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胆红素的生成与代谢宣武医院急诊科 王春源2第一节 概念胆红素(英文:Bilirubin)是胆色素的一种,它是人胆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它是体内血红素的主要代谢产物,对身体而言是废弃物,有毒性,可对大脑和神经系统引起不可逆的损害,胆红素是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标。3结构胆红素是由两个次甲基桥和一个亚甲基桥连接的链状四吡咯化合物,属于二烯胆素类,含有四个吡咯环。虽然胆红素含有2个羟基或酮基、4个亚氨基和2个羧基这些亲水基团,但胆红素的亲水基团在分子内部形成六个分子内氢键,将极性基团隐藏于分子内部,无法与水分子形成氢键而溶于水中。因此胆红素是非极性的脂溶性物质,难溶于水,
2、但对血浆白蛋白具有很高的亲和力。胆红素在离开巨噬细胞之后,在血液中主要是与白蛋白结合而运输。C33H36N4O6相对分子量584. 66214 gmol1(Da)4一、胆红素的生成一、胆红素的生成 胆色素胆色素( (bile pigmentbile pigment) )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是体内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等)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红素胆红素、胆绿素、胆、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素原和胆素等。5(一)胆红素的来源(一)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胆红素( (bilirubinbilirubin) )来源来源 约约
3、70-70-80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衰老红 细胞网状内皮 细胞血红蛋白识别 吞噬珠蛋白氨基酸 分解或再利用血红素胆绿素胆红素 血红素加单氧酶CO+Fe+NADPH+H+胆绿素还原酶胞液微粒体6(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二)胆红素的生成过程 部位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 过程过程衰老的衰老的RBCRBC网状内皮系统网状内皮系统HbHb血红素血红素胆绿素胆绿素胆红素胆红素7NNNNHOOCFe2+HOOC2O2NADPH+H+NADP+CO+H2OFe3+HNHNPNPHNOONA
4、DPH+H+NADP+HNHNPPHNOOHH血红素胆绿素胆红素血红素加氧酶胆绿素还原酶HN胆红素的生成过程胆红素的生成过程8(三)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三)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意义意义胆红素在生理胆红素在生理pHpH情况下显亲脂疏水的性质情况下显亲脂疏水的性质, ,可自由透过细胞可自由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膜进入血液, ,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转运到肝。再与血浆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转运到肝。加强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加强了血浆对胆红素的运输限制了胆红素通过细胞膜而对组织造成毒害限制了胆红素通过细胞膜而对组织造成毒害 竞争结合剂竞争结合剂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如磺胺药,水杨酸,胆汁酸等 运输
5、形式运输形式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胆红素白蛋白复合体9二、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二、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三)(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四)(四)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排泄(一)(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二)(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输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输10(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一)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进入肝细胞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膜表面进入肝细胞肝细胞对胆红素有极强的亲和力肝细胞对胆红素有极强的亲和力肝细胞膜表面有结合胆红素的特异受体肝细胞膜表面有结合胆红素的特异受体11(二)肝细
6、胞对胆红素的运输(二)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运输内质网内质网在胞浆与配体蛋白结合在胞浆与配体蛋白结合 胞浆两种载体蛋白胞浆两种载体蛋白: : 肝细胞内阴离子结合蛋白(肝细胞内阴离子结合蛋白(Y Y蛋白、蛋白、Z Z蛋白)与胆红素形蛋白)与胆红素形成复合物,并进入滑面内质网。成复合物,并进入滑面内质网。 胆红素胆红素- -配体蛋白复合体不仅可以增加其水溶性,胆红素被细胞内蛋白固定,配体蛋白复合体不仅可以增加其水溶性,胆红素被细胞内蛋白固定,还可防止胆红素再反流入血液。还可防止胆红素再反流入血液。12(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三)肝细胞对胆红素的酯化 部位:部位:滑面内网质滑面内网质 反应:反应:结合
7、反应(主要为结合物为结合反应(主要为结合物为UDPUDP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UDPGAUDPGA) 酶: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BGTBGT) 产物: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萄糖醛酸胆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单葡萄糖醛酸胆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红素、硫酸胆红素,统称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胆红素胆红素UDPGAUDPGA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肝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胆红素(肝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 /酯化胆红素酯化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GAGA转移酶转移酶UDPUDP胆红素胆红素 - - GAGA13 葡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葡
8、糖醛酸胆红素的生成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 UDP -UDP -葡糖醛酸葡糖醛酸UDP-UDP-葡糖醛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基转移酶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胆红素葡糖醛酸二酯 + + UDPUDP 胆红素胆红素 + + UDP -UDP -葡糖醛酸葡糖醛酸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胆红素葡糖醛酸一酯 + + UDPUDPUDP-UDP-葡糖醛酸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基转移酶14( (四四) )胆红素的排泄胆红素的排泄肝细胞浆内的结合胆红素在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等作用之下,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器被排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肝脏。毛细胆管中结合胆红素浓度较低,因而该排泄过程是逆浓度梯度的较复杂的耗能
