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第1页
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第2页
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第3页
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第4页
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王琦【摘 要】嘻哈音乐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从最初的尝试模仿,到如今的全民嘻哈热潮;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如今融入大众生活。中国嘻哈音乐受到不同阶段、多重原因、复杂环境的影响,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局面,以嘻哈文化的核心部分嘻哈音乐为主导,通过唱片、网络、主流媒体、电台、新媒体等渠道,把嘻哈音乐带入到以青年群体为主的大众视野中。【关键词】中国嘻哈音乐;历史发展;发展特征:j6   文献标志码:a            

2、0; :1007-0125(2020)21-0077-02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美国纽约布朗克斯街区兴起了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嘻哈音乐,经历一系列的文化发展与商业化包装,这种以念白与节奏为主的,有着锋利语言和批判现实性的音乐形式,成为黑人嘻哈文化的核心元素,走向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嘻哈音乐传入中国,到如今,嘻哈音乐被赋予更多的社会现实意义,中国的嘻哈文化土壤渐渐丰厚,中国嘻哈音乐正式走入大众视野。一、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兴起(一)港台地区出现嘻哈歌曲港台地区流行乐坛接触新兴音乐的速度较快,受到了欧美流行音乐不同音乐曲风的影响,嘻哈音乐作为其中之一,得到了港台地区音乐人的肯定并进行了尝试。198

3、2年,香港歌星林子祥在他的音乐特辑精歌妙韵林子祥中录制了一段嘻哈片段。1986年,林子祥发行粤语专辑最爱,其中收录的单曲ah lam日记为老派风格的粤语嘻哈。此外,台湾歌手庾澄庆也于1987发行专辑报告班长,其中便包含了同名嘻哈歌曲报告班长。除了乐坛音乐人外,还出现了海外归来的人群组成的嘻哈团体,他们多受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嘻哈音乐的影响,受到了嘻哈文化的熏陶,接触到了更为纯真的嘻哈音乐。这些嘻哈团体及他们的嘻哈作品的出现,打破了中国嘻哈音乐的零记录,为后来嘻哈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嘻哈音乐伴随内地摇滚乐出现1989年,中国内地第一张原创摇滚乐专辑,即崔健的新长征路上的摇滚面世。其中收

4、录的歌曲不是我不明白便加入了嘻哈音乐的元素,主歌部分出现了运用韵律念诵的押韵词句,以及以节奏型嘻哈代替旋律性歌唱。嘻哈音乐跟摇滚乐的内核一脉相承,二者并行而出也就不足为奇了。伴随着摇滚乐,嘻哈音乐进入内地乐坛,逐步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专业乐坛有了嘻哈音乐的痕迹后,关于嘻哈音乐的独立作品也出现在唱片市场,这些嘻哈专辑的出现,意味着国内出现了首批专门进行嘻哈音乐创作与演唱的音乐人。1992年,戴兵与天宝组建了中国内地第一支嘻哈组合d.d.节奏,并出版了专辑酷热节拍,收录了你想跳舞吗她真好等一批嘻哈歌曲,此专辑的出现也代表着中国流行乐坛拥有了正式发行的嘻哈专辑。1993年中国唱片总公司制作了名为某

5、某人的专辑,该专辑收录了尹相杰、谢东和图图三人作词作曲并演唱的10首嘻哈音乐作品。二、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内地专业音乐人对于嘻哈音乐进行的探索与尝试,并没有引起听众的普遍反响。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地域、空间、时间的限制,虚拟空间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有关嘻哈网站、论坛、贴吧等新兴媒介的建立,为中国嘻哈音乐传播与普及提供了渠道。酒吧等娱乐休闲场所为嘻哈音乐提供了更多演出机会。非主流独立厂牌的建立与说场比赛的举行,使得嘻哈音乐有了更大的创造发展空间。此时的嘻哈音樂不仅是对于音乐形式的模仿与表达,而且有了对于嘻

6、哈文化的延伸。(一)嘻哈团体大批出现,嘻哈系列活动和比赛相继进行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专业音乐人与少数嘻哈团体的尝试,让满怀新鲜感与好奇心的年轻一代认知了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并进行了尝试。2000年后内地出现了一批嘻哈音乐团体,这些嘻哈音乐团体拥有着更纯正的文化底蕴。其作品在北京回去种田喝混沌功夫谁动了我的炸酱面等以娱乐、地域化、老派嘻哈为主,与主流乐坛格格不入的“地下”音乐生根发芽,把最纯正的黑人嘻哈音乐带入国内市场。这些早期的嘻哈团体为如今的嘻哈音乐进行了铺垫,他们所创作的作品对嘻哈文化的推广和嘻哈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随着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嘻哈音乐团体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7、嘻哈曲风、嘻哈作品逐渐多元化,到了2012年,大众较为熟悉的嘻哈音乐团体渐渐显露,并以地区、曲风、文化分类聚集。由于地域文化和嘻哈曲风的不同,嘻哈音乐团体的数量逐渐增加以及不满足于自身发展现状等多重原因,催生了除唱片公司外的新的运作方式独立厂牌,它是嘻哈音乐团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场所。2004年,北京麒麟童文化公司推出首个嘻哈音乐厂牌“龙门阵”唱片,并发行嘻哈合辑龙门阵,其中收录了除龙门阵艺人外,包括北京、东北、上海、香港等地嘻哈艺人的14首歌曲。他们运用嘻哈独立厂牌的运作方式,以线上发行作品和线下系列活动为主,用小众音乐面向大众群体。有了嘻哈音乐团体和嘻哈作品的存在,再加上嘻哈文化特有的竞技性

