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档大全尼康 d7000-人像摄影 - 测光技巧杂谈前言对于拍人像 , 我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感兴趣和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但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來说 , 要想拍好它 , 绝非易事 ! 所以意在抛砖引玉, 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不少拍人像的行家 , 以下是我拍人像的一些体会对于拍人像, 我相信这是一个大家都感兴趣和非常喜欢的一个主题。但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來说, 要想拍好它 , 绝非易事 ! 所以意在抛砖引玉,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不少拍人像的行家, 以下是我拍人像的一些体会,希望对有此兴趣影友能有些帮助。拍人像常用逆光拍摄, 为不使高光过曝, 采用点测光 , 测光点在脸的正中位置
2、。因为 , 此处正处于最亮点和阴暗点的过渡区( 通常叫灰度区), 对焦时不断半按快门, 以保证清晰度, 另本人拍人像从不用闪光灯补光, 因为我认为在逆光条件下如用闪光灯补光会造成人物平扳而显的没有立体感 ! 拍摄时根据光线条件适当增减曝光补偿, 以达到最佳拍摄效果! 数码相机多数有点测光模式,测得范围小, 直接用它来拍摄不太容易掌握,所以我仅用它来作测光操作。测光的操作 1、启动测光系统的操作和启动取景器指示是一样的,轻按快门(即快门的半档位置,按一下即可,不必保持,若保持便会启动对焦系统,而测光并不需要对焦),这时取景器里面的快门、光圈、可拍照片数等指示出现,与此同时测光系统也已启动,默认6
3、 秒(可以设定我设在6 秒)测光关闭,取景器指示也同时关闭。同理,我们可从取景器指示开启与否判断测光系统开启与否。 2、在测光系统开启期间(半按后未重新半按的一段时间),你随时可以通过ae 锁定曝光;也可以在测光系统开启期间直接做其它操作(注意, 不需像多数人所说在锁曝之前一直半按快门),锁曝的标志是在取景器指示中出现“*”标志。但要注意当模式转盘在档位、除b档、 x档是不能锁定曝光的,其他档都可以(猜一下在m档锁曝后会怎样?呵呵m档变成了 p 档,光圈快门联动了) 。说直接些,在你测好光后,测光系统开启期间(6 秒 ) 中内将拍摄模式拨到m档时, m档的数据就是刚才所测定数据(方便吧)。再在
4、 m档内加减曝光量 (动光圈值或动快门值)来达到改变曝光的ev值。你可以通过测光模式杆选择多分区、中央重点和点测光模式,无论哪种测光模式都是以取景器中心点为测光中心点的为准。 3、点测光是保证主要部位曝光正确的好方法,比如人像脸部曝光。纠正一下有的朋友的说法, 点测时不必靠近人脸,没有点测模式的机器才需要这么做,只要把中心点对准人像脸部锁曝光即可, 这就是点测的好处,当然测光目标过小时可考虑靠近些锁曝以取得正确曝光值。 4、锁曝后( m档) ,即可对焦构图拍摄了。通常我更喜欢用人物的眼睛来对焦(对焦时不断半按快门, 以保证清晰度)构图(一直半按快门)拍摄,因为我常只用单点中央对焦模式,多点对焦
5、模式你不能清楚它到底是给对在那里。 5.细心的朋友可以看出了,在拍摄人像时你好像用的用是m档,对了, 拍摄人像测光点一定是你想要那个点,我上面介绍的仅是利用数码相机测光(点测光),测完后怎样快速转到 m的方法。比教课书中描述的(测好后记住数据,转到m再放上所测定数据.)方便多啦! 6.若不这样做,直接用点测光拍摄,对焦点(中央)测光点(中央)。对眼睛(汉人)是黑色,曝光就要过啦!现在我们这里先测光(脸部)转m档,测光在m档已被锁住,再对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焦再构图时和测光无关。所我们是用的脸部的测光,眼睛的对焦, 各取所取, 容易拍好照片。注:以上的方法适用于尼康相机。从零开始玩单反编辑教您怎样正
6、确曝光什么是曝光曝光简单的来说就是感光元件cmos 或 ccd 接受从 镜头进来的光而形成影像的这么个过程。 在我们拍摄照片时如果将被摄物体拍的过亮,那么画面较亮的部分就会因为过亮而失去细节的表现,我们就说这样的照片过曝了;同理,当你把被摄物体拍的过暗时, 画面暗处的细节也会有所缺失,这样的照片就欠曝了。 下面两张照片一张是过曝, 一张是欠曝, 这样的曝光都是不正确的, 它们都不能称为合格的照片。过亮和过暗的照片都是不合格的如今相机的测光系统非常强大,一般来说在使用p档、a档和 s档拍摄时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过曝或者欠曝, 但手动 m档就不一样了,因为 m档是纯手动档,所以初学者往往控制的不是很
