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_第1页
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_第2页
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_第3页
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_第4页
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通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设绘通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L1本标准规定了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的设绘依据、基本要求、内容 要点、图面要求、注意事项、校审要点、质量要求以及附录。L2本标准适用于详细设计阶段的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设绘。技术设 计和施工设计亦可参考使用。2引用标准及设绘依据图纸2.1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 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 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a)GB/T4791-84船舶管路附件图形符号。2.2 设绘依据图纸:a)设计任务书或技术规格书;b)轮机说明书;c)总布置图;d

2、)机舱布置图;e)基本结构图;f)机舱舱底、压载、消防管系原理图;g)肋骨型线图。2.3 要求3.1全船压载、舱底水管系图是反映全船压载、舱底水管系的选型及布置 状况的图样,并应能满足送审图纸要求以及作生产设计的依据。压载水管系的 设置主要使船舶能适应各种压载工况,保持适当的排水量、吃水、纵倾、横倾 和一定的航行性能,以及减少过大的弯矩和剪切力。舱底水系统是重要的保船 系统,它不仅要求船舶在正常航行时对水密舱室生成的舱底水能有效地排除 (机器所处的含油舱底水须经分离油分后排出),而在应急情况下,对水密舱 室在有限进水情况下也能有效地排水。压载水管系有常规压载水管系和油船、化学品船设置的专用压载

3、水管系之 分。本通则不包含专用压载水管系。本通则仅包含机舱范围以外的任何水密舱室中舱底水的排除,以及机舱范 围以外的压载水管系。4内容要点本图样一般应有俯视图、侧视图、横剖面图、典型图以及管系附件表、材 料表、明细表与图形符号标识等组成。4.1全船舱底水管系的布置要点:4.1 全船舱底水管系的设计布置必须符合船级社规范有关内容及其条款的 全部规定。4.1.2 舱底水管路布置一般有3种形式:a)支管式:对从各需要排除舱底水的舱室引出的每个吸口舱底水支管通过截止止回阀 或截止止回阀箱,经舱底水总管接至舱底泵。因此,支管式一般需耗用较多的 管子材料。b)总管式:适用于设有管隧的中、大型船舶,即从各需

4、要排水的舱室的吸口引出支 管,通过截止止回阀(如不设置截止止回阀,则吸口应是止回吸口)接至管隧 中的总管,该总管通至机舱,经机舱内的舱底水总管与舱底泵连接。由于总管 式的阀布置在管隧内,因此阀需要遥控操作。c)混合式:114.1.11 轴隧中的舱底水吸口应设置泥箱(泥箱按CB*3198-94)。泥箱应设 置在花钢板附近易于接近的地方,并引一直管至污水井或污水沟。泥箱直管下 端不得装设滤网箱。4.1.12 货舱及除机舱和轴隧外的其他舱室舱底水吸入管的开口端,应封闭在 网孔直径不大于10mm的滤网箱内。滤网箱的流通面积应大于该舱底水吸入管 截面积的两倍。滤网箱的结构应能拆开,以便于滤网箱以及吸入管

5、的任何接头 的清洗。4.1.13 通常舱底水吸入总管及其支管管内的流速不小于2m/s进行设计,而 舱底泵排出管以不大于3m/s的流速进行设计。4.1.14 布置在货舱、煤舱、锚链舱内及其他易受碰损处的舱底水管,均应具 有可靠的,便于拆装的防护罩。4.1.15 货舱的排水货舱内舱底水吸口布置应在船舶正浮或横倾不大于5。时能正常地排除积 水。布置的位置和数量如下表述:货舱情况单层底船底向两舷升高25°机舱双层底船舶船底向两舷升高5°内底板向两舷延伸形成微污水沟内底板向两舷升高内底板向两舷延伸并不形成肥污水沟吸口位置后端、中纵剖面处后端、左右舷左右舷中纵剖面处前端、后端中纵剖面处

6、吸口数量/只1各1各11至少11左右舷各设一只污水井每个井 内设1仅有1个货舱且货舱长度35m首、尾端狭窄的货舱货舱如果采用来交替装载液货及干货,则在货舱装载干货时必须将液货或 压载水的注入管和抽吸管采用双环盲通法兰隔断,也可以采用其他有效隔离装 置隔断,例如使用一可拆的短管,然后把管路的管端盲闭。而货舱在装载液货 或压载水时应将舱底水支吸管采用上述方法隔断。由于货舱是装载完全不同类 的货物,管路的接通或盲闭至关重要,应绝对正确,以免造成货损或事故。4.1.16 客船的排水1 ,舱底水总管不得布置在距舷侧1/5船宽的范围内。当舱底泵或舱底泵与舱 底水总管的连接管布置在距舷侧1/5船宽范围内时,

