在12h就会使工件表面产生浮锈。 (4)抛丸质量检查 目视:表面无锈点、氧化皮、污垢,要求达到瑞典分级表Sa 2.5Sa 3级:“完全除去铁锈及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