7、好,自然对 m档也比会较惧怕。 今天笔者就着重为大家讲述在手动 m档时怎样让照片曝光准确。怎样的曝光才称得上准确我们已经简单的了解了什么是曝光, 那什么又是正确曝光呢?其实正确曝光是相对而言的, 在相同光照情况下, 所拍事物的浅色部分和深色部分反光度是不同的,我们想要在画面中表现出事物, 所针对浅色和深色部分的曝光量也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拍摄取景范围内,只要物体有明暗差别,那必然有部分区域曝光不足或曝光过度。 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当然首先要让被拍事物的主体部分曝光正确。一张照片中当事物主体部分曝光准确时我们就可以说这张照片的曝光是准确。下面我们通过一组照片来具体说明。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白色的
8、花朵拍的太亮细节缺失降低曝光量后花的细节展现出来实用标准文档大全这张照片太暗,属于欠曝提高曝光量后画面明暗正常实用标准文档大全这张照片虽然边缘过暗但是主体事物曝光准确,所以曝光是正确的可能有些朋友要抱怨了, 准确的曝光太难了! 我们在取景器里看到的画面和拍出来的画面明暗不一致, 很难判断所拍画面是否曝光准确!别着急,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拍照利器,它能帮助您进行准确的曝光。m档拍照利器曝光提示虽然我们在使用 相机 m档拍照时,相机的所有参数都是手动设置的, 但是相机作为我们的 “好哥们” 会在旁边对我们进行善意的提醒,这个提醒就叫做曝光提示。这个曝光提示在哪呢?其实它在很多人都会忽略的地方,那
9、就是取景器里。实用标准文档大全取景器里的曝光提示这个有点像坐标轴的东西就是曝光提示了,不要看它很不起眼, 它却能实时的对您当前画面的曝光量进行提示。提醒您当前的曝光值是过曝了还是有所欠缺。这么神奇的东西是怎样工作的呢?请看下面的图解。曝光提示偏向左边代表画面过亮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曝光提示越靠近中点曝光量越准确曝光提示偏向右边代表画面过暗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曝光提示越靠近中点曝光量越合适当曝光提示在中点时画面明暗正好实用标准文档大全上文我们讲述了相机的曝光提示的用法,曝光提示是通过相机的测光系统对入射光线的强弱进行测定而完成的。 那相机又是怎样进行测光的呢?其测光模式又有哪些不同呢?我们接着往下看。相
10、机的测光模式详解数码相机 的测光系统一般是通过测定被摄物反射回来的光线强弱来进行测光的,这样的测光方法称之为反射式测光。其原理非常简单, 相机自动假设所测光区域的反光率为18% 的灰色(这个数值是通过大量研究得到的),当所拍摄的画面反光率高于 18% 灰度时,相机就认为画面过曝了,需要调低曝光量(调小光圈,或调快快门),反之就是欠曝,需要增加曝光量。下面我们以尼康 d3100为例,来看看该机的测光模式。先按 i 键进入菜单选择相机的测光模式该机共有三种不同的测光模式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点测光点测光, 顾名思义就是只对一个点进行测光, 该点和对焦点在同一个位置 (其实是一个非常小的区域而已, 不是完
11、全的点) ,这种测光方法的好处是可以根据摄影师的喜好,对某一个摄影师认为正确的点, 或者是被拍摄主体进行正确测光,而不会被附近的其他光线干扰, 换句话说相机只保证该点的曝光正确,别的地方曝光是否准确它不管。适用拍摄用途:舞台摄影,个人艺术照,新闻特写等。点测光对准玩具中央重点测光原理和点测光相同, 只是它测的不是一个点, 而是一个比较小的区域 (一般是画面中心 10% 左右的区域)。它的优点是在自动拍摄时,更容易获得较为真实的、更接近现实的测光,不会因为测光点对准了错误的地方而造成的曝光错误。缺点是无法对一个非常小的参考点进行正确测光。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央重点测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测光模式, 但是