7、则此连接管上应装设止回 阀。2 .任何1台动力舱底泵能用于任何舱室排水,与舱底排水设备有关的分配阀 箱或阀等在布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可达性。在距舷侧1/5船宽外侧的舱底泵或其 与舱底水总管连接的管子损坏时,不应使舱底水系统丧失作用。若仅有1组管 子为各泵共用时,则控制舱底水管的阀应能自舱壁甲板以上操作。3 .大型客船当设有应急舱底排水系统时,该系统应独立于主舱底排水系统。 应急舱底泵以及它与舱底水总管之间的连接管均应布置在距舷侧1/5船宽线的 船内侧。当船浸水时能用于任何舱室排水,在这种情况下,应急舱底水系统所 需的阀应能在舱壁甲板以上操作,并设有开启关闭的指示装置。4 .1.17载运危险货物处所

8、的排水有些货船有时会要求在某一指定的货舱内载运危险货物。在设计舱底水系 统时应充分考虑到防止由于操作疏忽而使危险货物进入安全区域。常用的简单 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双环盲通法兰并附设警告牌。当货舱内载运危险货物时,应 考虑专用的排水设施,例如专用舱底泵。在布置专用舱底泵时应考虑由于舱底 水管路的沟通,专用舱底泵所在的舱室就构成危险区域,故该舱底泵不应设在 机舱内。一个比较方便的排水设施,是在载运危险货物的货舱内设置喷射器用 于抽除舱底水。但不论采用何种设施,都必须提交船级社认可。4.2全船压载水管系的布置要点:421对于压载舱数不多的小型船舶,且压载管径较小,一般可采用支管式 布置。采用这种方式时,

9、压载泵设在机舱内,集合管设于机舱前壁或后壁,集 合管至压载泵用总管连接,集合管至各压载舱用支管连接,在压载水阀门安装 位置处可进行集中操纵,不必遥控。422采用总管式布置,是沿船长方向敷设总管,由总管向各压载舱引出支 管,在支管上安装阀及吸口。阀门一般采用遥控阀门,可以是小轴传动,也可 以是液压或气动遥控阀门。一般一根总管的方式适用于lOOOt以下的小型船舶。双总管方式适用于稍 大一些的船舶,吨位一般不超过5000t。对于更大的船舶,尚需要另增设扫舱吸 o423环形总管式在中、大型船上已被广泛采用。实质上是双总管式,只是 在两根总管首端连通而言,这种方式一般配有两台压载泵。4.2.4 管隧式和

10、半管隧式则是在船的双层底内设一管隧,一般设在船纵中 处。可以是总管式,也可以是环形总管的压载总管布置在管隧内。为此使压载 总管和阀均呈干式布置,便于维修保养。425某些船舶如运木船、散货船、液化气船等通常在货舱内设置有顶边压 载水舱,呈总管式或环形总管式的压载总管可以布置在顶边压载水舱内,亦可 布置在双层底压载水舱内。顶边与双层底压载水舱之间能否相连通,应由船体 稳定性计算来决定。居多数情况,都考虑在顶边压载水舱下部装一只舷侧阀, 使该阀以上的压载水能籍重力排出。6/11426 SOLAS及各船级社规范对首尖舱排水均有规定。而CCS规定:低于干 舷甲板的防撞舱壁(客船为限界线下的防撞舱壁)只允

11、许通过一根管子,以处 理首尖舱内的液体。所以若首尖舱作为压载舱,管子也只能是一根。而且该管 子通过该舱壁处必须设置一只能在干舷甲板(客船为舱壁甲板)以上操纵的截 止阀。该截止阀阀体应直接安装在首尖舱内的舱壁上,并带有指明阀开或关的 装置。但除客船外的船舶也可以装在防撞舱壁的后侧,其条件是在一切营运情 况下该阀易于接近,其所在处所不是装货处所,且不必设置在干舷甲板以上进 行控制的机构。该阀应为钢质、青铜或其他认可的延展性材料,不能采用普通 铸铁或类似材质。甲板操纵装置可以是小轴传动,也可以是液压或气动操纵。 427压载水管系布置和压载舱吸口的数量,应使船舶在正常营运条件下的正浮 或倾斜位置均能排

12、除和注入个压载舱的压载水。4.2.8 当压载舱的长度超过35m时,一般应在前后端均设置吸口。4.2.9 压载水管系的布置应避免舷外水或压载舱内的水进入货舱、机器处所 或其他舱室。4210压载水管不得通过饮水舱、锅炉水舱或滑油舱。如不可避免,则在饮 水舱、锅炉水舱或滑油舱内的压载管壁厚应符合各有关船级社的要求,并不应 有可拆接头。4.2.11 压载管系不应与干货舱及机炉舱的舱底水管和油舱管系接通,但泵与 阀箱之间的连接和泵的排出舷外管除外。4212根据CCS规定,干货舱或油舱(包括深舱)可能用作压载舱时,压 载管系应装设盲板或其他隔离装置。但4000DWT及以上的非油船和150总吨及 以上的油船