9、过程,容易发生障碍,是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薄弱环节。若发生障碍,结合胆红素就会返流入血,使血浆中的结合胆红素水平升高,造成肝细胞淤滞性黄疸。15161718胆汁的排出途径:胆汁的排出途径:胆小管胆小管赫令氏管赫令氏管小叶间胆管小叶间胆管肝管肝管胆小管胆小管(bile canaliculibile canaliculi):胆小管胆小管是位于相邻肝细胞之间由质膜局部凹陷形成的微细管道.以盲端起于中央静脉周围的肝板内,互相吻合成网,其腔内有微绒毛.肝细胞分泌的胆汁直接进入胆小管。当肝脏发生病变肝细胞坏死时,可引起胆小管的正常结构受到破坏,胆汁外溢,经窦周隙、肝血窦入血流而出现巩膜、皮肤黄染。19肝血窦壁
10、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有狭窄间隙,约0.4um宽,称狄氏间隙(又称窦周隙)。肝血窦内的血浆成分经内皮细胞的窗孔进入窦间隙,肝细胞血窦面的微绒毛伸入窦周隙,浸入血浆中。窦周隙是肝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肝细胞间通道与窦周隙相通,故小叶间的窦周隙是相互通连的细微间隙。肝细胞以广大面积(72)与窦周隙的血浆进行物质交换。2021第二节、胆红素代谢紊乱(黄疸)第二节、胆红素代谢紊乱(黄疸) 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粘膜、大部分组黄疸是由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粘膜、大部分组织和内脏器官及某些体液的黄染。织和内脏器官及某些体液的黄染。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正常
11、血清胆红素浓度:1.0-16.0 1.0-16.0 umol/Lumol/L 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红素血症:19 19 umol/Lumol/L 隐性黄疸:隐性黄疸: 17.1 17.1 umol/L - umol/L - 34.4 34.4 umol/Lumol/L 明显黄疸:明显黄疸: 34.4 34.4 umol/Lumol/L种类种类( (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按血清胆红素的来源) )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 (hemolytic jaundicehemolytic jaundice) )肝细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hepatocellular jaundicehepatocellular
12、 jaundice) )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 (obstructive jaundiceobstructive jaundice) )22一、溶血性黄疸一、溶血性黄疸原因:免疫性原因:免疫性(异型输血)(异型输血)、生物性、生物性(原虫感染)(原虫感染)、理化性、理化性(烧伤、蛇(烧伤、蛇毒)毒)、遗传性因素、遗传性因素(地中海贫血)(地中海贫血)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机制:大量红细胞破坏生成增多肝脏最大处理能力生成增多肝脏最大处理能力特点:血清非酯型胆红素特点:血清非酯型胆红素 粪、尿胆素原粪、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 核黄疸核黄疸 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 -吞
13、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吞噬细胞系统破坏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化和排泄能力,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23二、肝细胞性黄疸二、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能力降低所致。原因:感染性肝疾病;乙醇、四氯化碳等损伤肝细胞;肝硬化、肝癌。原因:感染性肝疾病;乙醇、四氯化碳等损伤肝细胞;肝硬化、肝癌。机制:血清酯型胆红素机制:血清酯型胆红素:肝细胞分泌排泄胆红素障碍;毛细胆管破裂、:肝细胞分泌排泄胆红素障碍;毛细胆管破裂、阻塞、通透性增高,酯型胆红素随胆汁反流
14、入血。阻塞、通透性增高,酯型胆红素随胆汁反流入血。 血清非酯型胆红素血清非酯型胆红素:肝:肝细胞受损后摄取、运输细胞受损后摄取、运输 、酯化功能降低;酯型胆红素排泄障碍,反馈性抑制、酯化功能降低;酯型胆红素排泄障碍,反馈性抑制BGTBGT活性和肝细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受损时,溶酶体将酯型胆红素分解为非活性和肝细对胆红素的摄取;肝细胞受损时,溶酶体将酯型胆红素分解为非酯型胆红素。酯型胆红素。特点特点: : 血清酯型胆红素血清酯型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非酯型胆红素;粪胆素原;粪胆素原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24三、阻塞性黄疸三、阻塞性黄疸原因:胆道系统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
15、原因:胆道系统的完全或不完全堵塞机制:胆道内压增高致:机制:胆道内压增高致: 毛细胆管和细胆管破裂,胆毛细胆管和细胆管破裂,胆红素反流入血;肝细胞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从肝红素反流入血;肝细胞胆汁排泄障碍,胆红素从肝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细胞的窦面质膜反流入血。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特点:血清酯型胆红素 粪胆素原粪胆素原 尿胆素原尿胆素原 尿胆红素(尿胆红素(+ +)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小管和毛细胆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裂,致使结合胆红素逆流入血, ,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25各种黄疸时血、尿、粪中某些指标的改变各种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模版
- 组态软件技术整体教学设计-张松枝
- 糖原累积病Ⅵ型的临床护理
- 小米3小米电视发布会
-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秋天 课件
- 医学生模拟谈话技能培训大纲
- 2025年秋学期初二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2025年民办学校审工作总结模版
- 狂犬病医学发展史
- 动物防疫面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青岛科协面试试题及答案
- 政策传播与接受-深度研究
- 2024年12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第1套
- 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深度研究
- 台安N2变频器说明书
- 《环境设计工程计量与计价》课件-1.什么是装饰工程预算
- 浙江宁波镇海区2025届中考生物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
- 设备维保管理制度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届八省联考语文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