12、如果您需要拍摄的主体不再画面中央的话,中央重点测光就不适用了。适用拍摄用途:人像照片,特写照片等。实用标准文档大全中央重点测光的范围比点测光大矩阵测光矩阵测光和评价测光是一样的概念,它是将画面分成几个区域, 每个区域单独测光,然后相机 处理器 汇总各区域测出的数值并通过权重计算得出一个最终值,从而对整个画面进行测光。 这个测光模式的好处在于可以轻易获得明暗均衡的画面,不会出现局部的高光过曝或欠曝,整个画面明暗均衡。 其缺点是无法满足多种情况,比如,阴影、逆光等等。适用拍摄用途:集体照片,家庭合影,一般风景照片。矩阵测光会照顾到整个画面亮度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有的时候相机的测光系统也并不是完全准确,
13、比如在拍摄雪景的时候往往所拍画面总是灰蒙蒙的, 雪也显得不是那么白。 在这种情况下就要用到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补偿了。控制曝光另一利器曝光补偿我们接着刚才拍摄雪景的问题, 在相机自动测光的情况下, 之所以拍出来的雪会有灰蒙蒙的感觉是因为相机在测光时是以 18% 的灰色为标准的, 也就是说即使你对着一张白纸拍照,拍出来的纸也是18% 的“灰纸”。白纸显的灰蒙蒙的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要 “改变”相机对曝光标准的认识, 所以就出现了曝光补偿。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 这样拍摄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
14、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我们先看样片,所有样片是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分级改变照片亮度进行拍摄的。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曝光补偿为 -2ev样片曝光补偿为 -1ev样片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曝光补偿为 0 曝光补偿为 +1ev样片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曝光补偿为 +2ev样片一般来说,在相机光圈优先的情况下, 增加曝光补偿的数值实际上就是减慢相机的快门速度, 当减小曝光补偿数值实际上就是加快相机快门速度。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 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 闪光灯 或增加相机的 iso 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总结: 增加曝光补
15、偿,实际上减慢快门速度或者开大光圈,画面变的明亮。减小曝光补偿,实际上加快快门速度或者减小光圈,画面变的灰暗。编辑教你怎样用好曝光补偿上文笔者向大家介绍了曝光补偿的作用,可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去调节曝光补偿呢?下面笔者就为您奉上曝光补偿使用技巧全攻略。如果您的 相机使用的是非手动档,那么在下列情况下,就要考虑进行曝光补偿:、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 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16、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拍摄雪景时应适当增加曝光补偿2、阴天和大雾的时候, 环境仍然是明亮的, 但是实际物体的照度明显不足,如果不加曝光补偿则可能造成照片昏暗,适当的曝光补偿, 加 0.3 到 0.7 可以使得景物亮度更加自然。雾天应适当增加曝光补偿3、拍摄主体本身反射率过高或过低。比如你在拍摄黑色物体,或拍摄高调背景中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 如果对相机自动测光所给的曝光量不加以调节,那么,漆黑的物体和洁白的礼服记录在胶片上的,就可能是同一种18% 的灰色调。拍黑色物体时要降低曝光补偿4、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 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曝光补偿的应用也不仅仅局限