13、,不得在任何燃油舱内装载压载水。饮用水舱兼作压载舱时,为避 免两个系统相互沟通,也应符合这一要求。含油压载水的排放,应符合有关防 止船舶造成污染的规定。此外,在燃油舱和压载水舱的布置时,应力避燃油管 通过压载水舱或压载水管通过燃油舱,以杜绝压载水被燃油污染。4.2.13 压载舱内的吸入管不允许有气囊存在,以防止吸入困难。4.2.14 对于遥控操作的压载水系统,遥控阀应设置在相对应的压载水舱之 外。4.2.15 通常压载水总管及其支管管内的流速以不小于2m/s进行设计。而压 载泵排出管不大于3m/s的流速进行设计。4216布置在货舱、煤舱内及其他易受碰损处的压载水管,均应具有可靠 的,便于拆装防

14、护罩。4217根据管系布置具体情况,需要时,压载管系中应采用滑动式膨胀接头 或。形管子弯头,以吸收由于船体变形而造成的管子伸缩量。5图面要求5.1 管系布置中管路、附件的图形符号应符合GB4791-84的规定。5.2 图纸幅面原则上采用A3,横向长度可按GB4476.1-84规定放长。视图可 分俯视图、侧视图,必要时应加横剖面图。5.3 图纸的比例通常与总布置图的比例一致,必要时也可局部放大或缩小。5.4 所有管路的标识要明确不重复,附件明细表中的编号应与图样上一致, 并注明名称、规格、型号、材料、数量和功能要求。5.5管子材料明细表中,应 明确管子规格及等级、名称、材料牌号和数量。5.6 线

15、条及附件561细实线,为船体轮廓线。粗实线,用于管线。对不同用途的管线可在 尺寸前加分数字符来表示,如舱底管线BL50,压载管线BW50。附件可在管线 分数字符后加1、2,如吸入滤网BL1, BL2,吸入口 BW1, BW2.”。562管线走向可用箭头表示,并标注管子直径。如船厂或船东有特殊要求时,可按其要求另行处理。563技术要求(或说明)一般写在标题栏上方或图面的适当位置,并写明 主要性能、材料、工艺、试验、检验和使用等方面的有关要求。5.6.4引用标准、规程及其他技术文件时应写明标准号以及被引用文件的名 称图号或编号。如果引用文件中个别条文时,应阐明具体条文内容。5.7 管系布置图的图样

16、由封面、技术要求、图形符号说明、附件明细表、材 料明细表等组成,一般应各自独立。6设绘注意事项6.1 图样设绘前,除熟悉总布置图、机舱布置图外,还应了解船体基本结构 图、机舱舱底压载、消防管系等有关图样,以及规范等规定。6.2 设绘图样应首先考虑识图方便,布局要合理,力求图面简单。图样视图 与技术要求(或技术说明)能完整地表达内容要求。6.3 使用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应按标准规定。引用的标准、规程以及其 他技术文件应正确有效。6.4 本图样必须与相关图纸要求相互协调,所用的设计符号、代号等应保持 一致。6.5 在技术要求中应提示有关标准、规范、公约、规则等的特定要求,以及 技术关键和重点注意

17、的问题。7校审要点7.1 按设绘依据图纸,校审管系是否符合要求,布置是否合理,公称通径选 用是否正确。7.1.1 检查管系布置中的设绘内容是否满足设计任务书及轮机说明书与有关 规范、规则、公约和标准的要求。7.1.2 检查管子的通径、壁厚、附件分数字符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范和说 明书要求。7.2检查技术要求和说明的内容是否完整、正确、合理。7.3 检查管子上下走向的箭头标识是否正确。7.4 选用的附件的型式、尺寸是否满足标准规定。8质量要求与等级规定等级的表达方式采用下表形式9/11等级评定内容符合规范、任务书要求布置与走向图面要求执行现行标准和有关规定I符合合理完整、准确完全执行II符合合理基本完整、准确较好执行一般差错和图面缺陷极少很少注ri、n级即为优良品、合格 品,达不到合格为不合格品。I、n级品无原则差错。9参考资料见附录a附录A全船舱底、压载水管系图参考资料A1相关标准a)CB/T495-95 吸入口b)CB/T466-95法兰铸钢闸阀c)CB/T465-95法兰铸铁闸阀d)CB/T3791-1999小轴传动装置元件e)GB/T584-1999船用法兰铸钢截止阀f)GB/T590-1993船用法兰铸铁截止阀g)GB/T591-1993船用法兰铸铁截止止回阀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