8、,嘻哈系列活动和比赛也由于嘻哈音乐团体数量的增多而相继举行。2002年,美国人showtyme在上海举行了第一届嘻哈比赛“钢铁麦克”,让“地下”嘻哈音乐人及嘻哈爱好者聚集在一起,一同较量嘻哈演唱技巧,以观众的呼声和现场支持来评判胜负。许多嘻哈歌手由此比赛结识,并组成新的嘻哈音乐团体继续发展,为中国嘻哈音乐注入新鲜血液。除了嘻哈比赛外,嘻哈系列活动也相继举行。2004年“section6”在北京的俱乐部开展,这一以街头文化为主题的派对吸引了不少嘻哈音乐爱好者,他们借此平台展示自己的嘻哈演唱技巧,交流嘻哈演唱经验。这些活动也孕育出一批杰出的嘻哈音乐人,他们饱受嘻哈文化的熏陶,有着足够的嘻哈演唱经验

9、。(二)主流乐坛出现嘻哈音乐在“地下”嘻哈音乐逐步发展的同时,在主流乐坛也有一部分嘻哈音乐、嘻哈曲风的歌手和作品出现。例如,2001年周杰伦发行的国语专辑范特西中的主打歌双截棍、2002年以嘻哈曲风出道的歌手潘玮柏发行嘻哈专辑壁虎漫步,其中壁虎漫步tell me等歌曲结合了嘻哈和rap。此外,还有歌手王力宏在2005年发行专辑盖世英雄,其中同名歌曲盖世英雄就运用了嘻哈曲风,并且加入了华裔嘻哈歌手欧阳靖。这些主流嘻哈作品与“地下”嘻哈音乐相比少了攻击性与现实性,更注重音乐制作的纯净,强调音乐性。主流乐坛的嘻哈音乐虽然受到了来自部分听众的不理解与“地下”嘻哈圈的质疑,但也不能忽视他们的音乐对于新一

10、代嘻哈音乐人的影响,与嘻哈音乐和嘻哈文化的推广。(三)网综节目爆发嘻哈热潮2017年夏,纯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燃爆了整个夏天,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充斥着中国嘻哈音乐,并且这档节目带来的不仅仅是嘻哈音乐这种形式,而是把嘻哈文化特有的文化形式带入了大众视野,颇受年轻一代观众的喜爱并争相效仿。昔日只在线上和俱乐部活动的嘻哈歌手,一时间如同聚会般集中出现在荧屏上,把最为纯正的“地下”嘻哈带到“地上”,用音乐、服饰、嘻哈语言等嘻哈文化符号影响着普通大众。嘻哈音乐通过这档节目正式登陆各大音乐榜单,音乐类节目中也都会出现嘻哈歌手的身影。虽然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嘻哈音乐在大火之后爆冷,但嘻哈文化圈为了更好生存进

11、行了相应的改变,集中表现在嘻哈作品内容转型、嘻哈歌手行为改变、向主流靠拢、主流“地下”并行发展等方面,形成了如今嘻哈音乐一片繁荣的景象。(四)专题音乐节相继举办在民谣、摇滚音乐节形成一定规模的情况下,嘻哈音乐的表演空间还大多停留在街头与俱乐部,国内第一个专属嘻哈音乐的舞台来自于2016年10月21日-12月11日在长沙举办的“江小白·yolo音乐现场”。“yolo”音乐节在长沙、武汉、重庆、成都等地都举行过。那时的嘻哈音乐还只是受到热衷嘻哈文化的小众乐迷追捧,大众对于嘻哈音乐还仅仅停留于音乐形式层面。2017年,中国嘻哈市场被中国有嘻哈引爆,“yolo”音乐节也随之在10座城市举行。

12、主办方负责人小白哥表示,“明年我们会努力在全国每个城市开办一场yolo音乐现场。如果条件成熟,我们还想把yolo带到国外去,让世界听听中国的嘻哈。”至今“yolo”音乐节已连续举办四届,并在第三届更名为“江小白·yolo 青年文化节”,除了嘻哈音乐,还增加了街头篮球、滑板、涂鸦等街头元素,并增加了battle环节,场地也换成了更大的户外场地。三、结语嘻哈音乐传入国内至今已有几十年了,虽然时间看似不短,但是作为舶来品的嘻哈音乐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并不顺利,受到多方面、多重因素的影响。身为小众音乐的嘻哈音樂在自己的文化圈内独自发展,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到近几年,由于多媒体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发展相对饱和,需要新型曲风来博得大众眼球,嘻哈音乐才有了较好的起色,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有着中国特色的个性向前发展,逐渐走出自我文化的小圈落,开始面向大众,不断融合发展。本文以嘻哈音乐在中国的典型事例为依据,通过具体事件串联的方式,简单勾勒出中国嘻哈音乐的发展脉络,力图呈现出嘻哈音乐的发展全貌。注释:“老派嘻哈”指的是嘻哈的初创时期,1979-1984期间的rap,当时的节拍更直接,重点在于娱乐,而不是对社会的诠释或讲述堕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