17、于此。在某些艺术摄影中, 比如在拍摄高调的照片时,就可以增加曝光补偿, 形成大对比度的照片, 更好地表现作者的拍摄意图。同样的,在某些时候,为了体现出事物的神秘感,需要我们刻意降低照片亮实用标准文档大全度的,就应降低曝光补偿。善于应用、合理使用曝光补偿,可以大大改善你的摄影作品的成功率,拍出效果独特的照片。总结: 被摄物体较亮,要提高曝光补偿;被摄物体越暗,要降低曝光补偿。环境光线过亮,要降低曝光补偿; 环境光线不足,要提高曝光补偿。精彩瞬间怎能失误 !虽然笔者在上文介绍了那么多有关正确曝光的技巧,但是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实际使用时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不知所错,特别是在一些光源变化较为复杂,或相机
18、不易正确测光的场合, 我们并不能每次都快速准确的调整相机曝光值,以至于错失了很多精彩瞬间。 这可如何是好呢?下面笔者就再向大家介绍一个绝招包围曝光。所谓包围曝光 (bracketing )就是对同一拍摄对象拍摄三张等差曝光量的照片,如正常、不足、过度,适用于复杂光源,或相机不易正确测光的场合。其做法是先按测光值曝光一张, 然后在其基础上增加和减少曝光量各曝光一张,若仍无把握,可多变化曝光量多拍几张,可按级差为0.3ev、0.7ev、1ev等来调节曝光量,每张照片的曝光量均不相同, 这样就能从一系列的照片中挑选出一张令人满意的。下面我们以 尼康 d7000为例为您演示如何使用包围曝光。先在菜单中
19、找到包围曝光顺序选项实用标准文档大全选择我们需要的曝光顺序按住机身侧面的 bkt按键进行设置实用标准文档大全3f代表拍摄 3 张照片, 1.0 为曝光级差在设置完包围曝光参数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拍摄了,笔者建议大家在使用包围曝光拍摄时将相机设置在连拍模式。下面就是在包围曝光模式下拍摄的样片。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焦距:105mm 光圈 :f/5.6 iso 感光度 :1600 曝光时间 :1/320 曝光补偿 :0ev白平衡 : 自动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焦距:105mm 光圈 :f/5.6 iso 感光度 :1600 曝光时间 :1/640 曝光补偿 :-1ev白平衡 : 自动实用标准文档大全焦距:105m
20、m 光圈 :f/5.6 iso 感光度 :1600 曝光时间 :1/160 曝光补偿 :1ev白平衡 : 自动包围曝光极大的帮助了我们这些刚进入摄影世界的初学者,它将我们更多的精力放到了拍摄上而不是对曝光量的把握上。当然随着我们摄影技术的提高以及经验的积累。人人都能做到快速准确的曝光。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总结曝光实际上是在摄影中最简单也是最难的。说它最难是因为曝光的准确直接影响了你照片的质量, 当观众第一眼看您摄影作品时, 首先接收到的信息就是照片的明暗是否恰当,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曝光是否准确。当照片曝光是正确的, 观众才会注意到画面构图、 细节等其它部分。 说它简单是因为现今照相技术飞速发展,
21、相机测光系统也日益强大, 只要将相机调到自动挡它就会为你好做一切事情,大大的降低了摄影门槛, 使初学者也能轻松拍出曝光准确的照片。当然如上文所说, 相机自动曝光不一定都是准确的, 所以我建议初学者不要过度依赖自动测光,多去尝试手动曝光,相信您能从中找到单反摄影的真正乐趣。对焦尼康单反 af自动对焦模式与af区域模式详解鉴于许多朋友常被af自动对焦模式和af区域模式搞的一头雾水,十分抓狂, 笔者本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经认真学习、努力思考和反复实践,现将个人的理解与体会稍加整理并参考各类资料编撰成文,以供各位同好参考。限于水平, 或有谬误之处,恳请专家高人不吝批评指正
