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建筑赏析_第1页
唐代建筑赏析_第2页
唐代建筑赏析_第3页
唐代建筑赏析_第4页
唐代建筑赏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唐代建筑赏析姓名:学号:专业:最近观看了大明宫,被大明宫的恢弘气势所震撼,同时也深深为大唐的 建筑艺术所折服。大唐不愧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盛世,相比而言,明活故宫则完全 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本人此次即以大明宫、洛阳明堂、永宁寺塔为例,简单分析 唐的建筑风格,从中感受大唐风范。唐大明宫在长安外郭东北角墙外,近年已经勘探和局部发掘。其平面南宽北 窄,近丁梯形,南面宽1370米,北面宽1135米,西墙长2256米,东墙不甚规 贝U, 面积为3.11平方公里。宫南墙即利用长安外郭北墙东段,宫内布置自南而北大 致分四区。最南为深500米左右的广场,其北地势高起15米左右,在高岗 前沿 建第一座殿含元殿,南临广

2、场。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一道横墙。含元殿后300余米处有宣政殿,东西有横亘全宫的第二道横墙。宣政殿四周有廊虎围成宽约 300余米的巨大殿庭。东廊之外为门下省、史馆等,西廊之外为中书省、殿中省, 都是中央官署。含元殿是举行大朝会之殿,性质相当丁太极宫的承天门。它左右 的翔鸾、栖凤二阁实际是双阙,阙外有朝堂,也和承天门外的情况全同。宣政殿 是皇帝每月朔望见群臣之处,相当丁太极宫之太极殿,殿左右建官署的情况也相 同。自含元殿至宣政殿一段是宫中的朝区。宣政殿之后有紫宸门,门内有紫宸 殿,是皇帝隔日见群臣之处,相当丁太极宫之两仪殿,为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 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

3、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紫 宸殿北有横街,街北即后妃居住的寝殿区,主殿在紫宸殿北,为蓬莱殿,殿后乂 有含凉殿,北临太 液池。蓬莱、含凉二殿之左右乂有若干次要殿,与之东西并 列,自成院落。南起紫宸门,北至含凉殿,包括东西次要殿宇,四周有宫墙围绕, 形成宫中的寝区。寝区 之北为宫中湖泊太液池,池中有岛。池东、西、北三面 各建有若干殿宇。池西有麟德殿、大福殿,都是巨大的建筑群,麟德殿是非正式 接见和宴会之处;池东有太和 殿、活思殿等,是唐帝游乐之所;池北有大角观、 玄元皇帝庙、三活殿等,都是道观,因唐崇道教,故宫中多建道教建筑。三活殿 等之北即宫北墙,正中为北面正门 玄武门。自寝区以北,包括太液池及其周围

4、 诸殿,是宫内苑囿区。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外观立面复原图大明宫内的含元殿、麟德殿、三活殿、玄武门等都已发掘并进行过复原研究, 可以大体上知道它的面貌。大明宫各殿都下用夯土台基,四周包砌 砖石,绕以石栏杆。初期建的含元 殿殿身东、北、西三面用夯土承重墙,麟德殿三面各宽一间处用夯土填充,表现出北朝和隋代惯用的土木混合结构建筑的残迹,以后所建各殿即为全木构架建筑,但房屋之墙仍为土筑,不用砖,表面粉刷红或白色。殿之地面铺砖或石,踏 步或坡道铺模压花纹砖。建筑之木构部分以土红色为主,上部斗拱用暖色调彩画,门用朱红色,窗极用绿色,屋顶用黑色渗炭灰瓦,脊及檐口有时用绿色琉璃。 晚期建筑遗址曾出土黄、蓝、绿三

5、色琉璃瓦,说明唐代中晚期建筑色彩由简朴凝重向绚丽方向发展。-含元殿含元殿建在高出南面地面10米以上的高岗上,前面用砖砌成高大的墩 台,设三 条坡、平相问的道路登上,称龙尾道。台顶乂建二层殿基,下称 陛”,上称 阶”。 墩台、龙尾道、陛、阶四周都有雕刻精致的石栏杆环绕。殿即建在最上层台基上,为重檐虎殿顶建筑,总宽近 58米。殿身面阔问,进深四问,四周加一 圈深一间的廊,形成面阔十三间、深六间的下檐。含元殿东西侧各有廊十一 间, 至角矩折向南通向翔鸾、栖凤二阁。二阁作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 墩台。二阙下左右外侧有各长十五间的东朝堂和西朝堂。含元殿居高临下,两翼开张,包括二阁在内,建筑群总

6、宽约200米,气势弘大,大朝会时数万人列丁殿 下广场,是最能反映唐代气魄的宫殿。含元殿外观复原图-麟德殿麟德殿在太液池西侧高地上,是唐帝宴会、非正式接见和娱乐的场所。殿下有二 层台基,殿本身由前、中、后三殿聚合而成,故俗称兰殿”。三殿均面阔九间,前殿 进深四间,中、后殿约进深五间,除中殿为二层的阁外,前后殿均为单层 建筑,总面阔582米,总进深86米。在中殿左右有二方孕,孕北在后殿左右有 二楼,称郁仪楼、结邻楼,都建在高7米以上的砖台上。自楼向南有架空的飞 楼通向二亭,自二亭向内侧乂各架飞楼通向中殿之上层, 共同形成一组巨大的建 筑群。在前殿东 西侧有廊,至角矩折南行,东廊有会庆亭。史载在麟德

7、殿大宴 时,殿前和廊下可坐三千人,并表演白戏,还可在殿前击马球,故殿前极可能是开敞的广场。麟德殿是 迄今所见唐代建筑中形体组合最复杂的大建筑群大明宫麟德殿复原鸟瞰图唐洛阳明堂公元688年春,武后排斥众议,拆除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 阳殿),在其地建明堂。明堂建在台基上,方 300尺(88米),高294尺(86 米),三层。下层为平面正方形,中层为十二边形,上层为二十四边形。中、上 层均为圆顶,上层顶上立铁凤,高一丈(2.94米)。以后乂在明堂之北隋大业殿处建高五层的天堂,以贮巨大的佛像。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 建筑,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 平。明堂、天堂的建造,一

8、 改 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极大地改变了洛阳宫的面貌和立体轮廓,是唐代宫殿 建设上的大事。唐洛阳宫明堂复原图永宁寺塔永宁寺塔为北魏永宁寺佛塔,建丁北魏熙平元年(516),在北魏国都洛阳城 内,现已不存,遗址在今洛阳市东。据杨玄之洛阳伽蓝记追述,永宁寺塔为 木结构,高九层,一白丈,一白里外都可看见。据其他记载,塔高四十九丈或四 十余 丈,合今136. 71米左右,加上塔刹通高约为147米,是古代最伟大的佛 塔。永宁寺塔平面正方,每面各层都有三门六窗。塔刹上有相轮30重(一说为13重之误),周围垂金铃,再上为金宝瓶。宝瓶下有铁索四道,弓I向塔之四角, 索上也悬挂金铃。晚上和风吹动,十余里外都可听见。塔的装饰十分华丽,柱子 围以锦 绣,门窗涂红漆,门扉上有五行金钉,并有金环铺首。永宁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