22、。需要特别提出的是, 本文参考、 引用了一些网友们发布在网络上的同类资料,由于博采众长、荟萃一炉, 有些还经过笔者的增删修订,所以好多引用的章节字句实在分不清来源出处,在此一并向原作者们致谢。. 言归正传, 下面咱就来说说这个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在我看来, 这俩东西通常得结合起来说, 尤其是咱们讨论区域模式的时候,选什么样的区域模式,得先看你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 (因为和不同的对焦模式搭配,不同的区域模式会有不同的作用和表现,所以咱们就不好笼统的说某个区域模式是个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因为与不同的对焦模式组合,它的作用和表现是不一样的),而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式,通常要看你是打算拍静物
23、还是移动的活物, 因此抛开对焦模式讲区域模式很容易把人搞迷糊。所以咱这篇文章的结构就是围绕着自动对焦模式开讲,顺带着把区域模式也跟大家交代清楚。先普及一下基本概念哈:实用标准文档大全1、首先明确一点,咱们今天要学习的“af自动对焦模式” (以下简称自动对焦模式)与“ af区域模式”(以下简称区域模式)都是基于相机的“自动对焦”状态设立的,如果你把相机设置成了 “手动对焦”(比如您把镜头上的对焦选择开关由m/a档拨到了m档) ,那就没有讨论自动对焦模式和区域模式的必要了,因为调整对焦以及在哪一个对焦点上进行对焦完全由您手动操作、 人为控制, 相机压根做不了主,所以相机也将不再显示或支持关于以上两
24、模式的选择操作。2、自动对焦模式,该模式有3 种类型: 1、af-s(单次伺服自动对焦) ;2、af-c(连续伺服自动对焦); 3、af-a(自动伺服自动对焦) 。简单来说,自动对焦这三种模式的基本作用就是让您在选定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上有一些自主权, 您可以选择是让相机对被摄物体仅对焦一次、对完就结束呢, 还是让相机自动监视着被摄对象的动态、不断调整并实时保持着对被摄物体的聚焦呢。有了这三种模式,您就可以选择了。希望简单干脆点,就对一次焦、对上就完事,那就选af-s 单次自动对焦;希望相机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直至你按下快门为止,那就选af-c 连续对焦;如果您想让相机自己决定是采用单次还是连续对
25、焦,那就选af-a 自动伺服对焦。3、区域模式类型,有4 种:1、单点 af;2、动态区域af;3、3d跟踪 af;4、自动区域af。简单说, 区域模式的意思就是选定的对焦点(无论是您自己选定的还是相机自动选定的)可以在多大的范围内对被摄物体进行自动对焦,是相对固定的一点还是一个区域(比如d5000有 11 个对焦点,这些对焦点覆盖的就是一小片区域)。下面咱从“自动对焦模式” 说起,先说第一种, 就是 af-s 单次伺服自动对焦 (以下简称“af-s 单次对焦”) 。选择 af-s单次对焦,多是为了拍静止物体,af-s 单次对焦时每半按一次快门就锁定且只锁定一次对焦(如果你在相机的对焦设置里没
26、有关闭“蜂鸣音”,那么锁定后相机会有“哔”的一声提示音, 表示对好焦了, 这时无论被摄物体是否移动位置,相机都不会重新开始对焦,它只对这一次焦, 提示音响过就算齐活,想再次对焦您就松开手指,再次半按快门重新对焦,要么怎么叫 “单次” 呢) 。在 af-s 单次对焦模式下如果没对好焦您按下快门也没用,快门不会释放。 提示音提示对焦完成(此时只要您半按着快门不放,焦点的空间位置就不再发生变化)后按下快门才可拍摄。如果半按快门锁定对焦后被摄对象位置移动了(尤其是纵向移动)就可能跑焦,片子就算拍糊了。所以童鞋们要记得:“af-s 单次对焦”无论与“区域模式”里的哪一种模式搭配,一旦半按快门完成对焦,那
27、在完全按下快门进行拍摄之前,相机和被摄对象最好就都别动了,否则动不好改变了被摄对象与相机之间的距离,就可能跑焦 (原因你懂得)。当然轻微的移动,比如有点晃动、摆动啥的(如果不是拍微距的话),应该没太大影响, 因为一般拍摄时由于景深有一定的空间,就是在焦点前后总还是有一定的范围(姑且叫做“对焦精度范围”或者简称“景深”吧)也是可以清晰成像的,轻微晃动如果跑不到相机清晰成像的范围以外,只要快门达到安全速度,应该不影响成像!另外锁定对焦后也不影响平移相机,进行重新构图,只是平移误差要小一些,只要保证重新构图后,被摄物体虽不在选定对焦点上了,但仍和选定对焦点处在一个焦平面上,也就是和镜头间的距离没有发
28、生实用标准文档大全变化,那就对清晰成像没有太大影响。从这点看,设置了“af-s 单次对焦”后,除“3d追踪”选项之外(af-s 单次对焦无法与3d追踪组合),您在“区域模式”中无论选什么选项与之搭配都无所谓,出片效果应该一样。当然对焦点选择的方式会有不同,af-s 单次对焦在搭配“区域模式”的“单点”和“动态区域”选项时,可由您自己通过方向键来选择对焦点的位置,而搭配“自动区域”选项时的对焦点位置是相机自动确定的。简单来说,就是无论在什么区域模式下,如果你选了“af-s 单次对焦”,那么你每次半按快门对焦之后, 对焦点就算是被定死了(在您保持半按快门这一动作期间,相机不会对这个焦点做任何调整)
29、 ,此时甭管是相机还是被摄对象,任何一方只要发生移动,那个焦点可能就不能精准的落到被摄对象身上了(传说中的跑焦?),后果就是这张照片可能有点肉、有点糊。所以在相机与拍摄对象的相对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说白了就是拍静止的东西),使用这个对焦方式还是比较精准的,当然如果谁不小心移动了一下导致失焦也没关系,麻烦您松开手指,接茬再次对准您的拍摄对象,重新半按快门对焦拍摄也就行了。. 接下来咱再说af-c 连续伺服自动对焦(以下简称“af-c 连续对焦”)“af-c 连续对焦”多用于拍摄移动物体,半按快门进行对焦期间,如果被摄物体或者相机位置移动了, 相机会重新的、 继续的对被摄物体进行对焦,此时你能
30、听见镜头里发出轻微的“吱吱”的响声,那就是在锲而不舍的重新对焦呐(这就跟“af-s 单次对焦”有很大不同了, “af-s 单次对焦”是个死心眼,只要对上焦,这对焦系统就算下班了,至于对焦之后你被摄对象有没有挪动地方、情况变化了没有、 需不需要重新调整聚焦等等,它可就不操心了) 。在“af-c 连续对焦” 状态下, 摄影师可根据取景器中的对焦情况随时按下快门进行拍摄(跟“af-s 单次对焦”不一样, “af-c连续对焦”没有提示音,而且甭管对没对上焦只要你按下快门就能完成拍摄) 。换句话说,只要相机与拍摄对象的距离发生改变,相机就随时调整对焦,连续调整对焦紧跟拍摄对象,要不怎么叫连续对焦呢,所以
31、此对焦方式可以弥补因对象移动造成的失焦。 “af-c 连续对焦”模式下,即使你不拍移动的物体,而是拍静物,对焦完成时相机也不会有提示音出现(而af-s 单次对焦后是会发出“ “哔”的一声提示音的),所以对没对上焦、啥时候按快门您得自己观察判断。下面咱分别研究一下“af-c连续对焦”与“区域模式”中不同选项的搭配组合情况。“af-c连续对焦”模式可与“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动态区域、3d 跟踪和自动区域这4 个选项分别搭配出4 种组合。各组合的作用有所不同:1、与单点模式的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
32、个对象重新对焦。如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那么相机就不能保证这个对象能够清晰成像了(管不着了),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的对焦点上,相机会自动对新的目标进行重新对焦。我们可以演示一个实拍的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别撒手,相机就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 然而就在你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如果你还是男人的话, 你会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的选定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
33、到那个靓妹身上, 这时候相机会和你心有灵犀,立即在这个对焦点上重新开始对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可怜你老婆还在那里前前后后的走动,但在镜头之中,她,早已成了一团模模糊糊、飘动的身影知道为什么你选定的焦点在你老婆身上的时候,她来回走动仍能随时被清晰对焦么?那是因为你在 “对焦模式” 中选择了af-c 连续对焦模式(跟您选什么区域模式没关系);那为什么选定对焦点一转到靓妹身上,你老婆就不能清晰成像了?那是因为你在“区域模式” 中选了单点模式, 相机就会只认你选定的、单一的这一个对焦点,它指向哪里,相机就在哪里连续对焦,这就是单点af模式的作用。. 2、与动态区域af组合: 半按快门键期
34、间,相机会对所选定的单一的对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 d5000有 11 个对焦点, 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 个点覆盖的范围内,尽管已经偏离了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但是相机仍可以暂时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 (其原因就是说明书里说的那句经常能把一些新人搞死的话:如果被摄主体移动了,相机会根据周围对焦点的信息进行对焦)。但是、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对焦点上, 而且、 而且这个时候, 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
35、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 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并在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顾不上了。我们重新演示一下那个实拍场景:在一个风景如画的海滨浴场,你在“af-c 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模式这种组合下,选定一个对焦点对着你老婆拍摄,此时你老婆冲着你的镜头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走动都没关系,因为你选了af-c连续对焦模式, 所以相机会始终对她连续对焦,你随时按下快门,都会得到一张你老婆的清晰靓照。然而就在你半按快门还未拍摄的时候,你透过镜头看到你老婆旁边出现了一个靓妹,你下意识的轻轻调转相机,把镜头中自己选
36、定的这个焦点从你老婆身上悄悄移到那个靓妹的身上,这时候如果你老婆和靓妹都是静止的,那么由于你同时选了动态区域模式,相机就会暂时忠实于你的老婆,你老婆仍然清晰,而靓妹仍然很模糊, 这时如果你老婆或是靓妹双方或任何一方相对相机的位置发生了变动,你的相机就会立即重新开始对正处于选定对焦点上的这个靓妹进行连续对焦,使之清晰无比, 可怜镜头之中未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你老婆,她将渐渐变成一个模模糊糊的身影这就是在“ af-c 连续对焦”模式下, “区域模式”中的“单点”和“动态区域”这两个选项的区别,就这么一点点区别!怎样用好这点区别,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说了,留给各位童实用标准文档大全鞋当家庭作业,回家自
37、己好好想。(顺便说下今天我自己的一个实拍体会,俺今天在行驶的车里,用“ af-c 连续对焦”加“动态区域”的组合透过车窗拍路边行人,手持相机追着行人在快速行进中拍了一张,居然把那个行人拍的十分清晰,背景就是那种虚化的、飞快掠过的样子,很有动感). 3、与 3d跟踪 af组合:半按快门键期间,相机会对您所选定的焦点上的对象进行对焦,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由于是af-c 连续伺服,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但是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范围之内,比如 d5000有 11 个对焦点, 那么只要这个拍摄对象还在这11 个点覆盖的范
38、围内,你选定的那个对焦点就会自动消失,而拍摄对象在这11 个对焦点的范围内跑到哪个对焦点的位置上就会在这个位置上形成新的选定对焦点(选定的对焦点边框会加黑加粗) ,由于您选了af-c 连续对焦, 相机就会在新的对焦点上对拍摄对象连续对焦以保证这个跑来跑去的对象能够在您按下快门的一刻在您的相机中清晰成像。你在取景框里看到的景象就是:在这11 个对焦点的范围内,你老婆跑到哪里,好像那个选定的对焦点就跳到哪里,保证始终把选定对焦点对在你老婆身上,要不怎么叫3d 追踪呢(据说相机让选定对焦点跟踪目标的依据就是焦点上目标物体的颜色形成的区块,颜色区块相对背景移动则选定的对焦点就会跟随着它移动) 。 当然
39、,如果您的拍摄对象跑出了这11 个点的范围, 并且在这个时候,选定的对焦点又捕获了一个新的对焦目标,相机就会把新目标当做跟踪拍摄的对象,对焦点会随着新目标跳来跳去,即使原目标又回来了,相机也不会再搭理它了。所以在af-c连续对焦模式下我们在区域模式中如果选3d跟踪模式与之搭配,就特别适合拍飞鸟哈,那真叫“焦点与孤鹜齐飞、好片共鸟毛一色”啊!当然,如果选单点或动态区域组合也可以,那您就得端着相机练移动靶瞄准了,保证始终把镜头中选定的焦点对准移动中的飞鸟就可以了(实拍中,飞鸟目标小移动快,俺估计用3d挺够呛的,相机可能反应不过来,选定对焦点也不一定能追上小鸟,具体如何,还需您在实践中体会)。4、与
40、自动区域af组合:每一次半按快门键,相机会在对焦点分布的动态区域内(比如 d5000机型有 11 个对焦点)分析焦点信息,并自动从中选定一个或者数个对焦点对拍摄对象进行对焦 (自动区域下的选定对焦点不像其他模式下那样只要你半按着快门就一直以加黑加粗的形象标注给你以提示,而是粗黑粗黑地闪动一下就恢复原样了);一旦这个对象与相机纵向的距离发生改变并超出景深范围,相机就会对这个对象重新对焦。如果这个对象横向的偏离了选定的那一个或数个对焦点,只要还在相机的所有对焦点覆盖的范围之内,则与“动态区域”模式下一样, 相机仍可以保证这个对象在其他未被选定的对焦点上能够清晰成像。但是此时如果有新的目标进入到选定
41、的那些对焦点上,而且这个时候, 只要新目标或者原目标中的双方或任一方相对相机发生纵向位置变动,相机的注意力都会被处在选定对焦点上的新目标吸引过去, 在相机自动选定的那些对焦点上对新的目标进行连续的重新对焦,而原目标清晰与否相机就不能保证了。话说到这里,聪明的童鞋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在“af-c 连续对焦”模式下,选“动态区域”模式和选“自动区域”模式的唯一区别就是在相机的全部对焦点(比如d5000的 11 个对焦点)里面,对焦点的选定方式有所不同,前者由摄影师自己手动选择且只能选定一个对焦点;而后者由相机自动选择且可以选定一个或多个对焦点,其他什么操作啊、效果啊、表现啊等等方方面面都是一样一样一
42、样的啊!实用标准文档大全最后咱们说一下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af-a 自动伺服自动对焦”就是由相机根据情况自己选择是采用“af-s 单次对焦”呢,还是选择“ af-c连续对焦”。那相机究竟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单次,而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连续呢?根据笔者的实操试验(以d5000为例),它是这个样子的:当你安静的端着相机对着一个安静的物体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相机会认为你要拍静物,就会自动切换到af-s单次对焦模式。 反之,如果你在半按快门的那一刹那,你的相机是处于移动之中的,或是你的拍摄对象相对你的相机是移动的(比如你拍的模特正向你跑来),那么这个时候相机会认为你要拍活物,就可能会自动切换到af-c连续对焦模式(之所以说可能,是因为在实拍的时候我发现, af-a 很容易切换成“af-s 单次对焦”模式,即便有的时候明明是在被摄物体正在移动的状态下,可能是移动幅度不太大还是怎么的,很容易直接就切换成“af-s 单次对焦”模式了)。借此机会再强调一次,在a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木粉尘防爆安全培训课件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件第3章
- 放心的美术培训课件
- DB15-T 2896-2023 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土壤培肥技术规程
- 木兰诗全文课件
- 旅游工程改造方案(3篇)
- 楼顶工程改造方案(3篇)
- 基础强化人教版8年级数学下册《平行四边形》同步测评试题(详解)
- 2024年南阳师范学院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社区工作者招考(10人)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
- 幼小可爱卡通家长会通用
- 建筑结构试验知识点总结
- 中西医治疗高血压课件
- 2022年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范文
- TOP100经典绘本课件-《大卫上学去》
- 日本川崎市武藏小杉格林木(GrandTree)创新型购物中心调研分析报告课件
- T∕CAWA 002-2021 中国疼痛科专业团体标准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朝花夕拾》
- 菌种购入、使用、销毁记录表单
- 初中英语教研组团队建设PPT课件
- 六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